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节要)148(下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20-05-01 19:32:55
一、一定要认真,真信、真愿,把这句佛号念好
佛让海贤老和尚表法,同学带书去见海贤老和尚,书名《若要佛法兴,唯有僧赞僧》
。老和尚听到之后无比欢喜,好像盼望很久的宝贝这下得到了。马上拿着这本书,穿袍搭
衣,要求大家给他照相。老和尚一生从来没有主动叫人给他照过相,只有这一次。表法圆
满了,照完相第三天老和尚就走了,自在。走的当天还在菜园里整地、浇水、拔草,干了
一天,表的就是“一日不作,一日不食”,认真负责,往生时间到了也不含糊。走得干净
俐落,无量欢喜。走了第三天,信徒看老和尚满面笑容,就像睡着的一样。
他这个表法圆满了,剩下来就是我们要表法。一定要认真,真信、真愿,把这句佛号
念好,把外头这些假的东西放下,千万别放在心上,心上只有阿弥陀佛、只有极乐世界,
这就对了。学讲《无量寿经》好,把这部经念熟,天天要念,绝不能放松,做样子给别人
看。有机会就讲,一个人也讲,两个人也讲。愈讲经意思愈明了,信心增长,愿心坚定!
二、用念佛来对治,用信愿当作助缘
智慧是真心体明,自然的现象,自性无闇。当智慧深广如海时,内心必定清净,无恶
无过,离垢离染,绝诸尘劳。这几句话就是清净平等觉。尘是染污,劳是烦恼,决定没有
染污,没有烦恼。“故云:内心清净绝尘劳也。如《心经》云: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
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你怎样能够离苦得乐?全靠照见五蕴皆空。五蕴是什么?物
质现象是五蕴里的色法,精神现象或说心理现象就是受想行识;换句话说,五蕴包括了全
宇宙、一切法。五蕴有现象,没有自体。体,因缘和合而生,你看清楚、看明白,不把它
放在心上,就得三昧。放下色受想行识就得定,有这个东西在心里,妄念杂念会很多。
  “绝”,就是断、灭的意思,“彻无也”,彻底没有。“尘劳者,烦恼也。因贪瞋等
烦恼,如尘垢蔽覆真性”。贪瞋痴慢疑是思惑,加上见惑,身见、边见、见取、戒取、邪
见,合成十大类,扰乱我们的身心,“劳乱身心”。劳是对身说的,乱是对心说的,心思
很乱,不能专一。用什么方法?用念佛来对治,用信愿当作助缘,真正相信有极乐世界、
有阿弥陀佛,真正愿意往生到极乐世界去。这个心要恳切,这就是无上菩提心,加上这一
句佛号,恢复我们身心清净、平等,往生的条件具足了。一句佛号里头有圆满的戒定慧三
学,圆满的三慧闻思修,圆满的一切诸佛菩萨的名号。一句佛号就是自性的圆满,就是自
性的全体,阿弥陀佛是自性的名字,抓住这句,世出世间一切法全抓住了。
三、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成佛的?念阿弥陀佛成佛的
  “如上智慧深广,清净绝尘,故超越无边无数畜鬼地狱之门,不堕三恶道,并迅速达
到菩提之究竟彼岸”。究竟彼岸就是极乐世界。当我们无始无明习气断干净的那一刹那,
就叫究竟觉。释迦牟尼佛以前没有佛,释迦牟尼佛是怎么成佛的?蕅益大师《要解》告诉
我们,释迦成佛是念阿弥陀佛成佛的。十九岁出家放下烦恼障,三十岁放弃求学放下所知
障。二障统统放下,心定了,心里没有妄念了,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统统放下,他开悟了。
他讲的一切经,怎么说出来的?谁教他的?经典真实智慧,真实之际、真实智慧、真实利
益,从哪来的?自性里头流出来的。你要见性了,你跟释迦佛就没有两样,经典翻开全懂
,没有一个字障碍。佛的自性跟我们的自性是一个自性,他自性觉,我们自性迷。于是我
们就晓得,佛法教什么?教你开悟。
自性有无量智慧,自性智慧究竟圆满。从哪里求?走戒定慧的道路,十方三世一切诸
佛如来成佛之道都是戒定慧三学。持戒为得定,得定为开智慧,开智慧才是学佛终极最后
目标。智慧是自性本具的,外面没有,心外无法,自性之外没法。求佛法,决定从自性里
面求。自性怎么求?心定就求到。心染污,不清净,这就是六道凡夫。所以要恢复我们的
清净心、平等心。释迦佛法运一万二千年,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法没
有正、像、末,正法、像法怎么来的?众生根性差别上来的。也就是说根性是一世不如一
世,像法不如正法,末法不如像法,我们现在是末法第二个一千年,第一个一千年,有不
少高僧大德出现,第二个一千年人就少了,往后一千年又不如一千年。得人身、遇佛法的
机缘太可贵,太难得,遇到了千万要珍惜,要抓住,一生成就。不要错过,一次错过再等
下一次要等很多劫,时间太长,甚至于无量劫你才会碰到一次,怎么可以不珍惜?
四、妄心的源是什么?源是真心。你心想什么,就现什么
  《三藏法数》说,“究竟即决定终极之义也。谓能觉了染心之源,究竟终穷,同于本
觉,故名究竟觉。”染就是妄心。妄心的源是什么?源是真心。好比灯下影,影子从哪来
?从身来。不管是染是净,一桩事情,染净不二。迷悟也是不二,一个是搞糊涂了,一个
是搞明白了。所以明白人随缘,帮助众生觉悟回头,没有自己,如果有自己就迷了。有我
就迷,无我就开悟。究竟觉就是真妄不二,“是为菩萨大行圆满,究竟至极之觉,即成佛
之位也”。菩萨行圆满了,没的再修了,修圆满了,觉圆满了,这就成佛。
  “法藏比丘为度生死”,给我们示现榜样,“首求智慧”,才真正能了生死出三界。
“以慧照故,内心清净永绝尘劳”。什么是智慧?智慧内照,智慧向外照万法,向内照自
己。万法非有非无,说它无,它有相,说它有,它生灭太快,我们不能掌握。一秒钟二千
一百兆的生灭,你说有错了,说无也错了。我们肉身的存在、房屋、山河大地,统统是二
千一百兆这个频率下产生的幻相。幻相从哪里来的?我们的念头生的,一切法从心想生。
极乐世界是心想生,阿弥陀佛是心想生,六道轮回是心想生,阿鼻地狱也是心想生,你心
想什么,就现什么。极乐世界有没有?有。我心想生的,境随心转。极乐世界就在此地。
五、学佛的人、修行的人,贪瞋痴慢疑没有放下,决定不能成就
心地清净就是戒,心地平等就是定,清净平等他就开智慧。只要不把贪瞋痴慢疑放在
心上,不把身见、边见、是非人我放在心上,就开智慧。换句话说,学佛的人、修行的人
,贪瞋痴慢疑没有放下,决定不能成就,这些东西障道,统统要放下,从见思烦恼下手。
到哪里去修?六根在六尘境界里面修就对了,真修,那就是道场。所以会修行的人哪里不
是道场!不会修行的人找道场,道场里面充满了染污、是非、烦恼。
  法藏比丘为度生死,首求智慧。以慧照故,内心清净永绝尘劳,“于是杜塞恶趣,速
证究竟果觉,故云速到菩提究竟岸。岸者,彼岸也。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究竟岸者
,究竟涅槃之位也”。无明是痴,愚痴的异名,《大乘义章》说:“痴闇之心,体无慧明
,故曰无明。”无明贪瞋就是三毒,无明是痴。
 
==
心思很乱,不能专一。用什么方法?用念佛来对治,用信愿当作助缘,真正相信有极乐世
界、有阿弥陀佛,真正愿意往生到极乐世界去。这个心要恳切,这就是无上菩提心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20-05-01 20:30: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0-05-01 21:43:00
阿弥陀佛!
作者: johnyuko (...)   2020-05-01 23:24:00
阿弥陀佛
作者: ackino (常胜不败)   2020-05-02 11:47: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unisusu   2020-05-03 19:20: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