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2014净土大经科注(节要)124(下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20-02-15 17:31:10
一、阿难虽久侍佛侧,但如斯瑞像,前所未见
  下面,“故现是前所未见之瑞”,阿难尊者是佛的侍者,佛这次讲经现瑞,过去从来
没见过,第一稀有,佛说的这个法门就是第一稀有的大经。“故本经中续曰:从昔以来所
未曾见,喜得瞻仰,生希有心。此表阿难虽久侍佛侧,但如斯瑞像,前所未见”。佛陀放
光现瑞他见得很多,但是这样殊胜的没见过。在光当中能看到十方诸佛刹土,所以生稀有
心。“见此光明,心中欢喜,乃起希有难遭之想”。
  底下“礼赞陈辞”。先看“礼敬”:
  【即从座起。偏袒右肩。长跪合掌。】
  “于是阿难从座而起,袈裟被体,袒露右肩,此名偏袒右肩,乃比丘致敬之极”。‘
偏袒右肩’是待命,佛有指示,动作敏捷。露出膊子,做事方便,这是最恭敬的礼节。“
合掌者,合左右两掌之十指,故又名合十”。合十是“印度以合掌表敬礼,表一心专注”
。十指表心散乱,合一,把所有妄念、杂念放下,专心,代表“一心专注,恭敬之仪”。
二、佛所说一切法,字字句句是从定中流出来的
  下面阿难说话了,请教,“陈辞”。第一段“最胜奇特”,这是赞叹。
  【而白佛言。世尊今日入大寂定。住奇特法。住诸佛所住导师之行。最胜之道。】
  “白”,表白,下对上。上对下用告,告诉。下对上要白佛言,不能失礼。“阿难长
跪合掌,向佛陈说,敬发所问”。先赞佛,“入大寂定,离一切散动”,散是指心散乱,
动是指身,心浮气躁,不恭敬。所以“究竟寂静,谓之大寂”。
  “大寂定者,如来所入之禅定”。《涅槃经》第三十卷:“我于此间娑罗双树,入大
寂定。大寂定者,名大涅槃。”佛教学在树下,离开我们也在树下,就是娑罗双树,在这
个地方入大寂定,就是大般涅槃。大寂定意思很多,“《甄解》云:普等三昧及大寂定,
并是念佛三昧异名也”,就是念佛三昧,用念佛方法得到的三昧。三昧翻成禅定。“故知
大寂定,通说即为佛之禅定,名大涅槃。若按今经,则指念佛三昧,念佛三昧称宝王三昧
,为三昧中王。今日世尊开演净土法门,故入念佛宝王三昧。”佛说法先入定,然后再讲
,说明佛所说一切法,字字句句是从定中流出来的。他不通过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我们
要想一想该怎么讲,这是第六意识,这个言语是意识里头流出来的,佛不通过心意识。
  六道凡夫、十法界圣人都没有离开心意识,法身菩萨离开了,转八识成四智。所以从
法身流露出来的言语是真言。真言没有意思,有意思是凡夫,它没有意思。它起作用的时
候是无量义,经典本身没有意思,学习的时候有无量义,怎么讲都通,究竟圆满,灵活、
活泼。无论什么问题他都能解,这叫真实智慧。三千年前管用,今天社会管用,三千年后
还管用,永远管用,超越时间,它从性德流的,它不是知识。
三、学佛是学智慧,不是知识
  学佛是学智慧,不是知识。科学这套方法是求知识,学心性,科学方法行不通。心性
学问需要的条件,真诚心、清净心、恭敬心。简单讲两个字,诚、敬,诚敬里有清净、有
平等,就是“清净平等觉”。有清净平等觉,这是当机者,他一听就懂,一看就明白,他
不需要学,他只要具备清净平等觉。释迦牟尼佛见性之后说出这么多经典,谁教他的?没
人教他。他没有去学,自己开悟的。所以佛法没有别的,开悟自性,你的自性有无量智慧
、无量德能、无量相好,都是自己本有。《楞严经》说:“圆满菩提,归无所得。”成佛
了,全是自性本有的。
  智慧包含知识,知识里面没有智慧。五千年承传,千万再不可以有糟粕之想。有些方
式、方法古今不一样,精神不变,事相可以改变。形式要现代化、本土化,精神是法性、
是自性、是真心,完全平等,不能改变,一改变就是妄心了。所以事上可以随缘,理上不
能改变。理,无非就是孝、敬,把孝道、师道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圆圆满满做出来
,那就是盛世,那就是诸佛国土。就是天堂、就是极乐世界,每个人看到了都会生欢喜心
、恭敬心,世界才能进入大同。一切人、一切族群、宗教、国家都能和睦相处,互相尊重
、敬爱、合作。人与人都像兄弟姐妹,相亲相爱,佛经上讲的法喜充满,常生欢喜心。
四、念佛三昧叫宝王三昧,为三昧中王
  所以用念佛这个方法得清净平等觉,念佛三昧就是清净平等觉。真心现前,清净平等
觉就是自性。清净、平等就是本性,本善是觉悟,不迷,在日常生活、工作、处事待人接
物,念念觉而不迷。什么是迷?着相就迷了,就染污了,心就动了。学不着相,真修行,
不要把一切假东西放在心上,“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凡所有相都不应该放在心上,包
括佛法。小学、初级要放在心上,这是善法;契入境界就不能放在心上了。三昧是什么?
自性本定,“何期自性,本无动摇”,那是自性本定。
  所以自性本来是定的,像水一样。水干净、没有染污是清净心,水平等,没有波浪、
波动,代表平等心,清净平等起作用就是觉而不迷。学佛要学水的清净、平等。照见万物
就是觉,他能照见,没有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用的是清净平等觉,就是自性、真心、真
如、本性。用这个心生活、工作、待人接物,海贤老和尚九十二年表法就表这个。他的清
净平等觉跟他念佛一样,从来没有丢失过。十方一切诸佛如来如是,一切如来所修、所证
、所教化众生都不离这个第一稀有之法。清净是戒,平等是定,觉是慧,三学圆满具足。
  持戒目的是得定,修定目的是开悟,净宗法门就用一句佛号,六字洪名!抓住这句佛
号,其他的世法、佛法统统放下了,那就是跟海贤老和尚走了,一生不拐弯,决定不夹杂
其他东西,第一稀有。夹杂就变质了,本来一生成佛,一夹杂这个希望没有了。所以,念
佛三昧叫宝王三昧,为三昧中王。念这句阿弥陀佛,禅定的无上法门,把大小乘佛法、显
教密教全包括在其中,一样都没有漏,将来成就是大圆满。今日世尊开演净土法门,故入
念佛宝王三昧,这相应,用的是什么心,说的是什么法,心口相应。
五、释迦牟尼得什么法?念佛成佛之法
  ‘住奇特法’。《净影疏》“佛所得法,超出余人,在世所无”,世间没有,叫“奇
特”。蕅益大师讲,释迦牟尼得什么法?念佛成佛之法。我们要会看会听,才能学到。不
会看、不会听,烦恼习气很重,粗心大意,没有恭敬心,有怀疑,半信半疑。断人慧命的
罪业比断身命要大太多太多,佛法难闻,净土是难中之难。
  《合赞》说:“济凡祕术,今日将说,故曰住奇特。”凡是六道凡夫,济是救济。六
道凡夫太苦了,救济方法很多,只有一门,很容易又很快速,纵然造作五逆十恶,那口气
没断就有救,断了没救了。这口气没断,劝他念佛,临终一念十念都能往生,还有哪个法
门能比这个更殊胜?没有了。这个方法今天要说,所以称赞世尊住奇特法。
==
事上可以随缘,理上不能改变。理,无非就是孝、敬,
把孝道、师道在日常生活、处事待人接物圆圆满满做出来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20-02-15 21:45:00
阿弥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20-02-15 23:12: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sunnypanda (明辨是非)   2020-02-16 18:07: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ackino (常胜不败)   2020-02-19 15:07: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