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法语] 达赖喇嘛谈佛性 (补充:龙树理聚六论介绍)

楼主: ykkdc (ykk)   2022-01-08 14:31:35
: 摘自:达赖喇嘛尊者谈佛性~2016年5月6日尊者答信徒问
: 一般我们都是追随《般若经》或学习《般若经》的弟子、信徒。
: 像《心经》,你也知道,此经的直接内义或显义是空性,同样的,《金刚经》的显义
: 也是空性。像是《般若十万颂》、《般若二万颂》、《般若八千颂》的显义也是空性。
: 有关显义空性的部份,龙树菩萨著作了《中观理聚六论》(包括中论、回诤论、七十
: 空性论、六十正理论、细研磨论、宝鬘论),此论最完整、广泛地说明了空正见的论述。
尊者:龙树菩萨著作了《中观理聚六论》,此论最完整、广泛地说明了空正见的论述。
转自台大佛学数位图书馆
http://buddhism.lib.ntu.edu.tw/DLMBS/en/author/authorinfo.jsp?ID=108962
■ 龙树菩萨理聚六论介绍/达赖喇嘛西藏宗教基金会佛学课 见悲青增格西教授
龙树菩萨写了非常多书,著述范围广泛。有与外道共通的、五明方面的,如《方便百
论》等;内明方面(即佛法方面),有属于显乘、密乘二方面的著作。
空性方面的论著,可分为教证与理证二类。
教证方面是说,用教来证明中道是了义的。像《集经论》是引《十万般若》(大般若
经)、《菩提藏》等佛经,来证明所讲的内容,因此称“集经”。《集经论》中只有结论
,其他全部都是引文。
另一者是理证,理聚六论──《中论》、《回诤论》、《精研论》、《七十空性论》
、《六十正理论》、《宝鬘论》,是用正理来抉择了义。“理聚”的意思是里面有很多正
理,用很多理由来证成,使他人不得不接受。
其他赞颂,如《法界赞》(属如来藏典籍)等,虽然也显示空性,但是就没有用许多正
理来说明。
总之,空性方面的论著,既可以分为教证、理证,也可以说理聚、非理聚。
理聚六论可以归纳成:
第一、显示远离有无二边之缘起真如,即讲缘起性空这部份;
第二、显示由远离二边的中道才能断除轮回。
也就是将六论分(两类):境方面(所知方面,境)──空性,与具境方面(能知方
面,心)──了解空性的智慧。
其中有四本书是讲境(所知空性)这个部分;《六十正理论》和《宝鬘论》是讲具境
(能知空性的心)这个部分。
讲缘起性空(所知的境,空性)这部分,又分二:
一、《中论》、《精研论》讲没有自性、没有自相(或破自性有、破自相有、破实有)。
二、《七十空性论》、《回诤论》讲虽然没有自性,但名言上一切法都是有的。
总结起来,四本书讲的是:诸法虽然没有自性(诸法(境方面)不仅胜义中无自性,就
连名言中亦无自性),但名言上是存在的(但是名言上诸法(境)是存在的、有作用的)。
《中论》与《精研论》破有自性,分“所立”与“能立”来破。
有部、经部、唯识宗这三派叫做实事师,即宣扬实有的三个宗派。他们宣扬实有时,
也不是喊有实有而已,会讲很多的理由。因此有所立—“实有”,与能立-“建立实有的
理由”。
(注:四部宗义当中,属小乘宗义的毗婆沙宗、经部宗,以及,属大乘宗义的唯识宗
,这三者承许胜义有──承许胜义中自性成立、自相成立、谛实成立,称为说实事师。)
《中论》是破所立(破除说实事师在境方面的所立),有部、经部、唯识宗会说诸法
有自性(法是自性成立)、补特伽罗有自性(人是自性成立),《中论》会破这个。
(诸法-即境-包括法与补特伽罗二者,唯识宗以下认为境方面这二者是自性成立。)
《精研论》(精细研磨论)是破能立,有部、经部等会讲一些理由,《精研论》针对这
些理由(十六句义)来破除。
* * *
《中论》有二十七品,二十七品都在破自性有,其中第一品破自性有时说:“如诸法
自性,不在诸缘中。”
此时,下部就诤辩说:“设若一切法,皆非有自性,汝语亦无性,不能破自性。”即
若诸法不在诸缘中,就没有了,你讲的话也就没有了,你就破不了我。
为了回答这个诤,(龙树)就写《回诤论》。在其中就谈到:自性空的语句是缘起法,
虽然没有自性,然而能破所破、能立所立。
对于无自性宗(中观宗)来说,能量所量、能作所作(无自性),皆应理;于有自性宗
,能量所量等(无自性)不应理。这个说明《回诤论》来自(中论)第一品,是(中论)第一
品的附带说明。
总之,《回诤论》来自于《中论》第一品,讲无自性。无自性之意是缘起的意思,因
为是缘起(无自性),所以能破所破、能量所量等,都是应理的;反而如果有自性,这些都
会变成不合理。
难道《中论》没有讲这些吗?其实《中论》也讲了,可是没有特别讲破立、能作所作
(无自性)皆应理。如果点出来讲(回诤论),就能破除“此宗立自宗不应理”的怀疑。
* * *
《七十空性论》是来自于《中论》第七品,讲的是缘起。
《中论》第七品中有:“若梦境幻化,如于乾闼婆,如是生及住,如是毁坏灭。”为
了回答这个问题而写了《七十空性论》,所以《七十空性论》也是《中论》之余论。
第七品破有自性的生、住、灭,此时他人诤论说:佛典说有生住灭,所以你说没有生
住灭自性不对。
对此,《七十空性论》答说:“生住灭有无,以及劣等胜,佛依世间(依世间名言)说
,非是依真实(真实属胜义理智量)。”即佛讲了生住灭、胜劣等,但这是以世俗的观点而
说,并非以胜义的观点而说(生住灭、胜劣等不是不存在,是存在,但是胜义中不可得)。
《七十空性论》破生住灭等自性之后,又说:“以此一切法,皆是自性空(诸法于施
设处寻找施设义-即胜义观察-皆不可得自性成立、自相成立),故佛说诸法,皆从因缘起
(诸法皆是依赖观待而存在)。胜义唯如是,然佛薄伽梵,依世间名言,施设一切法。”
即说只有缘起自性空,才是事实真理之胜义,因此生等一切都由名言安立。
《中论》:“诸佛依二谛,为众生说法。”这个虽然也是在说自性空是胜义(诸法的
胜义谛是无自性的自性空),生等是名言(生等诸法是依赖观待名言施设安立而有)。
但如果不像上述那样讲说,还是无法遣除怀疑“名言有之义即是由名言立有”;及显
示若自性不空会有许多正理上的过失,而安立无自性;及难以了解一切悉由名言安立,于
其上之一切能作所作皆合理,为通达这些而造《七十空性论》。
总之,破自性有(破除诸法非仅由分别心施设安立而由境自己方面自方成立)而通达
自性空很难,但了解名言有这个层面更加困难。
* * *
我们一听到“名言有”、“只是名言有”、“只是分别识前面有”,就听成:只是概
念的、不是事实。但是唯名言安立的“唯”,遮的是自性有,遮的不是事实。
什么是名言安立?名言安立讲的是没有自性的这种安立,并非只是概念。
所谓的自性空,就是在境上、在因缘中找有没有自性(属胜义观察──以观察有没有
自性的正理,于境上观察是否非仅由分别心施设安立而由境自己方面成立),找不到(观
察有没有自性的正理,于境上找不到非仅由分别心施设安立的自方成立),那就叫自性空
、自性没有(诸法(境)的胜义本质是无自性、自性空)。
虽然找不到自性,但不能说该法不存在(无自性不等于不存在。法无自性(法无我),
不是说法不存在;人无自性(人无我),不是说人不存在)。只是名言有的“只是”,要排
除的是自性有,但我们却常常排除一切存在,所以名言有这个部分非常难以建立。
(例如,于法上破除自性成立,而说法无自性(法无我)时,并不是说法不存在;于人
上破除自性成立,而说人无自性(人无我)时,并不是说人不存在。
但是,唯名言有的“唯”遮除自性成立时,我们往往会误读成:法无自性,就是说法
不存在、没有法的存在;人无自性,就是说人不存在、没有人的存在。唯名言有的“唯”
破除的是自性成立,即:于法上破除法我、人上破除人我,而不是破除法、破除人。)
以上是《正理海》的解释,教科书中还会说到《七十空性论》与《回诤论》是类似总
与别的关系。
虽然没有自性,但名言上可以有能作所作等,为了讲这个内容而造《七十空性论》。
《回诤论》也是解释“虽无自性,但名言上还是可以存在”这个内容,但是是特别的
。即他人说:若无自性,你破我的这个语言也是无自性,所以也就破不了我,为了回答这
个而造《回诤论》,说:我破你的这些语言虽然是自性空,但还是可以破你的诤难。
也就是,虽然自性无,但还是有名言。因为有名言,所以名言中的项目—破立这些方
面,还是可以存在。
所以《七十空性论》与《回诤论》类似总与别。
* * *
由《六十正理论》和《宝鬘论》显示由远离二边的中道(通达空性的智慧)才能断除
轮回。
如《六十正理论》:“有故不解脱,无不离三有。”此说堕有无二边就无解脱。
“知有事无事,智者得解脱。”说知道诸法自性空,才能从三有中解脱。“有事”指
的是轮回,“无事”指的是涅槃。
他人说:经说有事则轮回,无事则解脱,故轮回与涅槃是有(存在),而你说轮回与
涅槃无自性,不应理(他人把无自性解释成不存在)。
自宗回答:我们讲有,是随顺凡夫的名言识执著(世俗名言量安立)的那个境而说有
,不是针对圣者见真如的智慧(圣者的胜义理智量)而说。
了解生死轮回无自性生之慧(属能知方面,具境的心),在成就阿罗汉果时,现证灭
谛,称为“得涅槃”。
(涅槃是灭谛,灭谛不周遍是涅槃,佛教内道当中,圣者无学道的灭谛称为涅槃。)
如果不是这样,而是建立自性成立的尽烦恼、蕴等(如果说断尽烦恼、断除五取蕴的
灭谛是自性成立、涅槃是自性成立),(那么)现证灭谛涅槃及尽烦恼、蕴等皆不应理。
(所以,灭谛是无自性的,涅槃也是无自性的。灭谛、涅槃属无为法,诸法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