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灯日光》道次第讲授 成满智者所愿
达赖喇嘛尊者
摘自:〈道前基础.修习轨理〉
有一些人打坐时,因为心往内收摄、不再散乱,感觉心很静、很平稳、很舒服,又分
不清楚细微的沉没和粗分的沉没,只是觉得反复地观察会影响到内心本来宁静的状态,因
此觉得不应该思惟。原本是很聪明的一个人,可是因为修法上的错误,慢慢放弃了对正知
及智慧的训练。智慧这个心所很奇妙,你不去用它,它的作用就会慢慢地减弱,变得越来
越迟钝,反应越来越慢。这个修行者一直沉浸在禅定的安乐之中,慢慢地没有了正念,也
没有了正知,变得反应迟钝,这是很危险的。
对三宝的功德思惟越多、了解越多,信心就会越强;同样地,对于生死过患思惟越多
,出离心就越增长;透过多种角度看解脱的胜利,我们才有办法生起猛烈的希求解脱之心
;了解到菩提心及六度万行等殊胜功德,我们才能对大乘道生起不退失的信心,以上这些
都要透过智慧才能生起。对于观慧的殊胜功德,上面引用了许多大论师的圣言来做决定,
智者应该要生起如是的定解,不要随意地被他人所转。
有人说:反复思惟,内心一直向外缘取,对内心收摄会产生障碍,如此专注一境的定
力就不能坚固。为了成办三摩地,我们不应该思惟,而应该以专注一境的禅定为主。宗喀
巴大师回复说:为了成办奢摩他,在正行奢摩他之时,唯有透过止修缘自己的所缘境,我
也是如此主张的。可是,在正行奢摩他之前,要有众多的因缘促成奢摩他。譬如你至少要
知道为何要修奢摩他,要对奢摩他生起欢喜心才会去修它;如此一来,就必须先知道奢摩
他的殊胜功德;要知道这一点,必须要有数数观察的智慧。如果认为在正行奢摩他之前,
多多思惟法义会障碍三摩地,那就是完全不了解大论典的内容。因此,所谓“反复思惟会
障碍一切的禅定”,这个问题要把它解剖得更仔细一点。如果是在正行奢摩他时,那当然
不能思惟观察,那时候应以止修为主。可是,如果在正行奢摩他之前,或在正行之后,在
未修的这个时段,当然可以思惟观察。如果认为在未修的时段,反复地思惟会障碍三摩地
,那就跟大论典所说的法义相违,是不了解大论典所说的法义。
一个真正具有智慧的锻师,他会反复地用火来烧金银、用水去洗金银,以净除金银上
的一切污垢,并让金银变得非常柔软,能按自己的设计而成耳环、项链等庄严具。所以质
料好的金银要能成为好看的耳环、项链,是需要经过种种过程,而不是只用火去烧它。虽
然在火烧时不能用水洗,水洗时不能用火烧,它们两个是完全相违的,可是这不代表在整
个过程中都是相违的。同样的道理,我们的心非常顽固,有很多污垢。要让这个心改变,
有时要靠思惟恶业的过患,让内心产生厌恶,让内心收摄,有时也要思惟三宝的功德及白
业的殊胜,让心产生欢喜,是以这种方式调伏内心。
修禅定时,若心力过高,容易产生散乱,若心力过低,容易产生沉没。当心力过低时
,就要想能令心欢喜的法义,如三宝的功德、菩提心的殊胜等,缘内心欢喜的内容来提升
心力、去除沉没。同样地,当心力过高时,应该多多思惟让心往内收摄的内容,如轮回的
过患、恶业的过患、不依止善知识的过患等,透过这些思惟让内心往内收摄,去除散乱。
这些法义也是透过平常的闻思才能明白。其实,整体上来说,更多的观慧对于禅定的修持
是有帮助的,而不是违缘,当然,在正行禅定时,是以止修为主,但是在入定前或出禅后
,都要有闻思的基础。如果懂得什么时候应该修止、什么时候应该修观,我们就不需要花
太大的力气,自然能够成办奢摩他。
心能坚固安住在所缘的善所缘上的障碍有两者:沉没及掉举。如果沉没非常强烈且无
间断,我们可以借由观三宝功德门去对治,许多有成就的大师都如此宣说。如果内心有强
烈的掉举障碍,对治的方式是如经论所赞的厌离观。掉举,是由贪心摄持的一种散乱之心
。厌离观就是观修无常、观修苦等,这对于内心的收摄很有帮助。所以,从修依止善知识
,一直到发菩提心愿心、行心等的修行,若有众多薰习,就能快速成办智者所欢喜的妙三
摩地。又,不只止修要远离沉掉,连观修也须远离沉掉。
以上最主要是破斥正修时不需要思惟,思惟归思惟、正修归正修的这种邪执。
能真正了解一切讲说都是配合著修持的人,毕竟是少数。在此也只能简略地解说修持
和闻思绝对不能分开。如果要更详细地了解,可以阅读宗喀巴大师著作的其他论典。
至于能不能把一切圣言现为教授,那就要看个人对教授内容了解的程度能否生起定解
。如果对法义完全不了解,当然无法现一切圣言为教授。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虽然有学习
广大的经论,可是所修的还是自己相应的法为主。“至修道时,现见多成自所学习经论对
方”,修的是平常自己所修的法,一讲到经论,却好像是对方—跟自己毫无相关似的。针
对这种错误,应该要再多讲些,但是因为宗喀巴大师在其他地方已经写过了,这里就不再
重复说。总之,破除所修与所闻别别分离的邪执,已经简略地为大众说明了。
摘自:〈共中士道.思惟苦谛〉
修共中士道法义时,与共下士道共同修学的法类也要取来修习。不是说我现在学到中
士道了,先前的内容就不用去修习了。为了生起出离心,仍要思惟依止善知识、暇满义大
、念死无常等内容,尤其要思惟归依三宝和业果。至于在共下士道时没有说到,只有在共
中士道时说到的不共法类,具有智慧的人,不只对宗喀巴大师在此做的解说、总结进行观
修,对于宗喀巴大师引用的经文也都应该去思惟。如果做不到这样,对于所引用的经文这
部分可以先暂时搁置,但是对于主要的内容还是要反复地去思惟。
在思惟这些法义时,要远离散乱,专注在法义上。与法义无关的,无论是善、恶、无
记,都不应该去思惟。内心不要往外攀缘,往外攀缘容易产生散乱,没有办法专注。当内
心没有散乱时,也要避免沉没及昏沉等,不要思惟到一半,又随着沉没而转。思惟法义时
,要让内心非常有活力,渐次修习。
一切的功德都来自于止观。观修就是反复思惟法义,止修就是让自己的内心安住在先
前思惟的法义上面。让自己的内心尽量生起强烈的觉受,如果觉受有点变弱了,就再反复
地思惟法义,再次地提升觉受。提升觉受后,暂时不要思惟,让内心安住在这种觉受上。
如此,止、观两者互相地双运,以这种方式来学习。
三乘一切功德产生的根本有二:一是远离一切散乱的奢摩他,或随顺奢摩他。修九住
心但尚未获得奢摩他之前,是随顺奢摩他,它的作用与奢摩他相似,就是内心没有散乱,
安住在境上。二是毗钵舍那,或随顺毗钵舍那。“此中若无真实止观及随顺二”,这句话
如果不加“随顺”二字,就要说三乘一切的善法都要由真实止观生起,但这是不一定的。
以入大乘之门的菩提心来讲,一旦生起自然任运的菩提心,就获得大乘资粮道。生起菩提
心不一定要有真正的奢摩他和毗钵舍那,可是却必须依赖止修与观修。观修就是思惟的修
行,止修就是专注的修行。止修就是奢摩他的随顺,观修就是毗钵舍那的随顺。多加了“
随顺”,三乘一切的善法都是由真实止观或随顺止观而产生的,就有道理了。如果只是讲
真实止观,那么三乘一切功德并非都是止观之果,如同菩提心。当然生起菩提心之前先获
得真实止观的也是有,不是没有,但是生起菩提心一定需要真实止观吗?不一定。
摘自:〈上士道.奢摩他〉
《解深密经》说:“所有世间及出世间一切善法,应知皆是此奢摩他、毗钵舍那所得
之果。”有人就问:奢摩他和毗钵舍那是闻思修三者中之修所生果,世间的闻所生慧和思
所生慧不是修所生果,怎么能说一切善法都是止、观之果呢?宗喀巴大师回答:如果我们
讲到真正的奢摩他和毗钵舍那,那是修所生果,一切大、小乘的功德,就不一定是奢摩他
和毗钵舍那所生的功德。譬如生起出离心或生起任运自然成就的菩提心,就不一定先有奢
摩他或是毗钵舍那。
然而,若我们讲到很单纯地专注一境的三摩地,它可以被奢摩他所摄,是随顺奢摩他
品,因为它类似奢摩他;同样地,一切对如所有性和尽所有性做观察的智慧,不一定是毗
钵舍那,但它跟毗钵舍那的作用非常相似,具有观察的作用,所以是随顺毗钵舍那品,被
毗钵舍那所含摄。《解深密经》是基于这种的密意,说三乘一切的功德皆属于止、观之果
。经中所说止、观,并不是说真正的奢摩他和毗钵舍那,而是说随顺奢摩他品和随顺毗钵
舍那品。
什么是如所有性和尽所有性?透过观察诸法存在的究竟性质时,会发现诸法无自性。
法性原来如此,所以叫作如所有性。如所有性就是空性的意思。以二谛来讲,如所有性就
是胜义谛。尽所有性,以字义去解释的话,是所有的一切就是如此,也就是我们现在看到
什么就是如此。以二谛来讲,尽所有性是世俗谛。大、小乘一切功德,都是由观修、止修
两种修行来成办的。透过对法义内涵的反复观察,使心的感受慢慢地增长广大。再让心安
住在刚刚已思惟的内涵上,让这种强烈的感受恒常持续。是由止修和观修的互相双运,而
成办大、小乘一切的功德。虽然这种止修并不是奢摩他,这种的观修也并不是毗钵舍那,
可是因为这个止修跟奢摩他的作用非常相似,所以被奢摩他所摄;这种的观修与毗钵舍那
非常相似,所以被毗钵舍那所摄,因此说大、小乘一切的功德,皆是由止、观二者所成办
。
所以讲到止、观时,要去了解所说的止是在指什么,所说的观是在指什么,如果所说
的止,是指奢摩他—具有身心轻安之禅定,那么大、小二乘功德就不一定都从真奢摩他生
。观也是如此,如果所说的观是指毗钵舍那,那么大、小二乘功德就不一定都是它的果。
如果所说的是止修、观修这种止、观,那么大、小二乘之功德,就都是止、观所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