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59(下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4-08-21 02:38:31
  所以,有教有行,从教起行,庄严清净平等觉就是佛所教化的妙行,完全落实在一句
阿弥陀佛。这是海贤老和尚以九十二年的长时间为我们示现了,表演给我们看,我们应该
放下万缘。教理不清楚,有疑惑,劝你听经;没有疑惑,经都不要听了,听经干什么,统
统落在一句佛号。这句佛号庄严自心,庄严自身,庄严道场。要把经教落实在生活,落实
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活的,不是死的,这叫真修。
  “以之庄严自心,清净自心,是即依教修行也。不假方便自得心开”,不需要用任何
的方法,用什么方法,哪有一句佛号这么简单、这么干脆。自得心开,着重在自得,自自
然然心开悟了,就是明心见性,见性成佛。不假是不需要藉任何方法,就跟老和尚示现的
完全相同。老和尚一生佛号不离口,他不出声,他说了,他生活,佛号没间断,工作不间
断,待人接物都不间断,心里头默念。能随一切缘,不著一切相,因为心里头只有阿弥陀
佛,除阿弥陀佛之外没有妄想、没有杂念。做给人看,要老实,要本分。他能不能把来佛
寺建一个大庙?能,不是不能。为什么不干?操心,会带来很多妄想、带来很多杂念、带
来很多麻烦。不如乡间小茅蓬、小庙,外面丝毫干扰没有,心地清净平等觉。所以一生给
我们做榜样,持戒念佛,吃的是苦,穿的是补。九十二年没有拐弯,就是没有掺杂别的法
门,就是不假方便,一门深入。
  每天法喜充满,一切时、一切处,你看到老人面带笑容,欢喜,他没有烦恼,他没有
欲望。小庙里头没有供养,他也没有经忏佛事,不做法会,就一句佛号。没有信徒,没有
供养,生活靠自己农耕,他非常勤快,又有体力,体力甚至于年轻人都比不上他。有没有
神通?有,真有神通。他现神通你不知道,等到你知道了问他,他不告诉你,他不承认,
妙极了!这叫老实,这叫真干,何必要人知道?到你知道的时候,他已经到极乐世界去了
。所以,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圆显本具之平等觉”,我们本性本自具足的平等觉,就在
老和尚点点滴滴,从早到晚,你细心观察,你就看出来了。这是“以行显理”。
  “又得往生者,悟无生忍,从体起用”,这是得,得到了,你真往生,往生到极乐世
界就悟无生忍,这是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加持的。无生忍是什么?无生忍就是阿惟越致,法
身菩萨。圆证三不退叫阿惟越致,第一个位不退,位不退是阿罗汉证得的,行不退是菩萨
证得的,念不退是法身菩萨证得的,就是西方极乐世界实报土里面的菩萨。《华严经》说
四十一位法身大士住报土,住报土念不退,念念不失无上菩提。无上菩提是《华严经》上
讲的妙觉如来,在等觉之上。四十一位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华严圆教四
十一位法身大士,证得无生忍的是七地菩萨。五十二个阶级,七地是最上面的往下面数第
六个,第六个等级。要往上数,它是第四十七个,从初信位,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
、十地,十地里面五十二个位次算起来是,五十二个位次里头第四十七个。这么高的境界
,念佛人可以在一生当中证得,要像海贤老和尚这样用功,他一生就一句佛号,除一句佛
号什么都没有,他到这个境界了。你细心去观察,他生活在六波罗蜜里头。我们净宗,希
望我们能做到的,三福他做到了,六和他做到了,三学他做到了,六波罗蜜他做到了,普
贤菩萨十大愿王他也做到了。
  具足菩萨大德大行,悟无生忍,从体起用,再以这个作用,作用就是“平等普度一切
众生”。他教人就一句话:好好念佛,其他啥都是假的。无论见什么人,无论在什么时候
,无论在什么场合,他就是这一句,平等普度一切众生。众生如果听懂了,依教奉行,这
一生必定往生。凡是不能往生的,可以说一句话,都是不老实,自己的妄想多、杂念多、
主意多,错了。诸位想想我们这几年,为什么《华严》放下了,一切经教都不学了,就一
部《无量寿经》?妄想少、杂念少,什么活动我都不参加。念佛要分秒必争,分分钟是阿
弥陀佛,秒秒钟都是阿弥陀佛。一秒钟念一句佛号,这一秒钟没有空过,这一秒钟打妄想
就错了,为什么不好好念佛?我们只有一个方向,西方极乐世界,只有一个目标,往生极
乐世界,亲近阿弥陀佛,放下,什么都要放下。“往生净土,同证大觉,复是从行显理”
。所以贤公老和尚慈悲到极处,在这个时候做个念佛人的样子给我们看,好榜样。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第五段,看念老的原文。“若以经题配三大”,三大是体、相
、用,“则无量寿是体大,庄严清净是相大,平等觉是用大”,这里头具足了三大。“依
《汉译》,无量清净平等觉即阿弥陀佛义”,意思就是阿弥陀佛。“更可以本经题配三觉
。无量寿佛,是我本觉”,我们学佛求生净土一定要完全肯定这句话,不要不敢当,那你
就错了。阿弥陀佛确实是我的本觉,我的本觉就叫无量寿佛。我的本觉是无量寿佛,我怎
么不能成佛?不但成佛,成无量寿佛,回归本觉!“发菩提心,一向专念,以庄严自心,
是名始觉”,开始觉悟了。什么叫发菩提心?我相信阿弥陀佛所说的话是真的,释迦牟尼
佛所说的话不欺骗我,娑婆世界西方决定有极乐世界,极乐世界里面决定有阿弥陀佛,我
不怀疑,我相信,我想去,这就叫发菩提心。真想去了,那要一向专念,记住,一个方向
,专念阿弥陀佛,不能夹杂妄想,不能有杂念,用清净心去念佛,用平等心去念佛,这就
对了,这就是你开始觉悟了。你把阿弥陀佛忘掉、丢掉了,你又迷了。我们现在每天,觉
几次、迷多少次?什么时候想起来阿弥陀佛,觉了;阿弥陀佛丢掉了就迷了。所以自己要
清楚,细心去观察,我这一天二十四小时,多少时间觉,多少时间在迷。自己要发愤,自
己要用功,我的觉的时间能超过迷的时间,就有进步;迷的时间超过觉的时间,我们就退
转了。我们要争取,不要争取这个世间的名闻利养,是假的,我们要争取极乐世界的品位
。真念佛,念念不舍,品位上升,我们就争这个,这是真的。“始觉合本觉,直趋究竟觉
”,究竟觉就是成佛,就是题中的清净平等觉圆满证得。清净平等觉是修德,修德合性德
,修成功了就是性德圆满的现前了。
  末后这一段,“又可解为,平等觉是我本觉。起心念佛,以自庄严,是为始觉。始本
不离,直趋觉路,顿入寂光,证无量寿。如是则平等觉是我因心,无量寿是我果觉”。这
把因果说出来了,我的因心是平等觉,我的果德是无量寿。无量寿在哪里?在常寂光,顿
入寂光,证无量寿。这是一条,这一段这个几句话,这四行,前面这个方体字是我节录的
,更简单,只有三行,是我们发心修行、证果的一条成佛大道。始本不离,你才能够直趋
觉路,顿入寂光,证得无量寿,这是真正无量寿,这就是常寂光净土。常寂光净土里头不
生不灭,没有生灭,回归寂光。寂光在哪里?寂光不是物质,没有物质现象,也没有精神
现象,精神是念头,没有念头的现象,没有波动的现象,无处不在,无时不在。我们统统
都在常寂光当中,只是我们见不到它。常寂光是阿弥陀佛的法身,阿弥陀佛的法身无处不
在,我们念他,他就现身,我们没有离开他,他没有离开我们。这是事实真相,这是真实
道理,一定要搞清楚、搞明白。
  “如是妙义辗转无尽,悉在一题之中”,这个题是我们的经题。“是故《圆中钞》疏
曰:闻首题名字,获无量功德”。《圆中钞》是小本《阿弥陀经》的注解,首题名字是“
佛说阿弥陀经”。“钞曰:如《金光明》,及诸大乘,多作此说”。这是举例给我们说明
,确确实实听经的名字就有无量功德。我们本经的经名,“阿弥陀”是经名,又是佛名,
罗什大师翻得好,直接用阿弥陀佛的名号做经名,《佛说阿弥陀经》。我们此地,“庄严
清净平等觉”就是南无阿弥陀佛。经题我们就学到此地。
参、正释经义 (此为十门分别中第十门)
  我们再看下面这一段,第十,“正释经文”,到这才开始讲到经了。这括号里说,“
此为十门分别中第十门”,第十门就解释经,给我们讲经了。我们看念老的注解,“前明
全经纲宗”,纲领、宗旨,“与经题总义”,前面这一大段我们用了这么多的时间,到这
个地方告一个段落。往下“则正入经文”,真正读到经文了,“分品逐句”,莲公为我们
分了四十八品。他最初会集,闭关三年,天天斟酌,把五种原译本会成一本。这一本就是
的,这是他最初的会集本,这里面分品是三十七品,应该他想的是三十七道品,这样分。
后面又经过七年的时间,总共用了十年时间,天天斟酌,天天在修订,十年成就这个定本
,我们现在读的这个本子,一共分四十八品。
  “谨以局心限量之言”,这是黄念老谦虚,局心就是心量不大,不能像佛一样心包太
虚,量周沙界。真心没有侷限,有侷限的是妄心,有限量的也是妄心。这是谦虚的话,我
们是凡夫,局心限量。“略彰净宗无尽之妙”,这部经典字字句句,无论是理、无论是事
、无论是境界、无论是方法,都是无穷无尽的,妙不可言。念老谦虚,我只能在无尽的妙
法当中略彰而已,不能全彰,略彰。全彰在乎各人,怎样才能见到全?不断去念,一遍比
一遍契入。所以,读书千遍,其义自见,那个见就是大彻大悟。
  解释,“兹依先例”,依古人的例子,“全经分三”,全经分为三分,“(初)序分
,(二)正宗分,(三)流通分。蕅益大师曰:序如首,五官俱存”。用一个人来代表,
做比喻,序好像是人的头部,眼耳鼻舌统统看见,一看就认识他。正宗分好像是身体,“
腑脏无阙”,正宗分是身体里头五脏六腑,没有欠缺。“流通如手足,运行不滞”,可以
自在的活动,没有流通就不能动了。“依大师之意,序如首(头也)”,指经之序分,像
一个人之有头。“由首之五官(眉眼耳鼻口)”,可见其人之善恶愚智。看这个五官就能
知道这个人聪明、愚痴,善还是恶,他都表现出来了。“观一经之序品”,看一部经的序
品,要会看的,“便可知全经之大小偏圆”。这个经是大乘、是小乘,里面所讲的道理是
有限,有侷限的,还是圆满的,在序分里头能看出来。所以序分中一定含有很深的文字。
  “今依大师之旨,判分本经如下”:第一,第一品到第三品,这是序分,序分三品。
第二是正宗分,从第四品到四十二品,一共三十九品,这是正宗。从四十三品到第四十八
品为流通分,流通是六品经。“今之三分,亦正如我国净影、嘉祥两家对本经魏译本之判
分”,这是古人的例子。《无量寿经》,只有康僧铠的译本在中国被大家接受了,古人读
《无量寿经》就是读这个本子。这个本子有两个注解,净影、嘉祥两家注解,这个注解都
将经文分作三分。这个会集本也不例外,也是用三分。
一、序分
  三分当中,第一序分。“又序分复分为二”,序分里面分为两分,就是两个大段,一
个是“通序”,第二是“别序”。本经,夏莲公也很用心,序分有三品经文,前面两品是
通序,第三品是别序。序分有三品经,流通分有六品,这种样子是大经的派头,这经文不
长,看到它的派头,像《华严》、像《法华》。这些大经,古大德的分判,序、正、流通
,三种里头都是很有分量。这个经虽然不大,但是也有这种架势,非常难得。
  我们看“通序,又名证信序,诸经皆具”,一切经统统有,有证信。“如天台与嘉祥
等,依《法华论》以六种成就为证信序”。证信序就是证明,让我们生起信心,它不是伪
造的,不是假的。“六成就者,宗密大师曰”,宗密是华严宗第五代的祖师,清凉大师的
学生,宗密大师说:第一个是信,信成就;第二个闻成就;第三个时成就,说经的时间;
第四个主成就,说经的人;第五个处所成就,在哪里讲的;第六个众成就,哪些人听,听
众。“六缘不具”,如果这六个当中缺一个,“教则不兴”,这个教学就不能成就。教学
必须有这六种缘,六种缘具足,“必须具六,故云成就”。一切佛经,不管是大乘、小乘
,展开来一定有这六种。“以证经文”,证明这部经的经文,“确为佛说”,真的是佛讲
的,“真实可信,故名证信”。“本经之前二品属之”,在这部经上,证信序有两品经文

  “别序,又名发起序”。这一会,佛的法会,好像我们现在办活动、办论坛。这个论
坛为什么要办?谁发起的?目的是什么?这都是属于序分,叫发起序。“乃发起全经之端
由”。为什么?“以法不孤起,起必有由,诸经各别,故又名别序”。不像前面证信,前
面六种成就,所有一切法会统统有,一个都不缺。别序就不一样,每一会都不相同。佛这
种活动,老人家一生,从菩提树下开悟之后,可以说一生不断的在办班教学,办活动,大
会、小会。人数多的大会,人数少的小会,时间长的大会,时间短的小会。我们在《阿含
经》里面看到的,二、三百个字就是一部经,小会,它前面也是六种成就。我们知道佛说
这一部小经是有特别对象的,有人启请,问了几个问题,佛答复他,小会。像办活动,只
办一次,时间二、三个小时,这一会就结束了。讲经是这种小会合起来成为一个大会,每
天讲,连续讲。像这部经就是许许多多的小会合成一个大会。
  佛法要怎么兴?不讲经教学,佛法就灭掉了。释迦牟尼佛怎么兴起来的?没有一天不
讲经。极乐世界为什么那么庄严,为什么那么美好,我们为什么想去?阿弥陀佛今现在说
法,我就为了这一句要去,不是为别的,极乐世界讲经说法不中断。所以到极乐世界,我
讲过不少次,我们到了极乐世界,花开见佛,进入阿弥陀佛的讲堂,听阿弥陀佛讲经说法
。什么时候出来?听懂了、听明白了,真正觉悟了,也就是大彻大悟、明心见性了才出来
。出来就毕业了,没有毕业你决定不会出来。进去是学生,是我们这个程度,出来成佛了
,这一定要知道,没有成佛他绝对不会出来。
  在这个期间当中,佛没有中断的,一切时,化无量无边身,佛化身干什么?到十方世
界去接引往生的人,这是佛的本愿。到极乐世界,一定见到阿弥陀佛来接你。佛化身去接
引大众,一切时,他不间断的,从十方世界念佛往生净土没有中断的,所以佛化身接引也
没中断。我们在讲堂里听经,同样有这个能力,我们也化身无量无边。我们化身干什么?
到十方世界去拜佛,现在叫参学。拜佛、供佛修福,听经闻法修慧,在极乐世界福慧双修
。本身没有离开阿弥陀佛;分身,一切诸佛所说之经教我统统听会了。决定成就圆满菩提
,证得无上正等正觉,回归常寂光。没有到这个境界不离开讲堂,极乐世界的殊胜庄严无
与伦比,没有一样能比得上,这一点不能不知道。
  所以极乐世界之好,好到什么程度你无法想像,你要真的搞清楚、搞明白了,一切放
下。《无量寿经》我只选一部,我只选这部注解,其他的净土经教统统放下,不再找麻烦
了。这一部经跟阿弥陀佛通了,是真的,不是假的。非常感激海贤老和尚给我们做证明,
我们没见过面,他往生的信息传来,在这个时代,高寿第一个,一百一十二岁走的,其他
的老和尚都没有达到这么高的年龄。无比殊胜之处,这个老人,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圆满
的《无量寿经》,看到圆满的《大方广佛华严》,真正稀有、真正难逢。
  我们有经,又有这个例子,所以我劝导大家,把他老人家的光盘当作《无量寿经》的
总结来看。每天看一遍,就是看《无量寿经》的总结,你看上一千遍你就会开悟了,为什
么?里面的微妙你才能看得到。这就是古人所说的“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没有到千遍
,你见不到,为什么?千遍心定了,就是你念到清净平等觉,你就大彻大悟,你就明白了
。你现在的心不清净,现在的心不平等,现在心里头妄念多、杂念多。为什么叫你去念一
年,念一千遍,看一千遍?心定了。要知道清净是真心;染污是妄心。平等是真心,不平
是妄心,心有高低、有上下,不平。觉了是真心,真心觉,妄心是迷,妄心不觉。我们用
一句佛号把真心找回来,就是把清净平等觉念出来,清净平等觉每个人都有,是你自己的
真心。清净平等觉念回来,你就跟海贤老和尚同样的境界。
  净宗无比殊胜,没有一个法门能跟它相比,我们是无量劫修行的功德,才能遇到这部
经,才能遇到这个法门。遇到这部经、遇到这个法门,凡夫能度,凡夫能一生成佛。无论
在什么境缘当中,我们要守住如如不动,一向专念,我们就一个方向、一个目标,一部经
、一句佛号。不但我们今天成就,世尊往后九千年末法时期,真正一生成就的就是这部经
,就是这个法门,否则阿弥陀佛不会让海贤老和尚来表法。让他表法是阿弥陀佛吩咐他的
,他一生见佛多次,真的,不是假的。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初祖慧远大师,这《往生传》
上有记载,他老人家在世的时候一生四次见佛。见佛这桩事情,我们在《楞严经》上看到
,“大势至菩萨圆通章”,菩萨说,“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现前是我们活在
这个世间见到的,定中见到的,梦中见到的,感应见到的。这真的,不是假的,我们要深
信不疑。
  发起不一样,每部经不相同,证信完全相同。“例如小本《阿弥陀经》乃不问自说”
,没有人启请,释迦牟尼佛自己说出来。“本经则因世尊放光现瑞,阿难启问而说”。在
第三品里头,释迦牟尼佛放光,引起阿难尊者请问。如果世尊不放光,阿难就不问了。放
出稀有的光明,阿难看到惊奇,阿难是佛的侍者,从来没有看过这种瑞相,突然看到了,
向世尊请教,为什么放光?这光什么意思?说出这一部《无量寿经》。所以这个是每部经
都不一样,这叫别序。“今经第三品属之”,第三品就是本经的发起序。
  前面两品,特别是第二品“德遵普贤”,内容非常丰富,无比的殊胜庄严。德遵普贤
,让我们明了极乐世界原来是普贤菩萨的世界。普贤,《华严经》上的上首,毘卢遮那佛
的胁士,华严会上的大菩萨,第一个是普贤,文殊排在第二。所以,魏默深居士把《普贤
行愿品》放在净土三经后面,成为净土四经,有道理,这个没错。印光大师将“大势至圆
通章”这一章取出来放在四经后面,变成净土五经。还有没有地方再可以放?没有,不必
了,圆满了。净土五经一论,一论,《往生论》。我们在五经一论里头取一种就够了,古
大德多半取《阿弥陀经》。这个本子出来之后,我觉得它讲得太详细、太清楚了,真的让
我们断疑生信,真的会让我们发起无比殊胜的大愿,愿生净土,愿意亲近阿弥陀佛。不再
走岔路,不再去搞别的法门,死心塌地,一部经、一部注解、一句佛号,保证我们这一生
圆满得生净土,亲近阿弥陀佛。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s8402019 (黑影)   2014-08-21 07:51:00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4-08-21 09:44:00
阿弥陀佛!
作者: cutekid (可爱小孩子)   2014-08-21 13:50:00
读经报到(Y)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