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节要)191(下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20-09-06 18:42:08
一、梵行,清净无欲之行
  下面第二十七愿,这一章最后的一愿。
  【常修殊胜梵行。】
  不但修梵行,修殊胜。
  【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梵者”意思是清净。“梵行,清净无欲之行”。欲是欲望,欲望膨胀就是贪心,贪
无止境,心行跟鬼道相应;贪加上瞋恨,就到地狱去了。“断淫欲诸天,皆名为梵天。如
梵天断淫欲之行,曰梵行。”三界,欲界、色界、无色界,男女淫欲没断都在欲界。淫欲
断了他生到色界天去了。
  梵行是清净行,男女之欲没有了,世间财、名、食、睡这些欲望统统没有了。释迦牟
尼佛为我们表演,他十九岁出家,王位继承权舍弃了,不贪名不贪利养,荣华富贵的生活
不要了。财、色、名、食、睡统统放下,放下七情五欲,做个苦行僧,这是修梵行。佛讲
烦恼、所知两种东西障碍我们自性,要明心见性,这两样东西要放下。他给我们做示范,
十九岁放下烦恼障,三十岁放下所知障,在菩提树下入定,就开悟了。开悟之后就教学,
“讲经三百余会,说法四十九年”。这是世尊的一世,做榜样来给我们看。
二、十善业道通大小乘,根!我们念佛人抓住这个根就行了
  《法华经》嘉祥大师疏说“有人言通取一切戒为梵行,别名断淫为梵行”。梵行有两
个意思,持戒是梵行,也有说特别专门指断淫是梵行,持戒没有断淫不算梵行。“故《大
品》曰:淫欲障生梵天,何况菩提!”淫欲没断,你去不了色界天,色界、无色界你都没
有分,何况菩提?菩提是成佛。“以上皆以离欲为梵行”,这特别是小乘所说的。
  “但另有深义”,“以证涅槃之万行为梵行”,这就高了。“如《法华嘉祥疏》曰:
梵行之相者,梵名涅槃,即根本法轮大涅槃也。行即万行,到大涅槃也。”梵行是指谁?
成佛。佛以前,法身菩萨是梵行,四十一位法身大士生实报庄严土,这是大乘;小乘,大
梵天就是梵行,没有离六道,圆初住菩萨是生实报庄严土,所以是根本法轮大涅槃也。
菩萨行就是六度万行,六度是六大纲领,每一个纲领里头细行都是没有边际的。十善
业道是善恶的根本,十善业展开就是菩萨所修八万四千细行(就是善行),八万四千细行
归纳起来就是十善业。在小乘,十善业展开三千威仪,阿罗汉证得的,三千威仪浓缩就是
十善业道。十善业道通大小乘,根!我们念佛人抓住这个根就行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
要跟十善相应,不能违背十善。十善从哪里修起?口业修起,本经的排列,“善护口业,
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它是口、身、意。为什么?口
业最容易造,最容易犯,把它摆在第一。
三、十善圆满就是万行圆满,也就是大乘菩萨的大般涅槃
  《法华嘉祥疏》说,“梵行之相者,梵名涅槃,即根本法轮大涅槃也”。行就是万行
,修这个到大涅槃,十善圆满就是万行圆满,也就是大乘菩萨的大般涅槃。《大日经疏》
第十七卷说“梵谓涅槃”,“梵行谓修梵行者名”,修梵行的人称为梵行。“具大涅槃名
为梵”,具是具有,具有大涅槃,这才称为梵。由此可证,密宗里大小乘都有。“上二经
疏,皆谓到大涅槃之行,为梵行。是则梵行之深义,不侷限于持戒与断淫而已”,持戒与
断淫这是小乘。“今愿文曰殊胜梵行”,殊胜梵行“应兼此二义”,统统包括其中。
  “盖断除淫欲,礼佛念佛,发菩提心,一向专念,即趣向大涅槃根本法轮之妙行也”
。每天礼佛念佛,发菩提心,菩提心是什么?四弘誓愿就是菩提心。《观经》上讲至诚心
,真诚到极处,真心,这是菩提心之体。有体有用,用有自受用、他受用。自受用,深心
;他受用,慈悲心、大悲心,回向发愿心,回向发愿是慈悲的表现。我们修积的功德不完
全自己享受,希望一切众生都能享受到,每天发心念佛,回向给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苦难众
生,愿一切众生都能够遇到净土法门,都能信愿持名,同生极乐国,就是发菩提心,这是
趣向大般涅槃根本法轮的妙行。信愿就是发菩提心,持名就是一向专念。
四、无比殊胜的梵行就是信愿持名
  “一闻佛名,即具如是功德,足证佛号,名具万德”。阿弥陀佛一句名号具足万德。
万代表圆满,无量无边的大德。“又闻名功德,微妙难思”。听这句佛号功德也是无量无
边。念佛的人很多,不知道名号功德的殊胜。他念佛名,功德不大,为什么?跟他的心不
相应。心行要相应,自己要真正知道。所以经不可不读,把经念通了,全明白了,那你念
阿弥陀佛,声声念念功德不可思议,真的是微妙难思。“如《尊胜陀罗尼经》曰:诸飞鸟
畜生含灵之类”,这是说畜生道,“闻此陀罗尼一经于耳,尽此一身更不复受。”动物听
到佛号,只要牠听一遍进去,真听清楚了,牠来生就可以离开畜生身到人道来。我们菜园
放念佛机,让有缘众生听。牠真听到就得这个殊胜利益,到人道来,将来都是佛门弟子。
  “又《涅槃经》曰:是大涅槃经亦复如是,若有众生一经耳者,却后七劫不堕恶道。
”用念佛机播放,附近众生都听到,这是度众生。“一经于耳,尚具上述功德。何况经耳
之后,兼能信受”。如果他相信接受了,功德更大,“其功更胜”。“一般经中闻字”,
“如是我闻”这个闻字,“不是但闻”,不只是听到,里头有信有受,有信解行证。“是
故闻名之人,今生纵不即能往生”,“来世亦必常修殊胜梵行也。”无比殊胜的梵行就是
信愿持名,他闻的佛号是阿弥陀佛,直接就是把殊胜的梵行缘跟他种了、跟他结了。
五、极乐世界没有不善的名,连名都没有,不善的事当然更没有
  下面第十五章,从二十八愿起,“国无不善愿”,经文:
  【我作佛时。国中无不善名。】
  “从右章第二十八至第三十八愿,为摄彼土众生愿”,这是讲极乐世界的众生,“表
极乐国中众生之功德受用”。这一章有四愿,“国中无不善名,是第二十八国无不善愿。
住于定聚以上,是第二十九住正定聚愿。犹如漏尽比丘以上,是第三十乐如漏尽愿。最后
,若起想念,贪计身者,不取正觉”,这是第三十一愿。为我们说明往生极乐世界有哪些
好处,帮助我们生起求生净土的心。头一个告诉我们,国没有不善的名,连名都没有,不
善的事当然更没有。
  “第二十八,国无不善愿。极乐国中尚无不善之名,何况有不善之实”,实就是事。
“龙树大士曰:彼尊佛刹无恶名,亦无女人恶道怖”,没有女人、三恶道这种恐怖,“乃
至无有诸趣恶知识”,诸趣恶知识是说恶人,邪知邪见,种种不善、邪说邪行,极乐世界
没有。“又《往生论》云:净土果报,离二种讥嫌过,应知”,应该要知道。“一者体。
二者名。体有三种:一者二乘人,二者女人,三者诸根不具人”。极乐世界没有这三种,
“名离体讥嫌。名亦有三种,非但无三体,乃至不闻二乘、女人、诸根不具”,连名都听
不到,没人想到也没有人说,好像到极乐世界,人都把这三样忘得干干净净,这三种都不
存在,这叫“离名讥嫌”。“上论中所谓之讥嫌名,即愿文中之不善名。又《疏钞》曰:
由耳之所闻,唯是诸佛如来万德洪名,菩萨、声闻及诸天善人种种嘉号,曾无三恶名字历
耳根故”,三恶道的名听不到。“耳中不闻恶名,故曰无不善名。”没有不善的名字、名
称,当然更不可能有这些不善的现象、事实。
==
十善业道通大小乘,根!我们念佛人抓住这个根就行了,起心动念、言语造作要跟十善相
应,不能违背十善。十善从哪里修起?口业修起,
“善护口业,不讥他过;善护身业,不失律仪;善护意业,清净无染”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0-09-06 21:42:00
阿弥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20-09-06 21:49: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20-09-07 04:43: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ackino (常胜不败)   2020-09-07 14:39: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