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界法师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09 下

楼主: creative88 (create)   2021-08-24 19:26:43
  【52】十六观之五——池观(三)
  结归佛力
  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
僧。
  总结观名
  是为八功德水想,名第五观。
  前面讲到流水会说法,这地方又讲到另外一种演说妙法的方式。是说:这个如意珠王
,能流出八功德水,但是这个如意珠王又能够放出微妙的金色光明。这光明是做什么呢?
这光明能够化作种种颜色的鸟,这些鸟的音声特别的清亮高雅,能够赞叹佛、法、僧。赞
叹佛陀有说法之恩,赞叹法有开慧之恩,赞叹僧有住持之恩,赞叹三宝的种种功德,这是
八功德水想,名第五个观想。
  此处池水观,主要是在诠释两样东西:第一个、莲华,就是我们受身的地方。而这莲
华主要是在表达两个道理:首先,莲华以什么为住呢?当然是以八功德水为住,所以谈到
我们受身的处所是安乐的、如意的。因为八功德水有如意安乐的功能。
  其次,在这个池水中,你能够听到的水声、还有鸟类的种种说法,使令我们的道业能
不断地增上。其实极乐世界的殊胜微妙,它是五尘庄严,色、声、香、味、触。但是看过
经文之后,依报的部分已经快结束了,发觉佛陀在诠释极乐世界的庄严,偏重于两尘:第
一个、色尘,眼根所对的境界。
  比方说:关于极乐世界的光明相,佛陀讲了很多光明相,甚至为了观想光明相,佛陀
先讲落日观,还有佛陀头的前后都有圆光,那个圆光就有点像落日,那种光明很温和、柔
软。
  清净相,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琉璃地;还有庄严相,那就有种种的七宝庄严。当然它的
光明、清净、庄严是互含互摄,光明中有庄严,庄严中有光明,互含互摄,这是色尘。
  第二个、声尘,现在慢慢讲到声尘,就是音声说法。极乐世界所发出来的音声,包括
天上的奏乐、百宝色鸟鸣,以及八功德水流动的音声都在演说妙法。经文所描述的大都是
极乐世界的色尘和声尘。至于触感怎么样、食物的味觉怎么样、诠释得少。
  蕅益大师解释说:因为释迦牟尼佛介绍极乐世界的时候,祂是随顺我们婆婆世界的根
机,六根当中我们经常用到的,就是眼根跟耳根。就像韦提希夫人当时跟佛陀说:我愿不
见恶人、不闻恶声——不见恶人就是指色尘,不闻恶声就是指声尘。释迦牟尼佛随顺众生
的喜好,而偏重于色尘和声尘,其他的香尘、味尘、触尘没有特别提到,但事实上也是具
足的。
  【53】十六观之六——总观
  接着看第六科的总观,就是将极乐世界依报的庄严,做一个总合的观想。
  经文分成两大段:首先说明因地的观法,其次再看果地的功德:
  辛六、总观
  举所观境
  众宝国土,一一界上,有五百亿宝楼。
  极乐世界是众宝所成的国土,众宝所指的当然是庄严,不像我们娑婆世界有很多的泥
沙、石头。而且在每一个区域当中,有五百亿宝楼,这些楼阁跟宝树有相当关系。极乐世
界的楼阁,归纳成三类:
  第一个是树上的楼阁:这是天人居住的。天人不是住在地上,是住在八千由旬的宝树
上。
  第二个是地上的楼阁,就是我们一般往生的人民,住在地上的楼阁。
  第三个是空中的楼阁。
  前面的两种楼阁是实体的七宝所成,这里的空中楼阁,是光明所变现出来的,变现种
种的楼阁,让你听法跟修行用的。
  阁内庄严
  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
  楼阁的当中,有无量诸天,常奏种种美妙的音乐,一方面供佛,一方面说法。
  楼外庄严
  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
  在楼阁旁边,有很多乐器悬挂在虚空中,就像天上的宝幢。不鼓自鸣,这些乐器不须
要打击,自然会演奏种种的音声来。
  天乐说法
  此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
  这些音声,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都是在赞叹三宝的功德。这是讲到因地的观
照方法,再看以下果地的功德,先看经文:
  观成之相
  此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
  总结观名
  是为总观想,名第六观。
  此想成已,此想是指包括前面的宝树、宝地、宝池都观想成就之后,我们就粗见极乐
世界了!为什么叫粗见呢?因为相对于正报来说,极乐世界依报庄严是比较粗显,不像正观
正报──阿弥陀佛的庄严、观世音菩萨庄严、大势至菩萨庄严,那么的精致微妙,所以才
叫做‘粗见’,这是第六观。
  观成之益
  若见此者,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生彼国。
  如果我们能够把总观观想成功,就能够灭除无量劫的极重恶业。前面有讲过五逆十恶
、谤法之重罪,只要你能够忆佛、念佛都能够消除,而且命终之后,必生净土。
  辨观邪正
  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能依照如此作观者,名为正观,否则,就是邪观。
  从第一观到第六观,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已经讲完。
  【54】往生三要素:戒行清净、实悟实修、誓愿坚定!
  再讲一个小故事,给大家做参考,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在《净土三要述义》里面,
有讲到一个公案:明朝时有三个兄弟,叫做袁宗道、袁宏道、跟袁中道,很有名。这三个
人生长在士大夫的世家,他的父亲、祖父都是做官的,这三个兄弟非常聪明,很年轻就考
上功名,考上举人、进士,做了地方官。但是他们三个人的个性,特别的刚正清廉,所以
在当时的官僚体系当中,跟大家不合。后来他们三个人就在中年的时候,罢官隐居,专修
念佛法门。在他们的传记当中说,除了念佛,他们还兼修止观、修禅观。之后袁宗道大哥
先往生,袁宏道二哥也往生,只剩下他弟弟袁中道。
  有一天他弟弟晚课做完的时候打坐,就坐在窗户的旁边打坐,隐隐约约还看得到外面
昏暗的月光,就在这个时候,突然间一念相应入定,他的神识就飞出去了。当然禅定的神
识是很清楚的,禅定心跟作梦的心不一样,作梦的神识是暗钝的。所以当他飞出去的时候
,他看到虚空的云层当中,有两位童子跟他招手,然后他就很自然地跟两位童子一直往上
飞,飞到一个地方,他看到有很多的宝树,这些宝树排列地非常整齐,一排宝树、一排街
道;宝树之间的距离也非常清楚分明。再继续往前走,他就看到七宝池、八功德水,各式
各样的莲华放大光明,再往前走就看到很多的楼阁,大大小小楼阁。当他走到其中一间楼
阁时,那两位童子就飞下来,然后就站在楼阁的门前,其中一位童子就对他说:你在外面
等一下!有一位童子陪他在外面等候,另一位童子就跑进去,之后走出来一个人,这个人
是谁呢?就是他的二哥袁宏道。他二哥说:唉呀,你今天来啦!就带他到楼阁里面去坐。袁
中道就问说:这个地方是极乐世界吗?袁宏道说:对!这就是我们平常忆念的极乐世界。你
现在看到的是地居,有分地居跟空居,我们是人道,所以你看到地居。再往上走,就是天
人住的空居,比这里超过百千万倍庄严;那么再往上走呢,就是法身菩萨住的地方。
  他讲到极乐世界的住处有三层,我们一般往生的是地居;再往上是空居,天人住的极
乐世界;再往上去就是法身菩萨住的。袁宏道又说:我在娑婆世界修行的时候,虽然誓愿
坚定,又有修福德(袁宏道著作了一本书叫做《西方合论》,有弘法的功德)。但是,我当
时在娑婆世界修行,有两个过失:第一个、戒行不全,戒行没有持得很清净;第二个、情
染未除,对于娑婆世界的情感没有彻底的消灭,所以只能住在地居。但是虽然生长在地居
,还是可以飞行自在,亲近十方诸佛。他的弟弟就问他说:那你可以去天人、法身菩萨住
的地方吗?袁宏道说:但能神游未得久住。意思是说:他偶而以神通力飞到天人住的地方
,只能够做一些参学神游,不能在那个地方长住下来,只可以暂时的参访,但是他的神通
力,还是可以离开极乐世界到十方诸佛去参访。
  他的弟弟又问说:你觉得在这里修行,跟在娑婆世界修行有什么差别?他回答说:这
里是无诸杂染,胜解易成。没有五欲的杂染。不像我们在娑婆世界,虽然很用功做功课,
但是我们的修行老是进进退退。如同印光大师所说的:娑婆世界修行,如逆水行舟;有很
多杂染的因缘不断刺激我们,才刚进步又退步了、进步又退步了,修行很难成就。那么在
极乐世界,是无诸杂染,胜解易成。生活环境无有杂染,清净的智慧就很容易生起来。
  谈完之后,当他要离开时,就问他哥哥说:对于净土宗的修学者,你有什么建议?要
如何修行才能成就?他哥哥临走前告诉他说:
  第一个、戒行清净。他说很多修净土法门的人,因为戒行不清净,结果多为业力所牵
。虽然你的愿力很强,信心也具足,但是杀盗淫妄,那是大罪业。他在传记里面特别讲到
杀业,诸罪业中,杀业尤重!如果戒行不清净,往往堕入八部鬼神。虽然你有菩提心、有
波罗蜜的善业,但是因为持戒不清净,容易堕入八部鬼神。
  第二个、实悟实修。这是修禅观以破妄。很多修净土的人,只强调把清净庄严的相状
引进来,却忽略了要将心中的妄想消灭掉。好比这个杯子要装甘露之前,没有先把它洗干
净,就直接把水装进来,临命终的时候,有杂染的妄想,也有清净的力量,两个都有,最
后的结果是──心随妄转,因为妄想是熟境界,所以平常就要兼修禅观,实悟实修。
  第三个、誓愿坚定。往生的愿力要坚定。
  只要能够遵照他这三个法去修,不久必能相见,一定能够在极乐世界相见。说完之后
,袁中道突然感觉从空中掉下来,又回到他的身体,眼睛一打开啊,竟是清晨了,已经出
现阳光了。关于这个公案,诸位可以去看《净土三要述义》,讲得非常详细,他从极乐世
界回来之后,特地把这段经历记载下来。
  所以才说:我们观想极乐世界庄严,一定要有经文的根据,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
观者名为邪观。有一位大陆的法师,写了一本极乐世界游记,很多人看过。他说到了极乐
世界看到很多男男女女怎么样,这就不对!极乐世界根本就没有女众相!我们所观想的功德
庄严,一定要跟经典相符合,极乐世界的人民,都是具三十二相、八十种好。那我们怎么
知道袁中道去的是极乐世界,而不是天界呢?其中有一句话很重要。就是:无诸杂染,胜
解易成!天界也有很多的宝树、楼阁,那跟极乐世界有什么差别呢?天界是一个放逸、杂染
的地方,因为有五欲,所以一定有男女相、有放逸相。但是他说这个地方无诸杂染,这一
定是清净国土!所以说,我们今天的皈依境是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而这个依正庄严,必
须以经典来做根据,这样就叫做: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