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悠闲 v.s. 快乐

楼主: a1258chen (reborn)   2021-01-25 08:50:21
感谢各位的回复
我大概可以了解
吃巧克力 => 快乐
但再吃 乐就会减少
吃100颗 就会变恶心
不过 像考试考第一名
获得称赞
虽然考10次第一名 那快乐会下降 但应不会变痛苦
虽获得10次称赞 那快乐会下降 但应不会变痛苦
不太确定 吃巧克力 和 获得称赞 对佛法而言是否有所不同
我看那人悠闲地走路
她的悠闲并非来自走路
而是因为心不追悔过去,也不焦虑未来
她一直走 也许就一直保持一颗悠闲、怡然自得的心?
作者: FHShih (hou)   2021-01-25 09:17:00
先随喜您眼睛不适仍努力想学佛的心。如果称赞的乐是真实,应当每次都很快乐,但事实是到后面会没有感觉了。并且,这个快乐因为是由[我执]引发,所以会感生轮回果,轮回的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都因我执、造业而引发,所以,这个想要得到他人称赞的心,仍感得苦果,只是时间上会晚一点出现。如果将[悠闲]定义为:不追悔过去、不焦虑未来。就可以再进一步细一点分析。先简称这样的心叫[无希惧],方便讨论。如果[无希惧]只是单纯都不想,那会有短暂快乐,但和愚痴无分别,婴儿、小狗、小猪都可以无希惧的快乐,但是单纯愚痴这样和愚痴差不多的[无希惧]会被轮回苦打破,苦一来马上就又出生希望恐惧了,是不稳定,不可靠的。稳定可靠的[无希惧],来自对万法无常、无自性深刻体悟的心因为证物万法无自性的本质,自然对一切现象不生希惧,也因了悟自身[我]无自性,自然对自己遭受到的一切无希惧,这时对[我]与[外境之法]都了知无自性的心,而产生的[无希惧],事由智慧所受持,是真正佛法所说的不坏不变大乐了。所以,结论一下,殊胜大乐根基于证空性的智慧,才出生了看起来稳定无希惧的心理状态;没有空正见摄持的无希惧,是属愚痴所摄,会被诸多轮回痛苦所破坏,不稳定顾。
作者: creative88 (create)   2021-01-25 10:59:00
考试考100分不是同一时间连续发生的 生理上有转圜相对应把巧克力改成一天吃一颗就跟设定的考试考100分一样了 不过现实中考试考100分的问题是 人是需要读书跟努力才能获得这个 连续下来实际上不可能 而也会开始担心没有考出100分 无法持续带来这份快乐怎么办?当然一般人会说做点不同的事情调适就好了...但佛教认为目标换来换去 其本质还是一样 患的患失于是开始在世尊洞察真理后教导了 四圣谛 苦集灭道...
楼主: a1258chen (reborn)   2021-01-26 08:59:00
谢谢
作者: loby1234 (天策四象)   2021-01-28 21:42:00
10次称赞或许不会感到痛苦,但是1千次,1万次呢??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