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语] 净空法师:二零一四净土大经科注-18(下

楼主: summertrees (夏天树)   2014-05-30 02:44:41
(续:“发菩提心,一向专念是弥陀本愿之心髓。”)
  “发心有二义,先须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在日常生活当中,与菩提心相违背的
我们要避免。哪三种?我们看念老的注解。“昙鸾大师《往生论注》曰”,《论注》,昙
鸾大师的,《往生论》是天亲菩萨的。如果说三转法轮,《无量寿经》、《弥陀经》、《
观无量寿佛经》,这弥陀三经,三经是示转、是劝转;《往生论》天亲菩萨为我们作证,
作证转,他往生了,他看到极乐世界,给我们做报告,真有极乐世界,真有阿弥陀佛,信
愿持名是真的不是假的,他就用这个方法往生成佛了。这个成佛就是阿惟越致菩萨,天台
大师讲六即佛,阿惟越致是分证即佛,是真佛不是假佛。称他为法身菩萨,因为他的无始
无明习气还没断干净,他住在实报土。跟十方刹土一切诸佛如来的十法界,特别是六道轮
回的众生,为什么?太苦,阿惟越致菩萨有能力随类化身,帮助这些人成佛,修因证果。
阿惟越致菩萨的智慧、神通、道力,可以说跟如来究竟果地没有差别,只是无始无明习气
障碍他契入常寂光,除了这桩事情之外,他没有任何障碍。在极乐世界他能够分无量无边
身,分身去做什么?去供佛,供佛是修福,要修圆满的福报,去教化众生,上供诸佛,下
化众生,没障碍。
  功德圆满了,什么叫圆满?无始无明习气断干净了,就叫圆满,圆满的时候实报土不
见了,常寂光土现前了,他回归常寂光了。回归常寂光,就是《华严经》上所说的妙觉如
来,真正是无上菩提,上面再没有了,他登峰造极了。这个时候跟诸佛如来法身融成一体
,这一体就是光明,光明里头没有物质现象,也没有精神现象,起心动念没有了,也没有
自然现象,这个境界叫大般涅槃。《金刚经》上说的,“离一切相,即一切法”,这是这
个境界。在一真法界里头没有生灭,有隐现,无明习气没有断尽,现,现相;无明习气断
尽,相就不现了,就隐了,就是一片寂光。寂光起作用,不是不起作用,众生有感,寂光
就有应。寂光里面,经上称作如来的法身,法身没有相,法身遍一切处。法身如来的名号
叫毘卢遮那,梵语,毘卢遮那意思什么?遍一切处、遍一切时,过去现在未来是一切时,
十方法界是一切处。它是光,遍照虚空法界,什么地方众生有感它就现相。现相没有来去
,没有先后,所以称这种现相叫“当处出生,随处灭尽”,有缘就现了,没有缘就隐了,
有隐现,没有生灭。
  我们看昙鸾法师《往生论注》,“无量寿经三辈往生中”,三辈往生,上辈、中辈、
下辈,“虽行有优劣”,三辈是大分,三辈里头又有三辈,就变成九辈,九辈里头每一辈
里头又有三辈,一直分下去,重重无尽,这就讲修行有优劣。但是“莫不皆发无上菩提之
心”,这是相同的,发心是相同,修行功德不相同。“此无上菩提心”,无上菩提心是什
么心?“即是愿作佛心”,这就是无上菩提心。“愿作佛心,即是度众生心”。每一个往
生到极乐世界的人都朝着这个目标、这个方向勇猛精进,所以在极乐世界修行,这桩事情
很快就成就。阿弥陀佛以究竟圆满的智慧福报加持每一个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让这些人
在极乐世界所表现的智慧神通道力,几乎跟阿弥陀佛相等。阿弥陀佛太伟大了,十方诸佛
对他的赞叹,称他为“光中极尊,佛中之王”,这不是假的,这不是一般的赞叹。我们往
生到极乐世界,将来成佛成什么样的佛?学生成就肯定是依老师,我们成佛就是成跟阿弥
陀佛一样的佛。
  我们居的教化众生的处所,也就是极乐世界,我们是个独立的极乐世界,还是一个共
同的极乐世界?这个问题实际上在极乐世界的人不存在。为什么?他们没有起心动念,怎
么还有一、多?这些问题是我们现前众生的妄想。妄想也得有答案,没有答案我们不服,
答案要跟事实有相应。大乘教里头佛常说,“一切法从心想生”,一切法是假的,心想也
不是真的,所以自性里头没有心想。在十法界的人有这些妄念,在诸佛实报土里头没有,
报土里头人没有起心动念,他怎么会有这个问题?所以他没有问题,他起心动念全是智慧
。实际上他根本就没有起心动念,众生感,他有应,应并没有起心动念。像我们敲钟,我
们敲一下它就响,敲得重,声音大,时间长;敲得轻,它声音小,时间短,它没有起心动
念。法身如来亦如是,光普照一切众生,没有一个众生不在他光中,我们不知道,他全知
道。我们认为起一个微细的念头,甚至于自己都不知道,佛与法身菩萨全知道,这个事实
真相我们要知道。知道之后你就会想到,一切时、一切处,不要说言语造作,起心动念佛
全知道,极乐世界的菩萨是阿惟越致菩萨,全知道,没有一个不知道,我们能瞒得了谁?
瞒自己,瞒不过别人。
  不但佛知道,遍法界虚空界万事万物全知道。为什么?佛告诉我们,整个宇宙的现象
从哪来的?从五蕴来的。五蕴是什么?创造整个宇宙的原点。这个原点就是佛经上说的极
微色,极微色就是五蕴,它有五种性质。第一个是色,物质现象。第二个是受,它有感受
,像江本胜博士做水实验,水有感受。从水实验里面,把色受想行识全部掌握住了。构成
全宇宙最小的,现在讲粒子,基本粒子,最小的基本粒子,科学家叫它做微中子。一个微
中子就是一个色受想行识,就是五蕴。统统是五蕴组合的,《金刚经》上说一合相,遍法
界虚空界所有一切现象都是这个基本的五蕴组成的。所以每一个物质现象、精神现象,都
像江本博士的水实验一样,统统能感受,能听、能看,还能记忆,它有反应。我们写文字
给它看,它反应;我们演奏音乐给它听,它有反应。我们心里起心动念对着它,我喜欢你
,它知道;我讨厌你,我恨你,它也知道。都会把它的反应显现出来,让我们看到。最小
的物质,小到不能再小了,再分它就没有了,那么小的物质具足色受想行识;换句话说,
整个宇宙万事万物,用现在的话说有机体,它是活的,它不是死的。所以美国的修.蓝博
士,前年到我们这个摄影棚来,告诉我们,我们在此地一举一动、一言一笑,包括你起心
动念,他说桌子知道,椅子知道,墙壁知道,天花板知道,地板也知道,没有一样不知道
,你能瞒得了谁?
  诸佛菩萨对于这些事相完全通达明了,所以他的心清净,他的心平等,没有起心动念
、没有分别执著,大公无私,对待遍法界虚空界,平等的对待,一片真诚慈悲,用这一片
真诚慈悲来帮助遍法界虚空界苦难众生。我们怎么样学法?抓住《金刚经》的纲领,“无
住生心”。生什么心?生念阿弥陀佛的心。不生别的心,只生信愿持名,就生这个心。心
里除了这个念头之外,什么念头都没有,就叫“应无所住”,就叫无住。我们的目的就是
到极乐世界,就是亲近阿弥陀佛,妙极了这个法门。所以一定要发无上菩提心,无上菩提
心就是真信真愿。
  你们在这一生当中有家亲眷属,喜爱的人,希望永远在一起,有一个好办法,同生极
乐国就永远在一起。不生到极乐世界去,一个轮回就拆散了,再一次遇到了也不认识。只
有到极乐世界,一到西方极乐世界,得的是法性身,确实是无量寿。十法界里面的寿命都
是无常的,寿命有长短,人间寿命短,天上寿命长,长它有尽,它不是永恒的。忉利天是
我们最熟悉的,忉利天主,中国人叫玉皇大帝,那个地方跟我们有时差,忉利天的一天是
我们人间一百年,他的寿命是一千岁,一年也是三百六十五天,一千岁,一天我们人间一
百年,寿命很长。中国号称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在忉利天五十天,不到两个月,五千年文
明古国,在忉利天五十天,一天一百年。他的寿命一千岁,真是长命,真叫无量寿。但是
他有到的时候。愈往上面去寿命愈长。真正长寿,真正无量寿,是极乐世界,极乐世界是
真无量寿;二十八层天是有量的无量寿,我们看到他寿命很长,总有到头的一天。
  “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听说
极乐世界太好了,我也想去,也念佛求生,能不能往生?不能往生。为什么?没有菩提心
,这个菩提心重要。昙鸾法师里面说得好,什么是菩提心?愿作佛心。愿作佛心就是愿度
众生心,愿度众生那就是摄取众生生有佛的国土。阿弥陀佛是无量寿佛,这就是说明,发
心成佛为什么?为普度众生,阿弥陀佛发的这个愿。阿弥陀佛没有说发愿,我这是养老院
,接你们来养老的,接你们来享福的,不是的。所以要怀这个养老的心,这地方太好了,
我可以到这地方来住了,把这个地方当作我的家了,这去不了,跟阿弥陀佛的本愿不相应

  因此,《安乐集》,依天亲菩萨的《往生论》,里面就说了,“凡欲发心会无上菩提
者”,这个会,是我们的心要与无上菩提相应,宗门常说“会么”。这里两个意思,“先
须离三种与菩提门相违法”,然后“须知三种顺菩提门法”,这个说得很好。前面第一个
,“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著自身故。”注解里头说“何等为三”,哪三种?
第一种,“依智慧门,不求自乐”,极乐世界很诱惑人,要想去享受,这个心不相应,去
不了,所以一定要“远离我心贪著自身”,要把这个放下。我要学跟阿弥陀佛一样,阿弥
陀佛发的大心是要普度遍法界虚空界十方一切如来刹土里面的十法界众生。这个心量多大
,不是度一个地球,不是度一个太阳系,也不是度一个银河系。银河系在大乘佛教里面才
只是一个单位世界,三千大千世界有十亿个银河系,这是我们不能不知道的。
  好像有个同学给了我一个资料,是不是十亿?十亿。释迦牟尼佛的教区,十亿个银河
系,不是算很大的。我们在《华严经》“华藏世界品”、“世界成就品”里面看到,经上
告诉我们,每一尊佛因地发愿不一样,所以成佛之后他的教区大小不相同,至少是一个三
千大千世界,有两个三千大千世界,有四、五个大千世界的,不相同。释迦牟尼佛这个娑
婆世界是个标准的三千大千世界。阿弥陀佛发的愿太大了,无量无边际,一切诸佛刹土诸
佛无量,世界无量,他统统都要度,一个都不放弃。我们没有这么大的心量,跟阿弥陀佛
不相应,所以为什么念佛人多,往生的人那么少,心量太小了,斤斤计较,一丝毫都不肯
放下,这样的心念佛怎么能往生?
  所以昙鸾法师《往生论注》上,这一句话很要紧,“若人不发无上菩提心,但闻彼国
土受乐无间,为乐故愿生,亦当不得往生也”。这个把我们的疑问解除了,为什么莲社同
修那么多,真正往生,这李老师说的,一万个人有三、五个,这是六十年前。六十年后的
今天,你要问我,我会告诉你,一万人当中大概只有一、二个,六十年前有三、五个,现
在只有一、二个。为什么不能往生?看昙鸾法师这段开示就明白了,没发菩提心。十八愿
固然重要,十九愿不能少,十九愿发菩提心。蕅益大师在《要解》里头讲得好,能不能往
生决定在信愿之有无,信愿就是菩提心,决定你能不能往生,你跟阿弥陀佛心是不是相同
的、愿是不是相同。跟他的心不同,跟他的愿也不同,天天念十万声佛号也不能往生,跟
阿弥陀佛结个缘。什么时候能往生?心同佛心,愿同佛愿,就能往生。愿是四十八愿,心
是普度一切众生,对一切众生要看作自己的亲人。
  现在讲亲人都没用了,为什么?现在人没有亲人。人与人之间现在变的只有利害,对
我有利的就是亲人,对我没有利的,父母都不是亲人。父母小时候把他培养大,到他自己
能独立了,父母对他没用了,就丢掉了。这是西方价值观,我在美国多年,美国的社会就
是这样的。十六岁就算成年,十六岁离家出走,你要去报警察,警察不管。为什么?他可
以独立了,你还找他干什么。所以父母这种亲情没有了,兄弟没有了,夫妻靠不住,有早
晨结婚,下午就离婚了。这个世界上,哪一个都市没有离婚的?离婚率太高了,年年在上
升。这就是什么?亲情情没有了。所以现在人在这个社会上孤独,多可怜、可悲,利益没
有了就是陌生人。中国五千年传统文化,西方文化进入中国,中国人被它的科技、机器迷
住了,把传统文化疏忽了,我们今天要遭这个难。
  维系几千年传统是什么?诸位要知道,中国在全世界独一无二,就是文字,文言文,
这个东西丢掉了,现在跟着外国人走。如果不能把传统的文字文言文再恢复,传统文化是
决定不能产生效果,为什么?祖宗丢掉了。像棵树一样根没有了,早晚要枯死。几个人觉
悟醒过来?这是我很早就有这个意识,一生没有缘,孤掌难鸣。学佛之后,这么多年来有
一些影响,影响还是很薄弱,障碍太多。摆在面前就是现实状况,几个人不求自乐,几个
人能够放下贪著。真正能放下贪著的,就是真正修净土、真正发愿求生净土的人,他能放
下。为什么?他知道不放下贪瞋痴去不了极乐世界。第一个要放下这个。
  第二,“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注解跟这个意思完全相同
,全节录了。我们有没有慈悲心?有没有拔一切众生苦的心?没有这个心。我们看不惯的
人,总得想办法离开他,而没有发心去感化他、去度化他。二00六年,英国剑桥大学的
汉学家麦大维教授到香港来看我,邀请我到英国去办学,那是一番好意,他设想得很好,
在伦敦办一个大乘书院,属于剑桥大学。英国的学校书院制,像牛津、剑桥,差不多都有
五十多个书院,组成一个大学。我告诉他我不能去。他在这住两天,每天三个小时,我们
谈六个小时。我曾经告诉他,把中国古老的教学的理念方法来讨论,这现在西方没有的。
他是个汉学家,《论语》、《孟子》他都能背。我们谈到教学,他问我怎么教法?我说我
没方法,我们老祖宗有方法。他很惊讶,他说老祖宗的方法他没听说过,是什么?我说那
《三字经》有没有念过?他《三字经》会背。我就告诉他,《三字经》前面八句话是我们
老祖宗教学的理念,办教育这个八句话要不懂,那就不是中国传统教育。
  你看《三字经》上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要肯定学生性本善。换句话说,学
生都具有圣贤的基础根基,就看你怎么教法。你用圣贤的方法教他,他成圣贤;你用君子
的方法教他,他就成君子。如果说学生没问题,问题在老师,这个学生不能接受,不听话
,把他开除掉了,这是失败的。中国古人常说,“行有不得,反求诸己”,怪我自己不会
教,不能怪他不会学,这个概念一定要有,学生开除掉是你教育失败。如何能把学生,把
他,教学是转恶为善,转迷为悟,这个教育成功了。要承认,你看佛家的教学,“一切众
生本来是佛”。那你要教,他不肯学,不好好学,犯了错误,把他开除掉,这就等于否认
了一切众生本来是佛。首先我们从观念上做。成佛是什么方法?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著
,就成佛了。佛的心是什么?本善是什么?清净平等觉是本善,每个人心都是清净平等觉
,每个人都是佛心。我们自己受了染污变质了,也帮助别人变质、帮助别人犯,那就把本
来是佛变成六道众生了,教错了。我们谈得很欢喜。
  最后我告诉他我很感激,我不能到伦敦去,那个地方,欧洲,我不习惯,这是真的。
将来有机会在亚洲这边,能有机会这最好,现在我们亚洲马来西亚想做,印度尼西亚也想
做,印度尼西亚是回教大学,这个非常难得,他们要开汉学院,他们要建四库图书馆。我
们希望他们能做成,有一个地方有这个成就,慢慢大家就会想,就会模仿。汉学要能够兴
,这个世界有希望,冲突可以化解,世界可以恢复安定和谐。真的要依慈悲。依智慧、依
慈悲、依方便,修身能成功,教学能成功,事业能成功,没有一样不能成功。首先培养我
们的智慧、慈悲、方便,才能自度度他。智慧是第一,智慧就是放下,不能放下的人没有
智慧,他有烦恼,没有智慧,放下烦恼,智慧就现前。
  今天时间到了,我们就学习到此地。
==
南无阿弥陀佛。
作者: cutekid (可爱小孩子)   2014-05-30 08:30:00
听经报到
作者: dakudai (止水澄波)   2014-05-30 09:35:00
阿弥陀佛!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