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胜义菩提心(阐释“胜义菩提心”的性相)

楼主: ykkdc (ykk)   2021-12-31 20:09:37
转自:仓忠祖古fb专页
https://www.facebook.com/tsadong.rinpoche/posts/290111893123054
胜义菩提心___仓忠祖古 阐释
如《庄严经论》说:“极承事诸佛,广积福慧资,法无分别智,生故许彼胜。”
如《修行次第中篇》说:“胜义菩提心是超越世间,远离一切戏论,极为光明,是胜
义行境,无垢,不动,如无风的灯火之续流。”
此中,“超越世间”意谓,胜义菩提心是出世间现证空性圣道(未现证胜义谛空性,
谓世间异生凡夫,现证空性是圣者道,现证胜义谛空性是证得出世间的圣者);
“离戏论”意谓,远离所破品谛实成立之戏论(戏论是我执,谛实成立之执);
“极光明”意谓,现证空性智极为光明;
“胜义行境”意谓胜义菩提心的所缘是胜义谛(胜义谛即空性);
“无垢”意谓,胜义菩提心是无漏法(现证胜义谛空性的根本智,又称无漏智);
“不动”意谓,现证空性犹如水中加水(如水注水),本质坚稳不为他法所动摇;
“如无风灯火之续流”譬喻现证空性智(属第六意知)清楚见到胜义谛空性。
如《现观庄严论释.显明佛母义之灯》说:
“后者的体性有的,承许为:于圆满菩提的实相(佛果菩提的实相,即佛果的胜义谛
性质)二现隐没,且安住于大乘智慧证类的大乘圣者心续中的主要意识(第六意识)。”
(注:现证空性之智如水注水,即入定空性现证空性之智,属于二现隐没之意识,可
参考板上发过的文章:2021-11-28 [法语] 达赖喇嘛谈佛性 2016尊者答信徒问
https://www.ptt.cc/bbs/Buddhism/M.1640669791.A.31F.html)
如上所说,胜义菩提心的定义为:“于圆满菩提(即佛果菩提)的实相(即胜义谛空
性)二现隐没,且安住于大乘智慧证类之大乘圣者心续中的主要意识。”
要言之,就是大悲所摄之菩萨圣者现证空性平等智之意识(属第六意识心王)。
主要必须是:大悲所摄、菩萨圣者现证空性平等智的心王(心、心所当中,大悲属第
六意知的心所,由大悲的动机所摄持,现证空性根本智的第六意识心王属胜义菩提心)。
其中道理,如《修行次第中篇》中所说意趣,简要言之,胜义菩提心就是“大乘圣者
现证空性平等智之心王(属第六意识心王)”。
总的来说,菩提心本身是心王,但是,胜义菩提心则是菩萨入定空性平等智之心王。
(菩提心可分为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一位补特伽罗的心续,心、心所当中,世
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都属第六意识心王,胜义菩提心是大乘圣者入定空性根本智的第六
意识心王。)
举出事例,大乘见道无间道圣者心续中现证空性平等智之心王,彼心王是胜义菩提心。
以何理将“菩萨圣者现证空性平等智的心王”取名为胜义菩提心?
以现证空性而言(大乘道的五道十地功德当中,见道位以上才有现证空性),菩萨初
地(大乘见道位),乃至佛地(大乘无学位),现证空性并无任何差别。
例如,菩萨初地(属见道位)入定空性平等智(入定空性的根本定智,即圣者的根本
智,又称无漏智、无分别智)、菩萨二地(属修道位)入定空性平等智,彼二智以通达空
性而言(见道位所通达的空性与修道位所通达的空性)无丝毫差别。
由此再说,菩萨圣者现证空性平等智之心王,彼心王通达诸法上的空性,所以,也是
通达无上菩提(佛果)自法上的空性、报身上的空性、化身上的空性等等。如是,因为所
缘空性是胜义谛,故将菩萨圣者通达空性之心王(属第六意识心王)取名为胜义菩提心。
>>>>>
注:
摘自 尊者达赖喇嘛《菩提心释论》2014-11-02 美国纽约
我们们在道地功德(例如大乘道的五道十地)增上的时候,就是说从一地(初地)变
二地,二地变三地,就是十地的这种功德增上。
或只是资粮道变为加行道,加行道变为见道,见道变为修道,这种道地功德的增上的
时候,最主要是以根本定为主的,不是在后得道的时候而增上道地功德的。
怎么说呢?因为要从见道(例如初地是见道位)转为修道(二地是修道位)的时候,
必须在现证空性、入定的当下(入定空性现证空性的平等智、根本智当中),断除了修道
所断之后,才会转为修道。
所以从见道到修道的这个过程,在转换的过程当中(例如从见道位的初地转换到修道
位的二地),是在现证空性(现证空性的根本定智)的当下:
入定(初地菩萨紧随着见道位最后续流入定空性现证空性)的同时,首先先正对治修
道所断(初地菩萨入定空性的修道根本智无间道正对治修所断),之后再断除(下一刹那
,初地菩萨入定空性的修道根本智解脱道获得断除所断的灭谛,从初地转成二地),所以
都在入定的情况当中才有办法的。
为什么呢?因为修道所断,必须由空正见(由现证空性的智慧现量,即现证空性的道
谛、现证空性的根本智、无漏智、无分别智)直接断除以外,透过方便品是没有办法的。
所以在此也说到了,不只世俗菩提心要生起以外(世俗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当中,当
说到菩提心,指的是世俗菩提心,世俗菩提心是正式的菩提心,胜义菩提心只是以言诠门
的分类而说,胜义菩提心不是真正的菩提心,胜义菩提心是空正见、现证空性的智慧),
(注:一般佛典经文说,新发意菩萨,即初发心菩萨。发意菩萨,发什么心意?发心
菩萨所发的菩提心,又称世俗菩提心,是正式的菩提心。发意菩萨所发的菩提心、世俗菩
提心,即菩萨的第六意知由大悲所摄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希求同俱相应的第六意知心王。)
与世俗菩提心辅助下(世俗菩提心的辅助,即为利有情愿成佛的动机所摄持,为圆满
佛果的菩提道,为求大菩提、大乘的菩提道),而产生现证空性的这个胜义菩提心——
所谓胜义菩提心,就是在世俗菩提心生起的基础上(菩提心是发心成佛的动机),“
现证空性的这个智慧”叫“胜义菩提心”也得生起,就是在此要说的主要内容(大乘五道
十地,除了要有菩提心的发心,也要空正见,五道十地的功德增上主要是透过空正见)。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