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338(上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6-06-18 01:43:14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338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
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
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
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
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Ⅲ) 叹彼佛刹
  请看《大经科注》第八百零六页最后一行:“叹彼佛刹”。请看经文:
  【观彼殊胜刹。微妙难思议。功德普庄严。诸佛国难比。】
  这个赞叹是本师释迦牟尼佛赞叹的,让我们联想到,十方三世无量无边诸佛刹土,没
有一尊佛不像世尊一样赞叹。由此可知,弥陀的功德无比的殊胜,十方一切诸佛都比不上
。他是究竟圆满的智慧功德,无量的悲心,开净宗法门,度无量无边苦恼众生,往生极乐
世界就成佛。所以这个法门叫人难信易行,只要不怀疑,真正相信有极乐世界,释迦牟尼
佛不会欺骗我们,有阿弥陀佛,有四十八愿接引众生。
  我们看经文,‘观彼殊胜刹,微妙难思议,功德普庄严,诸佛国难比’。这首偈很普
通,要多念、要多记熟,让我们时时刻刻想到极乐世界。下面我们看念老的注解,这是第
三首,“赞佛国土。极乐世界国中万物,严净光丽,形色殊特,穷微极妙”。下面解释,
“其形色”,形状、颜色,光明、相好,“名数”,名是讲种类,说不尽,数量也没办法
说清楚,都不能称说,说不尽,“亦无能清辩”,没有人有这个能力清清楚楚的把它辨别
出来,它太多了,无量无边。“盖彼土殊胜微妙,非言思所能及”,言是言说,说不尽;
思是思惟,无法想像,太微妙了。“故曰:观彼殊胜刹,微妙难思议”,释迦牟尼佛这样
的赞叹它。
  “种种庄严,入一法句,即清净句,即真实智慧无为法身”。它的体是真实智慧无为
法身,是从这一个体出现的。法身没有相,法身确实充满真实无量智慧。六祖惠能大师开
悟的时候告诉我们,“何期自性,本自具足”。具足什么?第一个是智慧,具足真实智慧
,这个智慧无量无边;具足功德,功德不是外头来的,功德也是无量无边;相好,相好是
形相,六根能够接触得到的也是无量无边,无法想像,无人能说出来。法身没有相,能现
一切相,现相不能说它有,不现不能说它无,真正是离四句,绝百非,往生到西方极乐世
界就见到了。如果不是在极乐世界,十方诸佛刹土里头,一定是明心见性、大彻大悟才见
到。虽见到,还要经历很长的时间,因为见到法身,圆教初住菩萨就见到了,往上去,十
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四十一个阶级,见到法身,等觉才见到圆满法身。前面四
十个位次也见到法身了,不圆满,所谓分证。古人用月亮做比喻,把圆满的法身比喻作满
月十五,你见到是满月,满月之前,从月牙到我们农历的十四,十五是满月,十四,都是
分证。一天比一天见得多一点,到十五圆满,十五是究竟见到,十四之前是分证见到,不
是圆满的。这才能真正见到自己本来面目。
  遍法界虚空界从哪来的?法身变现来的。法身,有缘就现相,没有缘不现相。哪些没
有缘?等觉菩萨以上就没缘了,他们所见的是什么?大光明藏,一片光明,那是法身。法
身不生不灭,法身在哪里?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换句话说,我们今天这个世界,这个地
球,这个太阳系、银河系,我们所体会到的虚空法界都在法身之中,没离开法身,离开法
身它不能存在。像我们看电视,频道所显的这些现象离不开屏幕,离开屏幕它就不能显现
,屏幕就好像是法身,要依靠屏幕现一切现象。所以现相不是真的,现相都是生灭法,常
寂光不生不灭。所以现相不能说它有,不现相不能说它无。古往至今,多少聪明人在探索
这个问题,用的方法对了就有缘。这方法是什么?戒定慧,持戒得定,持戒的目的是什么
?是得定,得定的目的是开智慧,智慧开了这个境界就见到,智慧不开见不到。我们今天
能够体会到一些,是听释迦牟尼佛说的,释迦牟尼佛要不给我们说明我们不知道。
  “极乐依正”,说得好,依报是环境,正报是居住在极乐世界的那些人。那个世界只
有两种人,一个是佛,阿弥陀佛,除佛之外是菩萨,是佛的学生,佛是老师,菩萨是学生
。都是菩萨,而且都是大乘菩萨,为什么?发菩提心,一向专念,这就是大菩萨,没有发
菩提心不能往生。所以菩提心重要,前面我们学过,四土三辈九品统统需要“发菩提心,
一向专念”才能往生,这是不能不知道的。
  我们接着往下看,“故下云”,后面这两句,“功德普庄严。如是妙土,如经云:超
逾十方一切世界,故云诸佛国难比”,比不上。诸佛国也是我们自性变现的,极乐世界还
是自性变现的,统统是自性变现的,为什么还有差别?这个差别怎么发生的?《华严经》
上佛告诉我们,这个宇宙无量无边诸佛刹土,都不外乎“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唯心所
现再加上个唯识所变就不一样了,如果只有唯心所现没有唯识所变就完全相同。什么地方
没有唯识所变?实报庄严土。每一尊佛都有实报庄严土,释迦本师的实报土叫华藏世界,
阿弥陀佛的实报土叫极乐世界。极乐世界里面没有识,八识五十一心所没有,只有心现没
有识变。我们这个世界,除了华藏世界是心现之外,其他的九法界都是识变的,九法界里
面还包括佛法界,也就是其他的十法界,唯识所变。
  所以十法界里头,佛法界的佛是什么地位?这个不能不知道。贤首、天台都说,那个
佛的地位是相似即佛。佛在经上讲的戒定慧三学他都懂得,而且依教奉行学得很像,为什
么叫相似?他没见性,烦恼伏住没断,他还是凡夫。六道里头是凡夫,大乘教叫他做外凡
;十法界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佛,叫内凡,把它分成内外,内是靠近觉悟。所
以十法界里面的佛要断无明,无明真的断了,什么叫无明?六根接触六尘境界不起心、不
动念,就是断了无明,无明就是起心动念。所以它是属于识,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愈来愈
严重。起心动念是无明,十法界里面的佛。分别,分别也断了,那就是菩萨。阿罗汉还有
分别,执著断了是阿罗汉,阿罗汉没有执著。这些理事搞清楚、搞明白,我们就知道怎么
叫修行,修什么。
  大乘教里面,修行就是在境界上练功夫,练什么功夫?练不执著。我对于世间一切法
、七情五欲不再执著了,一切都随缘,不放在心上,这就是阿罗汉。如果是真正断掉了,
断掉就证阿罗汉,阿罗汉修什么?修分别,因为他还有分别,没有执著,他有分别。分别
断掉之后他就提升了,菩萨,菩萨不分别。菩萨再向上提升就成佛了,菩萨还有起心动念
,没有分别执著。所以最高的,不起心、不动念,那就成佛了。眼见色,耳闻声,看得明
白、听得清楚,不起心、不动念,这叫佛。修什么?就修这个。用什么方法修?什么方法
都行,八万四千法门、无量法门,方法门道无量无边无数无尽,所修的是一桩事情,就是
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如果你见色闻声起心动念、分别执著统统都有,就叫六道
凡夫,凡跟圣是从这来的,不能不知道。明白了,那就晓得真修行就是看破、放下。我跟
章嘉大师见面,头一天教给我的,看破、放下。看破什么?了解事实真相就看破了;放下
什么?放下妄想分别执著。看你放几多,你在哪个位次上。真正不执著就证阿罗汉果,六
种神通现前,智慧德能都现前,这小乘。不分别是菩萨,菩萨的阶级很多,各宗判教不一
样,那个关系不大,没有什么大关系,原理原则完全相同。总而言之,还是要用看破放下
,不能停止,还要努力。证得阿罗汉之后,一定要向上提升去作菩萨,十信位的菩萨,十
住位的菩萨,十行位的菩萨,十回向的菩萨,十地菩萨,才有等觉、妙觉,才圆满。
  极乐妙土妙不可言,“如经云:超逾十方一切世界”,逾是超过,“故云:诸佛国难
比”,不能跟它相比。我们再看下面经文,“叹发大愿”,这个叹是赞叹,赞叹发大愿的
人。
(Ⅳ) 叹发大愿
  【因发无上心。愿速成菩提。】
  人要发大心,为什么?希望早一天成无上菩提,菩提就是大觉,大觉从哪里来的?从
心量大来的。心量大的是什么?无比的广大是佛,心量小的不能成就。这两句话提醒我们
,人的心量小,念佛,像蕅益大师比喻说的,念到风吹不动、雨打不湿,这做比喻,没有
发菩提心,能不能成就?不能成就,还是六道里的凡夫。一个人成就,无论是世法、是佛
法,成就的大小跟心量成正比例,你有多大心量,你就能有多大成就。学佛要成无上道,
超越世间太大太大了。那我们学佛要用什么心量?要像释迦牟尼佛的心量、要像阿弥陀佛
的心量,你才能够了生死出三界。了生死就是脱离六道轮回,不但脱离六道轮回,还要脱
离十法界,不发心怎么行?不发心,你对这个地方有贪恋,你舍不得离开这个地方。你为
什么不能成就?就是舍不得障碍了你。
  ‘因发无上心,愿速成菩提’。我们看念老的注解,这是“赞感人发心”,感叹有这
样发心的人。十方菩萨看到极乐世界庄严清净,超越十方国土,这是环境,见到极乐世界
了,这么殊胜。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是怎么去的?“佛号功德”,是念佛去的。信愿持名
,这叫三资粮,如鼎三足,缺一不可。虽然说,蕅益大师讲得好,能不能往生完全在信愿
之有无,品位高下都在念佛功夫的浅深。如果你说,往生的条件只要有信、有愿,我可以
不要念佛,我真信、我真愿意去,到后来怎么?不能往生。蕅益大师讲错了?没讲错。你
是有资格往生,为什么不能往生?极乐世界没有你的位子,你往生到极乐世界,极乐世界
没地方容纳你。下下品往生的人至少也念了一句阿弥陀佛,一句十句,这是讲最少的。一
生,临命终时一念十念都能往生,十念一念什么?下下品。你要是连念一句都没有的话,
那下下品你都不能去,你到极乐世界打个转就回头了,那个地方没有你的位子,这我们要
晓得。好像上学去读书,学校让你进去,没有这个班级,你想进哪,没有,这个道理要懂
。念佛功夫愈深品位愈高,念到功夫成片,那就不在凡圣同居土了,功夫成片就是方便有
余土。什么叫功夫成片?心里头只有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什么也没有。换句话说,
他能做到什么都不放在心上,心上只放阿弥陀佛,时时刻刻就是一句佛号,不拘多少,计
数不计数都没有关系,关系在放得下,什么都放下了,都不管了,这个重要。世间事,好
事,利益众生的事情要做,做了怎么样?也不放在心上,心上还是一句佛号。这个功德不
可思议,普度一切。所以,信愿念佛,这叫三资粮,念佛是行,信愿行三资粮具足,你只
具足两条,第三条没有,不行。许许多多人在那个地方在误会,读蕅益大师的《弥陀经要
解》,看到蕅益大师这句话欢喜,能不能往生完全在信愿之有无,品位高下在念佛功夫的
浅深。你不念佛,一声佛也没念过,你到极乐世界去,没有这个品位,下下品品位,临终
一念十念,没有品位怎么?到那里去,你没有立足之地,换句话说,阿弥陀佛不来接引你
,你不能不知道。老实念佛还是很重要的事情,有信有愿,后面加老实念佛,没有一个不
往生,万修万人去。
  这个底下说,“佛号功德,普度一切,因发大心”。发什么心?下面说,“愿己成佛
,亦成就如是刹土”。要愿自己成佛,念佛成佛,成佛之后,你的佛国要像阿弥陀佛极乐
世界一样。行吗?行,要有这个心,有这个心自然成,为什么自然成?极乐世界是法性土
。极乐世界在哪里?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在,在怎么样?没有缘看不到,是这么个
关系。古德告诉我们,净宗法门,“生则决定生,去则实不去”。这个话什么意思?极乐
世界遍满法界,这是事实真相,极乐世界融合遍法界虚空界无量无边诸佛刹土变成什么?
变成一佛土。这个佛是谁?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名号是什么意思?阿翻成中国意思是无,
弥陀翻作量,佛翻作觉。成佛是无量觉,哪一尊佛不是无量觉?只要成佛都叫无量觉。你
明白了没有?所以只要成佛了,你居住的佛土就是极乐世界、就是遍法界虚空界,究竟圆
满。一身就是无量身,一身叫阿弥陀,无量身叫各种不同的名号,《万佛名经》里面讲了
一万二千多个佛号。佛号讲得完讲不完?讲不完,真的无量无边无尽无数。所以整个法界
说到最后一法界。
  “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这句话我相信学佛的人听到耳熟,意思你没懂,你要
懂就晓得,诸佛是一法身。那我们呢?我们不是佛,跟佛还是一法身,他知道,我们不知
道。极乐世界是妙土,我们这个地方也是妙土,也不例外。到最后回归到一个原点,回归
到自性,功德就圆满。我们要常常有这种概念,心量自然扩大,慈悲也就随着心量扩大,
对一切众生有慈悲心、有爱心。佛法讲慈悲不讲爱,为什么?爱里头有情,慈悲里头没有
情,有智慧。换句话说,以智慧为体的爱叫慈悲,慈悲里头加一点感情就是爱,不同在这
里。佛法殊胜,学了之后利益无量无边。学了以后,确确实实对内帮助我们化解了贪瞋痴
慢疑,再深入一层,化解了妄想分别执著,你成佛了。化解贪瞋痴慢疑是阿罗汉的境界,
对外,对人、对事化解了怨恨恼怒烦,烦是烦恼,烦。外没有怨恨恼怒烦,内没有贪瞋痴
慢疑,你说你快不快乐、你幸不幸福?这种生活是不是方东美先生所说的人生最高的享受
?内没有贪瞋痴慢疑,外没有怨恨恼怒烦,生活在哪里?生活在智慧清净平等的世界里。
这个世界在哪里?就在当前,一步也没离开,境随心转。你说不是,你当然不是,你有怨
恨恼怒烦,你有贪瞋痴慢疑,你见不到这个世界。你必须把错误的念头放下、丢掉,它就
现前,法性土就现前,统统在一念。
  下面念老引《维摩经》来说,“如《维摩经》云:以诸净国严饰之事,成己佛土。亦
能如是济度,尽未来际。”《维摩经》上讲,这是说极乐世界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是用十
方三世一切诸佛清净国土庄严自己的国土、成为自己的佛土。这是阿弥陀佛发四十八愿,
用五劫时间去考察、去学习,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国土他都到了,都去考察、都去参观、都
去学习,回来之后成就自己的国土。自己国土怎么来的?是集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刹土里面
微妙的大成,诸佛国土里面的好事,极乐世界全有;诸佛国土里头还有一些欠缺的,极乐
世界没有,这就成为一切诸佛刹土里头第一殊胜。希望这些菩萨们都能发无上心、都能成
就菩提,自己度众生的国土就像阿弥陀佛极乐世界一样,这就是这两句经文的意思。再看
底下这一段,“佛光益众”。这里头分两个小段,“弥陀放光”。
Ⅲ 佛光益众
(Ⅰ) 弥陀放光
  【应时无量尊。】
  ‘无量尊’就是无量寿佛。
  【微笑现金容。光明从口出。遍照十方国。回光还绕佛。三匝从顶入。】
  这佛放光。我们看念老的注解,“右文显感应道交,如来放光加持”,这个如来是阿
弥陀佛。《宋译》本里面说,“尔时彼佛无量寿,化导他方菩萨心。密用神通化大光,其
光从彼面门出。故知无量尊即无量寿佛”。这从《宋译》里头经文非常明显,就是无量寿
佛,就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微笑现金容’,“于彼佛金容示现微笑之相”,阿弥陀
佛微笑,现这个相。故知无量尊就是无量寿佛。微笑现金容。《会疏》里头也有说,“应
时,应菩萨发愿时。欣笑,授记之相。如来常住三昧”。三昧是梵语,翻成中国意思就是
禅定,梵文的意思是正定,三翻作正,三昧是正定。这一点我们也要知道。菩萨住正定,
无有不定时。定是什么?心里面没有一个念头,这叫正念,正念是无念。有一个念头就不
叫三昧,叫起心,起心动念,起心就是动念,动念就是起心。中国人常常把它连起来在一
起讲,起心动念,动念起心。那怎么样?那就不是佛了,佛心不动。惠能大师告诉我们,
他开悟的时候,第四句话说“何期自性,本无动摇”,本无动摇就是常住三昧。所以也可
以说它是自性本定,没有起心动念,常住三昧。
==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ppt51543 (不要五四三)   2016-06-18 15:15:00
随喜功德 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6-06-19 22:01: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