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节要)181(上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20-07-29 19:30:38
一、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他就是为这个而来的
落实《无量寿经》,把这部经变成我们的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物活学活用,真得
受用。如果学了听了,不能落实在生活,这个学习就没有意义。现前得不到利益,将来就
没指望。现前能得利益就是花报,将来果报一定圆满。今天继续第十七愿“诸佛称叹”,
说明诸佛称赞的必要。是不是阿弥陀佛好名?不是的,这一愿是愿十方世界一切诸佛如来
对阿弥陀佛赞叹,这是有必要的。阿弥陀佛只有他一个人可以做,别人不可以做,别的佛
也不可以做,这个做那就是自赞,戒律上不许可。为什么阿弥陀佛可以做?因为阿弥陀佛
的名号跟一切诸佛名号不一样。佛、菩萨、阿罗汉都没有名号,“道可道,非常道;名可
名,非常名”,名字是人假设的,不是真的,所以不要重视这个问题。可是弥陀的名号不
一样,弥陀名号是真如自性本来的德号。这个本来的德号,阿弥陀佛有,一切诸佛有,一
切众生都有。阿弥陀佛这四个字是一切众生自性的名号,那就值得赞叹了,是赞叹自性。
这个名号可以翻,尊重不翻。名号翻过来就是无量觉。通俗来说,就是什么都知道,没有
一样不知道。海贤老和尚说过,我什么都知道。什么都知道是什么人说?大彻大悟,明心
见性。明心见性下一句,见性成佛,他在佛法修学已经拿到最高的学位:佛陀。
  佛教里没有上帝、神,佛教里讲佛。佛就是无量觉。世间人不承认、不相信,他迷得
太深,在佛法讲他业障太重,他根本不知道。我们有百分之九十九相信,还有一分怀疑,
为什么?没见到。释迦牟尼佛做到了。释迦牟尼佛十九岁出家,放弃王位、荣华富贵,出
家修道去做一个苦行僧,树下一宿,日中一食。出家之后学了十二年,真用功,所有宗教
、学派全都学完,不能解决生老病死。他看到人有生老病死,他觉悟了,这苦,是真苦。
所以佛教教学终极目标,是让一切众生离苦得乐。究竟苦是六道轮回,脱离六道轮回才真
正离苦;乐要得究竟乐,永远没有苦。极乐世界得究竟乐。他就是为这个而来的。
二、自性所生的,你见了性你怎么不知道?
  这是世间人解决不了的,世间所有宗教都解决不了的。十九岁出家是放下烦恼障;学
了十二年,三十岁不再学了,知道那个学不究竟,不能真正解决问题,所以他放弃了,放
下所知障。佛讲障碍有两大类:一个是烦恼,一个是所知,所知就是知识,知识不能出六
道轮回。这两种障碍都没有就容易了,这两种障碍我们的自性,你没办法明心见性,这两
样障碍放下,自性就现前,自性现前就是觉。所以圣贤教我们“一门深入,长时薰修”,
“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着重自见,自己开悟,不是老师教的。念是修定,因为你念经
、读书就不会胡思乱想,把你的妄想念掉,把你的杂念念掉,就成功了。所以念书是一种
手段,驱除妄想杂念的手段,绝不是记问之学。叫你得三昧。得定久了,不定什么时候一
下开悟就自见了。一门深入,读书千遍,你就念下去,不要问意思,没有意思,没有意思
就有无量义,有意思就一个意思,不会有第二个意思。
  悟性从哪里来?从真心,妄心是阿赖耶,妄心起作用是知识,真心起作用是智慧。真
心不起作用时一片空寂,净土宗叫常寂光,《华严经》讲华藏世界,无量的光明。毘卢遮
那是法身如来的名号,翻成遍一切处。自性无处不在,它是真正的本体。整个宇宙从它变
现出来,“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自性就是真心,真心能生,万法是所生,你要把能生
找到,所生没有一样不知道。自性所生的,你见了性你怎么不知道?无量无边的智慧是自
性的,自性之外无有一法可得,心外无法。佛家的教学就是逼着让你开悟,让你得定。先
教你学戒,戒就是守规矩,一定要遵从。有怀疑就完了,一辈子不会开悟,不能丝毫怀疑
。没有怀疑是自性,有怀疑是阿赖耶,真心没有贪瞋痴慢疑。
三、我们个个都有金山,没有去开采
佛教是教育。寺庙里陈设的佛菩萨、罗汉、天神,那是教学的工具,把教育跟艺术混
合,让教学生动活泼,全是表法的。西方三圣,阿弥陀佛,佛代表体,体没有形相。从体
起用,这就有相。不管用有多么多、多么大,总不外乎两大类,一个是爱,一个是智,智
慧跟爱心都是遍宇宙的。观世音菩萨表爱,表慈悲,大势至菩萨表智。只有爱没有智,这
个爱就变成情执;有智没有爱,那不通人情。所以必须两个平行,才是真正的佛法教学。
每一尊佛的佛号,菩萨跟菩萨名号,都代表着教学的意义。释迦牟尼教学的宗旨就是名号
,释迦意思是能仁,仁爱,推己及人,想到自己就想到别人;牟尼是清净的意思。清净是
自受用,仁慈是对所有一切万法。
它是教育,不是宗教,它没有立一个造物主、上帝。佛陀的意思是觉悟,什么都明了
。而且说得很清楚,“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佛所有具足的,一切众生个个都具足,只是
你没有开发出来。好像金矿埋在矿山里,释迦牟尼佛把它开采了,我们个个都有金山,没
有去开采。用什么方法开采?戒定慧。懂得方法,然后有耐心,定就是永恒不变,有耐心
,功夫到了,豁然大悟,他就发现了。戒定慧。不是走这条路,决定达不到见性。
四、“看得破,放得下”,一切都向自性当中求
  想走这条路子,章嘉大师教我六个字,“看得破,放得下”。从哪里下手?烦恼障重
的人,从放下下手;所知障重的人,从看破入门,看我们自己的障碍。入进去后相辅相成
,看破帮助放下,放下帮助看破,从初发心到如来地,就像走楼梯一样,相辅相成,就行
了。最重要是放下,要放下欲望,自性里头没有欲望。智慧、福报,自性里头本有,不要
向外求,外头没有,一切都向自性当中求。这个话没人相信,不打不拼,怎么会有钱?错
了。弘法利生不能没有福报,福报命里头没有,从哪里来?修。章嘉大师教我,过去生喜
欢修财布施,命里财就多;喜欢教别人,不吝法,得聪明智慧;看到人家有苦有难,你全
心全力去救护、帮助,解决他的困难,这叫无畏布施,果报健康长寿。他就教我修这三种
布施。没有钱,就从一毛一块下手,布施的心不能中断,要有长远心,永远记住帮助别人
。我就依教奉行,果然愈施愈多。初出家没人供养,以后慢慢愈来愈多。最近这十几年,
每年单单印经这部分都超过一千万美金。
一生于人无争,于世无求。凡事随缘,不攀缘。攀缘就错了,你就操心,心不清净;
随缘好,顺水推舟。一生恒顺众生,随喜功德,多自在。在这个时代,一个人一生当中,
读自己喜欢读的书,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没有任何压力、拘束,这是人生最高的享受。世
间的荣华富贵我不羡慕,我羡慕这种大自在,时间全是自己的,没有任何压力、障碍,这
样的人生在现在这个世界不多!生活需要的非常少,衣服都是人家送的。送得多,转手送
人,不送人坏了很可惜,那是罪过,要送人。样样都要大家共同享受,没有占有的念头,
所以随时可以往生。财富、功名、富贵要用正当方法去求,你愈来愈兴旺。不能用负面,
不正当方法得来的,眼前受用,你心不安,将来死了以后三途去了,真可怜,真可怕。
我们今天扎根教育用道教的《太上感应篇》,佛教的《十善业道经》,儒家的《弟子
规》,根要扎得稳,要扎三个根。如果要出家真正学佛,弘法利生,还要多扎一个根《沙
弥律仪》,根扎得稳才真正起作用。要用老的教学理念、方法,新东西对大众弘法起作用
;自己提升自己的境界,科学方法一点用都没有。所以学佛要细心观摩,释迦牟尼佛的一
举一动有很深的教育意义。托钵、苦行,把世间一切烦恼习气放下,他能做得到。
==
我们个个都有金山,没有去开采。用什么方法开采?戒定慧。懂得方法,然后有耐心,
定就是永恒不变,有耐心,功夫到了,豁然大悟,他就发现了。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0-07-29 21:43:00
阿弥陀佛!
作者: ackino (常胜不败)   2020-07-30 22:46: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