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利子!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
声、香、味、触、法;无眼界,无眼识界,乃至无意界,无意识界;无无明,无无明尽,
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无所得,亦无无得。”
这是阐释修道位的单元。
这里提到“舍利子!是故空中无色”,此处的“色”是指我们凡夫心中执著为“谛实
有的色”,“空中无色”是说明修道位行者断除所断,修道位行者所要断除的就是实执。
断除色法上的实执就是断除凡夫心中对色法执著是谛实有的耽著,修道位行者观修空性,
心中会逐渐消除属于凡夫所见色法是谛实有的执著,因此,我们所见谛实有的色法会逐渐
消失。
断除实执是渐进的而非顿时全部断除,实执分为遍计实执与俱生实执,俱生实执又分
大中小九品修道所断,所有的实执都会依次逐渐断除。
“空中无色”之意,就是现证空性之后开始断除实执,这就是修道位行者所修,“无
受、想、行…”当中讲了很多无,什么无呢?就是修道位行者心中无我们所见的色等诸法
,我们所见的色法是谛实有的,这一单元就是阐释色等诸法的实执如何逐渐减轻乃至趋无
。此处所云“空中无色”,与前面甚深四法中所讲的空性是不同的,如果前后所讲的是相
同的话,那就应说“空中有色”而不能说是“空中无色”了,空中无色这一单元是说明修
道位行者缘空性住等持(根本定),于等持中如何逐渐消除实执,也就是我们所见谛实有
的色法及执色法为谛实有的实执,在修道位行者心中如何逐渐消除。
“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修道位行者不仅所
认知的色法和补特伽罗的施设处色等五蕴,已非凡夫所执著为谛实有的色法和五蕴,十二
处亦如是,十二处包括内六处和外六处。内六处是眼、耳、鼻、舌、身、意等六根,为补
特伽罗的心续所摄故名内;外六处是色、声、香、味、触、法,非由补特伽罗的心续所摄
故名外。
境、有境和识之间有何关系呢(译者代替大家问)?比如见外在色法,一定要透过依
于眼根的眼识才能见色,色法是境,眼根是增上缘,眼识是有境,必须三者齐备才行;同
样的,其余五境、五根和五识之间的关系也是如此。
“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是十二缘起的部分,十二缘起有
清净十二缘起和染污十二缘起;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名色缘六入,六入缘触,
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老死的顺序是染污缘起;从无明无,行无,乃至
老死无的顺序是清净缘起,亦即无明若断则行可断、行若断则识可断,至此已断能引来世
的业,能引业既断,则所引业如名色、六入、触、受等也将断,这样的顺序就是清净缘起
,此处尚未涉及空性部分。
如何由染污十二缘起和清净十二缘起来理解空性呢?就是了知从无明缘行到有缘老死
之间的生起皆非谛实有;而从断除无明直到断除老死等的断除也非谛实有;“无无明,亦
无无明尽”就是所破分无明并非谛实有,连所破分无明的断除也非谛实有;无无明尽的尽
就是断除的意思,从无无明尽直到无老死尽,就是十二缘起的一一断除皆非谛实有,也就
是清净十二缘起皆非谛实有。十二缘起有生起的次第与断除的次第,亦即染污十二缘起和
清净十二缘起,这二者皆非谛实有。无无明至无老死是由染污十二缘起阐释空性,而无无
明尽至无老死尽则是由清净十二缘起阐释空性。
至此可能有人会疑惑,就如同不解空中无色是阐释色法上的空性般,此处也可能不解
空中无无明等的涵义,如何理解空性中无无明就是无明上的空性呢?这一部份的意思是修
道位行者缘空性住等持时,凡夫执著无明为谛实有的实执,在他们心中将逐渐消除,亦即
修道位行者所认知的无明渐非凡夫执为谛实有的无明。
*此处有同学提问:住于缘空性的等持,既是住于等持中,除了所缘境空性以外,怎
会见到无明、行…等法呢?无明、行等应是后得位时才见到。
仁波切回答:这位同学的想法是正确的,但我刚刚讲解的不止这个层面而已,而是修
道位行者住于缘空性的等持中,断除无明实执,经文中许多无,就是断除的意思;住于等
持时只见所缘境空性而不见他法是正确的,这与“以缘空性所住等持能力去断除无明实执
”并不相违。
同学又问:断除实执是以空性力断除或以等持力断除?
仁波切回答:是以缘空性住于等持的能力而断除实执,不可能是以缘空性以外的他法
所住等持的能力而断除实执。*
方才讲解了染污十二缘起和清净十二缘起上的空性,紧接着“无苦、集、灭、道;”
四谛的部分。“谛”是真理、真相的意思。我们系缚在轮回里,却无力辨认什么是堕入轮
回的因和堕入轮回的结果(轮回的真相)。苦谛和集谛就是告诉众生轮回的因就是这个,
堕入轮回的结果就是这样,把真相呈现出来。
众生一直习于轮回系缚,从不知苦谛是可以消除的,灭谛是苦集二谛灭除后的境界,
而方法就是无误之道,也就是道谛;佛陀告诉众生依道修持而证灭的真相。
堕入轮回的起因和结果,以及出离轮回的因和果,这二重因果就是四谛。四谛虽然存
在,但并非如我们具有实执之心所见的四谛,是故藏文版心经云:“苦集灭道亦复如是”
就是如上所云空性中无无明,空性中无行一般,空性中亦无苦谛、集谛、灭谛及道谛。四
谛总摄了所有修持,厌离苦集,欲证灭而修道,都涵括在四谛中,尽世尊所说一切法,都
融摄在四谛里,并未脱离四谛的范围。
“无智,无所得,亦无无得”,“无智”是用以修持的智慧在胜义中是不存在的,“
无得,亦无无得”是行者依此智慧修持后,于心中所生起的证量,以及未来将证而目前尚
未证得的证量在胜义中也是不存在的,能证之智和所证之慧二者在空性中都不存在。
以上已将资粮道位至修道位之间的空性修持讲解过了,接着就是无学道,也就是成佛
了。
转自:道次世界
http://lamrimworld.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