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道次第广论》:上士道〈奢摩他〉 (88) pg344L6~pg344L7
子二、特于后二波罗蜜多学习道理
(续)丑五、次第决定
───────────────────────────────────────
【又此正见内生强力之感觉,亦不须以止为先。以无止者,仅以观慧数数思择,此亦能生
强力感觉,无所违故。】(针对提出的问题,回答将由两个部分说明,此是第二段)
───────────────────────────────────────
.更何况引生空性的正见时,以此正见,先见再修、继续不断地思择串修,慢慢就会产
生转变内心的强烈觉受,也不必以具有奢摩他安止为先决条件。尚未具有奢摩他安止,而
仅以(闻思二慧)观察空性的智慧不断地思惟抉择,也能够产生内心转变的强烈觉受,它
们并不相违。
■ 解说──
1.不要说见地产生之前不需要具相的奢摩他安止,在见地产生之后,对于见地的了悟更
加加强,让内心产生改变的觉受,这种了悟觉受的产生也不需要具相的奢摩他安止。
2.在没有奢摩他安止的情况下,以思择慧(观察慧)对于对境数数再三思惟串习,也能
产生强烈见地的了悟觉受。若生起了解通达空性的智慧,以此缘空性的觉受得奢摩他
安止,这时尚未得毘钵舍那胜观。
3.闻思修三个段落里,得到奢摩他安止属于修慧,若行者在修慧还未产生之前,可做听
闻、也可做思惟,可以听闻空性的意义,也可以思惟空性的意义。若由听闻产生闻所
生慧,思惟产生思所生慧,导致内心的改变,而得到某种程度的了悟定解,内心跟以
前不一样,会有这种定解的觉受产生,但不一定有得到奢摩他安止。
■ 若以了悟的觉受为所缘,心能够专一安住在了悟的觉受,达到具相的奢摩他安止,在
此奢摩他安止之上而做观修,这时才是修慧,才能进一步成为毘钵舍那胜观。在尚未
达到具相的奢摩他安止,以观察慧数数串习思择,也能产生内心转变的觉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