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类] 七种心类:量与非量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20-04-15 15:43:23
转自:TTS台北市藏传佛典协会(Tibetan Text Society)
http://ttslecture.blogspot.tw
以“认知的七项分类”为例,学习认知理论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学习者了解:
透过“听闻"、“思惟"、“修习"“无我义”或“空性义”等,我们的内心会经历
“分别颠倒知(分别颠倒知例如我执)→犹豫知(犹豫知的分类:非倾向于事实的犹豫知
→等分犹豫知→倾向于事实的犹豫知)→伺意知(伺察知属于闻所成慧,亦即虽相信无我
义或空性义,但仍未真正了解无我义或空性义,此时的无我或空性正见仍不稳固)→事势
比量(属于思所成慧,亦即透过事势正因成立无我或空性义所得之新的、不受欺诳的决定
解,发生在资粮道位的中品或中品以前)→事势比度知(事势比量第二刹那及其随后刹那
均属之)= 分别再决知(再次了解“事势比量所了解的内容”的认知,因为由比量所引生
,所以是分别再决知)→结合止观双运的三昧(属于修所成慧,此时进入加行道煖位)→
瑜伽现量(现观无我义或空性义之智慧,与此同时,行者从加行道位世第一法根本定进入
见道位根本定,从此才能真正对治并断除遍计我执、俱生我执及其他颠倒知)→瑜伽现前
知(瑜伽现量的第二刹那及其随后刹那均属之)= 现前再决知(再次了解“瑜伽现量所了
解的内容”的认知,因为是由瑜伽现量所引生,故称为现前再决知)”等等转化的过程,
依次断除轮回的根本—遍计我执及俱生我执—而解脱轮回。
显而未定知只存在于不了解对境的“根现前知”、“意现前知”或“自证现前知”三
者当中,而不存在于“现量”、“比量”、“再决知”、“无分别颠倒知”及其他所有分
别知中。
认知的七项分类当中,只有“现量”、“比量”及“再决知”这三者了解对境;其余
四者全然无法了解对境。
◆ 分别知是联系表象与实相的桥梁
如果没有了分别知,则凡夫和佛之间永远有一道无法跨越的鸿沟,如此一来,凡夫便
永远无法成佛,因此分别知是联系凡夫的认知和佛陀的一切相智(一切种智)之间的桥梁。
一般而言,科学研究者知道不能相信眼睛所见的,因此他们会相信仪器所看到的,但
是仪器本身也会受到分辨率的差异而得到不同的结果。一般人多半相信亲眼见到或亲耳听
到的对象,而很难相信思考所得的结论,因为眼识所见的是那么的真实,但如果眼识所见
的是实相,那为什么十年前所见的同一个对象,在经过十年之后看到的却是完全不同的景
象;如果眼识所见的是实相,那十年前所见的,和现在所看到的应该完全一样,但事实上
不然,因此我们可以知道眼睛无法看见实相,例如分分秒秒皆在改变的细微无常现象并不
像我们视觉所见的那么实在,即使我们眼力再好也看不到这些。眼识是如此,耳识、鼻识
、舌识和身识也不例外。
那么问题来了,我们要靠什么才能碰触到对境的实相呢?答案是透过“有分别第六意
识”去“思考"。前五根识的产生,必须要有其各自对应的境像呈现在五根(眼根、耳根
、鼻根、舌根和身根)前,五根就像镜子,当对境出现时,才会有前五根识产生,对境不
在时,前五根识便消失;但有分别第六意识则不需要对境呈现在面前,它可以把前五根识
所觉知的瞬间影像,就像底片一般留存下来,但是清晰程度不若前五根识当中呈现的影像。
吊诡的是,对境的所有特性虽可以如实地呈现在前五根识当中,但前五根识却无法完
全了解对境的这些特性;以“看见瓶的眼识”为例,虽然在“看见瓶的眼识”中,瓶的形
状、大小、颜色、刹那刹那变化的细微无常及无我等性质,都会一五一十地反映在眼根中
,但眼识却只能了解到瓶的形状、大小、颜色等较粗显的特性,却无法了解它刹那刹那变
化的细微无常及无我等较细微的性质,而瓶的这个刹那刹那变化的细微无常与无我等较细
微的性质,却可以透过有分别第六意识思考而得知。
因此,有分别第六意识是和前五根识是截然不同的一种认知。从佛教观点来说,前五
根识属于“无分别的认知”或“无分别知”,而有分别的第六意识属于“有分别的认知”
或“分别知”。前五根识只能觉知对境的“表象”,但要认识对境的“实相”则有赖于有
分别的第六意识。
◆ 如何由有分别的比量进入无分别的瑜伽现量
就像显微镜一样,除了要有聚焦的功能之外,还必须有足够的放大倍率,才能让观察
者直接观察到对境的实相;同样的,光靠分别知虽然可以了解细微无常、无我和空性等等
这些稍微隐蔽的对境(简称稍隐蔽境),但却没有能力现观这些对境。
若要现观(现量)这些对境,则必须结合“止”和“观”两者结合的三昧,而且这两
者缺一不可;因为前者(止)具有聚焦的功能,它可以让认知专注在同一个对境(例如细
微无常、无我和空性这些稍隐蔽境)而不散逸,后者(观)则可以让认知的倍率提升,穿
透对境的表象而到达对境的实相。
“认知理论”中提到,让认知无法现观对境的细微无常、无我等特性的因素,就是所
谓的“声总”(声共相)“义总”(义共相),唯有排除这两个因素,我们的认知才能从
有分别的比量进入无分别的瑜伽现量而现观这些稍隐蔽境,这个情况就像陈那《集量论》
说的:“诸瑜伽者上师说,唯观无杂之对境。”意思是说,瑜伽现量所观的对境不会混杂
声总和义总二者,而现观对境本身。
而这个过程必须在产生“了解细微无常、无我或空性等稍隐蔽境的比量”并结合“止
观双运的三昧”(加行道)之后,才能逐步揭开声总与义总这两层面纱,而要到见道位的
根本定中才能亲见或现观这些稍隐蔽境。而从这时候才开始有能力真正对治(无间道)并
断除(解脱道)包含遍计和俱生这两类的烦恼种子与现行,这时所修的道才是“道谛”(
包含见道位和修道位两者各自的无间道和解脱道);而每一个阶段的烦恼的断除,才是“
灭谛”。
而为什么经论当中每每提到:“在世俗现象(世俗谛)的显现消失的情况下才能观察
到的对境,就是胜义谛(无我或空性)。”原因在于,胜义谛或无我是现象的究竟本质,
是非常细微的,除了佛陀之外,一般有情是不能够在观察到胜义谛的同时,又看到粗显的
世俗现象,这就像当我们注视组成萤幕影像的颗粒(比喻胜义谛)时,我们便无法同时看
到整个萤幕的画面(比喻世俗谛)一样。亦即微观的同时,无法巨观;巨观的同时,也无
法微观,这两者总是交替出现。但是这两种观察并不会互相矛盾、并没有互相排除,我们
不会把微观所见的现象用来否定巨观所见的现象,同样的,我们也不会把巨观所见的现象
用来否定微观所见的现象,因为不论微观或巨观,所观察的均为同一个对境。
因此,例如以“了解空性的比量”作为基础,然后依次产生“缘空性的止”、“缘空
性的观”、“缘空性的止观双运三昧”(以上这些属于有分别的第六意识),直到“现观
(现量)空性的根本定智”或“现观(现量)空性的瑜伽现量”(属于无分别的第六意识)才
能开始逐渐对治并断除遍计与俱生的烦恼障、所知障。
这就像《广论》所引的《大宝积经.迦叶请问品》:“迦叶!譬如两树为风振触,便
有火生,其火生已,还焚两树。迦叶!如是观察,生圣慧根,圣慧生已,烧彼观察。”亦
即说明了由“观察”(正确的有分别第六意识或比量)产生“圣慧”(无分别的瑜伽现量
)的情况。
作者: ykkdc (ykk)   2020-04-15 22:29:00
随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