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36(上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4-07-05 01:36:17
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第36集
  诸位法师,诸位同学,请坐。请大家跟我一起皈依三宝: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
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
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阿阇黎存念,我弟子妙音,始从今日,乃至命存,皈依佛
陀,两足中尊;皈依达摩,离欲中尊;皈依僧伽,诸众中尊。
  请看《大经科注》第二百零三页,倒数第二行最后一句看起:
  “又于《行卷偈》前,开示大无量寿经之机曰”。《大乘无量寿经》究竟什么人当机
?它说,“其机者,则一切善恶大小凡愚也”。这句话说得好,这就是指六道里头的一切
众生,我们统统都有分。“大师之说”,善导大师讲的,“上契圣心”,这个圣是佛,阿
弥陀佛、释迦牟尼佛,“下洽群机”,下面来说,所有一切众生都包括在其中,“实大有
功于净土”,实是确实,确实大有功于净土法门,“故中日诸师多宗此说”。善导,唐朝
时候人,那个时代是中国佛法黄金时代,最兴旺的一个时代,日本、韩国、越南,周边许
多国家的出家人都到中国来留学,追随善导的人尤其多,我们今天到日本、韩国还能看到
,其次的是天台智者大师。这些人都尊崇善导的教诲,善导说得好。
  “如”,下面举例子,日本的法师,《无量寿经》的注解,叫《合赞》,这里面就说
,“第十八愿,十方众生,三辈众生”,十方是指一切诸佛刹土,三辈是上中下三辈,“
皆是具缚凡夫”,这个三辈是上辈、中辈、下辈,全是指的六道凡夫,“是其机也”。后
面又说,“如元晓云”,元晓是韩国人,也是善导的学生,他说“四十八大愿,初先为凡
夫,后兼为三乘圣人”。三乘圣人是指的声闻、缘觉、菩萨,也就是主要的对象是凡夫,
是六道众生。说明这部经、这个法门,弥陀、释迦为什么人介绍的,阿弥陀佛为什么人建
立西方极乐世界的?是为六道众生,以这个为主,三乘圣人想学这个法门也欢迎,也不拒
绝,主要是六道众生。我们在末法时期遇到这个法门,真正是当机,这个法门我们一生当
中决定成就。
  “故知净土宗意”,净土宗的意思,“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也”。这个本、兼要认识
,就是度六道众生而示现的。“此说之要妙”,这个说法,要是重要,妙是微妙,“在于
直显如来度生无尽之悲愿”。没有这个法门,六道苦难众生度不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除这个法门之外,经典留下来不少,古大德把它编成一部丛书《大藏经》,我们展开《大
藏经》,无论哪部经,无论哪个法门,我们都感觉非常困难。为什么?要断烦恼。我们也
很想断烦恼,断不掉。为什么断不掉?在六道的时间太长了,无量劫来在六道里头轮回,
出不来。要出六道就要断烦恼,要慢慢向上提升。你看我们今天在人道,必得要修上品十
善,还要修禅定,才能生欲界天。欲界天下面两层,四王、忉利全靠上品十善,夜摩以上
要修禅定,有一点定功,不到家,定功要修成就到色界去了,不在欲界了。欲界上面有四
层天,夜摩、兜率、化乐天、他化自在天,愈往上面去,定力的功夫愈强,但是都没有得
到初禅,如果修到初禅,他就不在欲界,到初禅天去了。再向上,二禅、三禅、四禅,再
四空天。每一层定功都要能够伏住烦恼,他没断,伏烦恼而已,伏到最后真正断了,才能
出六道轮回。如果要不能断,纵然修到非想非非想处天,这是四空天最高的一层,依旧要
往下堕落。这桩事情,我们深深相信我们每个人不知道干多少次,爬到最后掉下来,慢慢
又爬上去又掉下来,我们在六道里头无量劫了。
  必须要跟着佛学,才有把握超越六道轮回,佛告诉我们,超越六道轮回要断见思烦恼
,要断,不是伏,刚才给诸位讲的,色界天、无色界天是伏烦恼,没断。断比伏更难,断
要有定、要有慧,伏只有定,没有慧,这就是世间禅定跟出世间禅定不一样的地方。就纵
然证得阿罗汉果,超越六道轮回,超越六道就是阿罗汉,在佛法里有一点小成就,生到哪
里?生到十法界里头声闻法界。在这个里头还得要修,往上修,声闻见思烦恼断了,见思
烦恼的习气没断,他在声闻法界断习气。见思习气断了,向上提升,辟支佛,他升等了,
从阿罗汉升一等到辟支佛,辟支佛是见思烦恼断了,习气也断了。这个时候修什么?尘沙
烦恼,尘沙烦恼断掉他就升等了,他是菩萨了,十法界里面的菩萨,没见性。在菩萨这个
阶段当中,要断尘沙烦恼的习气,尘沙烦恼习气断尽了,他在十法界成佛了,十法界里面
的佛。天台大师就是智者大师,说六即佛,这个佛叫相似即佛,就是十法界的佛,叫相似
,不是真的。
  什么样是真的?用真心就是真佛,用妄心不算真佛,但是他很像佛,也就是佛在经教
里讲的他全做到,但是怎么样?没开悟,没有见性,所以叫相似即佛。他要修什么?你看
相似即佛不错,见思烦恼包括习气,尘沙烦恼包括习气,统统断尽了,他现在要断的,无
明,要破无明,无明破了,无明破了是什么?不起心不动念。这个位次上起心动念,就是
十法界的佛,他还有起心动念,必须把起心动念断掉,他就脱离十法界了。他到哪里去了
?他到一真法界去了,见性了,就是中国禅宗讲的大彻大悟,明心见性,到一真法界,也
就是实报庄严土。我们从《华严经》说,是圆教初住菩萨,无明断了。前面我们说过,你
看见思烦恼有习气,尘沙烦恼有习气,无明烦恼有没有习气?有。我们这才恍然大悟,实
报土怎么回事,一真法界怎么回事?无明烦恼习气变现出来的。见思烦恼习气有方法断,
尘沙烦恼习气也有方法断,无明烦恼的习气没有办法断。为什么?无始无明的习气没法子
断,无始无明是起心动念,不起心不动念,这习气怎么断?你要想断不就起心动念了,那
就无明现前了。唯独无明习气是任运而断,任运什么意思?随它自然断,没有方法。古人
在这里给我们做个比喻,譬如酒瓶,盛酒的酒瓶,我们把酒倒干净了,里面擦干净、洗干
净了,确实一滴酒都没有,闻闻还有味道,那叫习气,没办法断。把酒瓶盖打开,放在那
里不要去理它,半年、一年再去闻闻,没有了,就断掉了。
  所以一真法界里头,断无明习气就用这个方法。要多长时间?三个阿僧祇劫。所以经
上常讲三大阿僧祇劫成佛,那是给谁说的?法身菩萨说的,就是实报土里头四十一位法身
大士,因为时间长,三个阿僧祇劫。他们带的习气有厚薄不一样,刚刚生到实报土的人,
习气很浓;在实报土里头住了一个阿僧祇劫、二个阿僧祇劫,习气愈来愈轻;一直到等觉
,等觉还有一分,四十一分他还有一分,这一分断掉实报土就不见了。由此可知,《金刚
经》上所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没有说实报土例外,一真法界有相,有相还是虚
妄。所以等觉菩萨最后一品无明习气断干净,实报土不见了。什么出现?常寂光出现了,
他契入常寂光,这叫无上正等正觉,他证得究竟圆满的佛果,《华严》称为妙觉如来。
  实报土跟十法界因是相同,实报是真实的实,十法界是数目字八九十的十,有什么差
别?实报土是心现的,是法性土,是法性身;十法界不是的,十法界是阿赖耶变的,阿赖
耶把实报庄严土变成十法界。所谓心现识变,这就是大乘经上常说的,“一切法从心想生
”。诸位要知道,从心想生是十法界,一真法界里头没有心想,他不起心不动念了,所以
他没有心想,心想是阿赖耶,阿赖耶是妄心;换句话说,十法界里面,我们这个六道轮回
在十法界里面,我们这个环境是心现识变,是这么回事情,这是真相。如果是实报庄严土
,只有心现没有识变,识变的它是生灭法,它有生有灭,心现的没有生灭。
  所以极乐世界你看实报土,菩萨要等著把无始无明习气断尽,要在那里住三个阿僧祇
劫。三个阿僧祇劫,我们一般讲无量寿,寿命太长了,天文数字,我们算不清。这么长的
寿命怎么样?人不老,没有生老病死。没有像我们地球上讲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没有,它那边的永恒不变,四季常春,没有障难,所以叫极乐世界,人民寿命长,永远年
轻,他不衰老。那个地方的人,他们是法性身,不需要饮食,不需要我们今天讲的养分,
他不需要饮食,精神体力充沛,他不需要睡眠,在那个世界里头就是等著习气自自然然没
有了。他有没有事情?有事。有什么事?他们都有能力像阿弥陀佛一样,分身无量无边,
无数的分身。他分这么多身干什么?到十方诸佛世界去拜佛、去访问,这是他们干的事情
。拜佛、供佛修福,同时听佛讲经说法增长智慧,他干这个,这上求。还有下化,一切诸
佛刹土跟自己的关系非常密切,都知道了,过去无量劫中,十方刹土六道十法界里面众生
,有不少是过去同参道友,现在你有这个能力、有这个本事,分身去拜佛,同时用这个分
身去帮助这些众生,提升他们的境界。所以他们做上求下化,修这些,上求下化都不着相
,跟《金刚经》上所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完全相应。他们化身到十方世界,有没有
起心动念?没有。他们到十方世界去度化一切众生有没有起心动念?没有。而且应以什么
身得度都是随众生心应所知量,自己没有起心动念。有起心动念那就堕落了,退转了;没
有起心动念,自自然然成就无量无边的功德,成就究竟圆满的智慧,这是实报庄严土的状
况。
  我们往生到极乐世界什么时候能够到实报土,这是很多人关心的。经上告诉我们,四
十八愿告诉我们,你只要往生,凡圣同居土下下品往生,生到极乐世界跟实报土的菩萨好
像是平等的。这怎么回事情?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功德加持你,让每个人都跟实报土的菩萨
智慧、神通、道力平等。这是十方一切诸佛刹土里头没有的事情,只有极乐世界有。这个
机会非常稀有难得,你要不相信,细心观察我们现在这个地球,这个地球不大,在太空当
中是个小星球,这里面的居民,现在地球人口有七十亿人,这七十亿人里头有多少信佛的
?外国人有统计,统计信仰宗教的,信仰宗教人最多的是天主教跟基督教,这两个宗教加
起来超过二十亿,伊斯兰教的信徒有十五亿,佛教徒大概六、七亿的样子,所以佛教从人
口来算,排在第四位。就算七亿,世界上人口十分之一,七十亿里面的七亿,这七亿人里
头,佛教宗教派别很多,大乘小乘、宗门教下、显教密教,信仰净土宗的有多少?一层一
层淘汰,到最后没几个人。一般估计起来,现在信仰佛教里头,密宗跟净土比较多一点。
我们算净土宗念佛的人,念佛人很多,对于净宗的道理,净宗的方法,净宗真正信仰而没
有怀疑的,又有多少?要用这个条件来讲,可能七万人都不到,中国人口十三亿,就不成
比例了。再要讲到往生,往生才算数,不能往生不算数,这七万人里头有几个人能往生?
然后才知道,佛在经上讲的,“人身难得,佛法难闻”,遇到真正不容易,真正遇到,这
中特奖了。为什么?真的把教理搞明白了,深入经藏,入净土宗的经藏,五经一论,搞清
楚、搞明白,不再怀疑了,一向专念求生净土,人就不多了。
  这个世间,过去李老师常常提醒我们,我们念佛的人,一万个念佛人,大概真正能往
生只有三、五个,六十年前说的话。六十年后今天人家要问我,大概一万人当中有一、二
个。六十年前有三、五个,现在只有一、二个。为什么?愈往后愈困难,环境的干扰太严
重,你敌不过,你放不下。六十年前的干扰比现在轻很多,那时候中国普遍的还没有电视
,甚至于电话都没有,手机都没有发明,传递信息很不方便,六十年前还打电报,现在没
有人在用了。所以我们晓得,科学技术愈发达,往生愈困难,它的干扰力量太大了。
  所以海贤老和尚为我们所示现的妙,妙极了。只有用他那个方法,他那个方法真的万
缘放下。你看他每天工作是农耕,早晨很早就起来做早课,早课完了之后就下田。他是个
非常勤快的人,有慈悲心、有恭敬心,开荒地种粮食。给谁?布施给那些穷苦的人,家里
头没吃没穿的,他来供应。了不起!我们看到报告里头说,接受他供养的成千上万,不是
少数人。他种了一百多亩地,当然还会有人帮忙,他带头,他做榜样给人看。心里面就一
句佛号,除一句佛号什么也没有。他工作没有疲倦,没有感到累。为什么?他没有想到他
工作,没有想到累,只想佛号,一切法从心想生,他不想累他就不累,他不想辛苦他就不
辛苦,念念是阿弥陀佛就法喜充满,这是我们要向他老人家学习的。确确实实在这个时代
,这样的环境里面,修净土像他那个样子就决定有成就。
  我在早年就说过,这个世界要想和谐,要想回到像古时候那种盛世,人人都能过到幸
福美满的生活,需要教学。什么样的教学?圣贤的教育。中国的教育是圣贤教育,古印度
那个时候教育是佛陀的教育,佛陀的教育跟中国圣贤教育非常接近。学佛目的是什么?成
佛、成菩萨,最低限度也要成阿罗汉,才叫学佛。圣贤教育希望成圣人、成贤人、成君子
,读书志在圣贤,不是升官发财。纵然有很高的地位,有很大的财富,都是救济一些贫困
的人,不是自己享受。在历史上,印光大师最赞叹的范仲淹,读圣贤书,真正成圣成贤。
带兵做过元帅,做过宰相,五个儿子都教得非常好,两个儿子做到宰相,有一个儿子做到
御史大夫,地位跟宰相差不多。俸禄高,自己过很平常的生活,跟自己年轻做秀才的时候
那样清苦的生活。为什么?一点一滴都节省下来救济穷苦的人。他一个人的俸禄养了三百
多人,这历史上有记载。范家一直到今天都不衰、都不败,为什么?范仲淹做了最好的榜
样,后代子子孙孙都要读他的书、都要学他,所以一直到现在,这一家还很兴旺。他们家
的后人来找过我,把他们的家谱送给我看,我还保留了他家的一份家谱。这是标准读圣贤
书、行圣贤之道,这是中国人,标准的中国人。
  佛菩萨慈悲到极处,不但做人,我们要会做人,不违背伦理道德,不违背因果,断恶
修善,积功累德,佛帮助我们更向上提升一层,不求人天福报。求什么?专求极乐世界,
到极乐世界去作菩萨、作佛去了。到极乐世界得到阿弥陀佛本愿威神功德的加持,就做了
阿惟越致菩萨,阿惟越致是法身大士,进门就把你提升了,不是普通菩萨,把你提升到法
身菩萨。在极乐世界一生,没有第二生,一生圆满成佛,保证你证得妙觉,回归常寂光,
这真正是究竟圆满。我们遇到了,这真正是宝,千万不能错过。
  真正想这一生圆满成就,我给同学介绍的,是真的不是假的,你把海贤老法师的盘片
一天看三遍,看一年,一年看一千遍,你就开悟了,你什么都明白了,那个时候我相信你
会说,跟海贤老和尚一样,我什么都知道。什么都知道,他什么也不讲,什么都知道就是
大彻大悟,为什么不讲?讲了你不懂,你问,问也讲不清楚。你要怎么样才能知道?跟我
一样念佛,你就知道了。为什么?佛号念得纯熟,念的时间长久,得定了,杂念没有,妄
想没有,是非人我没有,就开悟了,开悟什么都知道了。前有例子,释迦牟尼佛是这么来
的。释迦佛四十九年讲这么多经,跟谁学的,谁教他的?没有。他怎么晓得的?他因戒得
定,因定开慧,开悟之后什么都知道。在中国惠能大师,唐朝,禅宗的,不认识字,没念
过书,他开悟了也是什么都知道。一生没有念过一部经,没有听讲过经,一次也没听过,
讲经的讲堂一次都没去过,悟了之后什么都知道,你把经文念给他听,他讲给你听,没有
丝毫障碍。这能力从哪里来的?佛说这是我们的本能,人人都有,本能。可惜现在失掉了
,不是真的失掉,迷失了,因为你迷,你不了解事实真相,所以它不起作用。如果你明白
、觉悟了,它马上就起作用,起作用就是无所不知,“般若无知,无所不知”。例子多,
看《高僧传》、看《居士传》,你就看出来了。
==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4-07-05 09:43: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