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普贤行愿品疏节录7(下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8-01-26 15:29:59
经【所谓华云。鬘云。天音乐云。天伞盖云。天衣服云。天种种香。涂香。烧香。末
香。】
  最简单的供养是供养一杯水,这是最简单的,其他的香、花统统没有的时候,供养一
杯水。水代表什么?水代表清净,我们的心要像水一样的干净,里面没有污染,要像水一
样的平等。所以它代表的是清净心、平等心,就是《无量寿经》上讲的清净、平等、觉,
水是代表这个意思。衣服是代表忍辱,衣服是遮羞,遮羞就是忍辱的意思。伞盖的意思刚
才说过了,代表防止一切污染。学佛的人要懂得善巧,保护自己的善根,要懂这个道理,
要知道怎么个做法。特别是在现代的社会,五欲六尘的染污非常严重,时时刻刻提醒自己
不为所染,常常保持着清净心、平等心,你的修学就容易成就。
  四天王实在讲是代表这个意思,我们过去四天王的像印得很多,那是因为见到本省许
多小道场都没有天王殿。我们印的四天王的像就是我们佛堂供的,印出来的效果很好,很
庄严。但是印得还是太大,一般同修家庭里面供养不方便,我在国外有许多同修给我建议
,能不能缩小印成一张,家里镶个镜框都可以供养,这个建议非常之好。
  四天王就是时时刻刻提醒我们自己。东方持国天王代表的是负责尽分。我们的身分不
相同,我们职责就不一样,自己本分的责任一定要尽到,要做到,表这个意思,跟儒家讲
的“五伦十义”完全相同。譬如我做父亲,父亲的身分,对于儿女我有教养的义务,做儿
女身分的,对父亲一定要孝敬;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乃至于推广到社会,君仁臣忠。君
是领导人,一个团体,商场的老板是领导人,他要仁慈,部属对他要尽忠。就是在什么岗
位应当负起他本分的责任,东方持国天王是表这个意思。人人都能够守住本分,能够尽责
,这个社会一定是和谐、繁荣、安定,大家都能过很幸福的生活。
  南方天王代表增长,增长就是现在讲的进步,不断的求新、求进步,佛法讲精进,儒
家讲日新又新,不进则退,社会永远在进步,表这个意思。西方天王叫广目,北方叫多闻
,这两位天王代表的是方法,用什么方法达到前面两个目标,负责尽职、日新又新?后面
两位天王教给我们多看、多听,就是我们中国古人所讲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读书
是采取古人的经验,历史累积的智慧、经验我们要吸收。多看是看看现代,尤其现代交通
便捷,我们到每个地方去观光、考察,看看人家怎么做的。哪些地方做得很好我们可以采
取,哪些地方有弊病我们要避免,“取人之长,舍人之短”来建设我们自己的国家社会。
这是四大天王教给我们的。佛法确实就是美满生活的教育,所以四天王实在说我们要推广
,家家都能懂这个道理。最好把四天王所表达的意义也写出来,用最简单的文字写在四天
王像的下面,我们印成小张来推广,我相信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成果。
  四天王当中我们都供布袋和尚,布袋和尚就是弥勒佛,他老人家代表“生平等心,成
喜悦相”。他是满面笑容,心地清净平等,能够包容一切,他表这个意思。就是叫我们要
把心量放大,要能够包容,要能够以欢喜心对待一切众生。统统是表法的,全是美好的教
育,我们一定要懂得,不可以把他当作一般的神明来看待,那就错了,那你完全是迷信。
所以佛教是教育,确实不是宗教,宗教是迷信的,宗教是要靠神来保佑,靠神来赐恩的;
佛教不是,佛教是教学,教导你。佛教里面所有佛菩萨、罗汉、诸天护法,这些像都有用
意的,都是教学的。像我跟诸位介绍四天王、弥勒佛,你就晓得他是教育意义,放在那里
一看到,提醒自己。香花水果也是提醒自己。没有一样不是时时刻刻在提醒我们,告诉我
们应该怎样存心,怎样处事待人接物。用现代的话来说,佛教教育在很久之前就走上艺术
化的境界,用艺术化的方式来作为教育上的一种设施。
  香代表信,代表“五分法身香”,五分法身就是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表这
个意思。所以看到香烟,闻到香的味道,就要想到五分法身,它表这个意思。
  这个地方每一种下面都有个“云”,这个字用得非常之妙。云,你们想想它的样子,
我们远处看,云存在,一片一片的,云层有!我们现在坐上飞机飞到那里,没有了。所以
云代表非有非无的意思,也就是告诉我们一个事实真相,我们这些事情要做,要很认真去
做,做了怎么样?决定不要执著它。做是有,为什么不能执著?执著不到,它是空的。《
金刚经》上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这是从真的一方面来讲,它是虚妄的,不要执
著。虚妄的为什么要做?我们今天堕落在执著“有”的这一边,要用这个方法从“有”渐
渐达到真实的境界,有是幻有,有是假有,不是真有。所以,真是真空,有是妙有,真空
跟妙有是一不是二。就像云彩一样,云彩的有跟空是一桩事,绝对不是两桩,同时存在的
;远看有,近看就没有,所以有跟无是同时的。“云”用得很妙,就是告诉我们,所有一
切法都要用这个眼光去看,你就见到万法的真相。像《金刚经》后面偈子所说,“一切有
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云就是这个意思。所以这个句子里头表
法的意思非常圆满。末后总结。
  经【如是等云。】
  每样东西都用‘云’来表示。
  经【一一量如须弥山王。】
  ‘量’是数量,像‘须弥山王’一样。须弥山翻成中国的意思叫“妙高山”,如果从
广义上来说,每一个地区,这个地区最高的一座山就叫须弥山。我们台北这个地区哪座山
最高,那是台北的须弥山;我们台湾哪座山最高,那是台湾的须弥山。须弥山翻作妙高山
,经上通常所指的是我们这个世界的须弥山,这个世界是指一个单位世界。单位世界的须
弥山就不在地球上,因为太阳系是绕着须弥山转的,须弥山在当中。这就是黄念祖老居士
猜测的、想像的说,可能就是现在天文学家发现太空当中有所谓的黑洞,恐怕那就是佛经
上讲的须弥山。因为我们的银河系是绕着这个来转的,银河系中心是个黑洞,吸引力非常
之大。这是近代科学发现的,日月绕着它转。
  假如黄老居士说的跟佛经上所讲的一样,那大千世界就太伟大了。大千世界里有多少
个像这样的单位世界?它是由小千、中千、大千,三个千乘上来是十亿个,这是我们现在
讲的银河系。一个银河系是一个世界的话,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应当是十亿个银河系,这是
一尊佛的教化区,佛的教化范围这样的广大。这是用这个来做个比喻,也就是我们尽心尽
力能做到圆满。
  下面讲燃灯,灯代表光明,代表舍己为人。现在随着科技的方便,我们供佛都用电灯
,在表法上比较不太容易看得出来。从前佛像前面点的是油灯、蜡烛,这个非常明显的显
示出来。油灯跟蜡烛都是燃烧自己照耀别人,取这个意思,换句话说,能够舍己为人。我
们的精神、我们的智慧、我们的才艺,贡献出来为社会、为大众造福,这就像燃灯一样,
所以佛前面燃灯是取这个意思。电灯当然也消耗电力,但不太容易看出来,蜡烛烧几个钟
头就烧完了,很明显的看出来。
  不过在我们现前的社会,为了安全着想,我不鼓励大家点蜡烛。为什么?容易引起火
灾,不但害自己,现在住的房子很密集,也害别人。所以点电灯,咱们懂这个意思就好,
晓得它表法的意思。燃香,现在住的都是公寓房子,房子很矮,香烧多了空气污染,对大
家健康都有妨害,所以香燃一支,不要燃多,知道表法的意思就好。现代人生活在这个社
会上,我们一定要过大家共同的生活才行,不能够特殊,至于在山林里面建的那些寺庙是
另当别论。都市里现在都是住的高楼、公寓房子,香跟灯实在讲很不适宜,这是我们必须
要知道。绝对不是说我们没有就不敬,不是,一样有恭敬心,在形式上可以舍,我们应当
要舍。
  经【然种种灯。酥灯。油灯。诸香油灯。一一灯炷。如须弥山。一一灯油。如大海水
。】
  虽然我们点的灯,这是说从前,灯不大,里面的油也不多,让我们观想我们的‘灯炷
’像‘须弥山’一样,‘灯油’像‘大海水’一样,灯的光明照耀到尽虚空遍法界,随着
你的心把这个能量普遍到虚空法界。一切万法确实唯心所变,藉著这个也就把自己的心量
拓开,真正的目的是把自己心量拓开,像普贤菩萨一样,这就对了。
  经【以如是等诸供养具。常为供养。】
  这一句正是说明我们修供养的状况(前面只是略举几个例子),也要像念佛一样,净
念相继不能够中断。常常这样供养,我们的心量才会拓开,妄想分别执著虽然没有刻意去
断,自然就淡薄,自然就没有了,这个方法非常之妙。供养里面的精义,就是精华,是在
后面,这不过是个引导而已。底下给我们说出来,这就是精华之所在。
  经【善男子。诸供养中。法供养最。】
  前面跟诸位报告,布施供养有三种,有财、有法、有无畏,这三种当中,佛在此地明
白的教导我们,‘法供养’为最。在近代中国高僧大德之中,印光老法师是最为一般人所
称赞的,印公一生只修法供养,可以说专修法供养。他所得到的一切信徒们的布施供养,
全都拿去印经书。他在苏州办了个弘化社,就是一般我们所讲的佛经流通处。他拿他的供
养就办一个弘化社,专门印经布施,印经布施是修法供养。我们基金会成立以来,也是仿
效印祖的做法,我们自始至终也是以法供养为最,不过我们附带还做一点放生、慈济,那
是附带的,我们主要的是修法供养。法供养里面也包含着财,像我们现在印经,印这本经
书要钱,钱是财,经是法,人家得到这本经,读明白了,依教奉行,就是无畏供养。可见
得法里面包括了财跟无畏,它是最圆满的,所以一切供养当中,法供养为最。
  法供养的范围也是非常的广泛,普贤菩萨在此地也略举了七条。诸位要知道不限于七
条,这是举例说明,我们要懂得举一反三。当然这七条非常重要。
  经【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
养。不舍菩萨业供养。不离菩提心供养。】
  这给我们说了七条,七条里面第一个是‘如说修行’,这一条每个人都能够做得到的
,不分贫富贵贱。你要是真正明白佛所说的这些道理,明了佛对我们所说的这些教训,依
照这个道理、教训去做,这就叫修行。修行就是修正我们的思想、行为。这一段,诸位翻
开第十八面,我们先看注解,里头有一段,十八面的第三行,从最后一句看起。
  疏【又法供养通十法行。修行最胜。修行通于万行。依观供养。正是修行。】
  我们只看这一句,其他的诸位同修自己参考注解就可以,这段我跟大家略略的说一说
,显示出法供养的殊胜,不是财供养跟无畏供养能够相比。素食、放生属于无畏供养,就
是无畏布施,‘十法行’就显示出它的殊胜。“行”是生活行为,修行是因为生活行为发
生了偏差,发生了错误,把这些偏差、错误修正过来,这叫修行,这个意思一定要懂得。
  “十法行”是属于菩萨的,第一个是“书写”。佛法要想永远不断的传遍到十方、后
世,要靠文字。在从前印刷术没有发明,经典的流通要靠手写,所以佛特别勉励大家写经
,你多抄写一部经,我们这个世界就多了一部经。但是现在我们要不要去写?不需要。现
在假如你的书法要没有相当功夫,你写出来的人家不要看,没有人喜欢,所以现在书写就
变成印刷。我们印经流通,成本也低,时间也快速,数量也大,这样流传下去,佛法确实
能够普遍全世界。
  我们这个道场虽然不大,世界闻名。别的地方听说佛陀教育基金会,不晓得是多么大
的一个机构,在他们想像当中是很大的机构,到这儿来一看,大失所望。在外面名气很响
亮,那就是我们印送的经书很多,这十几年来印送的数量很多,我们印的品质很好,大家
看到都能够生欢喜心。我们为什么不发展道场?简居士跟我讲过很多次,我们买个地方盖
个道场。不要,如果有钱,印经书,多印多送,让许多人得到佛法的利益。盖个道场,说
老实话,道场盖大了,人住多了,里头住众钩心斗角、争权夺利;没有道场,大家都有道
心,一有道场,都造罪业,所以没有必要,还是做真实的功德好。所以写经,我们今天用
印经的方法来代替。
  第二是“供养”,供养就是以佛经,像我们经书送到全世界供养一切大众。我们最近
(不过我们很早就听说)得到从大陆那边来的一些消息,就是新加坡有些居士到大陆上去
访问。他们在五台山所看到的一个女众道场,里面住八十多位出家的比丘尼。她们很不容
易得到一套《无量寿经》的录音带,那是拷贝再拷贝,声音几乎已经听不太清楚了。可是
这些人每天听,听的时候都是穿袍搭衣合掌跪在地上听,他们去参观,深受感动。念佛,
我们道场讲的,劝大家念佛,最好念佛堂日夜不要中断。她们就用这种方法,二十四小时
不中断的念佛,已经念了一年多了,快两年。另外有个精进念佛堂,听说她们每天休息的
时间很少,全心全力在那个地方念佛,很感动人。新加坡的同修看到这个现象,发起要做
、要送CD片,这样音响的效果比较好,来取代录音带。因为录音带在北方气候变化很大,
很不容易保存,他们发心在做。因为他们发心做,我们把所有讲经的原带都送给新加坡,
让他们去做,这叫法供养。我们听了也很感动。
  最近我们这边印的还有折叠本的《无量寿经》,世桦给我们印的,印得非常精美。我
听说这个消息,我跟基金会同修们商量,我们这边还有不少,把存书统统送给五台山。人
家那么样的虔诚,我们应当供养,供养她们经书、供养她们录音带。她们生活非常清苦,
但是给她们钱,她们不要;衣服穿得破破烂烂,送她们衣服,她们也不接受,她们要的就
是经书、录音带。他们看了之后,回到新加坡就说了,以前以为自己修行还不错,现在看
了人家,我们哪里是修行人,人家才叫真正修行人,才叫真正道场,非常惭愧。回来之后
,修修福好了,多送一点她们所需要的。所以,大陆上有真正的道场、真正的修行人,我
们晓得了,应该尽心尽力去帮助他们,这是供养。今天时间到了,十法行讲了两个,我看
下次继续再讲好了,我们念佛回向。
==
她们很不容易得到一套《无量寿经》的录音带,那是拷贝再拷贝,声音几乎已经听不太清
楚了。可是这些人每天听,听的时候都是穿袍搭衣合掌跪在地上听
她们生活非常清苦,但是给她们钱,她们不要;衣服穿得破破烂烂,送她们衣服,她们也
不接受,她们要的就是经书、录音带。
他们看了之后,回到新加坡就说了,以前以为自己修行还不错,现在看了人家,我们哪里
是修行人,人家才叫真正修行人,才叫真正道场,非常惭愧。
我们资源太丰富、得来太容易,对法(经书、影像、文字)都非常轻慢,没有真正的恭敬
珍惜心。实在非常惭愧。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8-01-26 17:40:00
阿弥陀佛!
作者: youngerwu (没有妮的日子)   2018-01-26 20:56: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vin99 (虾)   2018-01-26 21:33:00
阿弥陀佛!
作者: nmamtb (南无阿弥陀佛)   2018-01-27 01:28: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8-01-28 14:35:00
阿弥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8-01-28 14:45:00
南无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