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实修] 止观:于彼所缘如何安住--立无过规 (11)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8-05-19 22:17:21
: CBETA B10, No.0067《菩提道次第广论》
: http://tripitaka.cbeta.org/B10n0067
: 《菩提道次第广论》卷第十五〈奢摩他〉
: 申二、心于所缘如何安住
: 酉一、立无过规
: 第二、心于彼所缘如何安住。分三:一、立无过规;二、破有过规;三、示修时量。
───────────────────────────────────────
■ 释义
摘自:《2007奢摩他讲记》雪歌仁波切讲授 张福成老师翻译 释见谛法师编辑
转自:http://www.lamrimworld.org/
其次要讨论一个问题,就是所缘对象不在佛的身体(注),而是就内心上来观修。所缘
对境不是缘外在的对境,而是缘取自己的内心,就直接安放在自己的内心上来做观修。进
行这种实修方式时,仍然要了解它的关键。
【又全不住像等所缘,唯修无分别心者,亦须忆念住心教授,令心于境全不分别。次
则令心不流不散,令不流散,义同正念,明记所缘,故仍未出修念之规。如彼修者,亦须
修习具足定知有力之念。】
“又全不住像等所缘”,都不安住在佛身佛像等外在的所缘对境上,“唯修无分别心
者”,仅是修无分别心。无分别心是指有境,无妄念的内心,无妄念的内心禅修时“亦须
忆念住心教授”,这时候要好好地思惟安住内心的口诀教授,按照安住内心的口诀教授去
做实修是有必要的。
住心的教授是什么?即底下那一句话“令心于境全不分别”。是指心无妄念而安住于
对境,对境是指内心,缘取内心作为对境,心要放在对境上,无分别心无妄念的情况下,
安放在对境上,这个是住心的教授。
按照住心教授做实修,就有疑问产生了,至尊仁波切这里开示到,引生无过失的等持
,一定要先产生具大威力的忆念。有威力的忆念,要先存在。有威力的忆念,它的意思是
指心安住在所缘上时,有一个具有力量的定解。就是心安放在对境上时,它要伴随着坚定
、决定的行相。坚定、决定的行相是指有威力的定解安放在对境上,这个忆念就具有威力
了。
疑问就是假设所缘是内心,那怎么办?因为心无妄念无分别的状态下,放在所缘的对
境上,所缘的对境是内心。这时候内心仍然能不离不散,内心能不涣散到其他的对境上,
还是专心地缘取对境。
对境是指内心,要先了解,有人这样实修,这种实修的方式,要记住实修口诀,实修
口诀就是心无妄念而安放于对境上,对境是内心,在这个情况下,具有威力的忆念仍然是
有必要的。先了解观心住心的口诀,缘取内心来实修的口诀后,再来做解释。
这里是去除疑问,疑问上面没有谈到,这直接回答应该要怎么做,其实这是回答一个
疑问。有些人内心无妄念而观修,就是缘取对境后,内心完全没有妄念,没有分别心,无
妄念而观修,不会去所缘,对境是内心,缘内心之后,无妄念而观修。以这种观修的方式
来修安止,是不是也要伴随有威力的定解?
因为至尊仁波切现在谈论的是如何去成就安止,成就安止时,前面要做到的是,逆缘
的部分要排除,逆缘是沉没跟掉举,这个要先把它消灭掉。在安止成就前,要先产生无过
失的等持,这是顺缘的部分,所以引发顺缘跟排除逆缘这两个都要做到。
在引发无过失的等持,就顺缘部分,无过失的等持得到时,前面还要先有忆念跟正知
。其中以忆念最重要,忆念是有威力的定解,具有力量的定解,这部分要先有。意思是说
,要先靠有威力的定解,有威力的忆念,由有威力的忆念,才能形成无过失的等持。
因此马上想到一个问题,一个禅修者,不是缘取外在的佛像,他缘取自己的内心,内
心无妄念,不做任何的思惟,心无妄念而放在对境上,这样禅修的人需不需要靠忆念的力
量?
这个疑问要把它去除,是这个问题的答复,“如彼修者”,彼就是指那种禅修的人,
缘内心后,心无妄念而放在对境上,对境是内心,这样的禅修者,“亦须修习具足定知有
力之念”。这种人也必须依靠念力,就是具有定解威力的忆念,要修等持,无论怎么禅修
,一定要靠具有威力的忆念。
“又全不住像等所缘,唯修无分别心者,亦须忆念住心教授,令心于境全不分别”。
之后得到一个结论“如彼修者,亦须修习具足定知有力之念”。中间这一行是成立的原因
,来成立出一个结论。结论就是“如彼修者”如何如何,这中间有一个解说,这是成立的
原因,要成立出为什么这样的禅修者,还是需要靠有力的忆念,原因何在?中间做了解释
,那就要了解住心的教授是什么方式,住心的教授是“令心于对境”对境是内心,“全不
分别”。心本身无妄念状态下去缘取对境。
缘取对境之后“次则令心不流不散,令不流散”,是没有放射、没有散乱。
记住禅修的口诀后,不流是没有放射出妄念,没有放射出妄念就是“令心于境全不分
别”。不分别是没有妄念。没有妄念的情况下安放在对境上,在这个情况下,心不流,心
没有放射出妄念,不散,就是没有散乱,不散乱的意思跟忆念就完全一样“义同正念”。
忆念就是“明记所缘,故仍未出修念之规”。所以他禅修的方式也没有超出修忆念的
方式。
前面谈到不流跟不散这两件事,不散就是没有忘记所缘的对境。没有忘记所缘的对境
,靠的就是忆念,这个跟忆念的是一样,不散乱跟忆念是同义。所以“明记所缘”对于所
缘的对象,明明把它记住,没有忘记,就是具有忆念,也可以说它就是没有散乱。
因此,得到一个结论:一个禅修者必须要具有威力的忆念,这个仍然是需要的,意思
是有力量的忆念是一定要有的。
接下讲第二项,“第二破有过规”。有过失的规矩,这个要把它排除,破除有过失的
规矩。前面谈的是立自宗,自宗立无过规,立无过失的规矩,这点已经讲解完毕。
在无过失的规矩里,要了解的是,要产生无过失的等持的主张。无过失的等持是什么
?要具足两种特色,为什么要具足两种特色?无过失的等持之所以要产生,必须把逆缘排
除,才会形成无过失的等持。逆缘就是沉跟掉,要把这个排除。若要把这个排除掉,必须
具足两个特色,无过失的等持要具足两个特色,就不会有昏沉跟掉举。
但是,具足两个特色,这两个特色怎样才算是圆满?那就看沉跟掉这二个逆缘有没有
全部被消灭。若沉跟掉全部都消灭的话,这个具足二特色,就非常完美,圆满。不过现在
在无过失的等持产生的这部分,若要把沉跟掉全部消灭,大概非常困难。所以说具足两个
特色,它仅具有两个特色,在现在这个段落就这样而已。
具足两个特色就是明分还有有威力的住分(明分和有威力的住分灭除沉没与掉举)。要
以这个为主,要能够引发顺缘的等持,这种等持要引发的话,靠忆念跟正知,其中忆念为
主。怎么观修有威力的忆念?要了解忆念的性相,所以在现在是引发顺缘的等持为主,重
点不是放在排除逆缘。
排除逆缘沉没跟掉举这部分,是由无过失的等持引发产生的。透过忆念跟正知的力量
,特别是忆念,了解忆念的性相,之后引发无过失的等持。有这个无过失的等持,这两个
特色还不够圆满,在无过失的等持产生后,接下来进入九住心的实修,在九住心的实修里
,才逐渐把逆缘沉跟掉消灭掉。前面立无过规讲的内容,其大纲是这个。
1.2.6.2.2.2.1.2.2.2 破有过规
【第二破有过规。有此邪执是所应破,谓“若如前说策举其心无分别住,虽无少许沉
没之过,掉举增上,现见不能相续久住,若低其举、缓其策,现见住心速能生起,遂谓此
方便是大教授,发大音声唱言:善缓即是善修。”】
之后要讲第二个,有过失的规矩是什么?要把它排除掉“第二破有过规。有此邪执是
所应破”,现在要把颠倒的想法排除掉,什么叫颠倒的想法?颠倒的执著是什么?再把它
分类破除掉。
颠倒的执著是什么?“谓”指的是前面讲的邪执,颠倒的想法“若如前说策举其心无
分别住,虽无少许沉没之过,掉举增上,现见不能相续久住,若低其举缓其策,现见住心
速能生起。遂谓此方便大教授,发大音声唱言善缓即是善修”。有这么一种主张,这个是
邪执。....(待续)....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