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男女板西斯板看久后的体悟

楼主: Mahasata (爪牙骨角)   2020-04-15 11:44:12
安安,聊谈一二
学佛修证解脱大致上有两个要点,一是解、一是行。解门通常被归在慧学,而行门
一般则归在戒学定学;但其实学佛修证本身有个很大的必然矛盾,以最基础的自我
解脱来说,那便是:
  唯有当自己实证无我,才“懂”无我到底是什么。
这个“懂”因为不是比量推论的理解,而是现量实证,所以又常说如人饮水,冷暖
自知。然而为了证人法无我,过程会有迷惑转轻的情况,这就是“渐”。这没办法
,无始以来业习遮障,烦恼相虚妄生灭。
也就是说,“顿”证无生,则悟入般若,这边举文字极美的《小品般若经》来作对
离有离无不二法的说明,来点出佛法修证的终标,如此则免落外道:
  色无生,即非色;色无灭,即非色。
  无生无灭,无二无别,若说是色,即是无二法。
经文后段还有受想行识内蕴的段落,在此就不引。这般若终标,对应解行,也因为
从解门行门,再旋拓至戒定慧上的修习,特别是修习止观。
佛法与哲学不同,有点类似物理与数学的差别。这是因为面对“烦恼”而有对治等
法。解析理解烦恼的因生住灭,这是慧学;对治烦恼动静的身心实践,此是戒禅。
终标有了,实践过程则是梯山航海,但又如何顿开智慧,这边可以参阅《楞伽经》
提到云何净除一切众生自心现流,为顿为渐耶?佛依次答渐净非顿、顿现无相。
随着对烦恼的深入,解析力越来越细微,依根身、依识境等等,总归无二要旨。
不用怕烦恼生起,就因为有观察到烦恼,所以持续观察即入渐净,如禅宗六祖慧能
云:自净其意。随着“意”的深入,虚妄生灭伏,现量、非量明白分别,此分别澈
底则非量灭,此时又称无有分别。
在这之前,往往会运用许多对治法,例如运用对涅槃的追求,运用此涅槃贪,对治
一切有无之贪喜,如是能非色、非受、非想、非行、非识,非一切相乃至非非。
《楞严经》云:“必使婬机,身心俱断,断性亦无,于佛菩提,斯可希冀。”
又或运用对清净离欲梵德的向往,对治一切欲界之贪喜;再或运用对轻身境的乐触
现起,对治对粗色肉身的贪执。
这样的过程是一段一段的,而远眺般若无生无灭之终标,则有无量信心,这就像是
数学归纳法,N=1的骨牌可推倒,N=2的骨牌也确实可推倒,那么依理得知N、N+1的
骨牌在“佛法理路”上也是确实可推倒的,那延至无穷、不落有无,离一切相,离
一切骨牌,自证推倒骨牌的那个人!于生死大梦中醒来。
出离心是修证佛法的基石,要确实生起出离心,也是有一段一段的过程,离婬、离
爱欲、离贪喜、离瞋、离妄想等等。入此清净山,必能亲自拾获清净的迹证。以此
诸多的清净迹象积累,又能阶段跳跃式,一层次的跳过去。
如此则性障淡薄,五盖系缠自观淡薄,醒寤梦幻交际,自见心灯,无器而天响梵乐
,这都是清净法行必然会发现的迹象。莫著,因为有般若终标。修行最惨的情况无
非是:当神仙,可怜呐~
天台智者大师云:“性障根本,事障未来。”根本指的是根本禅,未来指的是未到
地定。若长修而未能亲见清净法迹,第一检视自心是否真修佛法,第二检视是否为
事障问题。业报肉身属于事障,在此点到为止,明眼人前实在是唠叨了。
南无释迦牟尼佛
※ 引述《GUANGLEI ()》之铭言:
: 标题: Fw: [心得] 男女板西斯板看久后的体悟
: 时间: Sat Apr 11 13:34:50 2020
:
: ※ [本文转录自 Buddha 看板 #1UaL4iC_ ]
:
: 作者: GUANGLEI () 看板: Buddha
: 标题: [心得] 男女板西斯板看久后的体悟
: 时间: Sat Apr 11 13:10:02 2020
:
: 有个小心得想跟大家分享
:
: 我近期常看男女板 西斯板
:
: 尤其是男女板看久后让我有种体悟
:
: “由爱故生忧 由爱故生怖
: 若离于爱者 无忧亦无怖”
:
: “三界往返淫为首 六道轮回爱为基”
:
: 尤其是出自于妙色王因缘经的由爱故生忧怖那句偈子 让我感受深刻
:
: 看着男男女女为了爱恨、情绪、猜疑、小剧场、悲欢离合、劈腿伤人、先快乐后沮丧等等
:
: 若是没有了情爱 或将男女情爱升为道情 或对众生的大爱 或许就不会那么苦了
:
: 难怪 有情众生苦啊!
:
: 另外 有时我会看宇宙或星球的文章或影片 宇宙无垠 里面有着上千万亿颗星球 若是有
: 这样的看世界的角度与胸怀 人与人间的情爱仇恨在7、80年的寿命里根本微不足道 但世人
: 却深受苦痛 不能出离
:
: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
: 以上
:
:
作者: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20-04-16 01:11: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johnyuko (...)   2020-04-18 02:00:00
依照一般的学习过程大致上是这样,除了特殊的像顿悟的禅宗,方便法门如净土等等。不过除了无我智慧之外,要达到最终佛果仍是要靠入世的菩萨行。所以学佛之前可能要想想,自己学佛的目的是什么?南无观世音菩萨
作者: newsno1   2020-04-18 18:51: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