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
2020-12-04 23:57:26※ 引述《shotting (阿狂)》之铭言:
: 最近在看净空法师问答影片中
: 法师有提到说往生弥勒净土比弥陀净土难成就的原因
: 最主要是因为弥勒净土要修成"五重唯识观"
: 他说近代有修成的人很少
: 大概要到虚云老和尚的等级才有办法往生弥勒净土
: 不过我看之前文章有提到往生弥勒净土的条件里
: 好像没有"五重唯识观"这一项
: 所以想请问要修往生弥勒净土是否真要达成"五重唯识观"这个条件呢?
不需要,释迦牟尼佛没有说要往生兜率天和弥勒菩萨讨论佛法必须修成五重唯识观。
: 目前我的修行是以每日念佛为主
: 主要也是希望往生弥陀净土
: 不过最近有看文章好像也有不少前辈主张弥勒净土往生较容易
: 所以想要了解一下
一万个世界的色界天人和欲界天人都能和兜率天的释迦牟尼菩萨见面讨论佛法
http://tripitaka.cbeta.org/N31n0018_001
本生经第1卷
诸天恳愿
此三者中,闻佛出世之预告,一万大世界之天人等,皆集一处,知“某佛将成佛”,则往
其人之处,为成佛之恳愿。因恳愿预示前兆,故为恳愿之举。尔时诸天人等,一一世界之
四大王天、帝释天、善时分天、兜率天、他化自在天及大梵天,共集于一世界,往兜率天
菩萨之处,恳愿言曰:“菩萨!汝完全敢行十波罗蜜,非为求帝释天之光荣及魔王、梵天
、转轮王之光荣而敢行,乃为救度世界之众人,求一切智而敢行。今为汝应求菩提之时,
应求菩提之时机矣。”
http://tripitaka.cbeta.org/T03n0190_005
佛本行集经 第5卷
而其一生补处菩萨,多必往生兜率陀天,心生欢喜,智慧满足。何以故?在下诸天,多有
放逸,上界诸天,禅定力多,寂定软弱,不求于生,以受乐故,又复不为一切众生生慈悲
故。菩萨不然,但为教化诸众生故,生兜率天。下界诸天为听法故,上兜率天,听受于法
;上界诸天复为法故,亦有下来兜率陀天,听受于法。
然此菩萨,亦生兜率,其兜率陀所居诸天,即唤菩萨,名为护明,以是因缘,号为护明。
诸天展转,称唤护明,其声上彻至净居天,及到阿迦腻咤天顶。时诸天等,皆同唱言:‘
护明菩萨,已来生于兜率天中。’此声下至三十三天,乃至达到四天王天,并复彻诸阿修
罗宫,各共相谓:‘护明菩萨,已得上生兜率陀天。’极下至于阿修罗宫,最上到彼阿迦
尼咤,皆悉来集兜率陀天,聚于护明菩萨宫所,听受于法。
释迦牟尼菩萨最后第二世往生在兜率天时
十万个世界的色界天人、兜率天之上的欲界天人、兜率天人、兜率天之下的欲界天人
都能和释迦牟尼菩萨见面讨论佛法,
难不成这十万个世界的色界天人和欲界天人都修成五重唯识观?
释迦牟尼佛没有说要往生兜率天和弥勒菩萨讨论佛法必须修成五重唯识观。
所有的菩萨最后一世都是从兜率天投胎到无佛教的人间然后无师自悟成佛
所有的菩萨最后一世都是出生在阎浮提的中部地方(北印度和尼泊尔)
http://tripitaka.cbeta.org/N31n0018_001
本生经第1卷
然后为洲之观察,对四洲及其属岛一并观察:“诸佛不出于三洲,唯只生阎浮提。”此为
观察洲。然,“此阎浮提为大洲,广有一万由旬,诸佛生于何方?”此为观察地方。于是
观察中部地方,中部地方者:“东之方位,有迦旦遮罗村,越此有大沙罗树,此前为边鄙
地方,由彼至此为中部地方。东南方位有沙罗罗瓦底河,此前为边鄙地方,由彼至此为中
部地方。南之方位有白木调村,越此为边鄙地方,由彼至此为中部地方。西之方位有土拿
婆罗门村落,此前为边鄙地方,由彼至此为中部地方。北之方位有乌西拉达迦山,此前为
边鄙地方,由彼至此为中部地方。”此为律藏中所说之中部地方,其长三百由旬,幅二百
五十由旬,周围九百由旬。此中部地方中,有佛、辟支佛之上首弟子二人、大弟子共八十
人,有转轮王、其他有大伟力刹帝利、婆罗门、居士之富豪等出生。彼决心谓:“此处为
迦毗罗卫都城,予须于彼处出生。”
http://tripitaka.cbeta.org/T03n0184_001
修行本起经卷上
后汉西域三藏竺大力共康孟详译
迦夷卫者,三千日月万二千天地之中央也,过去来今诸佛,皆生此地。
所有的菩萨最后一世都是出生在无佛教的阎浮提中部地方(北印度和尼泊尔),
然后无师自悟成佛,
菩萨不会在其他地方成佛。
http://agama.buddhason.org/DN/DN14.htm
长部14经/譬喻大经(大品[第二])(庄春江译)
比丘们!这是常法:当菩萨从兜率天死去后,具念、正知地入母胎。
比丘们!这是常法:当菩萨出生七天,菩萨的母亲死了,往生兜率天,在这里,这是
常法。(24)
比丘们!这是常法:不像其他女子怀胎九或十个月后生产,菩萨的母亲生菩萨不是这
样,菩萨的母亲怀胎满十个月后生菩萨,在这里,这是常法。(25)
比丘们!这是常法:不像其他女子坐着或躺着生产,菩萨的母亲生菩萨不是这样,菩
萨的母亲就站着生菩萨,在这里,这是常法。(26)
上座部佛教《长部》14经记载
所有的菩萨在兜率天死后的最后一世一定会正念正知投生在人间的母胎,
菩萨的母亲一定会怀孕满十个月,
菩萨的母亲一定会站着将菩萨生出来
然后在人间出生成佛,
菩萨的母亲一定会在菩萨出生后七天死亡往生兜率天。
http://tripitaka.cbeta.org/T02n0125_026
增壹阿含经卷第二十六
等见品第三十四(三)
佛世尊皆出人间。非由天而得也。
汉传佛教的增壹阿含经清楚说明所有的佛都是人在人间成佛。
http://tripitaka.cbeta.org/T23n1440_003
萨婆多毘尼毘婆沙卷第三
又沙门四果多在人中得,佛与辟支佛必在人中得漏尽故也。是以害人波罗夷,余道不得波
罗夷。
所有的佛和辟支佛一定在人间得漏尽通成佛。
http://agama.buddhason.org/SN/SN1411.htm
相应部47相应14经/乌迦支罗经(念住相应/大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比丘们!凡那些存在于过去世的阿罗汉、遍正觉者,那些世尊也有这样最胜的一对弟子,
犹如我的舍利弗、目揵连;凡那些存在于未来世的阿罗汉、遍正觉者,那些世尊也必有这
样最胜的一对弟子,犹如我的舍利弗、目揵连。
上座部佛教的相应部经典说明所有的佛都有两个像舍利弗、目揵连一样的上首弟子。
斯里兰卡的睹多伽摩尼王是未来弥勒佛的第一上首弟子往生兜率天追随弥勒菩萨
http://tripitaka.cbeta.org/N65n0033_032
大王统史 第32卷
〔第三十二章 上生兜率宫〕
贤明之王,令向空中一一投掷华鬘,其等〔如〕挂物,挂于辕。(七〇)见挂于空中等物
,大众拂去疑念,彼王以此长老语:(七一)“大德!何之天界快乐。”长老言:“王!
兜率天为宫快乐,善人等所思之处,(七二)待佛之时机,大名声之弥勒菩萨〔今〕住兜
率宫。”(七三)闻长老之语大智之大王,仰见大塔坐而闭眼。(七四)其刹那沉没〔王
〕生于兜率〔天〕,由此立持来之车仰于天身。(七五)示自作福业之果,善严饰己身为
示大众,(七六)立于车上不动,〔王〕三度右绕行礼大塔,礼塔与〔比丘〕众而去兜率
天。(七七)
于舞妓来脱冠处,于此设“脱冠堂”。(七八)王之遗身堆积火葬上,而大众叫唤,于此
设堂名为叫唤场。(七九)王之遗身附荼毘界外之道场,以此,此处称为王道场。
(八〇)彼睹多伽摩尼大王为伟人而适王之名,为弥勒世尊之第一弟子。(八一
)王之父是彼〔弥勒世尊〕之父,母又应为母,弟沙达提沙应为第二之上弟子。(八二)
此王之儿彼沙利王子应称为弥勒世尊之儿。(八三)最要如斯之福业,蔽多数不定恶业而
行善业人,趣于天界如〔还〕己家。如是有智慧之人,常喜善业。(八四)
上座部佛教的《大王统史》有记载
斯里兰卡的睹多伽摩尼王是未来弥勒佛第一上首弟子(类似释迦牟尼佛的舍利弗),
难不成往生兜率天的斯里兰卡睹多伽摩尼王修成五重唯识观?
释迦牟尼佛没有说要往生兜率天和弥勒菩萨讨论佛法必须修成五重唯识观。
http://www.dhammarain.org.tw/books/sou/sou-all.htm
上座部佛教明昆尊者在《南传菩萨道》开示:
当施者发愿欲成为快乐的人或天神时,其布施是下等的;当他发愿证悟弟子菩提或辟支菩
提时,其布施是为中等;当他发愿欲证得三藐三菩提或正等正觉时,其布施是为上等。
[菩提或觉悟是指四个道智。古代圣者劝告我们,若欲使所做的布施成为脱离生死轮回的
助缘(不轮转依止),我们就绝对不可以随便的态度来做布施,应该在布施时认真地发愿
欲证悟三种菩提之一。]
佛弟子应该仔细思考自己未来想成佛或成辟支佛或成声闻阿罗汉弟子,
然后在布施前后发愿加强自己的愿力,
如果坚持要往生兜率天和弥勒菩萨讨论佛法未来要当弥勒佛弟子必须特别发愿。
想要往生兜率天和弥勒菩萨讨论佛法未来要当弥勒佛弟子
需要的是欲界善业和发愿不需要修成五重唯识观。
释迦牟尼佛预言目犍连子帝须尊者和那先尊者会宣扬佛教正法让正法维持五千年
http://tripitaka.cbeta.org/N63n0031_001
弥兰王问经第1卷
序言
我般涅槃之时,圣迦叶忆念老年出家者须跋陀之暴言,而行法之合诵,净化佛语。
由此更经百年,耶舍迦兰陀子破跋耆子比丘等,为第二合诵。
由此更经二百十八年,目犍连子帝须破诸异派,为第三合诵。
次名大摩哂陀之比丘于铜鍱洲,住立我教。
然,更由正等觉者般涅槃经五百年,有名弥兰王,
志求全阎浮提中依自己之智力而起微妙之诸问,沙门婆罗门依微妙之问而破时,
有一名那先比丘,破王之说,以种种之譬喻令感叹,不昙其教,
至五千年之后,令其教坚固住立。”
现在是佛教正法的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阿罗汉时代
http://dhamma.sutta.org/books/mxd-ncszbfjgk.html
上座部佛教概况
根据上座部佛教经藏注释:
印度之外正法时代有五千年。
第一个千年人间可证得四无碍解智六神通阿罗汉。
第二个千年人间可证得六神通阿罗汉。
第三个千年人间可证得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阿罗汉。
第四个千年人间可证得纯观阿罗汉。
第五个千年人间可证得初果、二果、三果。
http://www.dhammarain.org.tw/canon/Anna/c-Visuddhimagga.html
上座部佛教觉音尊者在《清净道论》开示:
知道“有弥勒世尊将出现于未来,须梵摩婆罗门将是他的父亲,梵摩婆帝婆罗门女将是他
的母亲等”,像这样的知道名姓等的时候,依宿住智所说的方法,是它的“不可说所缘”
。如是当知未来分智的进行是依于八所缘的。
根据《清净道论》有些阿罗汉可用天眼通知道未来弥勒佛父母的种姓是婆罗门,
知道未来弥勒佛父母的姓名,
知道未来弥勒佛的其他资讯。
现在是释迦牟尼佛入灭后的第三个千年
是佛教正法的三明(宿命明、天眼明、漏尽明)阿罗汉时代,
上座部佛教僧团还有很多三明阿罗汉,
想更了解兜率天的弥勒菩萨和未来弥勒佛的相关资讯
应该多请教上座部佛教僧团戒定慧足够的长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