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请益] 净空法师开示的闻思修?

楼主: CassSunstein (Pm)   2014-11-08 11:45:56
末学小小愚者,只是猜测若经由多次思虑,或许有一得也说不定。
※ 引述《summertrees (夏天树)》之铭言:
: ※ 引述《minimalist (极简者)》之铭言:
: : 日前与一位师姐讨论,他说读经不需了解其意,不要思维。只要一直读下去,最后就会开
: : 悟。
: : 但我目前学习的都是讲求闻、思、修 。然后又看到净空法师的开示影片,他说思不是研
: : 究,研究就错了
: : http://m.youtube.com/watch?v=7d5ura-dBa8
: : 末学无法理解那位师姐与法师的开示,所以提出讨论…
: : 合十
: 推 summertrees: 这是两种情况,一直读下去,不去思辨其意,这是修定 11/07 18:18
: → summertrees: 能够让自己这么读个三千遍,你戒定的基础有了, 11/07 18:20
: → summertrees: 你自性本具的智慧会透出来,这时你看佛经就懂了 11/07 18:21
: 所以法达禅师诵《法华经》三千部,六祖从来没学过,不识字,让法师念到第二品,
~~~~~~
六祖不识字,不意谓六祖“脑筋不思考”啊...
六祖父母没办法送六祖入学识字,不代表这样的小朋友长大后,
就不会自然“不学而知”(即便是儒家)圣人教导的慎思明辨的重要啊....
: 他就明白整部《法华经》说什么,反过来为法达禅师解说。
: 而法达禅师正因为有三千部《法华经》的基础,所以六祖一点拨,他立刻开悟。
: 因为三千部《法华经》的基础,法达禅师的心是定的,因为有戒定的基础,
: 十年三千部《法华经》打下的基础,法达禅师才能立刻开悟,因为他就差临门一脚了。
: 不只诵经,拜佛也可以开悟,念佛也可以开悟,八万四千门,门门都可以开悟。
: 端看你用什么方法去学。你是由戒生定、因定开慧,那就一定可以开悟。
: 说到一直读下去就会懂,虽然我没有很大的体悟,但也有过两次小小的经验,
: 分别是在诵《地藏经》和《无量寿经》时,本来似懂非懂的地方,真的有一天
: 突然在读诵时懂了!这种懂真的不是我去想,我根本没有想,只是如实念过去而已。
妙禅刘先生某天夜睹明星,也“发自内心自认为”他懂得“无上正等正觉境界”的佛法了
。So?.....因此,对于佛法所谓“自悟”,我知道佛陀的意思:难以言说。因为说之不尽
。但诸位难道不曾想起佛陀也提醒大家不可“未悟而以为悟”?
当然,若是“真的”悟了,那也不错。因此末学并非怀疑s大的悟境。
只是提醒若其他依照s大说法做法,而某天“也‘悟’了”的人们....
只是,麻烦在于:那名也“自觉悟了”的当事人,如何避免自己成了妙禅第二?
复次,印光大师、净空法师皆宣扬净土宗:先专心念佛得生净土后,即便是下品之人,在
极乐净土莲花池中,再慢慢“思维”(几劫的光阴)不迟,反正不会再回六道妨碍修行。
这是净土宗的法门方向。
因此很适合阿公阿婆(诸位已经无法强求自己长辈去“思维”)的佛教徒。
至于如果愿意去“思维”的佛教徒,诵经之“同时”,末学浅见认为,
“诵”与“思”同时并行,并非不可。不过这就是看个人功力。
末学也不敢自认有啥进境。尚在努力中。
只是知道这个法门并非如净土宗所言那般“不宜”。
借用m大在coo大文章中的推文内容:
推 minimalist: 谢谢c大的引用经论。看来广论在修习轨理中,宗就明确 11/08 06:38
→ minimalist: 指出修是止修,不应思维是邪执。末学惭愧没把广论读好 11/08 06:38
→ minimalist: 。不过这样一来,就与印光大师的阅经原则有极大出入。 11/08 06:38
→ minimalist: 两边都是祖师大德,为何见解会有如此大的差别? 11/08 06:38
推 minimalist: 最常听到的解释,应该又是八万四千法门,应众生根基 11/08 07:15
→ minimalist: 而有所不同 11/08 07:15
我的意见大致如m大的心得。菩提道的广论的内容基本上可信可行,对于修行菩萨乘的“理
路”说得很好。末学浅见认为只要保留、排除宗喀巴在菩提道的广论中所言有“比菩萨乘
境界更高更殊胜的金刚乘”的让信徒“未来预计修课方向”的“伏笔”即可。
若能如此,即可保留其阐述菩萨乘修行理路的正典之利,而辟除为了通达(所谓的)金刚
乘,而在修完菩萨乘后再去修行教义另类到要戒慎之的金刚乘的次第,最后天晓得会修成
怎样情况的结果。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11-08 11:57:00
请问在广论第几页第几行,末学消文一下。今天刚好有课,或许末学可以帮请教问题。在下士道之前的道前基础有提到,若堪为法器者往后可进修密咒道,若不然者,依菩提道次第广论修学即可。另在上士道授菩萨戒的地方,有说若有修学密咒道,此菩萨戒律仪要先学习授持。
楼主: CassSunstein (Pm)   2014-11-08 12:06:00
我印象上在该书最后篇章?"特学金刚乘法"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11-08 12:08:00
最后特学金刚乘在最前面的道前基基础就有提及,如上所说
楼主: CassSunstein (Pm)   2014-11-08 12:08:00
末学浅见倾向抓公约数 在彼此月旦中趋近真义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11-08 12:09:00
要首尾的脉络一起看才不会断章取义,中间还有授菩萨戒。
楼主: CassSunstein (Pm)   2014-11-08 12:09:00
即便南传解脱道也接受菩萨乘此教义的共存 但金刚乘的教义 毕竟另类到 修行者就谨慎视之为宜吧..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11-08 12:10:00
所谓的金刚乘是大乘显密教法中的密咒道部分,并不是别于大乘,这在菩提道次第广论有提到,大乘尽摄显密无虞,古印度佛法密续的部分曾传往汉地与藏地,传承均来自古印佛教,不过汉地的历史在三武一宗灭佛后有许多断层,其中唐
楼主: CassSunstein (Pm)   2014-11-08 12:14:00
我知道coo大说的密教理路 只是在于怎么看待此理路..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11-08 12:14:00
密东传到日本,近代有回流,其他汉地本有玄奘所传的法相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11-08 12:15:00
唯识学和南山律等,也因历史因素中断,近代从日本回传。
楼主: CassSunstein (Pm)   2014-11-08 12:16:00
解脱道也不排除菩萨乘 至于更后期金刚乘的说法一出一山还有一山高 越早期的教义越被后期吃豆腐.....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11-08 12:18:00
确实,过去末学接触汉传时有这种一山比一山高的说法,后
楼主: CassSunstein (Pm)   2014-11-08 12:18:00
其实我一直联想到国父演讲三民主义..国父逝世后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11-08 12:19:00
来转往南传学习发现很多大乘教法有脱钩,这也是末学后来
楼主: CassSunstein (Pm)   2014-11-08 12:19:00
国父思想越扩展越庞大..我隐约有怎么跟佛教还蛮像的
楼主: CassSunstein (Pm)   2014-11-08 12:20:00
不是有笑话说 国父复生去考国父思想 国父自己都被当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11-08 12:21:00
,就不会产生相互的谤法,可惜有人将藏传称为藏密以为藏传只有古印度佛教中的密续,这是因为过去语言隔阂不认识现在法鼓佛教学院和中华电子佛典等有在进行藏文大藏经的汉译,将来会整合至CBETA电子佛典中。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4-11-08 12:34:00
其实六祖开悟仍须五祖印证,法达禅师开悟亦须六祖印证。而s大所言的作法,是遵承印祖教诲。避免凡情妄想,卜度思量。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11-08 12:38:00
惠能法师“獦獠作佛”公案:http://ppt.cc/V7eh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4-11-08 12:38:00
承如印祖之言,不起分别,自然妄念潜伏,天真发现。于方法上应该没什么争议才是。致于悟境之深浅,祖德也警惕过不可以误为悟..等诸多教诲~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11-08 12:40:00
对于汉地本有的佛、道等文化思想,佛教是外来文化,在本土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原本儒、道的交会,东晋时有格义之说,类似世说新语之类的清谈,后来鸠摩罗什入汉地,发现很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4-11-08 12:42:00
所开悟并非自己说的算,仍要有证量之大德来印证。而末法时期,何处找这些善知识呢 ? ^ ^"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11-08 12:43:00
多汉地法师说法错误,加以矫正,如"天真发明"之类的就是道家有抱一守虚的修行观下所延伸出来,这与印度佛教正统的修行很多地方说不同,所以禅宗也有如来禅与祖师禅之论
作者: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4-11-08 12:48:00
若无证量之大德印证,妄说自悟,也只是个人行为。因果自负。但这件事与修学之方法,应该分开来看,会比较公平合理。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11-08 12:57:00
密咒在观想本尊时,例如两只眼睛分别代表世俗谛与胜义谛,身上的服饰配件等分别代表三十七道品,若不了解二谛的内涵、三十七道品的内涵,这些怎么修学,试问观修的本尊是什么样的佛本尊?那只是自己的妄想罢了,与外道无异。本尊的内心是菩提心,菩提心之前要有大悲心,大悲心之前要有出离心,还有身上有六度波罗蜜的表法与大般若经所说的十六空,这些全都融摄于本尊的观修,但对于四圣谛、二谛、三十七道品、大悲心、菩提心、般若经、六度波罗蜜等内涵都没有了解实修,如此去观修本尊那么成了什么本尊?如b板友所说,不能妄说,例如依古印度正统佛法所教授的菩提心修持,菩提心生起的分类、界限均有严格的证量定义,并配合相关的戒律,如生起愿菩提心之证量时如法授持愿菩提心戒,生起行菩提心时授持行菩提心戒,很多有如实修行的修行者,都还不敢说自己生起发菩提心,妄说自悟。若把浑沌无知当作天真发明,是很大的误解,比如小婴儿很天真,但很无知,不但无法教示众生四圣谛、六波罗蜜等,没有分辨抉择的智慧,处处还要大人严加看管防止发生意外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