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节要)134(下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20-03-22 19:18:13
一、智慧、德能,包括辩才,都是自性里头本有的
  第九,“法自在。菩萨得大辩才,于诸法中,广演说无边法门,无障无碍也”。十方
三世一切诸佛所说之法,没有不通达的,一切法都是从自性流出来,见了性,没有障碍。
智慧、德能、相好全是自性本具的,不能向外求。现在人都向外求,向外求就造业,用的
是善心,造善业;用的不善心,全是自私自利,就造恶业。外面这些资源好像有,其实是
假的,刹那生灭,了不可得。凡夫如果晓得事实真相,他就不会做错事。
  菩萨得无量辩才,辩才也属于德能,统统是自性里头具足的。性是一切法的本体,一
切法由自性生,所以见性之人对于一切法没有不明了的道理,不需要学,自然开悟了,没
有障碍。释迦牟尼佛十九岁放弃王位继承权,放弃宫廷荣华富贵的生活,他放下烦恼障。
他去参学十二年,不能解决问题,把它放下了。放下所知障,到毕钵罗树下打坐入定,在
定中夜睹明星,大彻大悟,开悟了。一生讲经说法,没人教他,说法自在。为什么?智慧
、德能,包括辩才,都是自性里头本有的。所以佛法的教学是启发自性,把自性东西找出
来,用不完,自性外头没有。自性是什么?清净心、平等心。
二、他不东张西望,所以他心是定的
  佛陀教育目的就是开悟。“读书千遍,其义自见”,着重在自见。心愈清净见得愈透
彻,见得愈广愈深。读书是修什么?修定。所以不能求解意思,一求解意思,定没有了;
定生慧,胡思乱想生不了智慧。一门深入,长时薰修,入定;方法?读书千遍,其义自见
。一千遍不开悟,两千遍,两千遍不开悟,三千遍,定了就开悟了。小定小悟,大定大悟
,彻底开悟了,大彻大悟,全知道了,一切经全通了,一点障碍都没有。统统从自性流出
来,妙极了。
  唐朝禅宗惠能大师不认识字,没有念过书。跟他母亲相依为命。砍柴卖掉后,拿到钱
买一点东西,赶紧回家陪母亲,这是孝子,纯孝。心地清净没有染污,没有欲望,没有贪
瞋痴慢疑,这就是烦恼障轻,一听就明白。他在黄梅,老实、听话、真干。住了八个月,
不去东张西望,就在碓坊。神秀那个偈子他不晓得在哪里,找人带他去看。他不东张西望
,所以他心是定的,他每天的生活那就是修定,那就叫参禅。禅堂的人未必真参,他在碓
坊真参。
三、辩才无碍,想学未必你能学得到
  从今而后,学佛真正能够成就,除信愿持名这个法门之外,其他的都难,为什么?要
断烦恼,还要收敛习气。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不容易。
连圣云法师遇到逆境都想自杀了,吃了一百颗安眠药,没有吐出来,还能活下来,奇蹟。
算命先生说妳想死,死不了。妳有护法神、佛菩萨保佑,妳还有任务,妳是佛门的人,要
弘法助生。讲得跟她本愿完全一样。她不能念书,一上课头就痛,下课就正常。以后晓得
,这是佛菩萨、护法神照顾她,不让她染污,让她保持清净心。凡是不善的境界,她遇到
都会头痛,远离就没事了。所以她没有念过书,但是佛菩萨加持她,她能看得出业障病。
她看魔看得很清楚,那个魔是个女的,头发梳很高,穿白衣服。她劝她、说法,叫她接受
了,她就下来了,这个人病就好了。为我们作证,善恶报应是真的不是假的。
  辩才无碍,想学未必你能学得到。你要是真正发心,舍己为人,不怕辛苦、不怕艰难
,能够忍辱、忍苦,佛菩萨会加持你。像海贤老和尚、海庆老和尚都是佛菩萨安排的。
四、一个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它就生智慧,生慈悲,生无量的善巧方便
  第十,“智自在。菩萨智慧具足,于一念中,能现如来之十力无畏,成等正觉,无障
无碍也”。智慧自在,智慧是自性里头本有的,《华严经》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
相”,德是德能,相是相好,众生跟佛没有两样。阿弥陀佛无量智慧、功德,极乐世界无
量相好,全是自性变现的,是自性里头本有的,没有一样东西是外来的。于是我们得到总
结论,修佛是修什么?修心。不是别的,就是一个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它就生智慧
,它就生慈悲,就生无量的善巧方便。海贤老和尚说,我们念佛、拜佛为的是什么?要把
自性佛拜出来、念出来,这就对了。自性佛拜出来,就是明心见性,那就成佛了。我们能
不能做到?他为我们表演,能。
海贤老和尚二十岁出家,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明白了也不能说。他听话
,一生守住。老实、听话、真干,这是禀性,真诚、清净、恭敬这是他的德行。我们估计
应该在四十岁,就大彻大悟了。于一切法而得最胜自在,一天到晚法喜充满,快乐无比,
生活在极乐世界,极乐世界就在现前。我们为什么过得这么苦?我们放不下,放下就自在
。放下,于一切法而得最胜自在,你怎么会不快乐?天上人间、此界他方,没有一样不知
道。救众生不用言说,完全叫你看,你看他。
五、一句阿弥陀佛戒定慧三学、十大愿王统统在其中
  净宗同学必须遵守五门,第一就是净业三福,学佛最高指导原则。第一条,“孝养父
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人天福报。人天福报都没有,你怎么能成佛、能
往生?往生就是成佛。孝养父母、奉事师长落实在《弟子规》;慈心不杀落实在《太上感
应篇》;修十善业落实在《十善业道经》。没有这三个根,怎么修都不成功。这三个根扎
稳了,再提升,“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小乘。五戒、十善,加上《沙弥律
仪》,够了。李老师教我们还有四重戒,《梵网经》“不作国贼,不谤国主”,《优婆塞
戒经》“不漏国税,不犯国制”,具足这个戒就行了。然后就一句佛号,一句佛号戒定慧
三学统统在其中,这是最高指导原则。
  第二是六和敬,“见和同解,戒和同修,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利和同均
”,家和万事兴。戒定慧三学,一句佛号圆满具足,三学都在其中。六波罗蜜,菩萨六度
,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都在日常生活当中,遇到境缘现前就干。最后
普贤菩萨十大愿王,从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忏悔业障,修十大愿王也是在一
句阿弥陀佛,妙极了。这个法门无比殊胜,统统在这一句佛号上。六度、十愿遇到缘就要
做,没有缘不要去找,随缘不攀缘。礼敬要平等,不着相;有善恶,善心善行我们称赞,
不善的礼敬而不赞叹。普贤菩萨教我们这招。
六、细心听法
  “今云最胜自在,应如《法华经》,我为法王,于法自在”,这是究竟圆满的自在。
“《华严》之十自在”,“故云最胜”,无比殊胜。后面“谛听为说”:
  【阿难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解说。】
  “此下世尊许说,并敕令阿难谛听”,就是细心听法,“善自思维所闻义理”。末后
,‘吾当为汝分别解说’。别序到这个地方圆满了。
==
修佛是修什么?修心。不是别的,就是一个真诚心、清净心、平等心,
它就生智慧,它就生慈悲,就生无量的善巧方便。
海贤老和尚说,我们念佛、拜佛为的是什么?要把自性佛拜出来、念出来,这就对了。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0-03-22 21:44:00
阿弥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20-03-22 22:26: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20-03-22 23:02: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ackino (常胜不败)   2020-03-24 11:07: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