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谁是善知识? (6)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8-04-16 18:44:00
: 补充引述:
: CBETA B10,No.006《菩提道次第广论》卷一〈道前基础〉
: http://tripitaka.cbeta.org/B10n0067
: 文章代码(AID): #1QSi7a96 内文释义 (5)
(....续前....)
摘自:《觉灯日光》尊者达赖喇嘛 (此段落篇幅颇长,会分几次贴完)
【其中正住者,谓不堕党类。若堕党执,由彼蔽覆不见功德,故不能得善说妙义。如
《中观心论》云:“由堕党恼心,终不证寂静。”堕党类者,谓贪著自宗,瞋他法派。应
观自心,舍如是执。《菩萨别解脱经》云:“应舍自欲,敬重安住亲教轨范所有论宗。”
若念唯此即完足耶?虽能正住,若无简择善说正道、恶说似道二事慧力,犹非其器。
故须具慧解彼二说,则能弃舍无坚实品,取诸坚实。
若念仅具二德足耶?纵有此二,若如画中听闻法者,全无发趣,仍非其器。故须具有
广大希求。
释中更加敬法法师,属意二相,开说为五。若如是者可摄为四:谓于其法具大希求,
听闻之时善住其意,于法法师起大敬重,弃舍恶说受取善说。此四顺缘谓具慧解。弃舍违
缘谓正直住。】
宗喀巴大师又对正住做解释,“其中正住者,谓不堕党类”,如果你已经给自己设定
了“我什么情况下要听、什么情况下不接受”,这叫堕党执。若堕党执,你就只会听到自
己喜欢听的,只会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但这样是无法增长功德的。而且因为偏向自己所
喜爱的,你就不一定能看到他人的功德了。
如《中观心论》云:“由堕党恼心,终不证寂静。”如果抱着这种与贪、瞋相应的心
态去听闻法义,是无法解脱的。《菩萨别解脱经》也有说到:“应舍自欲,敬重安住亲教
轨范所有论宗。”
如果具有正直心,在成为佛教徒之前,不要抱着“只要是佛所说的,都是对的”的观
念去听法,不然就有堕党类的过失,也就是所谓的不正住。即使是佛说的,也应该要观察
,不应该先入为主。透过观察,发现佛所说的完全符合事实,而且对离苦得乐很有意义,
但是以前并不知道这种真相,因此对佛产生信心,这才是有智慧的佛教徒。所以正直的意
思就是,以第三者中立的态度,两边都去听、两边都去看,配合著实际的状况去观察,如
果完全吻合,再去相信,这时候就不再是第三者了,开始产生信心。我觉得这一点上,我
们可以学习西方的科学家,他们观察任何一件事情,都会先做非常客观的研究调查,之后
再做决定,这种客观的观察方式值得我们学习。
具有正住的功德就足够了吗?不够的。即使有了正住的功德,但是没有明辨善恶的智
慧,就还不具备一个弟子应有的条件。也就是说,虽然你非常客观地听两边说了什么,可
是本身没有判断什么才是实际状况的智慧,那你是两边都接受,还是都否认呢?因为本身
没有判断实际状况的智慧,你可能会错信一边。所以,不仅应以客观的态度去听两边的说
法,也要有智慧去判断实际状况。以是否符合实际状况去做定解,这样才能避免把不实的
、假的东西当成真的。
有客观的态度及足够的智慧这两种功德就够了吗?虽然有这两项功德,但是本身不想
学习的话,那也没有用,所以需要有广大希求,即有想要修法的心。虽然我们都想离苦得
乐,但却一直离乐得苦,我们一定要知道是哪里错了。要离苦得乐,就要去寻找离苦得乐
的方法,要有想要寻找方法的希求心。因此,并不是一开始就设定“我要学习佛法”,而
是因为我们想要离苦得乐,所以要去寻找一个方法。“这方法在哪里呢?”要有这种希求
心。如果所想的都是钱,那当然不会出自内心希求法了。
“释中更加敬法法师,属意(专注)二相”,《四百论释》里面又多加了要尊重法及法
师两个条件。所以,以《论释》的解释来讲的话,弟子应有的条件总共有五个(正住、具
慧、希求、敬法.法师、属意)。也可以把它简略为四个,就是敬重法和法师不要分开为
两个,归纳为四个条件:第一希求、第二听闻时专注法义、第三于法及法师起大敬重、第
四受取善说。(具慧是引生这四种功德的顺缘,正住则能远离偏袒违缘)
(....待续....)
作者: crocker (...)   2018-04-16 23:06:00
想请问 释中更加敬法法师,属意(专注)二相觉灯日光的解释是多加了要尊重法及法师两个条件但有其他仁波切解释为 "敬法法师" "属意" 这两项https://www.lama.com.tw/content/edu/data.aspx?id=4709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8-04-17 07:51:00
有不同开合,我自己看法加注在括号内。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