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经] 杂阿含638经 可意事必远离;自依止法依止

楼主: Samus (阿建)   2016-09-02 15:23:09
原址: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638.htm
北传:杂阿含638经 南传:相应部47相应13经
检索 关涉主题:观念/无不散的宴席‧实践/自依止法依止、修四念住‧
譬喻/大枝大岩先坏‧事蹟/舍利弗入灭 (07/20/2016 07:20:29 更新)
杂阿含638经[正闻本812经/佛光本652经](念处相应/道品诵/修多罗)(庄春江标点)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
  尔时,尊者舍利弗住摩竭提那罗聚落,疾病涅槃,纯陀沙弥瞻视供养。
  尔时,尊者舍利弗因病涅槃。
  时,纯陀沙弥供养尊者舍利弗已,取余舍利,担持衣钵,到王舍城。
  举衣钵,洗足已,诣尊者阿难所,礼尊者阿难足已,却住一面,白尊者阿难:
  “尊者当知!我和上尊者舍利弗已涅槃,我持舍利及衣钵来。”
  于是,尊者阿难闻纯陀沙弥语已,往诣佛所,白佛言:
  “世尊!我今举体离解,四方易韵,持辩闭塞,纯陀沙弥来语我言:‘和上舍利弗已
涅槃,持余舍利及衣钵来。’”
  佛言:
  “云何,阿难!彼舍利弗持所受戒身涅槃耶?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涅槃
耶?”
  阿难白佛言:“不也,世尊!”
  佛告阿难:
  “若法我自知,成等正觉所说,谓:四念处、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
支、八道支涅槃耶?”
  阿难白佛:“不也,世尊!虽不持所受戒身,……乃至道品法而涅槃,然,尊者舍利
弗持戒多闻,少欲知足,常行远离,精勤方便,摄念安住,一心正受,捷疾智慧、
深利智慧、超出智慧、分别智慧、大智慧、广智慧、甚深智慧、无等智慧,智宝成就,
能{视}[示?]、能教、能照、能喜,善能赞叹为众说法,是故,世尊!
我为法故,为受法者故,愁忧苦恼。”
 
 佛告阿难:
  “汝莫愁忧苦恼!所以者何?若{坐}[生]、若起、若作、有为、
败坏之法,何得不坏?
欲令不坏者,无有是处。我先已说:‘一切所爱念种种诸物,适意之事,
一切皆是乖离之法,不可常保。’譬如:大树根、茎、枝、叶、华、果茂盛,大枝先折;
如大宝山,大岩先崩,如是,如来大众眷属,其大声闻先般涅槃。若彼方有舍利弗住者,
于彼方我则无事,然其彼方,我则不空,以有舍利弗故。
  我先已说故,汝今,阿难!如我先说,所可爱念种种适意之事,皆是别离之法,是故
,汝今莫大愁毒。阿难!当知:如来不久亦当过去,是故,阿难!当作自洲而自依,当作
法洲而法依,当作不异洲、不异依。”
  阿难白佛:
  “世尊!云何自洲以自依?云何法洲以法依?云何不异洲、不异依?”
  佛告阿难:
  “若比丘身身观念处,精勤方便,正智、正念,调伏世间贪忧;如是,外身、内外身
;受……心……法法观念处亦如是说。
  阿难!是名自洲以自依,法洲以法依,不异洲、不异{洲}依。”
  佛说此经已,诸比丘闻佛所说,欢喜奉行。
相应部47相应13经/纯陀经(念住相应/大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
  当时,生病、痛苦、重病的尊者舍利弗住在摩揭陀国的那罗迦村,而纯陀沙弥为尊者
舍利弗的侍者。
  那时,尊者舍利弗因病般涅槃了。
  那时,纯陀沙弥拿了尊者舍利弗的钵与僧衣后,到舍卫城祇树林给孤独园,去见尊者
阿难。抵达后,向尊者阿难问讯,接着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后,纯陀沙弥对尊者阿难
这么说:
  “大德!尊者舍利弗已般涅槃了,这是他的钵与僧衣。”
  “纯陀学友!这是一个应该去见世尊的谈论主题,来!纯陀学友!让我们去见世尊。
抵达后,告诉世尊这件事。”
  “是的,大德!”纯陀沙弥回答尊者阿难。
  那时,尊者阿难与纯陀沙弥去见世尊。抵达后,向世尊问讯,接着在一旁坐下。在一
旁坐好后,尊者阿难对世尊这么说:
  “大德!这位纯陀沙弥对我这么说:‘大德!尊者舍利弗已般涅槃了,这是他的钵与
僧衣。’大德!听到‘尊者舍利弗已般涅槃了’后,我的身体就像被麻醉了一样,我不辨
方向,法对我也不清楚了。”
  “为什么呢?阿难!舍利弗带走你的戒蕴后般涅槃,或带走定蕴后般涅槃,或带走慧
蕴后般涅槃,或带走解脱蕴后般涅槃,或带走解脱智见蕴后般涅槃吗?”
  “大德!尊者舍利弗未带走我的戒蕴后般涅槃,或定蕴……(中略)或慧蕴……或解
脱蕴……或带走解脱智见蕴后般涅槃,但,大德!对我来说,尊者舍利弗是教导者、指导
者、开示者、劝发者、鼓励者、令人喜悦者、说法的不疲倦者、同梵行者的资助者,令我
们回忆起尊者舍利弗的法之滋养、法之受用、法之助益。”
  “阿难!以前这不是被我说过吗?与一切所爱的、合意的分离、别离、异离。阿难!
在这里,这如何可得:‘凡那被生的、存在的、有为的、败坏之法都不要被破坏。’这是
不可能的!阿难!犹如有心材住立的大树,最大的枝干会断落。同样的,阿难!有心材住
立的大比丘僧团,舍利弗已般涅槃了。阿难!在这里,这如何可得:‘凡那被生的、存在
的、有为的、败坏之法都不要被破坏。’这是不可能的!
  阿难!因此,在这里,你们要住于以自己为岛,以自己为归依,不以其他为归依;
以法为岛,以法为归依,不以其他为归依。而,阿难!比丘如何以自己为岛,
以自己为归依,不以其他为归依;以法为岛,以法为归依,不以其他为归依呢?
阿难!这里,比丘住于在身上随观身,热心、正知、有念,能调伏对于世间的贪与忧
;在受上……(中略)在心上……(中略)住于在法上随观法,热心、正知、有念,
能调伏对于世间的贪与忧。
阿难!比丘这样住于以自己为岛,以自己为归依,不以其他为归依;以法为岛,
以法为归依,不以其他为归依。
  阿难!不论现在,或我死后,凡任何住于以自己为岛,以自己为归依,不以其他为归
依;以法为岛,以法为归依,不以其他为归依者,阿难!对我来说,这些比丘必将是任何
那些对学热衷者中第一的了。”
注解:
感想:
令我感到伤感的一经,虽然已经是久远前的事了,但经文的记述总会让学生我想起
传播佛法的尊者们的事蹟,也要勉励自己的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五分法身)。
而五分法身,以及四念住的自依止、法依止也是佛陀与尊者们的教诲,
即使现在已经看不到佛陀与尊者们的色身,
自身行佛法我想也是对佛陀与尊者们最好的敬意表示了。
经文比对上,北传是说 舍利弗涅槃并未持所受的五分法身涅槃。
如下:
佛言:
  “云何,阿难!彼舍利弗持所受戒身涅槃耶?定身、慧身、解脱身、解脱知见身涅槃
耶?”
  阿难白佛言:“不也,世尊!”
  佛告阿难:
  “若法我自知,成等正觉所说,谓:四念处、四正断、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
支、八道支涅槃耶?”
  阿难白佛:“不也,世尊!虽不持所受戒身,……乃至道品法而涅槃...
南传是说:舍利弗涅槃未带走阿难的五分法身。
如下:
“为什么呢?阿难!舍利弗带走你的戒蕴后般涅槃,或带走定蕴后般涅槃,或带走慧蕴后
般涅槃,或带走解脱蕴后般涅槃,或带走解脱智见蕴后般涅槃吗?”
  “大德!尊者舍利弗未带走我的戒蕴后般涅槃,或定蕴……(中略)或慧蕴……或解
脱蕴……或带走解脱智见蕴后般涅槃
传承经文的不同,尚待进一步的讨论与理解。
作者: FRX (がぬすぬ)   2016-09-03 09:13:00
难道舍利弗尊者回小向大之说是由此而来?
楼主: Samus (阿建)   2016-09-04 22:29:00
这我也不知了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