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分享] 达赖喇嘛西藏宗教基金会佛学课:广论止-71

楼主: ykkdc (ykk)   2022-12-02 20:08:53
摘自:《广论奢摩他章略讲》/宗喀巴大师造论/见悲青增格西教授
【此即修定第一教授,故莲花戒论师于三编《修次》,及余印度诸大论师于修定时,
皆数宣说。
《道炬论释》于修止时亦引宣说。道次先觉亦皆说其粗概次第。然见乐修定者犹未了
知应如何修,故广决择。
此乃一切以念、正知、远离沉掉修三摩地心一境性共同教授,不应执此是相乘别法、
非咒所须,无上瑜伽续中亦说是所共故。
如《三补止》初章第二品云:“断行俱行欲三摩地神足,谓住远离,住于离欲,住于
灭尽,由正断成,由彼欲故而正修习,非极下劣及太高举。”于勤、观、心三三摩地亦如
是说。
前说正定妙堪能性是神变等功德所依,犹如足,故名为神足。
《辨中边论释》等说成此定略有四门,谓由猛利欲乐所得,及由恒常精进所得,由观
择境得三摩地,名欲三摩地、进三摩地、观三摩地。若心宿有三摩地种,依彼而得心一境
性,名心三摩地。
极下劣者谓太缓慢,太高举者谓太策励,义为离彼二边而修。】
这边说的修止之法,是三乘共同的教授,不要认为这只是显乘的教授、密乘不需要,
修习无上密续也是依这边所说的方式修。
如无上密续的经典《三补止》谈到:
“由希求而获得三摩地。怎样是由希求获得三摩地?因为非常想要得到止,所以到僻
静处,尽量不让五欲干扰心,断除心一境性的障碍,由这样的意乐而修习。缘所缘时,不
能太松,也不能太紧。”这是解释欲三摩地。
“于勤观心三三摩地”:勤三摩地、观三摩地、心三摩地。
《辨中边论释》说得止有四门:一、很希求三摩地,从而得之。二、精进三摩地,从
而得之。三、辨析力强,从而得之。四、前生有三摩地种子,轻易即得三摩地。
为什么要分四门说?不可以像前面说的,希求会带动精进等,以一门解释?
答:四门并不是独立分开,不可能只靠希求或只靠精进就可以获得禅定。
这四个是依修行者的特色分,如有人希求心很强,所以说由欲三摩地门;有人智慧辨
析力很强,所以说由观三摩地门;有人前世修过止,这辈子稍加修习就得止,是由心三摩
地门。
(...待续...)
>>>>>
[1] 三十七道品当中,四神足(四如意足)的体性是禅定三摩地
《杂阿含561经》:“如来、应、等正觉所知所见,说四如意足,以一乘道净众生,灭
苦恼断忧悲,何等为四?欲定断行成就如意足、精进定、心定、思惟定断行成就如意足”
南传《相应部》:“以何为四神足耶?…修习欲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勤三摩
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心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修习观三摩地勤行成就之神足。”
[2] 摘自:印顺法师<华雨集>
…在四神足──欲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勤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三摩地断行成就神
足、观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中,…四神足的体性是定,定是神通(五通与漏尽通)所依止
的,所以名为神足。约修学者的着重说,有欲、勤、心、观四类,所以立四神足。
在修得三摩地的过程中,‘瑜伽论’(瑜伽师地论)立八断行;断行,或作勤行、胜行。
所以,这是离不善心而起善心,离散心而住定心的修习内容,也就是四正断,或作四
正勤、四正胜。如依“欲”(希求生起止观等善法功德、希求远离恶不善法)等修习到断
行成就,也就能得三摩地,引发神通(六通)了,所以名为“三摩地断行成就神足”。
[3] 摘自:达赖喇嘛尊者教授/2016年6月23日美国博尔德市科罗拉多大学《修心八颂》
以三十七道品来讲的话,内容是四念住、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还
有八正道。尤其是我们在讲到四神足时,讲到了欲、勤、心、观。在讲到心的时候,最主
要讲专注一境的心,讲奢摩他,再讲到观,毘婆舍那的观。
四神足,首先是欲神足,欲神足的意思是想要求学的心态,叫作欲神足。为了能生起
这个欲神足,所以我们首先要知道,如果修学了止观双运会带来什么好处?(..下略..)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