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禅修心得

楼主: joe680710 (乔少)   2014-07-05 18:09:08
~~阿含道解脱次第~~
有五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念:
1.威仪行处具足,于微细罪能生畏怖,受持学戒,是名第一所饶益修安那般那。
2.少欲、少事、少务,是名二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
3.饮食知量,多少得中,不为饮食起求欲想,精勤思惟,是名三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
4.初夜、后夜不著睡眠,精勤思惟,初夜后夜,是名四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
5.空闲林中,离诸愦闹,是名五法多所饶益修安那般那。
~~阿含道解脱次第~~
安那般那就是禅修数息
从每天睁眼开始瞎忙地向外攀缘
转而向内静心
集中心神于一呼一吸间
用心觉察感受
上述五种饶益禅修之法
主要是
1.持戒即能清净少烦恼
2.少欲少事少务即不向外攀缘追求
3.食色性也,饱暖思淫,宜少之
4.睡眠昏沉障道,宜少之
5.于空闲林中静坐,出离人世愦闹
基本上有心修持的人
第一个会遇到的问题一定是
好无聊啊
一直数着呼吸??
然后呢??
接下来要做什么???

没做什么
佛法就是要我们不被外在境缘所惑所感
出离世间欲乐
寻求解脱
这也是佛法一直为人垢病之处
世间许多人如贾伯斯以禅修为提升智彗以求入世之方便
又或许多企业主管禅修以谋取更高之工作效能
或禅修求健康身心等等
其实都是背离佛陀本怀
依禅修之方法以求现世之欲乐
大错特错矣 (然并不否认禅修有凝神专注之功效)
哲学家劳思光先生云
佛教哲学的本质,其基源问题就是"舍离世间"
禅修是一种方法
让我们放下万缘
置心于呼吸
体证三法印
然后从此五浊恶世中
当下解脱
问题在于
我们被酒色财气名利权贵缠得很爽
世间又有几人真心想要出离?
扪心自问
都想健康快乐富足无忧愁烦恼
基本核心观念没掌握好
要学佛修行
还得多走几步 (当然愿意静坐数息已是很好的第一步)
最有效之法就是
思惟死亡过患
或亲身经历至亲摰爱的死别
然后才能体会
人生无常
于是
回到当下的一呼一吸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4-07-05 19:46:00
以出入息为所缘可以得定,但不能断烦恼,外道也有缘出入息修定而得四禅八定,佛陀教导修定的所缘其中之一也有出入息能对治外缘散乱的心,令心得定,得定可以降伏烦恼现行,进一步要断烦恼种子需证无我空性慧(例如以四念处为所缘),无我空性慧才能断除烦恼种子得解脱。止观禅修也要注意是否达到正式的止观,随顺的止观无法断烦恼,正式的止观要有初禅近分定的基础,此时以降伏欲界五盖(贪欲盖、瞋恚盖、睡眠盖、掉悔盖、疑盖),无任何粗细的昏沉与掉举,得到初禅近分定会引生身心轻安喜乐,此身心之乐并不是与欲界相应,而是初禅(又名离生喜乐地)上界定心所摄的轻安喜乐。只修定不能断烦恼,如外道味着定乐反成生死之因,但不是说不需要修定,除了修定也要修慧,止观双修定慧等持才得解脱
作者: tmac012004 (寂灭寂灭就好)   2014-07-06 11:29:00
随喜我觉得佛教团体多举办禅修活动 唸东唸西的法会其实跟原始佛教没相应。
作者: bobju (枯藤老树昏鸦)   2014-07-07 08:12:00
唸东唸西的法会是想传达我们的团体是多么雄壮威武的讯息吧?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