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十方世界之所无,千经万论所同赞者
下面说极乐世界这三种不退因缘有五。我们看一百九十二页第一行,黄念祖老居士的
原注,“极乐不退之因缘有五”。为什么他不退?这五种缘在我们这个世间没有,极乐世
界有。“一、弥陀大悲愿力摄持,故不退”。生到极乐世界,这是无比殊胜的因缘。阿弥
陀佛以同体大悲,我们在迷,不知道事实真相,阿弥陀佛彻悟,圆满的觉悟了,他知道。
就像惠能大师说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自性是自己的,自己的真心,整个宇宙从
哪里来的?我自性生的,跟我是什么关系?一体。惠能大师证到了,说出来我们听不懂。
佛教没传到中国来之前,中国古圣先贤知道,也说出来,《老子》里头有,老子说过,“
天地与我同根,万物与我一体”,不就这个意思吗?这个境界是佛的境界,不是佛的境界
说不出来。伦理是讲关系,关系讲到究竟圆满是大乘佛法,老子也讲到,老子没有详细讲
,大乘经上细说。我与万物有什么关系?是一体,不是一家,一家人每个人有自体,一体
,多亲切。所以佛家常讲,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慈悲都是爱,但是这个里头有差别,慈
是帮助人家得快乐,悲是帮助人家离开痛苦,所以离苦叫悲,与乐叫慈,没有条件的。没
有条件因为一体,还有什么条件?阿弥陀佛证得圆满的觉悟,他的四十八愿,愿愿帮助众
生离苦得乐,愿愿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等于说他加持你、他保佑你,不会让你退转。不但
是用心,他还有很多手法,让你怎么?让你没有退堕的这个缘分,没有造恶的这个念头,
造恶的念头生不起来。譬如说人间,我要黄金,我要珠宝,你贪图这些东西,喜欢这些东
西,极乐世界的黄金珠宝无量无尽无边无数,你不会起贪心,太多了。实际上我们生活在
世间上,什么东西对我们最重要?不是财富,也不是饮食,空气对我们最重要,十分钟没
有空气命就没有了,什么人贪空气?这最重要的,为什么不贪?它太多了。物以稀为贵。
你要黄金,极乐世界铺马路的是黄金,我们这个世间人有没有要铺马路的柏油?没人要,
它太多了,你这个贪心就没有了。你要再好的珠宝,珠宝是什么?珠宝在极乐世界是建筑
材料,就是钢筋水泥,你不会要它的。这就是什么?它太丰足,让你看到不会起贪心。那
个地方生活所需完全是随自己的意思,你住的房屋,住的房子,你喜欢什么样子它就变什
么样子,你要大它就变大,要小就变小,要在空中它就浮起来,要在地面它就落下来,还
有什么话说?世界是法性土,身体是法性身,法性身、法性土跟我们这不一样,我们这是
法相,不是法性,法相就有生有灭,法性不生不灭,缘没有了。
“二、佛光常照,菩提心增进,故不退”。佛的光明,光明里头有滋养,就是有养分
。这个养分是给你慧命的,是帮你消业障,帮你增长智慧,有这个能量。不需要饮食,光
照你,你在这个光当中自自然然消灾、延寿、增福报、长智慧,所以他不会退转。“三、
水鸟树林悉演妙法,增其正念,故不退”。我们中国古人教我们,教我们一个祕诀,我们
自己疏忽了,这个祕诀是什么?“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自见两个字重要!自见是什么
?开悟了,不需要别人教我,突然明白了。这是真的,不是假的。极乐世界不止千遍,为
什么?你所眼见的、耳听的、接触到的,水鸟树林统统都在讲经教学。讲什么?就是你要
听的这个经,它给你讲这个。而且不是讲许许多多经,你听不到,你听的就是一种,让你
什么?让你专,这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读书千遍,其义自见”。我们这里是
要自己发心,要有耐心,要不退转。极乐世界不需要,所有环境都在帮助你,你看到的是
的,你听到的是的,你接触到的还是的,就是这部经,叫你长时薰修。你一定得三昧,一
定开悟,大彻大悟,明心见性。见性之后,你就能听到不同的经教,没有开悟不可以学第
二种,开悟之后什么都可以学。没有开悟之前像种树一样,要培养你的根本;开悟之后,
枝叶花果无量无边,这树就茂盛,它就展开了。育养树苗的时候要小心,那就是根本。所
以极乐世界根本、枝叶它统统都顾到,你还没有到发展枝叶的时候,不让你发展,你看不
到、听不到、接触不到,到时候自然的。那个到时候学习快,你跟阿弥陀佛一样,能分无
量无边身。阿弥陀佛分身,分身干什么?接引往生的人。在整个宇宙里头,遍法界虚空界
每一天有多少人往生?无法计算。世界无量无边,诸佛无量无边,往生的人无量无边,每
一个往生的人,佛都要分身,现一个身去接引他,你说阿弥陀佛分多少身?我们到极乐世
界,花开见佛就有这个能力,也能像弥陀一样分无量无边身。分身干什么?分身到每一个
佛刹里头去拜佛,同时,你看一切诸佛你都拜到了,拜佛是修福;听经闻法是修智慧,每
一尊佛给你说一句佛法,你一天的收获就无量无边。你就想想广学多闻,在极乐世界同时
、一次就完成了。在我们这个世界,学一千年、学一万年都不能圆满,到极乐世界一天同
时圆满。这是那边真实的状况。我们为什么要去?你了解之后怎能不去!
“四、纯诸菩萨以为胜友,外无魔邪,内无烦恼,故不退”。极乐世界跟我们在一起
的全是大乘菩萨。十方世界往生的人,到极乐世界不管是什么样的品位,统统是圆证三不
退的菩萨,这还得了!外面没有邪门外道,内里面不生烦恼,只生智慧,不生烦恼,为什
么?你的心里没有染污、没有分别,没有分别就不动摇,自性本定,没有染污,清净光明
。到极乐世界用的心是圆满的真心,不是妄心,他生智慧,外面没有妖魔鬼怪来诱惑。“
五、寿命永劫与佛齐等,故不退”。极乐世界人无量寿,他没有变化,他不会衰老。我们
这边寿命长,他变老了。极乐世界不老,永远年轻,寿命是真的长远,真正的无量,所以
他不会退转。这五种缘。
我们再看下面一段,看注解,注解圆满,我们看注。“慨夫”,慨夫是感慨的话。“
圣德难思,佛恩难报”。圣德是阿弥陀佛的大德、大能、大智加持给我们,我们接受的恩
惠无法想像,佛恩难报。“弥陀悲心至极”,极是达到极处,对所有的众生慈悲到极处。
“圣智无伦”,伦是同类,他的智慧没有人能跟他相等,智慧太高、太大了。“从而流现
此凡夫易生之同居净土”,在四土里头不说别的,单讲同居,为什么?我们到极乐世界大
概都是在同居净土。所以,把同居净土的殊胜告诉我们,我们就明白了。这是到极乐世界
第一站,以后从这个地方再往上提升,提升的速度非常快。十方世界都没有办法跟它相比
,那就是前面讲的有五种殊胜的缘,这是十方世界都没有的,只有极乐世界有。从他的智
慧、从他的悲心大愿流现出来的,凡夫易生,很容易往生同居净土,跟我们这个世界,释
迦牟尼佛的同居土完全不一样。“行人”,行人是修行人,真正发心要到极乐世界,只要
三个条件:真正相信有极乐世界,不能怀疑,怀疑就会造成障碍,可能障碍你往生,决定
要相信,没有一点怀疑;第二真正发愿,我这一生就想到极乐世界,其他的统统放下,一
心一意专想极乐世界,这是第二个条件;第三个,一向专念阿弥陀佛。一个方向,西方,
一个目标,极乐世界,一心一意想见阿弥陀佛,作弥陀弟子,跟阿弥陀佛学习,然后就这
一句佛号念到底,你的条件具足了。一定要像前面这些往生的前辈自在往生。怎么会自在
?你要是真干,不要让这个世间对你有障碍,这个世间障碍的东西很多,你要彻底放得下
,绝不要把这些东西放在心上。放在心上就是阿弥陀佛,除阿弥陀佛之外,心上干干净净
,一尘不染,这样才行,这个时候你肯定见佛。
楞严会上,大势至菩萨跟我们讲得很清楚,“现前当来”,前头有一句,“忆佛念佛
”,忆是心里常常想阿弥陀佛,念是口里念念念著阿弥陀佛,这样的人,他说“现前当来
必定见佛”。每一个真正念佛的人,有这个经验。我们在历史上看到,净土宗第一代的祖
师慧远大师,在他传记里头有记载着,他一生四次见到极乐世界、见到阿弥陀佛。阿弥陀
佛肯定告诉你、安慰你,你好好的修下去,勇猛精进,你还有多少年的寿命,到你寿命终
了的时候,我来接你往生。所以你自己知道什么时候走。现前,或是梦中,或是定中,会
见到,一生会有很多次。我估计海贤老和尚,他九十二年念佛,我相信他见极乐世界、见
阿弥陀佛决定超过十次以上,不会少过十次。他时间长,九十二年。他对极乐世界阿弥陀
佛很熟悉,总想早一天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不带他去,为什么?叫他表法,表法就是弘
扬净土。他用什么弘扬?他用身教,他不是用言教,做出来给你看。会看的人一看就明白
了,不会看的人,要看他末后一著才恍然大悟,才晓得老和尚在日常生活当中,一举手、
一抬头都含着玄机在里头,无上微妙法在穿衣吃饭上,在一切动作上。我们净宗学会成立
的时候,那是在美国,我写了个缘起,里面提出净宗同学必须要遵守的五个科目,那就是
戒律。这五个科目是三福、六和、三学、六度、普贤十愿,就这五科。一定要落实在日常
生活当中,落实在工作,落实在处事待人接物。我们细细观察,海贤老和尚九十二年生活
当中是不是表演这五科?他全做到了。而且能够把五科融成一体,圆融自在,一即是多,
多即是一,一举一动都圆满含摄五科,真正不可思议。
我们继续往下看,这些都是蕅益大师说的,“行人不须断惑消业”,八万四千法门,
无量法门,都需要断烦恼、消业障,你才能成就,这个法门不要,只要你“信愿持名”,
就这四个字,多简单!我真相信,我真不怀疑,不但世间法我能放下,佛法我也放下。《
金刚经》上佛教给我们,“法尚应舍,何况非法”,法是佛法,非法是世间法,彻底放下
,就守住这四个字。我真信有西方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我真正愿意往生极乐世界,做
弥陀弟子;我真正一心念佛,念佛要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就成功了。“下至十念”
,你工作太忙,没有时间念佛,一天念十句,这总可以!前面我们讲到的十念法,十念法
是对于工作繁忙,没有时间念佛的人。古大德有朝暮十念,就是早晚课,早晨起来洗脸漱
口之后,家里供佛像对着佛像,没有佛像面向西方,合掌念十口气阿弥陀佛,一口气多少
没有关系,不管多少句,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一口气叫一念,念
十口气;晚上睡觉之前,洗脸漱口之后,也面对西方念十口气,这叫朝暮。养成习惯,一
生一次也没有缺,这就行,要养成习惯。
我们现在都知道,全世界的宗教徒,信仰宗教的,对宗教最虔诚的是回教,回教最团
结。为什么?回教一天五次祈祷,到时候不管干什么马上放下,面朝麦加这个地方祈祷。
祈祷的时间不长,很短,但是一天一次都不能少。这个方法使这个宗教团结。我在新加坡
跟他们往来,看到了,我感觉到这个方法好,不耽误时间,不碍事,收的效果非常之大,
所以我就想了一个念佛的方法,一天九次,它只有五次,我九次,比它的更多。念佛就念
十声佛号,我这不是十口气,十声,阿弥陀佛、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心里清清楚楚,从
一到十,就念十句。在什么时候?早晨、晚上,两次,时间只要两分钟就做完了;三餐饭
我们不念供养咒,不念这个,念阿弥陀佛,念十声阿弥陀佛,我们就吃饭,一天三餐,这
就五次了。再你上午上班、下班,下午上班、下班,上班之前的时候,先合掌念十句佛号
再开始工作,下班的时候一切整理完了,念十声佛号才离开。上午两次,下午两次,早晚
两次,三餐饭,九次。时间你看一次接一次不长,养成一个习惯,养成不间断。这个方法
在东南亚推行,在美国、加拿大我都传授给他们,同学用这个很有效果,写信、打电话给
我,很有效。不耽误时间,时间一次只有两分钟,九次加起来还不到二十分钟,可是它能
够提醒一个人,念念不忘阿弥陀佛,这就对了。
这样念法,“皆得往生,横出三界”。怎么叫横出?所有的法门都是竖出的,没有横
出的。譬如我们竖出,我们从人道要升到天道,欲界天,天有二十八层,我们先到四王天
,再提升到忉利天,再提升到夜摩天,再提升到兜率天,再提升到化乐天,再提升到他化
天,一直往上走,走过二十八层天,就脱离六道轮回,这叫竖出。很辛苦!每一层天寿命
都很长,你到哪一年你才能出得去?净土横超,他不是走竖的,他走斜的,从这个地方他
就溜了,就到极乐世界去了。快!横出三界。“永离诸苦,位登不退”。永远离开一切苦
,要知道六道是究竟苦,是一切苦的根源,要离开它;到极乐世界是究竟乐,离苦得乐这
是达到圆满。佛度众生,佛教化众生,目的何在?无非是帮助众生离苦得乐,帮助众生离
苦要脱离六道轮回,帮助众生得乐要往生极乐世界,这是真正做到圆满。所以释迦牟尼佛
在世,《无量寿经》多次宣讲,我们就知道他老人家用意何在,慈悲到极处。一切经一生
只讲一遍,没有讲第二遍的,唯独《无量寿经》。在讲其他经当中,附带讲阿弥陀佛介绍
极乐世界的,有一百多种经论。由此可知,释迦牟尼佛到这个世界来度化众生,帮助众生
离苦得乐,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用什么方法?就是这个方法。这个方法容易修行,易行,
成功快!但是它难信,真难信。如何能叫我们相信?只有一个方法,深入经藏。我教你一
个方法,你要真肯干,有耐心去干,就是“一门深入,长时薰修”、“读书千遍,其义自
见”,你就相信了。时间十年,十年就念一部经,不要看第二种东西,不要听第二种东西
。
中国古人教学,诸位也许听过,叫师承。师承的条件是什么?就三个条件。我这一生
就碰到了。我二十六岁跟方东美先生学哲学,那个时候所有宗教我都不相信,我以为宗教
都是迷信。尤其对佛教特别反感,为什么?佛教里头供的什么神太多了,多神教。多神教
、泛神教在宗教里面称之为低级宗教,高级宗教只有一个神,创造宇宙,造物主只有一个
神,哪有这么多的神,所以对它很反感。我跟老师学哲学,得到老师的爱护。我的课不是
在学校上的,是在他家里,每个星期天上午九点半到十一点半,两个小时,一个星期一次
。他给我讲了一部哲学概论,一共分五个单元,最后一个单元是佛经哲学。我感到很讶异
,我说佛是宗教,而且是多神教,它怎么会有哲学?老师告诉我,你还年轻,你不知道。
他给我介绍,“释迦牟尼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哲学家”,咱们学哲学,这个我们从来没听说
过,释迦牟尼佛是伟大的哲学家,“佛经哲学是全世界哲学的最高峰,学佛是人生最高的
享受”。我是在这个单元里头把从前错误观念完全转过来了,认真学习,我在这里认识佛
教。方老师不但告诉我,他在外面讲演,他的全集里头都有,有这几句话。佛教是无神论
,佛教是共产党,这是他告诉我的。佛教确实无神论,佛教是相信自己,讲求自性。佛教
承认有天神、有鬼神,但是他是六道众生,他不是造物主,他不能够保佑我们,他也不能
伤害我们。我们自己要受这些外来的伤害,那是自己有罪孽,自己没有罪孽它不敢侵犯的
。所以一个人真正修行,鬼神尊敬你、恭敬你,他不会害你,有的时候他发心来护持,来
做你的护法,这是真的,不是假的。
佛教,你看宇宙从哪里来的,六祖不是讲得很清楚吗?太清楚了,“何期自性,能生
万法”。这句话被近代量子力学家证明了,这就是佛法不但是最高的哲学,还是最高的科
学,大学问!跟中国传统文化能够结合。中国传统的儒家、道家,也承认有神仙、有六道
。为什么?他们修定,他们心清净,清净心能够突破空间维次,他能看到。心愈清净看的
面就愈大。佛家提出来的,《华严经》上有,“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这就肯定了
,谁的心?自己的心,就是能大师讲的“何期自性,能生万法”。大师这句话,跟《华严
经》上所说的“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完全相同。佛法教我们认识自己,自己太伟
大了,自己本来是佛。教学的目的是教我们回归佛位,你本来是佛,你现在应该作佛。这
是佛教。
佛教里头没有超度这些东西,释迦牟尼佛一生没做过超度佛事;天天教学讲净土念佛
,他没有开个念佛堂,带着大家念佛,没有,没有这个记载;他也没有建个禅堂,带着大
家坐禅,没有,他只是讲学。修行呢?修行你自己的事情,他不管。所以大家集体在一起
共修,这是咱们中国祖师发明的、提倡的。为什么提倡?有些人光是学经教自己不干,那
你得不到真正受用,要干。所以祖师才用这个方法,共修,在一起学习,所谓依众靠众,
你不敢懒惰,逼着你不能不做,是这个意思,也是好意。超度佛事那是附带的,一年难得
一、二次,不是天天搞。像我们中国祭祖一样,中国古人祭祖一年两次,这是提倡孝道。
次数太多,厌烦了;太少,忘掉了。两次正好,清明祭祖,冬至祭祖,提醒你孝道。我们
祖师用这个方便,来超荐鬼神、超荐祖宗、超荐冤亲债主,这个可以,一年有那么两次,
顶多三次就够了,那是附带的。
真正的是要自己有功夫,真正自己有功夫超度就有效果,自己没有功夫,光做那个仪
式超不了。自己真有功夫,你看倓虚大师的《影尘回忆录》,就是他的自传,他是口述的
,他的学生大光法师记录下来的。这本书里面就很多故事,我看到里头一条,八载寒窗读
《楞严》。因为我第一次到香港讲经,讲《楞严经》,讲了四个月。一个刘居士,一部经
念了八年,有功夫了。有功夫鬼神知道,他有两个冤亲债主,为了钱财纠纷打官司,他打
赢了,那两个输了,结果两个上吊了,他也非常后悔,不应该为这点小事,你看让人家把
命送了。这两个鬼来找他,那个时候他们开个小中药铺,中午没事情休息,在这个柜台上
打瞌睡,他就看到两个人进门来,其实那是作梦,似梦非梦,这两个人一看,知道是鬼,
这两个已经死了,他怎么来找我?他怕他报复,很害怕。最后看到走到面前跪到地下,就
问他,你们来干什么?来求超度。他心就定了,不找麻烦求超度,好,怎么超度?只要你
答应。行,我答应你。看到这两个鬼,踩着他的膝盖,踩着肩膀生天了。接着又来了两个
,是他前面的太太,带了一个儿子,这是他的至亲,也来求超度。也是一样的,只要你答
应,踩着膝盖、踩着肩膀就生天了。这是什么?八载寒窗读《楞严》的功德。他要没有这
个功德,鬼不来找他,为什么?没有能力超度。你今天有这个能力,他就来求你。这就是
佛法重实质不重形式。所以超度有没有效果,要看主法的和尚,主法的和尚没有真正修持
,没有真正定功,效果就不彰。现在我看他们的疏文,我看到都害怕。看到什么?他主法
用我的名字,他们个个疏文我打开,个个都是我在主法,他们代替我。自己要修,自己不
好好的修,不行,连做这些佛事都把我扯进去,这个是我没想到的。一年二、三次这个还
可以,像清明祭祖、冬至祭祖这个,三时系念佛事,我可以,用我的名字可以,我会答应
你。如果每一场到处都做,这就不能干了。应该把佛事,佛事就是讲经教学,那是以外的
佛事,不是正经的佛事,附带的,宾主要分开,要搞清楚。
底下讲,“位登不退,一生补佛”,补佛是后补佛。“超情离见,不可思议”。超情
离见,不是凡夫能见得到的,不是凡情能够理解的,这是不思议的境界。“是乃十方世界
之所无,故为千经万论所同赞者。”千经万论赞叹这个法门,释迦牟尼佛圆满的慈悲为我
们介绍,教导我们往生西方极乐世界。
后面还有一句,我们把它念完,时间快到了。“往生同居,便是横生上三土”。这一
句非常重要,告诉我们,生到同居土,上面方便土、实报土、常寂光土你都得到。“证位
不退,亦即圆证三不退。念念普利群生,心心流入觉海,是为本经之趣。”这个经的趣向
,这个经真实的利益是让我们念念普利群生,这是阿弥陀佛、是释迦牟尼佛心心流入觉海
。我们要效法释迦、弥陀,要把释迦、弥陀的弘愿做为我们自己的本愿,我们跟佛融成一
体,成就自己也成就一切众生。这一章,“一经宗趣”,我们就学到此地。下面是“方便
力用”。这一章讲的是体,下面是讲作用。好,今天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
南无阿弥陀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