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宗义] 四部宗义见解明释:是否佛教徒之差别 (5)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7-08-28 21:54:17
摘自:《佛教四部宗义.见解明释集》 仓忠仁波切
转自:https://tsadong.tian.yam.com/posts
是否佛教徒之差别-5
■ 三、佛教宗义类别
  可分为四个宗派:毗婆沙宗、经部宗、唯识宗、说无体性宗。
  毗婆沙、经部二宗,前二宗称为“婆沙经部二宗”或“说实事二宗”,另又称为“声
闻二部派”。何故名为声闻二部派?因为,此二部宗派皆主张“外境是谛实存在”以及说
“唯有声闻法藏是佛陀的言教”之故。
  总的来说,宗义的内涵是为希求解脱者建立证获解脱之法,也就是,在各自宗义的基
础上建立轮回的因果、解脱的因果,以此而言,外道与内道各宗派都认为自宗所说的就是
究竟证获解脱之法。但是,以内道佛教宗义的观点,外道所建立的证获解脱之法并非正确
,或是不究竟。
那么,如何区别“说外道宗义者”与“说内道佛教宗义者”?如前文所说,以行的方
面而言,自内深心承认三宝是真正皈依处的补特伽罗,就是内道佛教徒,所以,“说佛教
宗义者”的动机必定是承认三宝是真正皈依处,因此,“说佛教宗义者”定义就是:承认
三宝是真正皈依处之宣说四法印见解的补特伽罗。或是说:承认三宝是真正皈依处之宣说
无我见解的补特伽罗。
  内道佛教宗派见解区分为四:毗婆沙宗、经部宗、唯识宗、说无体性宗。
此四种宗派主张就是所谓的“佛教四部宗义”,阐述内道四部宗派的不同主张,因为
修行者的根性、胜解、种性并不相同。例如,某一类修行者欣喜于毗婆沙宗但不欣喜于其
他宗义,或是,有一类欣喜于唯识宗但不欣喜于其他宗义。我们希求正确理解其中的内涵
,因此学习佛教四部宗义。
  毗婆沙宗、经部宗各自的主张没有很多的差别,因此,论典中将彼二宗合称为“婆沙
经部二宗”。又因为,彼二宗皆主张“诸法谛实成立”,故合称为“说实事二宗”。换言
之,佛教中宣说“诸法是实事”的毗婆沙宗与经部宗,就是说实事二宗。此中“实事”是
“谛实成立”或“胜义有”之义。
  又,因为毗婆沙宗与经部宗皆主张——外境谛实存在、唯有声闻法藏是佛陀的言教,
故称为“声闻二部派”。此中,彼二宗主张外境是谛实存在,眼知所取的色、耳知所取的
声等等,彼等外境皆是谛实成立。再者,此二宗主张唯有“声闻法藏”是佛所说,认为大
乘经藏是佛涅槃以后其他大师的言教,因此不承许。但如《释量论》中说,经部宗承许《
般若经》是佛说;又如,犊子部中某些人承许《般若经》是佛说,但不承许大乘经藏。
  为何毗婆沙宗与经部宗不承许大乘经典?原因是,释迦牟尼佛初转法轮宣说四圣谛是
普遍所有的所化机,二转法轮、三转法轮的主要所化机是业清净的大乘根器者,唯有彼根
器者能听闻纳受,因此,下二部宗不承许大乘经藏。释迦牟尼佛涅槃圆寂以后,有诸多关
于“大乘法非佛说”的辩论,但是,龙树菩萨以众多理由证成大乘经是佛所说。
  总之,毗婆沙宗与经部宗又称为“声闻二部派”,因为,彼二宗主张外境谛实存在、
唯有声闻法藏是佛陀的言教。或是说,彼二宗派的诸多修行者,不仅趋入声闻独觉道且证
获各乘的究竟果位,故称彼二宗为“声闻二部派”。
■ 四、各别分类之义
  阐释:毗婆沙宗、经部宗、唯识宗、说无体性宗。
  (1) 毗婆沙宗──因为依止《大毗婆沙论》而建立自宗宗义,故名为毗婆沙宗。又
,因为此宗主张“三时为质的别分”,此中“时”意谓时间,“质”意谓实质有,主要是
说承许实质有,所以又称为“说一切有部”或“一切有部”,或是简称为“有部”。
  “毗婆沙”是梵文名称的译音,是一种佛教注释书的名称,主要用于注解《阿毘达摩
论》,又或翻译为广说、胜说、种种说等等。
毗婆沙、毗钵舍那、阿赖耶识,彼等皆是梵文名称的译音,并不能直接从中文字面上
理解其涵义;但是,有部、经部宗、唯识宗、说无体性宗(中观宗)等,透由各宗派的名
称就能理解其词句中的内涵。
  (2) 经部宗——主要是依止佛经而建立宗义,故称为经部宗。
  (3) 唯识宗——唯识宗的“唯识”,意谓诸法唯是由“阿赖耶识”(或第六意识)
上的“同类习气”之醒觉力而存在。又,“唯”字也是遮除“外境有”。要言之,诸法唯
由习气的醒觉力而有,习气的所依处则是阿赖耶识(随教行唯识派)或第六意识(随理行
唯识派)。唯识宗的分类有二:随教行唯识宗、随理行唯识宗。前者主张有八识,后者主
张有六识。
  (4) 说无体性宗——此中“无体性”是“无谛实成立的体性”之义,意谓自宗主张
“诸法无谛实成立”。再者,以另一内义取名为“中观宗”,此“中”的意义,以“境”
的角度,意谓遮除常边、断边的中间;以“有境”的角度,意谓通达遮除常边、断边的中
观见解,如是,从境与有境二方面而取名中观宗。中观宗分为二派:中观自续派、中观应
成派。
  四部宗义皆是以遮除常边、断边而建立自宗的中观见解,各宗认为自宗就是中道,彼
此认为对方不是中观宗。例如,上上宗派认为下下宗派不是中观,乃至中观应成派才是究
竟的中观。以说无体性宗的见解观察唯识宗以下,彼等下部宗见不是中观,因为不承许“
诸法无谛实成立”,例如,唯识宗主张“依他起”与“圆成实”是谛实成立。
  佛教四部宗义是内道宗派宣说自宗的主张,包含如何建立法、无我的主张、如何修行
、所证获的果位等等,诸种修行上相关的内涵。以譬喻来说,因为每一人都有自己见解或
个性,所以就有自己的宗义,例如,我的想法是如此、我认为就是如此,并且解释其中的
理由,这就是自己个人的宗义。如果一个人没有自己的宗义,那么就无能从事任何事情,
乃至成办任何事情。
  本书阐述佛教四部宗义各自的性相、分派、释名、境的主张、有境的主张、无我的主
张、地道的主张。换言之,以区分为七个单元的方式,阐述佛教四部宗派所主张的修行之
基道果。
  (1)性相。透由了解彼法的性相,就能了解彼法的内涵。所以,从彼宗派的性相就
能总的了解彼宗派,例如,透由经部宗的性相就能了解何谓经部宗。总的来说,性相又可
称为定义,更详细而言,各自的内涵则有差别,是“定义”不周遍是“性相”,因为,于
事例上性相与名相之间具足“八周遍”,也就是说,某法的性相、某法的名相,彼二有八
周遍;然而,透由某法的定义虽能了解某法的内涵,但是,定义与名相之间却不一定具足
八周遍。
  (2)分类。阐明此宗派的分类,若是没有分类,则是举出事例。
  (3)释名。诠释此宗的名称,例如,为何称为唯识宗。
  (4)境的主张。阐述此宗建立诸法的主张,以及诸法的分类。例如,建立世俗谛、
胜义谛等等。
  (5)有境的主张。先前以“境的主张”单元而阐述建立诸法,之后以“有境的主张
”单元阐述能趋入境的有境。有境包含:觉知、补特伽罗、声。其中主要说明觉知、补特
伽罗。
  (6)无我的主张。所断品有诸多种,以此单元特别显明各宗的根本所应断之障碍。
于前先说境的主张、有境的主张,其目的是为了理解根本所应断的部分,根本所应断是烦
恼障、所知障,而其正对治品则是通达无我之智(有境)。那么,无我(境)是如何?因
此,以此单元阐述一种特别的境——无我。
  (7)地道的主张。阐述此宗所主张——三乘的主要所修、主要所断、所证果位。三
乘是:声闻乘、独觉乘、菩萨乘。
* 略说佛教四部宗义见解的粗细差别
  以佛教见解之粗细不同而区分出四部宗派的主张,就是佛教四部宗义。(毗婆沙、经
部、唯识、中观,前前为粗后后为细。)
若以小乘、大乘而言就是:小乘宗义——毗婆沙宗、经部宗;大乘宗义——唯识宗、
说无体性宗(中观宗)。
  毗婆沙宗与经部宗是宣说小乘宗义,彼二宗皆主张“诸法谛实成立”及“外境谛实存
在”(外境有),于此基础之上二宗各有不同的见解。彼二宗主张,色是由众多“无方分
极微”聚集而有的,所以是“外境有”。也就是说,色是由因所生,这个因就是无方分极
微,所以,色与心是异质,色是离心外而有。要言之,就是:聚集众多无方分极微而有的
色是外境有。例如,眼知所见的色法是外境有,因为彼是众多无方分极微聚集而有,所以
眼知能缘得彼色。
  更上是唯识宗,宣说大乘宗义者。唯识宗主张圆成实、依他起、阿赖耶识、心类法等
皆是“谛实成立”,遍计所执、外境是“无谛实成立”,自宗不承许外境有、无方分极微
,因为极微一定是有方分。比较于下二部宗,唯识宗的见解更为精细。
  又更上是中观宗,宣说大乘宗义,主张“诸法无谛实成立”。中观宗分为二派:中观
自续派、中观应成派。佛教四部宗义中,以中观应成派的见解最为究竟。
  中观自续派主张“诸法无谛实成立”,包括内在心类法也是无谛实成立,但是,承许
诸法是“自性成立”(或称:自性有、自性所成)。自宗主张,以正理观察寻找任一法一
定能寻得自性成立的所得义,若不是如此,根本无能安立彼是存在的,包括修行道谛等等
皆不存在。相较于唯识宗,中观自续派的见解更为精细。
  中观应成派主张诸法是“唯名言安立而存在”、“无自性成立”、“无自性有”。以
应成派的见解而言,自续派虽是承许诸法无谛实成立,但事实上仍有细分的“自性成立之
谛实执”,因为,自性成立、自相成立、自方成立、胜义成立、谛实成立,彼等皆是同义
,皆是不存在。应成派不承许诸法是“自方成立”——从自己方面成立而有,根本没有以
这种方式存在的法,自宗主张诸法是唯名言安立而存在,观察寻找唯名言安立的法必定寻
不得丝毫的所得义,若是观察而有所得,那么就是“自性成立”,彼就是空性的所破。
  如上略说佛教四部宗派见解的粗细差别。佛教四部宗义的主述是“见”的部分,因为
主要是建立观察的智慧分,当中并没有阐述“行”的部分,例如菩提心、慈、悲、布施等
等。
  再者,虽然中观应成派的见解最为究竟,但是必须先学习下部的毗婆沙宗,之后再学
习经部宗,渐次往上才能了解最究竟的中观应成派见解,因为,不了解下下宗派的见解,
难能了解上上宗派的见解。比如,一般的世间教育学制,必须从小学渐次而上乃至大学、
硕士、博士,不具备前前的基础一定无能成办后后的学位。
从另一方面来说,不一定能直接以最究竟的见解作为引导。例如,外道中有承许“补
特伽罗是独立之实质有我”的根器者,他们的见解是“诸法谛实成立”,最初引导这一类
补特伽罗直接宣说“诸法无谛实成立”,彼等一定不能接受甚至毁谤,所以,最初应先引
入毗婆沙宗,后再引入经部宗,渐次趋入上上宗派,乃至引入最究竟的应成派见解。
又,如果个人具足智慧能力,并且有更多的修学时间,也可学习外道的宗义,因为,
建立内道见解之时必须破除外道见解,若是了解外道宗义,有益于了解其中的破除道理。
譬如,想要抓到小偷,必须先能够认出小偷的长相才能抓到小偷,否则就抓不到小偷。
* 小乘、大乘;小乘修行者、大乘修行者
  小乘、大乘是以修行的动机而安立。发心动机比较狭小,将其安立为小乘;发心动机
比较广大,将其安立为大乘。
  小乘修行者的动机是——唯有为了自己而欲求解脱。也就是说,唯有欲求自我远离轮
回痛苦证获解脱。因为是以“唯欲求自我解脱”作为动机,心量必较狭小的缘故,所以称
为小乘。推之,以“唯欲求自我解脱”的动机而精勤修行的补特伽罗,就是小乘修行者。
  大乘修行者的动机是——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这一种动机是为了成办一切有情
究竟离苦得乐,所以欲求成就无上菩提。因为动机极为广大,故名为大乘。推之,以“发
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的动机而精勤修行的补特伽罗,就是大乘修行者。
  再者,修行大乘者、大乘修行者、大乘者,彼等有差别。例如,为了利益一切有情而
希求无上佛果,所以我们修学大乘法,因此,我们是修行大乘者;但是,我们是大乘者、
大乘修行者?有可能不是。因为,以定义而言,心续中产生任运菩提心的修行者才是大乘
修行者、大乘者。
  总之,所谓小乘、大乘,或是小乘修行者、大乘修行者,主要是以动机而区分。例如
,心续中有任运“唯欲求自我解脱”之出离心的补特伽罗,就是小乘者;心续中有任运“
发心为利他,欲正等菩提”之菩提心的补特伽罗,就是大乘者。
* 小乘宗义、大乘宗义的差别
  不承许“法无我”的宗义就是小乘宗义;宣说如此宗义的补特伽罗,就是“说小乘宗
义者”。承许“法无我”的宗义就是大乘宗义;宣说如此宗义的补特伽罗,就是“说大乘
宗义者”。佛教四部宗义中,下二部之毗婆沙宗与经部宗是小乘宗义,因为彼二宗义不承
许法无我;上二部之唯识宗与中观宗(说无体性宗)都承许法无我,所以是大乘宗义。
  中观应成派主张,是“圣者”周遍是“曾经通达空性的补特伽罗”。此中所说的“空
性”,应当理解为应成派所主张的空性,因此,声闻独觉圣者一定有通达空性,而且是通
达应成派所主张的空性。再者,中观应成派所承许的烦恼障,不同于下部宗派的主张,自
宗主张补特伽罗我执、法我执皆是烦恼障,通达空性才能断除二种我执,所以,声闻独觉
阿罗汉必定有通达空性,因为彼等已断除烦恼障。那么,为何是小乘声闻独觉圣众?虽然
彼等以应成派的见解而通达空性,但是以“唯希求自我解脱”的发心而修行,所以是小乘
声闻独觉。
* 声闻菩提心、独觉菩提心、大乘菩提心
  中文上是“菩提”一词,藏文上是“”其译音是“强、秋”(jang chub),“”(j
ang)是“断”的意义,“”(chub)是“证”的意义。因此,中文上可将“菩提”理解
为断、证的功德。菩提的分类有三种:声闻菩提、独觉菩提、大乘菩提。
  声闻菩提:具足断除烦恼障、现证四谛十六行相或补特伽罗无我的功德。独觉菩提也
是如此,但是,福德资粮的部分有差别。
  大乘菩提:具足断证究竟圆满的功德。也就是说,断除所有的障碍、证获所有的功德

  总的来说,菩提心分为小乘菩提心、大乘菩提心。
差别而言,因为,菩提有三种——声闻乘菩提、独觉乘菩提、大乘菩提,因此,菩提
心也有三种——希求声闻乘菩提的心、希求独觉乘菩提的心、希求大乘菩提的心。例如,
声闻修行者所希求的是声闻菩提,所以,希求声闻菩提之心就是声闻菩提心,因此,以声
闻而言,当心续中产生任运的希求声闻菩提之心,就是产生菩提心。
  发菩提心是以“欲求心所”的作用而安立,此中“发”意谓生起、产生,“发心”意
谓相续中生起彼心、产生彼心。凡是产生希求三乘菩提随一的心,皆是发菩提心。
  小乘之发声闻菩提心:唯希求自我解脱而欲求声闻菩提之心。
  小乘之发独觉菩提心:唯希求自我解脱而欲求独觉菩提之心。
  大乘之发菩提心:为利一切有情而欲求无上菩提之心。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