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类] 近取因、俱生缘、果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4-10-29 15:52:19
摘自:《摄类学》
洛桑却佩格西
1. 因
【物之能生,是物因之性相者,凡是物,尔之能生,皆应为尔因之性相故,物之因分为二
种,谓物之亲因(直接因)及物之疏因(间接因),】
以瓶来说,瓶子之能生,是瓶子的因;柱子之能生,是柱子的因。凡是实事,尔之能
生,一定周遍是尔因之性相。
比如火是依于木柴而生起,依于火又生起烟,因此烟的直接因是火,间接因是木柴。
又比如以祖父母、父母、小孩三者来说,祖父母是小孩的间接因,父母是小孩的直接因。
投生轮回是因为业和烦恼所感,业和烦恼都是投生轮回的间接因,并不是直接因,所谓的
直接因是指依之而可以直接形成的原因,透过其它的因而可以形成的因,就是间接因。
【物之亲能生为物亲因之性相,而物之前刹那生者,为其相依(事例)】
实事的直接能生是实事直接因的定义,实事形成的前刹那的因就是实事直接因的事例

【物之疏能生(间接能生),为物疏因之性相,而物之前刹那生起之前刹那生者,为其相
依(事例)。以此类推一切物之亲因和疏因。复次,物之因分为二种,谓物之近取及物之
俱生助缘,】
实事的间接能生,是实事间接因的定义,物之前刹那生为直接因,物之前刹那生之前
刹那生为间接因。凡是实事都有其直接因和间接因,由亲因产生或由疏因而生,未来讲果
的时候,会讲到直间果(亲果)或间接果(疏果)。这里虽将因分为近取和俱生助缘二种
,但都包含在亲因和疏因里。所谓近取因,是指将来会成为果的体性之因,比如以金来造
金瓶,金子是金瓶的近取因,因为金子会成为金瓶的体性,能成为体性之因,就称为近取
因。造金瓶时,必须由工匠以工具来造金瓶,这些工具是有利于制造瓶子者,可是工具无
法成为金瓶的体性,所以称工匠、工具等助缘为金瓶的俱生缘。种子长出苗芽时,种子可
以成为苗芽的体性,所以种子是苗芽的近取因。种子要转成苗芽的体性,必须要有水、土
、肥料、温暖等助缘,这四者为苗芽的助缘也就是俱生缘。
圣位菩萨修行菩提道,最后成就佛果,所以(同一位)圣位菩萨(心续中的道谛—证
无我空性慧的心)是佛(遍智)的近取因,圣位菩萨所修的这条菩提道,比如菩提心、悲
心、空性(无我慧所缘的对境)等,就是佛的俱生助缘(菩提心、悲心、所缘的对境空性
等,是生起菩萨心中道谛的俱生缘)。近取因中有直接产生结果和间接产生结果者,俱生
助缘也有直接产生结果和间接产生结果者,能直接利于结果的就称为直接因(亲因),间
接利于结果的称为间接因(疏因),因此,近取因和俱生助缘,也可摄于亲因和疏因。
譬如,资粮道、加行道、见道三者渐次增上(道指心的智慧。资粮道的道,小乘行者
生起任运出离心所摄的善行,大乘行者生起任运菩提心(任运菩提心包含任运出离心)所摄
的善行,为道所摄,但不是道谛,道谛所摄的善行,是见道位以上行者心中现证无我空性
慧所摄),因此,资粮位(的心)是加行位(的心)的直接近取因,加行位(的心)是见
道位(的心)的直接近取因,资粮位(的心)是见道位(的心)的间接近取因。所以,近
取因有直接近取因和间接近取因。所有的资粮位、加行位、见道位,都是佛的间接近取因
。不论果报大或小,一定要具足近取因和俱生助缘,才能产生果报。虽然近取因是最主要
者,但是只有近取因是无法形成果报的。比如苗芽最主要的因是种子,可是若没有水、肥
等助缘,也无法生长出苗芽。要产生任何实事的结果,一定要具足近取因和俱生缘。
要成办任何事,一定要因缘具合,仔细推查会发现,不是在因之外另外有缘,也不是
在缘之外另有因,因与缘同义(从能生的角度可以说是同义,但是因是主要能生,缘是辅
助能生),所以凡是因周遍是缘,凡是缘周遍是因(从能生才有周遍),如同前面所说的
净饭王子、日友、甘蔗之苗裔,它们是异名但同义。平常我们会说因缘具合才能成办事,
若有因没有缘,或有缘没有因,都不能产生结果,此时,所说的因是指近取因,所说的缘
是指俱生缘。但若仔细思考,因就是缘,缘就是因。凡是因,都摄于直接因和间接因,而
直接因和间接因也包含在近取因和俱生缘;近取因和俱生缘,也包含在直接因和间接因。
没有近取因和俱生缘的直接因和间接因是没有的,同样的,没有直接因和间接因的近取因
和俱生缘是没有的。
一切实事,不论是色法、心法、不相应行全部都有直接因、间接因、近取因和俱生缘
,因此,在此讲说这四种因缘。若不谈外在的因果,而以内在不共的因果来说,可分为六
因四缘,在后面的章节将会讲到。
生:业和烦恼都是投生轮回的间接因,不是直接因。轮回的直接因(亲因)究竟是什么?
是萨迦耶见吗?
师:萨迦耶见(业与烦恼不是心识,业与烦恼加上爱取之后,才会变为我们现在的因位识
,心识包含整个心王与心所。业与烦恼、萨迦耶见等是心所,不是心王)也是轮回的
间接因,所谓直接因,因与果中间必须没有其他法间隔。以人为例,投生入母胎时,
其亲因是之前的中阴身,此世色蕴的亲因是父精母血的受精卵,其他受蕴等的亲因要
推到中阴身,中阴身也有微细的色身,其亲因则可推至前世。前世造业的补特伽罗与
此世中间有中阴身间隔,因此,前世并不是此世的亲因。例如,木柴生火,火生烟,
木柴与烟之间有火间隔,因此,木柴不是烟的亲因而是疏因(间接因)。(五蕴中色
蕴的近取因有粗细的不同,此世粗分色蕴(形状、颜色等)的近取因是来自父母的受精
卵,细分色蕴的近取因来自前一世、中阴身细分色蕴五根的续流。细分五根不是此世
粗分色蕴的近取因,此世粗分色蕴的近取因是受精卵;但细分五根是能让此世粗分色
蕴成长存在的直接俱有缘。无色界天人无粗分色蕴,细分五根亦不起作用。)
若可以成为果的体性,这个因就称为近取因;不能成为果的体性,可是却有助于果的
形成者,称为俱生缘。比如长出苗芽的因,最主要是种子,但还要有土地、肥料、水、温
暖等,这四者是苗芽的俱生缘,种子是苗芽的近取因。
上述是以外在因果建立的例子,最主要我们要思惟内在因果的建立,比如火、烟、金
子、苗等外在因果的建立,这些都是现前可以见到的,以这些作为比喻,最重要的是应用
到内在的因果。比如投生为人,单靠这一位补特伽罗就可以成为人吗?不行的,补特伽罗
是依于五蕴而安立的,因此,当补特伽罗出生时,需要连带五蕴一起出生,才能生为人。
依于五蕴而安立的我出生时,五蕴和我是一起出生的。五蕴和我的近取因为何呢?五
蕴和我的近取因各有不同,而五蕴和我的俱生缘大多数是相同的,但还是有些不同。比如
一个人的出生,必须这人前世死了,这世才能出生。前世若没有死,此世不能出生,因此
,此世这位补特伽罗的近取因,是前世的那位补特伽罗;前世补特伽罗心相续中的心,是
今世这个人意识的近取因。前世心王的眷属受、想、行这三个心所,这三个心所与前世的
心王随时都在一起,前世的受、想、行这三个心所,是这一世受蕴、想蕴、行蕴的近取因
。(五蕴中,色身(色蕴)与心识(受蕴、想蕴、行蕴、识蕴)有各自不同质流的近取因,但
色身与心识、五蕴彼此互为俱有缘这部分,在五蕴和假名安立的我是共通的。)
所以,这世的识蕴的近取因是前世的心;受蕴、想蕴、行蕴的近取因是前世心王的眷
属受、想、行这三类心所;补特伽罗的近取因是前世的那位补特伽罗。五蕴中还有一个色
蕴,色蕴分为粗品和细品,粗品色蕴(非同一位补特伽罗的质流)是指肉、骨、血、脉等
聚合的粗品色身;持命气以及五根(同一位补特伽罗的质流),这二者是属于细分的色蕴
。前世的补特伽罗死亡后,细分的色蕴(同一质流)会去向后世,而粗品色蕴(非同一质
流)无法带到来世的。以人为例,这一世,人也有细品的持命气及五根,其近取因是从他
前世细品的持命气及五根等细分色蕴的续流而来。这世的粗分色蕴的近取因是不是来自于
前世呢?不是!而是来自于此世的父精母血的受精卵,因此,色蕴的近取因有粗细的不同
。(粗分的色蕴依赖细分的色蕴,细分的色蕴依赖心,故粗分的色蕴也必定依赖于心识。
粗分色蕴的四大分解时,就是一般定义的死亡。)
如上所说,五蕴的近取因各有不同。而五蕴的俱生缘一般说都是业和烦恼,由烦恼发
起而造作业,造业后将会感果而投生善趣或恶趣,若投生恶趣,比如畜生道,也会感得畜
生道的五蕴及依于畜生五蕴而安立的我,投生地狱道一样也会感得地狱道的五蕴及依于地
狱五蕴而安立的我,因此,不管趣向善趣或恶趣,其俱生缘都是业和烦恼。
依于近取因所感的果是好或坏,必须要观待俱生缘,比如种子(近取因)要长出苗芽
(果),如果没有适当的浇水、施肥的话,苗芽也不会长得好。以金造佛像也是如此,即
使金子本身是好的,但是工匠及工具不好,造出来的金佛像也会不好。我们现在得到五蕴
,也有依于五蕴而安立的我,但是,以此世五蕴与依于五蕴而安立的我作为近取因,来世
是否能获得人身,也要观待于俱生缘,此世获得这个暇满人身是非常好,但是以此为近取
因是否能成办下世为人呢?这一点还须观待于俱生缘。
刚才讲的是五蕴(五蕴包括有漏五蕴与无漏五蕴,此是有漏五蕴)的共同俱生缘—业
和烦恼,但五蕴的俱生缘也有些差别,以色蕴与识蕴为例,其他可以类推。色蕴的近取因
会作为识蕴的俱生缘,识蕴的近取因也会作为色蕴的俱生缘,这世的五根与持命气会成为
下一世识蕴的俱生缘,这一世的心会成为来世色蕴的俱生缘。这一世的五根与持命气是下
一世色蕴的近取因,但也会作为下一世识蕴的俱生缘;这世的心是来世心的近取因,但这
一世的心会成为来世五根等色蕴的俱生缘。以糖来说,它的味道和形状是同时形成的,形
状的近取因是味的俱生缘,味的近取因是形状的俱生缘,因此称糖是同一聚合;人的心和
色也是同一个聚合,色蕴的近取因是心的俱生缘,心的近取因是色蕴的俱生缘,色蕴与识
蕴互相作为对方的俱生缘,同理类推五蕴彼此互为对方的俱生缘,这就是些许的不同,共
同的俱生缘则是业和烦恼。
所谓近取因,因和果必须是同一个相续,而俱生缘则因和果不是同一相续,可是这个
因却有助于果,此种因称为俱生缘。
【复次,物之因分为二种,谓物之近取及物之俱生助缘,主要能生物自身之质流,为物近
取之性相。】
实事的因分为实事的近取因和实事的俱生缘,这里是以实事来作解说,可以类推到其
它一切。近取因与实事必须是同质流,而且是主要的能生者,以瓶子为例,主要能生瓶子
自身之质流者,为瓶子近取因的定义,近取的意思是说前面的续流和后面的续流,二者是
一直相续,这就称为近取。
【而成为物因之所作,为其相依(事例),】
成为物因之所作(所作性),是物之近取因的事例,以瓶来说比较好懂,主要能生瓶子自
身之质流,就是瓶子近取因的定义,事例如:成为金瓶的金子,就是金瓶近取因的事例。
【非是物自身之流而主要能生质者为俱生助缘之性相,】
这里是指非实事本身质流,而能产生实事的能生者,即实事俱生缘的定义。以金瓶为
例,金与金瓶同一质流,金子是金瓶本身质流的主要能生,所以金是金瓶的近取因。制作
金瓶的工匠及工具,是不能成为金瓶的质流,因此是金瓶的俱生缘。比如苗芽是如何长出
的呢?一个是由同质流而长出的,一个是由非质流而协助长出,种子的质流长出苗芽,至
于水、土、肥、温暖等是非同质流而助于长出苗芽。应用到内在因果来说,今世的我是由
前世质流而来,而前世所造的业和烦恼并不会成为今世我的质流,而是成为非同一质流。
凡是实事不一定就是近取因,先谈是实事也是近取因者,如瓶子,瓶子的近取因是它
的前一刹那,第一刹那是第二刹那的近取因,第二刹那是第三刹那的近取因,也就是前刹
那是后刹那的近取因;种子长出苗芽,苗芽将来又结种子,所以种子是苗芽的近取因,苗
芽也是未来种子的近取因。补特伽罗也是,前世的补特伽罗是这一世补特伽罗的近取因,
这一世的补特伽罗是后世补特伽罗的近取因,乃至未成佛以前,每一世的补特伽罗都是后
一世补特伽罗的近取因。
有什么是实事而非近取因?比如以无间道为正对治,断除贪、瞋、执实等习气之后,
它就不再有续流了,因此,1)最后刹那的贪、瞋、执实等习气,因为以无间道断除贪、
瞋、执实等习气获得解脱,不再有自己本身的质流,因此,不是近取因(断除贪嗔等烦恼
,以大乘道来说断除烦恼障是在大乘修道位第八地,在第八地无间道正对治断除贪嗔等俱
生我执烦恼种子,透过无间道的对治得到解脱道,贪嗔等俱生我执烦恼在第八地无间道是
最后一刹那,下一刹那解脱道已经完全断除不会再生起烦恼,已经灭了不会产生后面的果
,因此不是任何法的近取因)。
另外,2)最后刹那的声音没有续流,也不能成为近取因。但是如瓶子,瓶子破了之
后成为非瓶,这时瓶的续流还在,只是成为非瓶而已。又比如说金瓶破了之后,它的质流
还在,因为它还是金瓶的碎片,只是成为非金瓶。可是声音就不同,当我们讲完这句话,
声音没有再续流下去,声音并没有续流,当我们唱歌时,是一直都有新的声音出来,一旦
停唱就没有了。声音的前刹那停了之后就断了,不能成为后刹那的体性。
毗婆沙宗、经部宗主张声音是没有续流的,声音的前刹那不能成为后刹那的续流,但
是上部宗有人认为唯有续流而已,但没有相似种类的续流。以我们而言,大概比较认同毗
婆沙宗和经部宗的看法,声音的续流是不存在的,我们以气和一番的功用来发出声音,如
果一个人的气很长的话,可以发出很长的声音,但这也是新的气不断地发出,而产生这么
长的声音,如果这个人气比较短的话,声音一发出去马上就停了,不会再继续下去,所以
说声音是没有续流。
作者: a1014a (正法将兴)   2014-10-30 01:38:00
随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