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界法师 佛说观无量寿佛经导读08 下

楼主: creative88 (create)   2021-08-22 22:17:45
  【48】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啊?
  宝树观,可以说是把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让我们看的一览无遗──光明中有宝物、
宝物中有光明,把光明相跟清净相整个表现出来。古德讲到这个宝树观,有一首偈颂,可
以跟大家分享:
  五百亿童华里住:这是说有五百亿天人,住在宝树华上,真珠网当中的宫殿里。
  三千世界果中藏:那么你住在宫殿里面,可以透过前面的华果,看到三千世界的十方
诸佛,正在宣扬佛法的相貌,你等于是坐地参方,根本不用去亲近十方诸佛,广学无量法
门。你就在极乐世界里面坐着,就能够亲近十方诸佛,这就是我们说的坐地参方。
  自心种子栽培得:而这么多互含互摄的功德是怎么来的呢?其实,也是我们在因地的
时候,忆佛念佛栽培所成的。
  各各撑天柱地长:由于因地的庄严,成就果地的圆满;各各撑天柱地长,就是指果地
的功德都圆满了,全部都有了。
  我们要知道,在观想过程当中,当你起观,不管是观极乐世界的光明相、或者是清净
相、或者是庄严相。一旦你心中出现一个相状,在你的生命当中,已经产生了两种力量:
  第一个、弥陀的加持力。
  诸佛如来是法界身,入一切众生心想中,是故汝等心想佛时,是心即是三十二相,八
十种好。就是说:如果你能按照佛陀所教的次第而观,你等于是把佛的功德,引到你的身
心世界,你把佛的光明功德、庄严功德都引进来了,所以说是佛力不可思议,你已经进入
佛陀的功德庄严。
  第二个、心力不可思议。
  你能够从这个地方,慢慢启发自己的善根,这叫藉相。我们现在自己要生起善根有困
难。比方说,你为什么需要藉这个相呢?你有本事自己就生起善根。事实上有困难。凡夫
必须仰仗佛力,先藉十方诸佛的功德相,但是重点是怎么样藉相修心呢?关键还是要把你
的善根启发出来,透过光明相来启发我们智慧的观照力。做什么呢?让你不要老是跟着感
觉走,要用光明来观照──透著清净的琉璃地启发菩萨的悲愿、透过这个庄严相来成就菩
萨波罗蜜的功德,藉这个相来修我们的心。因此,除了佛力之外,我们自己的心力也很重
要!
  意思是说:我没办法带动我的心力,我是生死业力凡夫,需要有人伸手帮我拉一把,
所以藉用佛力来带动我。所谓果地相是说:用已经成就的果地功德,来带动我因地的心。
我们很难让自己生起善根,很难!但是你慢慢慢慢的观想,把极乐世界观想久了之后,你
发觉你的心态会改变──不思议熏!
  我讲一个小故事,让大家作参考,这是释迦牟尼佛过去生,在波罗奈国,发生的一件
事情。波罗奈国有一个国王,晚上作了一个梦,在梦中看到一只金光闪闪的金毛兽,全身
放大光明。国王看了起大欢喜,他想:要是能把这个金毛兽抓过来,把它杀了,毛剥下来
放在我的宝座上坐着,那可是非常荣耀的事情。所以当他从梦中醒来之后,他就重赏哪一
个猎人帮他抓到这只金毛兽,他就重重赏赐他财富和官爵,就有很多人到深山去找,结果
找了几年,都没有看到金毛兽的踪影。之后,有一位猎人,去找金毛兽的时候,一不小心
从山上滑落到山谷去,跌倒受伤,身上在流血。这时候白天过去了,晚上即将到来,他又
饥又渴,身上又流血,引来很多的虫来咬他的身体。就在他绝望之余,突然间眼睛一打开
,看到了金光闪闪的金毛兽,就在他的面前出现。金毛兽看到猎人受了重伤,即将死亡,
就对他起了慈悲之心,赶紧把他叼起来,送到浅水的地方让他喝水,然后又找了很多水果
让他充饥,吃完之后,很快就睡着了。
  第二天起来,看到金毛兽在他旁边,整晚照顾他,他又感动又矛盾,就现出忧愁的样
子。金毛兽看到他的表情,问说:你为什么闷闷不乐,现忧愁之相呢?猎人回答说:说实
在的,我为了找你,可以说是倾家荡产,几年来就是为了要找你。现在终于让我找到你。
但是要是把你杀了,我就是忘恩负义的人,因为你救了我一命;要是不杀你,多年的愿望
又不能达成,因此内心非常矛盾!
  金毛兽这时候──看着这苦恼的猎人,以及他心中的期待,又看到满地的虫为了吸食
猎人身上的血,在那个地方充满了饥渴。就如是思惟:我生生世世就是为了贪恋这个身体
,也不能成就什么功德,好不容易现在有这个机会,来满众生的愿。于是金毛兽就说:这
样好了,我去撞树,把我的血肉,布施给地上的这些众生,等到众生吃完之后,再把我身
上的皮剥下来送给国王,就能够满足你的愿望,也满足地上虫子的愿望。
  金毛兽说完话之后,就开始作愿:第一个、它发愿吃到它血肉的众生,都能够离苦得
乐。第二个、凡是吃到它血肉的众生,未来都能成就无上菩提。它的善业还加上了咒愿力
。作愿之后,它就自杀了,因为这样而死亡,但是因为它发了善愿,所以就升到天上去了
。那么,想要它的皮的那位国王是谁呢?就是提婆达多的前生。咬它肉的这些八万的众生
,就是释迦牟尼佛成道,最初度的八万天人,发了菩提心的这些天人。
  关于释迦牟尼佛的布施功德,祂自己说过:三千大千世界,没有一个地方不是祂舍生
命处。当然,我们除了看到释迦牟尼佛的善业,更重要的是看到祂的本愿,这个地方很重
要!一个宗教师跟慈善家最大的差别,就是他有愿力的支持──本愿功德。如果你在修善
业的时候,没有生起菩提心、空正见,你就不可能产生果地上互含互摄的庄严。
  我们为什么要发菩提心啊?
  诸位可以想一个问题:如果你以一种狭隘的自私心去忆佛、念佛,阿弥陀佛是菩提心
,你的心是狭隘自私的,这两个能够心心相应吗?对不对!昙鸾大师在《往生论》的注解上
说:如果你不发菩提心来忆佛念佛,没有广大的胸量──上求佛道,下化众生的宏愿;没
有愿作佛心、愿度众生的心,是因为看到极乐世界很漂亮、可以享乐,所以才愿意去──
为了乐故而欲求往生,这样是不能往生的!因为你是为了追求快乐,刚好跟诸天相应,诸
天就是提供你快乐,所以你不发菩提心,你把忆佛的功德,本来是一颗摩尼宝珠,最后只
换来一颗糖果。这就是印光大师说的:因为你不发菩提心,本来是无量功德庄严的东西,
结果变成一种狭隘的业感业果,那就变成什么呢?变成受用诸天有漏的快乐果报──带着
满身的贪欲烦恼,升到天上去,你这样享受快乐,后遗症很严重,贪欲特别重,等乐报受
完之后,来到娑婆世界,很可能会堕到三恶道去,因为你把自己本该有的福报,享用得太
过了。
  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阿弥陀佛的圣号,都是具足无量的功德庄严,佛力不可思议,
但是进入到你的心中之后,到底是一种无量庄严的法界缘起?还是一种狭隘的有漏业感缘
起,你的心态就很重要!所以我们讲藉相修心,你本身的心态很重要,这一点在阿弥陀经
讲得不多。对于《阿弥陀经》,蕅益大师虽然把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会归到三力不可思
议,某种程度偏重在佛力不可思议。但是他最后的会归是:因为有佛力的加被、名号功德
的加被,所以才有这种功德庄严,鼓励的性质多!
  但是你看观经就不一样,智者大师说啊:法界圆融体,作我一念心,故我念佛心,全
体是法界。意思是说:我们是藉佛的功德庄严,来启发我们的菩提心!所以你的菩提心得
要生起,如果你看到这些庄严相,没有启动菩提心,还是一种贪爱的心、自私自利的心,
那这些庄严相将变成天界的有漏果报;如果你看到这些庄严相,果然发起你的菩提心,那
你就是念念在成就你未来的净土!
  本经在忆佛、念佛的时候,有讲到两种力量:第一个是佛的力量,第二个是心灵的力
量。本经是偏重于心力不可思议,是用佛力来启动你的心力,这叫做藉相修心。这些庄严
相,如果不回归到你的心性、无法启动你的发心,那你的方向就错误了!所以你必须把这
种光明相、清净相、庄严相,用来启发你的菩提心、启发你愿作佛心、愿度众生心。如果
这些相能够启发你的菩提心,那这些庄严相跟你的菩提心一接触的时候──极乐国土成就
如是功德庄严,这正是你未来的净土庄严啊!所以我们一定要懂得藉相修心,这是一个很
重要的观念!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