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界法师:轮回的三大重点

楼主: kidstrife (kidstrife)   2014-09-21 20:09:44
在佛教的教理当中啊,每一个教理都有它的因缘观。 因缘观是整个佛教的共识,不管你
什么宗派,你所开显的道理都必须跟无我的真理相应.也就是说,所有的生命都必须假借
因缘才能够创造出来,没有例外的。 所以因缘观是所有宗派大小乘的共识。 当然每一个
人从因缘的角度来解释,就各有不同。 唯识学的因缘观,它是偏重在杂染这一块,偏重在
有漏这一块,它是从轮回的角度来解释因缘,不像真如缘起,是从一种清净庄严的角
度来开展缘起,它偏重在轮回的角度,从有漏的因缘来开展缘起,就是凡夫是怎么流转的
? 你应该怎么从轮回里面跳脱出来? 它是解释这两件事。   
   那么唯识学讲到这个轮回,它提出了三个重点:
第一个是造业.你会轮回,你一定有业力。 我们可能过去在某一个时间空间造了某一个业
然后现在成熟了,才变现出你现在的果报。 所以在唯识的角度当中,它的因缘观,
第一个一定有业力。
第二个它有一个潜伏期。 这个潜伏的阶段,它要很多很多因缘去激发它,让它产生很多的
变化,它可能会变得更强壮,也可能变得更羸弱。 所以它的潜伏阶段是我们最大的机会
第三个就得果报了。 得果报的时候,你能够改变就有限了,你只能够认命随缘。
所以在唯识轮回的缘起这一块,它分成三个重点:造业、潜伏、得果报三个重点。
那么前面的造业,我们讲到五个重点,就是事、意乐、烦恼、加行、究竟,这五个具足了
这个业就造圆满了,就是一个结构完整的业力。 这个业力,什么叫结构完整呢? 就是
它已经足够有能力来引导你的总报了。 结构不完整的我们叫方便罪。 譬如说我经常打打
妄想,但是我没有付诸行动,这样当然也是一种业,但是这种业呢,它不可能让你到三恶
道去,不可能,它没有那么大的力量来主导你的总报。 它可能会让你的生命当中,会有
一点小过失,让你的功德不那么圆满,可能会让你生一点病痛等等,如此而已。 但是你
把这五件事情都具足,这是一个结构完整的业力,我们照唯识的专有名词叫做引业,引满
能招业力牵,这个引业是什么意思呢? 当这个结构圆满的业力到你的阿赖耶识,它是有
可能会主导你的三界的总报,它会决定你的六道轮回。 当然它造完以后,它要经过一个
潜伏的阶段。 我们来看看它是怎么一个潜伏的过程,这当中有什么变量,我们看看它的
一个暂时的潜伏。 那么唯识学讲到这个潜伏呢,它这个业造完以后,当然它是一个无常
的状态,它最后会变成一种种子的状态,潜伏在第八识。
《唯识论》云:此中何法名为种子? 谓本识中,亲生自果功能差别,此与本识及所生果
不一不异。 体用因果,理应尔故。 谓吾人之阿赖耶识,有生一切色心二法的功能,而
此种功能即是种子,即此功能具足六义。
那么《成唯识论》,就是玄奘大师的《成唯识论》上说,什么叫种子呢? 阿赖耶识有很
多很多的种子,这个种子是怎么来的呢? 那么它有什么作用呢?
就是在第八识当中,有亲自引生自类果报的差别功能,什么叫自类果报呢? 比方说你造
了一个布施的种子,这个布施的种子会引生富贵的果报,就跟它相应的果报。 你今天熏
习一个悭贪的种子,它会引生一种贫穷的果报。 就是每一个种子有它对应的果报,叫自
类。 那么这个种子,它在第八识当中呢,它跟第八识跟它所生的果法,是什么关系呢?
是不一不异,彼此间各有特性,但是又关系密切,它是体用因果这四个字来解释这个阿赖
耶识跟种子跟未来的果报,这一点,我们待会再来讲这个体用因果。
就是我们的阿赖耶识有生起一切色心诸法的功能,而这种功能就是种子,那么这个就是一
种潜伏的功能。 阿赖耶识如果我们把它比喻做大海,它是整个大海浩浩三藏不可穷,那
么大海是由什么构成的? 海水对不对? 有很多的水分子构成大海嘛! 这个水分子是什
么呢? 就是种子。 那么这个水分子有什么作用呢? 当它因缘成熟的时候,这个风一吹
它会产生波浪,有形状的波浪。 水分子本来没有形状的嘛,是吧? 但是它风一吹的时候
呢,它就出现很多很多的大小的波浪,这个波浪就是果报。 也就是说,我们先讲体用因
果,先讲体用。 体当然是阿赖耶识了,它是你生命的因果的依止处,它是一个本体;用
呢,就是水分子跟波浪。 因跟果,我们先讲因果,再来讲体用。
诸位,为什么会有波浪? 你们想过为什么有波浪吗? 当然有水嘛, 是吧,它是水构成
的嘛! 只是它是怎么样呢,它是有相状的水。 水本来是没有相状的,但是它变成波浪就
有形状了,它是一个成形的水分子嘛!所以说水分子是因, 波浪是个果,这没问题吧?你
为什么有今生的你呢? 因为你有种子,你过去生有很多很多无量无边的种子,其中有几
部分的种子成熟了,变现你现在的身心世界。 所以你过去的业种子是一个水分子,水分
子是不能受用的,你说,我要受用我昨天布施了一百块给别人,我今天应该受用受用,不
可以! 它在种子位你不能受用, 对不起,它必须要怎么样呢? 变现出来你才可以受用
所以它在潜伏阶段你是不能受用的。 所以水分子是不能受用的,因为它没有形状嘛,它
在潜伏阶段,它是一种潜伏的功能。 但是当水分子成熟以后,它变现出一个波浪的时候
这个果报就可以受用,你可以去感受它的快乐跟痛苦, 你可以去享受,这叫果报。 种子
是不能受用的,所以种子是因,那么这个果报是一个果,就是波浪是由水分子变现出来
的,所以这个种子是因,这个果报是果。 那么这个因果是依靠谁呢? 因为有大海,水分
子也依靠大海,波浪也依靠大海,所以它们形成一个体用关系,这个就三个关系变成体用
因果。 你这样子想,你大概就知道,种子、果报跟阿赖耶识的关系,是体用因果的关系
现在重点在种子了,因为它会变现果报,那么它在变现果报之前,它在阿赖耶识当中,到
底它是怎么形成? 它又产生什么变化? 这个是重点了! 我们来看这个种子的六种的相貌
一、刹那灭——谓体才生,无间必灭,有胜功力,方成种子。
二、果俱有——谓与所生现行果法,俱现和合,方成种子。
三、恒随转——谓要长时一类相续,至究竟位,方成种子。
四、性决定——谓随因力生善恶等,功能决定,方成种子。
五、待众缘——谓此要待自众缘合,功能殊胜,方成种子。
六、引自果——谓于别别色心等果,各各引生,方成种子。
当我们造了业以后呢,它不是马上得果报,它有一个潜伏阶段。 那么这个种子有六个功
能,我们分成三个阶段,一跟二呢是业种子的形成。
首先我们看刹那灭——谓体才生,无间必灭。 种子的生起,我们前面讲过,要有现行,
要有身口意的造作,要有前面说的五种情况,要有这个所缘境,有意乐乃至于加行究竟等
等,简单的说要有意乐、加行、究竟三个主要的概念。 那么这个种子一生起的时候,它
不是一个寂静的状态,它体才生,无间必灭,它是怎么样? 它在阿赖耶识里面是刹那生
刹那灭,刹那生刹那灭,这说明什么呢? 这个是给我们很大的一个希望,表示它不是常住
不变。 不是说你这个种子进去以后,就不能改变了,不是这个意思。 一个事情有生灭
那表示什么?
它可以改变!
对了! 它是生灭法,如果种子进去以后,它都不动那就完了,那就是定业论了,你的生
命是不能改变了,因为这个种子进去以后,它没有生灭的现象,它永远都是这样子,你不
管怎么修,它永远这样子,那糟糕了! 那这样子表示什么意思呢? 你轮回有多久,你要
改变轮回,就必须花相同的时间,因为这个业力是不能改变的,那就糟了。
所以你听到刹那灭啊,当然它充满了希望,但是它也充满了危险, 因为你也可能让它更
厉害,对不对? 你要是不断的执著它,你本来造了业,你看佛法里面很多呀,他造的业
不严重,但是他后来起邪见,执著,得果报的时候就很严重。 所以刹那灭表示说它会变
化,它可能变得更强壮,也可能变得更羸弱,因为它是一个生灭之法。 但是你不要忽略
了下面那句话,有胜功力,方成种子,虽然它是生灭的,但是它有得果报的功能。 请你
不要忽略它,它会创造一个有生灭相的果报,让你来受用,这是我们对种子的第一个认识
第二个果俱有。 它可以跟所生的现行果法,俱现和合,方成种子。 当我们造一个业以后
我们会有一个强烈的等流性。 比方说布施,布施是一个现行,是一个身口意的活动,
当然你布施完的时候,这个行为结束了,你就形成一个种子,这个种子它会产生一个现行
的果法,就是它会让你更想布施,所有的事情你做完第一次,你会莫名其妙想要做第二次
第三次、第四次……就是你本来是在造业,但是会产生一种习惯性的一种业力要推动你
你会想要相续的做下去,除非你用思想去调整它改变它,否则它有一种等流的力量,造
恶业亦复如是。 你造了一个罪业,你就很想造第二次,为什么呢? 因为它有果俱有的功
能,它现行熏种子,它种子又会起现行,它会牵动你第二个功能。 所以它会跟现行的这种
果法,它会两个合作。
那么一个有智慧的人,如果这是一个罪业的时候,这时候是你断相续心的时候了,因为它
的业力还没很强大.所以业力成熟的时候,第一个刹那刹那生灭,第二个它会带动你相续的
行为,它会带动你去做第二次第三次,当然如果你没有忏悔,没有忏悔,在唯识学就
是表示你随喜,没有中道这句话,凡夫没有中道。
所以在唯识的角度就是说,你对你的行为没有忏悔,表示你认同了这件事,表示你认同喔
你说,我也没有忏悔我也没有认同,不对,你不忏悔你就是随顺它了。 在唯识的定义
只有两种情况,你要嘛消灭它,你要嘛就增长它,唯识学的意思没有人保持原状,保持原状
这句话不适合凡夫,只有圣人。 圣人的心是不生不灭的,他可以保持原状,我们没有资格
叫作保持原状,你要嘛进步,你要嘛就退步,因为你的生命是一个水流的思想,是生灭的,
哪有可能保持原状呢?
所以从唯识的角度,你没有忏悔,你就是放纵,这两句话是一句话,然后它就增长了。
所以刹那灭、果俱有就是说,一开始是你主动的去造业,到最后它会主动牵动你去造业。
这个种子它会牵动现行,本来是你把它创造出来的,但是它又会引导你再去造第二件事情了
所以种子你创造了它,它也会引导你,所以刹那灭跟果俱有就形成了我们一种辗转相续的
力量,这个种子就不断的,除非你忏悔对治,它会慢慢的像滚雪球,慢慢的酝酿而形成,
这是第一个,形成以后这个时候,可能你中间因缘断掉了,没有相续了,这个时候它在心中
就产生一种保存
保存有三个恒随转。 那么它保存可以保存到什么时候呢? 长时一类相续至究竟位,方成
种子,究竟位是成佛。 就是在你成佛之前,金刚道后异熟空之前,这个种子会永远的陪
伴着你,它永远不会失掉,除非你忏悔。 第一个它长时间的一直到成佛为止,它一定会
在你的心中保存下来。
第四个性决定,那么你的善恶的因地产生的善恶的功能是决定的,是不能改变的.当种子成立
以后,你不能改变它的性质。 比方说,你曾经偷过人家一百块,然后你说我拿一百块
去布施算了,我把一百块拿去布施慈善机构,这样可不可以抵消? 不能抵消!除非你忏悔
你偷盗有偷盗的罪业,布施有布施的功德,这两码事,你不能用善业跟罪业作抵消,因为
它性决定。 你只有一种方法,就是透过忏悔,否则你不能改变它.诸位,善恶是不能抵消的
你说,我在佛教界有这么大的贡献,我做一点错事没关系吧? 两码事儿,得果报的时候
各算各的,因为它是性决定。
第五个待众缘。 那么它得果报之前要等待因缘。
这有两种情况,如果它是一个引业,就是影响你的三界总报的业, 就是强大的业力,它
必须要等待临终的念头,临终的第六意识来引导它,当然也包括临终的第七意识的执著,
六七识的引导,它就会得果报。 如果它是一个满业,它的业力不足以得到总报,它只能
够影响别报,那就必须要靠平时的第六意识第七意识来引导它。 反正这个业要得果报,
必须要有第六意识的引导。
举个例子,诸位都知道《慈悲三昧水忏》是悟达国师所发明的。 他这有因缘,悟达国师
当然他修持不错了,他是十世的高僧,但是他第十世的时候,皇帝就拜他做国师,皇帝也
送他一个檀香做的法座,请他升座说法。 皇帝来听,当然文武百官也都在座了,所以他
这个时候生起高慢心。 本来高慢心也没什么重大的过失,但是关键在什么地方呢? 关键
是它会去刺激你的业力,这个恶念有时候会去刺激业力,所以使令他的这个膝盖,就出现
了人面疮。
这个人面疮是在过去汉景帝的时候,这个悟达国师他是袁盎,那么这个人面疮是晁错。
袁盎就是他跟汉景帝说,这个七国之乱会引起是晁错的政策错误。 结果汉景帝没办法,
就把晁错给杀了,所以这个袁盎跟晁错结下一个恶因缘。 但是晁错看到袁盎这个悟达国
师,十世的修行都没有机会。 到了第十世的时候,因为起了高慢心,所以就这个因缘具
足了。 也就是说晁错跟袁盎经过十世,这几百年的时间,它那个种子恒随转、性决定、
待众缘,你不能够问悟达国师说,你因为起高慢心,所以就得到人面疮,不能这样讲。
他这个人面疮另有因缘,你这个高慢心只是把它刺激出来而已。
你看有些人他去滑雪,他去滑雪结果把腿摔断了,你说你这个人就是因为滑雪才把腿摔断
的,可以这样讲吗? 不可以嘛! 滑雪的人多的去了,不是每一个人都摔断腿嘛,是吧?
他是他过去生有这种杀业,你就是喜欢滑雪,你就是把这个业给逼出来了,是这样子的
所以这个业力要得果报,它必须有心念的刺激。 当然临终也是这意思,你所以说临终
为什么不能起恶念,就是你又去碰到地雷了, 会把过去的生死业力把它激发出来。
最后一个引自果——谓于别别色心等果,各各引生,方成种子。 那么等到这个业种子成
熟以后,它表现出来的时候,它不是只有一类的种子。 我们的生命叫众缘和合,是很多
类的种子表现出来的。 所以人生充满了荣耀,也充满了遗憾。 举个例子,你看波斯匿王
他的公主善光公主,长的很漂亮又有福报,但有一个叫做金刚,是吧? 她长得很丑陋,
丑陋到这个经典上说看上去已经不像一个人像一只猪的脸一样。 所以他爸爸就觉得很没
面子,就把她关在房间里面。 但长大的时候要嫁人的时候,找一个乞丐就随便嫁出去了
那么她以前在皇宫,她不用跟人家接触,嫁出去就变成平常老百姓,就有一些日常的
社交活动。 但是她先生也不敢让她参加,也是把她锁在房间。 所以这个时候她觉得受到
了歧视,受到了自卑。 后来她就向佛菩萨忏悔,向释迦牟尼佛忏悔,后来才把这个果报
给改变。 那么她这是怎么回事呢? 就是她过去在修布施的时候,她布施出家众的时候,
那出家众威仪不好, 她就出恶口去批评这个僧宝,但是她也布施了,所以得果报的时候
她有富贵,但是她的口业的瞋心也让她丑陋。 所以我们这个今生的果报,一般来说是
多元化的种子创造出来。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人生没有圆满,因为我们在因地造业的时候
善的也造,罪业也造。 所以它是怎么样呢? 各别各别的色心果报,是由各别各别的善
恶种子引生的,这个是由多元化的种子,引生多元的果报,叫引自果。
作者: cutekid (可爱小孩子)   2014-09-22 10:34:00
推(Y)
作者: take99999 ( )   2014-09-22 16:35:00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