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界法师 佛教的忏悔法门 6

楼主: creative88 (create)   2021-01-28 06:23:13
看第三段。正修忏法。首先我们讲到忏悔的种类。
  忏悔的种类的种类有两种,一个是事忏,一个是理忏。先看事忏。
  一般,佛教的忏悔有三种忏法。第一个是责心忏,第二个是做法忏,第三个是取相忏
。所有的忏悔法门不离开这三种。
  先看第一个,责心忏是自责己心,令生厌离。这种责心忏都是比较轻微的过失。在戒
律上说是下品的罪业。就是说你很想去造做一个罪业。或者杀生,或者偷盗,或者邪淫,
或者妄语等等,但是你还没有付诸行动。在你还没有付诸行动的时候,就被你的观照力发
现了。这个时候这个罪业还没有正式的成熟。只是起心动念,还没有付诸行动。这个时候
的忏悔方法叫责心忏。就是呵责自己的心。我不能起这个念头。这个念头会给我生命带来
无穷的痛苦。这个时候,转唸唸佛,把你的佛号提起来。不能念,要它念。烦恼不能断,
要它断。用佛号的力量来取代妄想的力量。就是呵责自己,使令这个恶唸经过你的呵责,
而在你的心中消失掉。这种大部分是对下品忏。就是只是起心动念,还没有付诸行动的罪
。第二个是中品罪,叫做法忏。向清净的大小乘僧,发露忏悔。这种叫中品罪,就是你不
但起心动念,而且付诸行动。这种就必须要发露了。发露在历史上讲到两种,一种是向一
个人,一个大乘的法师或者小乘的法师,我在菩萨戒也开缘说,你受了菩萨戒,你犯了罪
以后,你也可以向佛菩萨忏悔,也可以。你没有适当的人可以发露,以可以向佛菩萨白告

  第三个是取相忏。这个取相忏是忏除杀盗淫妄的根本重罪,都是比较重的罪。我们看
,若二七、三七乃至一年,以见好相为期。此须至诚恳切,外假坛仪,内资理观,凡《法
华》、《方等》、《大悲》、《占察》、《八十八佛》等一切行法,皆属取相忏摄。能灭
根本重罪,令净戒复生,亦能消七逆罪,使重罪轻受。前面的做法忏,它只能够真对某一
个罪业来忏悔。就是你曾经在某一个时间,空间,所造的某一个罪,向佛菩萨发露,表示
你的追悔,表示你从新的发愿。但是,取相忏,它的对象可以统摄过去,现在,未来,所
有的罪。它不是一定要针对某一个罪,它可以针对所有你过去所造的罪,同时来忏悔。当
然,这样子的话,是通忏三世,所以它的时间比较久了。它的时间或者二七,或者三七,
或者一年,要以见好相为期。取相忏的成功,你必须在梦中见到种种的瑞相,看到佛菩萨
,看到光明等等。它的方法呢,你要至诚恳切,就是前面说的要具足忏悔的心态。畏惧心
,羞耻心,勇猛心。内心当中有忏悔的心,外假坛仪,内资理观。这个外指得是我们的身
业和口业要遵守忏悔的仪轨,应该礼拜就礼拜,应该发露就发露,内心当中不断的思维罪
业的过失,来生起呵责厌恶之心。这样子讲,或者是法华忏,或者方等忏,大悲忏,占察
业报忏,或者八十八佛,都是取相忏摄。它的功能能够灭除我们无始所做的杀盗淫妄的重
罪,使令我们清净的戒体,再一次的复生。也能够消除这种杀父,杀母,杀圣人的七逆的
重罪,使令我们重报轻受。所以,忏悔当中,力量最大的就是取相忏。当然,取相忏,你
可以选择你要的,或者大悲忏,或者八十八佛,或者法华三昧忏,都可以。当然,重点是
你在忏悔之前的资粮,你对业果的思维,对罪业的畏惧,跟羞耻,这都必须具足的。第三
个,理忏。言理忏者,既在智人,则多方便,随所施为,恒观无性。这个理忏也是非常重
要的。
  智者大师说,假设你忏悔的人,你只是修事忏,这样子,随修忏法,终不清净。就是
你只是在表象上思维业果,生起畏惧,来修忏,你这样子修忏,不管你怎么忏,只能让罪
业暂时的减少。那个罪根没有拔掉。随修忏法,终不清净。就是你这个罪根在啊,就像病
源还在啊,春风吹又生。所以,你在事忏的时候要间带理观。什么理观呢,恒观无性。就
是无生观了。这个地方很重要。这个地方我们说明一下。刚开始我们观察这个心的时候,
我们所观察的内心是比较表层的内心。所谓的假观,就是因缘的熏习,因缘的造作所产生
的善恶的功能。我们会发现到我们内心当中累积很多的善业,持戒修福的善业,但是可也
累积很多的杀盗淫妄的罪业。我们刚开始观心是观这种表层的假观。但是如果你只是停留
在这个地方,你也会畏惧恶法,好耀善法。也是不错。但是,你这样子的修行,终究是不
究竟的。你应该进一步来观察我们这个善恶的功能,说是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就是
说,我们所累积的罪业啊,它是因缘所生法。那么,因缘所生法就是如梦如幻的,你把罪
业剖开来,善业也剖开来的时候,你看到你内心的本来面目啊,原来我们的心是何期自性
,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自清净这一句话,对我们忏悔业障非常重要。它会告诉你说,
原来我们的本性是清净的,这个罪业是后来才有的,就是后来才有的。那么后来才有的,
它可以消除啊。所以,我们在忏悔一个人成功或者失败,除了你是不是畏惧以外啊,你对
你内心的本质,你的本来面目的观察,是非常重要的。有些人认为说我这个人本来就有罪
障啊,没办法了。那你再怎么忏都忏不干净的,因为你认为你有罪障。你应该认为说,一
个正确的人生观应该认为说,你的心原来是清净的,本来是清净的,你是后来才有罪障。
你不应该说,你本来就有罪障。你要本来就有罪障,你根本不可能忏悔的,忏悔不干净的
。你应该说,你本来的心是清净的,那是后来一时的颠倒才有这些如梦如幻的罪障。我现
在假借如梦如幻的忏法,来消灭如梦如幻的罪障,来恢复它的本来面目。你的思考应该是
这样的思考才正确。你有这种思考,对你的忏悔有很大的加持力。日劫相倍,你修一天的
忏法,超过人家修一劫。你不修理观那,你要持大亏的。
  所以,我们在观察内心的时候,可以先观表层的内心,观察到罪业,生起畏惧,这
当然第一个。你再观进去,你把罪业剖开来,再观进去,你观察到你的本来面目是何期自
性,本自清净。你相信罪业是可以消灭的。这个时候,你修忏法所产生的灭恶的功能啊,
那就不可思议了。那么我们也听说,一个人能够修理观来修忏那,灭业障如翻大地。他从
大地上,他从根本上扭转罪业。所以,在古德的注解当中,不管你今天是修什么样的法门
,你修净土,禅宗,密宗,在修忏的时候,都要具足事忏,理忏,缺一不可。
  你只是说修理忏,我的自性本自清净,我本来是清净。你本来是清净没错,但是你现
在已经不清净了。所以,你只有理忏而不去做事修,执理费事,说事数宝,那么你只有事
忏而不理忏,你这样子执事昧理,只知道在因缘上打转,不知道你本性清净,入道多辛苦
。就是事倍功半。所以,我们应该要事理并行的。这个地方是讲到忏悔的方法。有事忏跟
理观。我们再看丙二的具足五缘。当然,忏悔最重要的就是取相忏。
  其实在忏悔当中,我们希望把不但是把某一个业,而是把所有的业都忏悔。这个取相
忏有两个,第一个,你要修取相忏,要请圣明证。每一个忏法都有他的忏悔主,都有他的
本尊。你修大悲忏,它的本尊是观世音菩萨。你看,你修大悲忏,你刚开始的时候都要礼
请观世音菩萨的降临。你拜八十八佛,它的忏悔主是普贤菩萨。所以,你刚开始在修忏之
前,要知道你的忏法的本尊是哪一位,要至诚的,在内心当中,要心念口诵,来迎请忏悔
主的降临。第二个说己罪名。忏悔的人,你最好写一个发愿文。你看藕益大师的忏悔,他
都写一个发愿文。那么,你在当中表明你在什么时候做过什么罪业,对这个罪业表示你的
后悔之意。说出你的罪名。第三个,立定誓愿。说出罪名是针对过去的,立定誓愿就是你
对未来有什么样的期许。你在佛菩萨面前正式的发愿。从今以后宁舍生命,你绝对不再造
做了。这个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关键。断除恶念的相续。不能再有想要造作的心情。第四个
,读诵礼拜。就是正式的修忏法。或者是嘴巴读诵,身业礼拜。你遵循种种的忏法。第五
个,如教明证。你根据梦中所见到的好相,你就知道你这个忏悔是不是清净了。如教明证
,就是你从见好相与否来判定你的罪障是不是消除了。这一科是讲到忏悔的方法。我讲一
个小故事来说明忏悔的过程。
==============================================================================
心得
我们来聊法华忏好了...
有些忏法是忏过去的恶业 多说在因果 结尾再补充理观
法华忏的忏 是忏六根的妄动
眼见色 耳闻声 鼻嗅香 舌尝味 体触 意知
都会见好而喜贪 见恶而嗔怒
法华忏在忏文里面就直接忏这个了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T1941
结合法华经的忏法
有缘看看...
谢谢提醒补心得
南无三宝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1-01-28 17:55:00
阿弥陀佛!
作者: minpanda   2021-01-28 22:54: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moonxuan (moon)   2021-01-31 23:42: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