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址:http://agama.buddhason.org/SA/SA0600.htm
北传:杂阿含600经, 别译杂阿含174经 南传:相应部1相应17经
检索 关涉主题:实践/守护与自制‧譬喻/乌龟缩入壳 (01/17/2014 18:00:31 更新)
杂阿含600经[正闻本1376经/佛光本1260经](诸天相应/八众诵/祇夜)(庄春江标点)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子,容色绝妙,于后夜时来诣佛所,稽首佛足,退坐一面,身诸光明,遍
照祇树给孤独园。
时,彼天子而说偈言:
“难度难可忍,沙门无知故,多起诸艰难,重钝溺沉没。
心随觉自在,数数溺沉没,沙门云何行,善摄护其心?”
尔时,世尊说偈答言:
“如龟善方便,以壳自藏六,比丘习禅思,善摄诸觉想。
其心无所依,他莫能恐怖,是则自隐密,无能诽谤者。”
时,彼天子复说偈言:
“久见婆罗门,逮得般涅槃,一切怖已过,永超世恩爱。”
时,彼天子闻佛所说,欢喜、随喜,稽首佛足,即没不现。
别译杂阿含174经(庄春江标点)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
时,有一天,光色倍常,于其夜中来诣佛所,威光普照,遍于祇洹,赫然大明,却坐
一面而说偈言:
“出家甚为难,极难难可见,愚者作沙门,多有诸事难。
怖畏懈怠者,常无欢喜心,云何而得行,于彼沙门法?
不能禁其心,数生不欢喜,想欲得自在,云何而除灭?”
尔时,世尊以偈答曰:
“比丘覆恶觉,譬如龟藏六,比丘无所依,亦不恼害彼,比丘入涅槃,都无有讥论。
”
天复以偈赞言:
“往昔已曾见,婆罗门涅槃,嫌怖久弃舍,能度世间爱。”
尔时,此天说此偈已,欢喜还宫。
相应部1相应17经/困难经(诸天相应/有偈篇/祇夜)(庄春江译)
“沙门法是困难的,难以为无能者忍耐,
因为多数在那里有障碍,愚者在该处沉没。
能行多少沙门法,如果不防护心?
会在一步步中沉没,随顺于意向的控制。”
“如龟的肢体在自己的龟壳中,比丘收妥于意之寻中,
不依止的、不恼害其他人,已般涅槃,不会非难任何人。”
注解:
1.“其心无所依”,别译杂阿含经作“无所依”,南传作“不依止的”(Anissito),
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独立的”(Independent),并引注释书说,
“不依止的”指的是不依止的“渴爱”与“邪见”。
2.“比丘覆恶觉”,南传作“比丘收妥于意之寻中”
(samodahaṃ bhikkhu manovitakke),
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缩在心的想法中”(Drawing in the mind's thoughts)。
按:“寻”(vitakka),另译为“觉;寻求;思惟:思考;考虑思想”。
感想:
面对六根对六境的触、受冲击时,把心收摄在止禅的业处(南传常使用的),
或把心安在四念住上(佛教共通教义)或念佛(北传常用)
根本的方法可以在此经中得到印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