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缘法

楼主: kissung (天堂鸦)   2019-10-24 15:06:10
不论哪部经,你都不要执著
梦参老和尚
佛说法是对缘的、对机的,不是佛想说法。大家看每一部经,除《阿弥陀经》之外,都有
请,三请而后说。佛说法的因缘是为众生。哪一类的众生,给他说哪一类的法,不是一切
众生,都普遍得闻的。
这我们大家读这个《地藏经》,大家读《地藏经》感觉到没有?《地藏经》上没有一个阿
罗汉,当机的也没有,闻法的也没有。说法的呢,配合,跟佛一唱一合说法的,全是等觉
菩萨,都是我们讲《华严经》十一地菩萨。因此那一部经论,是属于“华严”系统的。只
有在《地藏经》上说,佛嘱托观世音菩萨,嘱托文殊师利菩萨,嘱托定自在王菩萨都是,
每逢都是每个菩萨跟佛一唱一合的,说的《地藏经》。那是对那一类根机,那一类根机。
而说法处所呢,不在人间,在天上。《地藏经》全部,从始至终都在天境,忉利天。说法
的处所、地点、条件,说法的因缘都不同,都不同。那么的就是随众生缘。佛出现于世间
,是度一切众生,是为一切众生说法。所说的法,不要去分别说法的相,法相,不要分别
它的相;应当无分别的,犹如虚空,没有差别相。各个经,各个的处所,是众生的分别,
佛没有分别。
佛在他的定力当中,无量定的游戏三昧自在庄严住持。这样子给众生说的微妙法,让众生
莫取执著,无所执著。你是个什么根机,你能入到哪一乘。“令于三乘随宜趣入”,你应
当进入哪一乘,你就学哪一乘的法。具大甲胄的菩萨摩诃萨,那大菩萨内心清净。内里的
胄,外披盔甲,那叫甲。甲胄说外相无障碍,内心无障碍,内外都无障碍。所以那些大菩
萨摩诃萨给众生说法的时候,一切无障碍,对机说法。
能“令诸众生,闻此最胜甚深法已,于三乘中随其所乐”。你心乐什么,你就学什么好了
,随趣一乘,三根普被。乃至于对于我们这一生,种善根的众生,种种善根就令你成熟,
成熟这个善根。
我们每位道友,自己都会体会得到。怎么样去体会呢?比如说你看到大乘经典,你心里非
常地欣乐,一看就能进入,进入而后不舍,不舍就是每天不断地,乃至念那个菩萨的圣号
也好,修他所说的法也好,听他所说的话,记载的记下来也好。大家可以看,每个人都可
以这样想,看看许多的道友,各个人爱好不同,爱好不同。
咱们认为住在五台山,文殊菩萨大智慧,很好了。有人向我讲,他说文殊师利菩萨好像不
大慈悲。我说那谁慈悲呢?他说是还是观音菩萨慈悲。我说那你到普陀山去,到那普陀山
去吧,我们这是五台山。菩萨有分别吗?菩萨没分别,众生的心,分别很大。
也有一个道友,我劝他说,你念念《地藏经》吧。我才不下地狱呢。他怎么理解的,他说
要念了《地藏经》是下地狱的,他说我才不下地狱,他就说我不念《地藏经》。一切众生
,个人的体会不一样的。所以佛所说的法,随众生心。
佛说的《华严经》,咱们看见是究竟的佛果德不思议。但也有人把它看成是什么呢?他说
佛教的《华严经》,这部小说真好。他看成是小说。不是一般的人,北大教授胡适之,后
来到台湾去,他就说《华严经》简直是最好一部小说。他把它当成小说,当成神话,当成
故事来看。也好啊,也种种善根。
“随于一乘,极善安住”。就是随缘吧。能入大乘的,就住大乘法上。你想了生死的,那
你就先知苦断集,你也得别造恶。知苦断集,就是把世间的恶因缘,都把它断了。知道这
些都是苦的,没有一个甜的。这苦是你招感来的,你先不招感了,这个就断了。现灭、寂
灭的道理。去修道,修道证到寂灭理。
也有些人,他一入佛法之门之后,他说这法子太好了,光我一个人得到不行,我让大家都
得到。起码让我六亲眷属,再缩短了,让我父母,让他们也都入道。他的想法,一闻到法
,他想到不是自己,想到一切众生。所以随遇哪一乘,能都把他运载到安住,到极善的地
方去,都把他运转。
“终不令其于生死中,增长种种恶不善法,令于涅槃坚固不退”。这一段经文告诉我们,
千万莫要执著,一切都不著,于一切法都不要执著。给众生说的不执著法,就看破了,假
的,空的。过去我们说假、大、空。假的,空的,但是很大。什么大呢?圆满无缺的。
这一切法,佛所说的一切法,你应当知道,第一个是世间因果,一个出世间的因果,一个
是善恶的因果。你对哪一类机的,应该说个善恶因果,或者是给他说个世间的因果相,乃
至出世间的因果相。但是最后告诉他,虚空里头没有一切相。说佛所说的法,一切相的本
身,不存在的。这进入大乘,这进入究竟。因为如来以无量的定力,游戏庄严,利益众生
,住持佛法,利益众生。那这个无量庄严住持什么呢?就是这些法。凡是我们所闻到的法
,都是佛所住持的法。
佛告诉我们,在一切经里头,不论哪部经,你都不要执著。求经上所说的解脱,不要给自
己找麻烦。我说这是什么道理?学一部经,执著一部经,学得越多,束缚越多。不但没解
脱,还增加了一个束缚。跟佛的教授给我们的恰恰相违背。佛教我们无缚、无著、解脱、
自在,而我们是增加烦恼。学什么,烦恼什么,增加烦恼。佛教我们说是断烦恼,证菩提
。我们是增加烦恼,趣向于三道,这三道就是三恶道,增加烦恼。
这个道理很深的,很深的了。所以个人的悟得、认识不同,认识不同呢,他所有的看法就
不同。像那个宋朝的张无尽居士,他说了,断除烦恼增重病,趣向真如也是邪。他说,假
使你有意去断烦恼,有意地想证真如,错了。烦恼不但断不了,真如你也达不到。应该怎
么样呢?无作、无著、无缚、解脱、自在。
https://i.imgur.com/LhUpTYI.jpg
作者: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9-10-24 16:04:00
阿弥陀佛!
作者: newsno1   2019-10-24 21:35:00
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9-10-24 21:46:00
阿弥陀佛!
作者: dxdx58 (^^)   2019-10-25 07:30:00
阿弥陀佛
作者: mrwrong (风起)   2019-10-27 19:36: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