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净土大经科注第五回-5(下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8-03-13 16:45:18
(续:“五、观经云:是心是佛,是心作佛。吾人能念之心,即是如来果觉,即是本来成
佛。此心持名,即是是心作佛。本来是佛,现又作佛,是故当下即佛。直捷了当,方便究
竟,奇特殊胜,不可思议。”)
  大乘教里头修行的总纲领、总原则,总的纲领就是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眼
见色,见得清楚;耳闻声,听得清楚;鼻嗅香,闻得清楚;舌尝味也尝得很清楚,酸甜苦
辣咸,清楚,清清楚楚,没有起心动念。起心动念就造业了,就是凡夫了;不起心、不动
念,那你就是佛。所以修行在哪里修?六根在六尘境界里头修,修如如不动,清清楚楚、
明明白白,那是自性般若。般若智慧,你什么都知道,没有一样不清楚、不明了,这是智
慧。智慧是自性本有的,不是外头来的。所以要开悟,开悟了什么都知道,见到、听到知
道,没见、没听也知道,全知道了。这修行纲领要抓住!难!难在哪里?我们用妄心用成
习惯了,不是这一生生下来就用妄心,不是的,无量劫来生生世世都用妄心。所以妄心用
得很习惯,真心有,没用过,这叫凡夫。佛告诉我们,调转过来,不用妄心,全用真心,
恭喜你,你就成佛了。凡夫跟佛是一念之间,一念觉是佛,一念迷了是凡夫。《观经》上
这两句话好!
  吾人能念之心,即是如来果觉,即是本来成佛,这是真心。妄心现在跟真心混在一起
,真妄是一不是二,不起心不动念就是真心,起心动念就是妄心,搅和在一起,真妄不分
。靠近真心的,善业,跟真心相反的是恶业,善恶从这来的。不分别不执著,这心没有善
恶,就是自性。自性遍法界,整个宇宙跟自性也是一体,我们物质身体跟起心动念,跟自
性、跟真心也是一体,没有两样。所以成佛不难,只要在这个地方拐个弯就到了。这个要
肯定、要承认,没有丝毫怀疑。我们能念的心就是如来果觉,果是成佛了,果就是什么?
圆满的觉悟。觉,常说有小的觉悟、有大的觉悟,大彻大悟,这里要讲圆觉,圆满的觉悟
,圆满的觉悟是佛。通常我们讲大彻大悟是佛,彻悟,还不敢讲大,菩萨。中国人讲圣人
,大彻大悟;讲贤人,圣贤君子,贤人,相当于佛经上讲的菩萨,大觉;阿罗汉,我们儒
家下面还会讲君子。圣贤君子,佛法讲佛、菩萨、阿罗汉,中国这些名称跟印度人不一样
,意思完全相同。学习大乘的人一定要认识,儒家的圣贤君子就是佛法讲的佛、菩萨、阿
罗汉。
  所以佛教是什么教育?破迷开悟的教育,你学佛才像佛。你要不明白这个道理,不走
这条路,虽然学佛,不像。怎么不像?从早到晚还是起心动念,你是标准凡夫。那真正学
佛是什么?真正学佛是转境界,这里教我们是心作佛。是心作佛是在用功夫,果报?果报
是本来是佛,所以你一定成佛。这八个字就是告诉我们,你真念阿弥陀佛,一直念下去,
一句接着一句不间断,你一定成佛,就这个意思。为什么做不到?你没有看破,你不知道
事实真相。我说的这么多,说的是事实真相。事实真相知道了,功夫就得力。功夫是什么
?不是不接触,什么境界都可以接触,要跟佛菩萨一样,十法界统统接触。怎么修?十法
界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你可以帮助十法界众生,教化他们。自己怎么样?如如不动,就
是在十法界现象上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这叫修行。离开一切相到哪里修?没得
修了。修行就在六道,哪一道都是菩萨修行的道场。
  我们今天藉著科技交通的方便,周游列国,周游这个地球。佛告诉我们,我们的意识
能量很大,不需要这些仪器,一切时、一切处可以游览十法界,真的不是假的,游览十法
界。哪些人?这些念佛的人,在家的、出家的,功底很深,经教很透彻,他盘腿打坐坐在
那里干什么?游华藏世界。在华藏世界里面,于一切法,上到佛菩萨,下面到地狱众生,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自己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超越了。起心动念就黏上了,
不起心、不动念,黏不上。
  所以,海贤给我们做了好榜样,他不认识字,没念过书,所以他也没什么妄想。师父
只教他一句话,祕诀,超凡入圣的祕诀,“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了不得!教他一直
念下去,他念了九十二年,一百一十二岁自在往生。他的成就,是师父告诉他,给他授的
戒,不准说,不准表演,实际上海贤老和尚六种神通具足,不露。为什么不露?师父不准
他露,尊师重道,一生都没有露。只是往生,预知时至往生。那天晚上大家都睡觉了,他
还点着灯,还在念佛,到第二早晨吃早饭去请他,走了,这一看走了,真的不是假的。
  我们学佛目的何在?目的就是要了生死、出三界,出三界是脱离六道轮回。轮回太苦
了,还愿意天天再受苦吗?天天再受罪吗?所以我们自己学佛,要不给自己定个标准,就
没有成绩可言。最简单的方法是念佛,念一万声、念两万声、念十万声,这都给自己克定
功课。为什么要念这么多?你不念佛就念妄想,就念分别执著,那就是是非人我,那就错
了。那果报在哪里?三途六道。我们既然尝到三途六道的苦头,一心一意想摆脱它,有地
方好去,西方极乐世界。这部经是极乐世界的说明书,是引导我们往生极乐世界。读这部
经也好,一天读一遍、读十遍、读二十遍,行。经跟佛统统都念,都好。只要围绕着极乐
世界阿弥陀佛这个中心,不跟他远离,你就对了。
  此地跟我们讲理,就是为什么要用这个方法修行,这方法靠得住吗?这里说得好,能
念之心就是如来果觉,就是本来成佛,这个意思深,这句话很深,这个意思。我们用心持
名,就用我们现前这个心,你不要去想它是真心是妄心,就老实念佛、想阿弥陀佛就好。
本来是佛,他本来就是佛,现在又念佛,所以佛菩萨看得清楚,你当下就是佛。直截了当
,方便究竟,奇特殊胜,不可思议,你无法想像,你想像不到。
  念老还有几句,用很浅显白话把这段的意思说给我们听。“故知此介尔能念之心”,
介尔是说很小,你不知道,这就是如来果觉。成佛就是这个心,心上所有的虚妄幻觉统统
放下,真心全体现前了,这就是佛。所以是心是佛,这个心本来是佛。那我们处事待人接
物用什么态度?孔老夫子一生待人接物,五个字,“温良恭俭让”,无论在什么地方见到
他,你看他温和、善良、恭敬。华严会上普贤菩萨教给我们一切恭敬,不但对人恭敬,对
蚊虫蚂蚁,为什么?牠有佛性,牠迷比我们迷得更深,我们到人道,牠到畜生道去了。牠
要是成佛了,牠本来是佛,可惜没有机会,遇到缘了牠也能修行证果,怎么能小看牠?怎
么能不恭敬?再说花草树木、植物矿物,统统要恭敬。为什么?它的法性是佛,它是法性
佛,迷惑了才变成这些东西。关键就是个觉迷,觉大过迷,是佛菩萨;觉迷混在一起,自
己不能分开,就是六道里头的芸芸众生。众生小到什么?小到我们肉眼看不见,原子、电
子、粒子,小到那么小的。它是不是佛?是,怎么不是?它从自性变现出来的,离开自性
,一样东西找不到。
  所以我们要把性德发挥出来,运用在我们生活当中,我们就得到像方东美先生所说的
,“学佛是人生最高的享受”。我们有没有常常想到,我有没有享受到最高的享受?如果
没有享到最高的享受,我们是迷而不觉。我们尝到最高的享受是觉而不迷。觉是什么?真
妄搞清楚了,哪是真的、哪是假的。真的好,如如不动是定,无量的智慧、无量的德能,
内是智慧,外是能量,聪明,样样你都会做,没有东西能难到你。科学家还用许多仪器,
修戒定慧的人不需要仪器。
  所以“本来是佛”,现在又作佛,“当下即佛。直捷了当,方便究竟,奇特殊胜,不
可思议”。这几句话文字很简单,义理很深,初学佛的人不懂。什么时候我们能体会到这
个境界,本来是佛,人人有分,个个不无。现在又作佛,现在学佛了,讲究修行。行是起
心动念、言语造作,起心动念是意的行为,言语是口业的行为,动作是身业的行为,身语
意三业。现在我们面前的佛是什么?是戒律。佛受戒,受戒律,佛所表演的就是戒律。戒
律是个觉悟的人,他的起心动念、言语造作,给凡夫做榜样。这里头两句话说,当下就是
佛,直捷了当,方便究竟,奇是奇妙,特是特殊,殊胜。末后不可思议,你不能去想,想
什么?妄想,你不能开口,你去说,说不出来。说不出来,你怎么会听得懂?佛法的妙处
,妙极了。
  希望我们同学有缘在一起,我们要真干,这一生当中决定成就。海贤老和尚为我们示
现,受佛的嘱咐,在这个世间住世一百一十二年。佛没找我们,我们是迷而不觉的凡夫,
我们所示现的是六道凡夫,不是佛菩萨。他所示现的是佛菩萨。我们如果明白了,搞清楚
了,像他一样学习。戒律,抓住纲领,给社会大众做好榜样,就是教化众生。佛法深入浅
出,教化一些有缘众生,功德无量,世出世间头一等的好事。希望我们在这一生短短数十
年的时间,好好的抓住,不要空过,一天都不能空过。佛法的核心就是慈悲,宗教的核心
就是爱,神爱世人,上帝爱世人,佛菩萨大慈大悲,是一个意思。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
我们自己学佛,要不给自己定个标准,就没有成绩可言。
最简单的方法是念佛,念一万声、念两万声、念十万声,这都给自己克定功课。
为什么要念这么多?你不念佛就念妄想,就念分别执著,那就是是非人我,那就错了。
那果报在哪里?三途六道。
老法师最近一直在强调戒律。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03-13 16:59:00
阿弥陀佛!
作者: ackino (常胜不败)   2018-03-13 19:35: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xdx58 (^^)   2018-03-13 20:53: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没有妮的日子)   2018-03-13 21:30: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pedros0605 (pedros)   2018-03-14 00:20: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18-03-14 01:30: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kissung (天堂鸦)   2018-03-14 15:10: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