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址: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675.htm
北传:杂阿含675经 南传:增支部5集15经
检索 关涉主题:教理/五力及各种力 (01/17/2014 18:00:01 更新)
杂阿含675经[正闻本872经/佛光本687经](力相应/道品诵/修多罗)(庄春江标点)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如上说,差别者):
“彼信力,当知是四不坏净。精进力者,当知是四正断。念力者,当知[是]四念处。
定力者,当知是四禅。慧力者,当知是四圣谛。”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增支部5集15经/应该被见经(庄春江译)
“比丘们!有这五力,哪五个呢?信力、活力之力、念力、定力、慧力。
比丘们!信力应该在哪里被见?这里,信力应该在四入流支上被见。
比丘们!活力之力应该在哪里被见?这里,活力之力应该在四正勤上被见。
比丘们!念力应该在哪里被见?这里,念力应该在四念住上被见。
比丘们!定力应该在哪里被见?这里,定力应该在四禅上被见。
比丘们!慧力应该在哪里被见?这里,慧力应该在四圣谛上被见。
比丘们!这些是五力。”
注解:
1.
“四念处(SA/MA/DA);四意止(AA)”,南传作“四念住”,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四个深
切注意的建立”(four establishments of mindfulness),并解说论师们有两种解读法,
若解读为“念+现起”,则为“念住;深切注意的建立”,若解读为“念+出发点”,则为
“念处;深切注意的基础”,前者强调“建立念的行为”,后者强调“应用念的所缘”,
虽然论师多倾向后者,但前者确定是更原始的。
2.
“不坏净;无坏信/不坏信(DA)”,南传作“不坏净”(aveccappasāda,另译作“不坏信
;证净;绝对的净信;确知而得的净信”),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无瑕的信任”
(perfect confidence)。
3.
“须陀洹分/须陀洹道分/入流分(SA);须陀洹支(DA)”,南传作“入流支”,菩提比丘长
老英译为“为求入流的要素;为获得入流的要素”(a factor for stream-entry;
factors for attaining stream-entry,用于“善人的结交……”这组, SN.55.5),或“
入流者的要素;入流的要素”(the factors of a stream-enterer; factors of
stream-entry,用于“于佛不坏净……”这组, SN.55.16),并解说这两种“入流支”是
不同的(distinct),但其巴利语都同,不过在《长部33经》中,后者的巴利语作“入流者
的支”。按:这样的说法正好与《杂阿含843经》所说相同。
感想:
理解上,入流所展现出来的四不坏净 佛 法 僧 戒 不坏净,要借由获得入流的要素:
亲近善士,听闻正法,内正思惟,法随法行 等四要素的进行来获得。
在佛法中,展现的境界 是果,可以努力的要素 是因
个人修行上,是把实行的心投向 因 的操作,至于果 就耐心的等待 水到渠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