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是否有解释"一心不乱"的经或论?

楼主: ykkdc (ykk)   2023-03-24 07:52:07
: 如题,除了阿弥陀经,想请问是否有任何经或论提到或解释"一心不乱"四字?
"一心"就是内心专注一个所缘境,不是两个以上。
我们的身语意三门当中,内心意知一心一意的朝向一个目标。比如说,玄奘法师一心一意
的想去印度求法,对于去印度求法这一件事,内心以这一件事为所缘目标,不做其他想。
或者人家问侯友宜市长,你有没有想选总统啊?侯说:我一心只想把市政做好,侯侯作歹
志,不过政治人物讲的一心,是不是真的没有其他想,不会落跑去选其他,就不知道了。
又比如说,女朋友对你说,你要一心一意对我喔,不能有二心。不能有二心,就是只能一
心对一个人,有二心就是有异想、想去追求其他人,那么,就变劈腿了。
或谓一心不事二主,专注一个所缘境时,就好好专注这一个所缘境,不要分心想其他的。
做一件事时,就好好于这件事上制心一处,如果做事不专心、不制心一处就不能成办好。
所以,"一心"说的是以一个所缘境为所缘,不是两个以上的所缘境。我们身语意三门当中
内心以一个所缘境为所缘,不是两个以上,称做心一境性,即内心专注一所缘境,不分心
在修禅定时说到,内心专注一个善所缘境,专注不分心、不散乱,达到一心不乱的禅定。
如果有散乱,分心攀缘到其他的所缘境,可是这里讲到不散乱,不攀缘到其他的所缘境,
不散乱也是一心的意思,因为一心就是专注一个所缘境,不随散乱走,散乱时要抓回来。
又经论中说到内心沉没、昏沉也是种散乱,所以内心获得一心不乱,既不掉举也不昏沉。
>>>>>
[1] 《杂阿含经》:
“若比丘、比丘尼坐,正坐思惟,于法选择、思量,住心、善住、局住、调伏、止、
观、一心、等受。……比丘、比丘尼,止观和合俱行,作如是正向多住,则断诸使。”
《瑜伽师地论》:
“于此所缘影像,以奢摩他行(禅定安止)寂静其心,即是九种行相令心安住(九种
住心次第),谓令心内住、等住、安住、近住、调伏、寂静、最极寂静、一趣、等持。”
我们身语意三门当中,内心一心不乱的品质,有不同程度的差别,如《瑜伽师地论》
提到九种住心次第,依专注力调伏烦恼的程度,有内住、等住、…乃至等持的次第增上。
[2] 我们身语意三门当中,内心意知的心所法,有五种别境的心所法,其中说到定心所。
心识具有的定心所,它的不共作用是,能够让心于同一段时间内专注于同一个所缘。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