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伦珠梭巴仁波切:止观双运 (5)

楼主: cool810 (silence)   2014-07-18 05:48:55
  这导致必须要发起为利他而努力成就圆满大菩提的心,也就是菩提心(the mind of
enligh.tenment,Bodhicitta),大乘道就以培养大慈大悲或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为基础
。这种大慈大悲的态度,一开始就以各种不同的方法来培养,因此修行道上的种种活动,
才会被适当和有效地刺激鼓舞,才不会达不到最后的目标。
  大乘道的仅有画分,就如我们已经讨论过的五道的体系一样:止的修习是资粮道,观
的步骤是加行道,见道位上的八见道断,修学道上的八十一种修道断等等。
但是大乘道修习的真正过程,在某些方面不易被通则化,因为大乘宗派中唯识宗和两
派中观(自续派与应成派),对此的解释都有重要的差异存在,每派都有特属自己不同的
大乘道修行细节。例如唯识宗区分大、小乘在见道上产生的理解是不同的,他们以为小乘
达到了“人无我”的直接了悟,而大乘同时了解了“法无我”。对唯识宗来讲,“法无我
”代表无二性。
唯识自续中观派同样也在道上所应修习的体悟上做区分,他们认为一类的小乘道叫“
声闻乘”,得到了人无我的体悟,另一类叫“辟支佛乘”的小乘道,同样了解体悟到如唯
识宗空之概念的无二性,而只有大乘道完全地了解空性。根据唯识自续中观派的说法,道
的不同是因以对无我之基础了解的不同而致。
另一方面,应成中观派认为大乘道与小乘道在了解无我的成就上是没有不同的,区分
它们的是各自修习方法的不同,小乘主要是缺乏大悲心,而大悲心却是大乘的根。相似地
,大乘体系上的不同,是在放置所知障与烦恼障的情形不同,烦恼与无明在构成见道断与
修道断上的不同,如所有的无明并非都被视为是所知障,经常放在烦恼障的这边。所知障
主要是指习性,是过去烦恼和无明的沉淀,构成有时我们称为的“超越性错觉”。
  在粗略地指出了一些像这样无法概括的地方后,要接着说明大乘道的显著特征就可能
了。这些特征为所有大乘体系所共有,也因为有这些特征,它们才是大乘。
  除了要培养大慈大悲和菩提心,以引发资粮道和加行道的修习外,在到达大乘的见道
位时,在去除烦恼的过程当中,还得要把六波罗蜜多(paramita)修习到完全的精熟。在
成就可以导致个人解脱的多层次的灭止的同时,其中也因此能产生愈来愈接近圆满大菩提
的十地(dasa-bhumi)果位。
  从大乘见道位的第一个瞬间开始,修行者的活动要建立在两种智慧上,一是禅观空性
时的“三昧智”(samahita-jnana),一是其后了解的“后得智”(prsthalabdhainana
)。在禅观空性时,他直接如其所如地认识事物自身。在其后的了解时,他视所有事物如
一种魔幻错觉,因为在他出定后,虽然他了解这只是一种魔幻错觉,但是“超越性的错觉
”(即习气)还会再生起。
  在这两种智慧的基础上,行者修习波罗蜜多。波罗蜜多有六:布施、持戒、忍辱、精
进、禅定、般若。在这六波罗蜜中,般若波罗蜜多自身是属于智性这边的,也是慧的累积
。其他的五波罗蜜多是方法那边的,属于福德的累积。
因为在得到圆满大菩提时,智慧的累积是佛的法身(dharmakaya)之因,而福德的累
积是佛的色身──报身(sambhogakaya)与化身(nirmanakaya)──之因。
修习波罗蜜多的真正方法是将每个波罗蜜多和其他波罗蜜多相关伴随的部分再加细分
,六六一组就变成了三十六,如布施的布施,布施的持戒,布施的忍辱,布施的精进,布
施的禅定,布施的般若,持戒的布施等,一直到般若的般若为止。这六波罗蜜多可再加上
四波罗蜜多,即方便、愿、力、智。虽然这四波罗蜜多并未加入六乘六(三十六)波罗蜜
多的方法中,十波罗蜜多的修习与完成等于大乘的见道位与修道位。
在见道时,布施波罗蜜多就达成了,如此再加见道断,就构成十地中的初地。其余九
地是大乘修学道的不同阶段,其余九波罗蜜多须逐一的修习和达成。
  在十地的位阶上晋位之时,修行者在三昧智与后得智两种智中交替转换。当到达十地
的最高处时,生起一种特殊定叫“金刚喻定”(vajropamasamadhi),在此金刚喻定结束
后,两种智同时生起,同时构成圆满大菩提的身蕴与心识特质也同样地产生了。
  我们这里讨论过的大乘道,是大乘经中所教导的大乘道,它通常也称为“波罗蜜多乘
”,然而还有另一种大乘修行道的体系叫“金刚乘”,或密续所教导的修行道。依据密续
的说法,还有一个更有效的大乘道修行体系,因为藉著这个方法一生可成佛。而修波罗蜜
多乘成佛,通说需要三大阿僧劫之久。
波罗蜜多乘和金刚乘的不同,主要是在修行方法上的不同,这二乘都需要培养大慈大
悲与菩提心,证悟空性、智慧与方法二者的修习,及实践六波罗蜜多,尽管金刚乘修习圆
满的方法不是我们已简要叙述过的“波罗蜜多乘”那种再做细分的方法。但是同样地,密
宗的“生起次第”(the developing stages,utpanndkra-ma)和“圆满次第”(theperf
ecting,sampannakrama)的方法,也是止与观在密法上的特殊应用。这些主题需要更深
的讨论,无法在这篇概观佛教禅法修行的文章中交代清楚。
注 释
禅修这个主题在印度的不同经论中,曾被以极长的篇幅处理过,特别是《解深密经》
,弥勒的《经庄严论》与《现观庄严论》,无著的《瑜伽师地论》与《阿毗达磨集论》,
莲花戒所著三卷的《习定次第》,与世亲的《阿毗达磨俱舍论》等等。在有关这个论题的
藏文典籍中,宗喀巴的《菩提道次第广论》是最为完备的,宗喀巴的《道次第论》是为闻
名西藏的阿底峡(Adisha)尊者, 本名燃灯吉祥智(Dipamkaraassrijnana)著述的《菩
提道灯论》(Dodhimargapradipa)所写的注释, 此书将所有佛陀的教法都集中起来,以
修行的目的之角度呈现出来,阿底峡分别以今生与来世的幸福、轮回的最后解脱,与成就
圆满大菩提即成佛为三大目的。
作者: a1014a (正法将兴)   2014-07-18 12:12:00
随喜
作者: AnpingTW (七月七日安平见)   2014-07-18 16:51:00
随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