【十五种善行】
佛陀的功德名号之一‘明行足’(vijjācara asampanno),在很多后期佛教的典籍对
于明的解释通常是指三明,但是对于‘行’却没有详加解释,如“又行足者,《涅槃经十
八》曰:行名脚足。脚足者,名为戒慧。乘戒慧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故名为明
行足。《净影疏》同之”。‘三明’是指宿住随念明、有情生死明和漏尽明这三明,如果
是八明则是指一切神通、智慧圆满。所谓八明:
❶观智(Vipassana 迸a);
❷意所成神变(mano-mayā iddhi);
❸种种神变(iddhi-vidhā);
❹天耳(dibbasato);
❺他心智(cetopariyā);
❻宿住随念(pubbenivāsānussati);
❼天眼(dibbacakkhu);
❽漏尽智(Asavakkhaya 迸a)。
那么‘行’(cara a)是哪十五种行呢?
十五种善行:
一、持戒。
二、以正念摄受眼、耳、鼻、舌、身、意六根门,以便恶行不会生起。
三、知足于食。
四、在一天二十四小时里的六个部份:上午、中午、下午、初夜、中夜、后夜,只用中夜
的时间睡觉,其他五段时间皆以坐禅与经行来禅修。
五至十一是七种美德:信、念、惭与愧(对造恶的羞耻心与恐惧心)、多闻、精进、慧。
十二至十五是初禅、第二禅、第三禅、第四禅。这十五种行的前四个部份,是十三头陀支
及少欲知足等美德。
十五种善行的组成部份——七种美德的组成部份:
一、信:佛随念、法随念、僧随念、戒随念、舍随念(指舍离或布施)、天随念(以天神
为证,而随念自己的信、戒、多闻、舍离与慧)、寂静随念(忆念涅槃的素质)、远离无
信之人、亲近具有信心与亲切的人、省察能激发信心之法、时时刻刻都倾向于提升信心。
二、念:远离粗心与无正念的人。亲近有正念的人。时时刻刻都倾向于提升正念。正念与
明觉于七种动作,即行走、站立、坐着、入睡、醒来、言谈、沉默。在行走中,包括在向
前看、向后看、向上望、向下望、向四方看、向中间方向看、前进、后退等动作中保持正
念与明觉。
三、惭与愧:省察恶法的危险。省察投生恶道的危险。省察善法的支持性、援助性。远离
无惭愧心的人。亲近有惭愧心的人。时时刻刻都倾向于提升惭愧心。
四、多闻:过去对学习所付出的努力。现在不断地学习与探索。亲近与修习圣典及善法。
学习无可责备的知识。成熟的信、精进、念、定与慧五根。远离烦恼。远离无知的人。亲
近博学者。时时刻刻都倾向于增广知识。
五、精进:省察投生四恶道的危险。省察努力精进的益处。省察跟随智者(佛陀等)所行
之道的益处。以勤修佛法来尊敬供养食物的施主。省察神圣的佛法与善法遗产。省察我们
的导师——即佛陀的无上素质。省察我们的特出传承,即是佛陀的后代。省察我们佛法上
同梵行者的圣洁德行。远离懒人。亲近精进的人。时时刻刻都倾向于提升精进力。
六、慧:重复地观照名色、四大、五蕴、六处、十二缘起等。保持体内与体外皆清洁。时
常保持信与慧平衡,精进与定的平衡,有如一句注释:‘过多的信导致太过热忱;过多的
慧导致狡滑;过多的精进导致烦躁散乱;过多的定导致心昏沉;但是绝不会有过多的念。
’远离愚痴的人。亲近智者。省察有关微细目标(如五蕴等)之广泛与深奥的智慧。时时
刻刻都倾向于培育智慧。
七、四个禅定的组成部份:持戒、防护诸根、食物知量、努力醒觉、止禅、禅那的五自在
。
通过十五种善行与五神通,我们可以获得加行清净和意清净。通过加行清净,我们做了无
畏施给众生。而通过意清净,我们就会行物施。通过这两种清净,我们就可以做法施。如
此,我们可以了解十五种行与五神通是诸多巴拉密(波罗蜜;菩提资粮)的条件。
(本篇 完)
https://i.imgur.com/2DdjVuE.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