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罗汉礼供文释》(十一)注荼半托尊者 ─ 索达吉堪布 译讲

楼主: lin666 (皈依三宝)   2014-05-28 02:02:04
敬录自《十六罗汉礼供文释》 大班智达夏迦西日 造 索达吉堪布 译讲
http://zhibeifw.com/down/book1/sdj-zb/hflsdqj.pdf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811
http://www.zhibeifw.com/cmsc/list.php?fid=813
(十一)注荼半托尊者
顶礼圣注荼半托,居于灵鹫山之中,
一千六百罗汉绕,双手结作等持印,
加持上师久住世,加持佛法遍兴盛。
顶礼圣者注荼半托(注1),他住在佛陀转般若法轮的灵鹫山(注2),被一千六百
位阿罗汉围绕,双手结等持印。愿注荼半托尊者赐予加持,令具德上师长久住世,令佛
法如意宝周遍兴盛于十方。
在《毗奈耶经》中,对注荼半托尊者的生平有详细介绍。佛世时,印度室罗伐城有
一个婆罗门,他的头几个孩子都夭折了。后来,有个老妇人告诉婆罗门:“如果你以后
再有孩子,应该将孩子包在白布里,让仆女抱到路边,请求路过的沙门加持,天黑前如
果孩子没死,以后就不会夭折。”后来,婆罗门的妻子又生了一个男孩,他依照老妇人
的吩咐,让仆女抱着孩子到大路边。刚好当天佛陀路过那里,仆女请求佛陀为孩子加持
。佛陀说:“愿此儿无病长寿,天神拥护,令父母所愿皆能圆满。”说罢佛陀就离去了
。日暮时分,这个孩子没有死,仆女就把他抱回家。因为这个孩子是在大路边接受加持
的,婆罗门就给他取名为大路(即下文的半托迦尊者)。
不久,婆罗门的妻子又生了一个男孩,婆罗门又让仆女把孩子抱到路边请沙门加持
。这次仆女偷懒,她没把孩子抱到大路边,而是就近抱到一条小路边。在沙门加持下,
这个孩子也活了下来。因为他是在小路边接受加持的,父母给他取名为小路(即注荼半
托尊者)。
两个孩子到了读书的年龄,婆罗门请了一位老师教育他们。大路特别聪明,什么知
识一学就会。小路则特别笨,老师教一个词,他记住后面的字忘了前面的字,记住前面
的字忘了后面的字。最后老师对婆罗门说:“我教过这么多学生,从来没有见过像小路
这么笨的,我实在没办法教他了。”不过,虽然小路很笨,可是父亲非常疼爱他,不管
到哪里都带着他。
两个孩子长大后,婆罗门身患重病,虽经百般治疗,但都没有效果。临终前,婆罗
门叮嘱大路:“我对你没什么担心的,唯一担心的就是小路,我死后你要照顾好他。”
说罢婆罗门就咽气了。
婆罗门去世后,大路出家为僧,最终证得阿罗汉果,而小路生活却越来越困难,最
后沦为沿街乞讨的乞丐。有一次大路回室罗伐城,看到小路很可怜,就想帮助他。大路
通过神通观察,发现小路有出家的善根,就问他想不想出家。小路说:“像我这么笨的
人,谁愿意度我出家呢?”大路安慰他说:“佛教不分种姓贵贱、智力高下,只要有信
心,任何人都可以出家。”于是,大路便把小路带到僧团出家。
小路出家后,大路传授给他一个偈颂“身语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正念观
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当远离。”三个月安居过去了,小路连这个偈颂都没背会。按当时
的规矩,安居结束后,每个僧人都要向亲教师汇报修学的成绩,轮到小路时,他没有任
何可以汇报的。
(有些比较笨的道友不能对自己失去信心。你再怎么笨,三天或者三个小时肯定能
背会一个偈颂,还不至于像小路那样,三个月连一个偈颂都背不会。)
看到小路如此愚笨,大路便以神通观察,是以温和方式教化他好,还是以忿怒方式
教化好。经过观察,大路发现以忿怒方式教化好。于是他扼住小路的脖子将其推出门外
,严厉呵责道:“像你这么愚笨的人,到佛门来有什么用?”小路特别伤心,站在屋外
放声大哭:“现在我既不是出家人也不是俗人,以后该怎么办呀?”
这时佛陀刚好路过,问小路:“你为什么哭?”小路说:“世尊,我因为太笨,所
以被师父赶了出来。现在我既不是出家人,也不是俗人了。”佛陀说:“你师父这样做
不对,佛法不是他经过三阿僧祇劫修行证得的,佛法是我经历长劫苦行方才证得的。以
后你就跟着我学习吧。”
佛陀把小路带回去,让阿难教他。阿难教了几天,把小路退给佛陀,说小路实在太
笨了,自己没办法教。于是佛陀就传授小路两句偈颂:“我拂尘我除垢”。可是他连这
两句偈颂都记不住。佛陀知道小路罪障深重,就让他为僧众擦鞋。僧众们不让小路擦鞋
。佛陀告诉僧众:“我这样安排,是为了净除小路的罪障,你们应该让他擦鞋。”佛陀
这样说后,僧众们就同意了。于是小路一边给僧众擦鞋,一边背诵佛陀传授的偈颂。
日子久了,小路的罪业逐渐清净,终于记住了这两句偈颂。一天,小路暗自思维:
所谓尘垢,不仅有外在的灰尘,还有内心的烦恼尘,世尊教我除尘垢,不仅是要除去外
在的灰尘,更重要的是清除内心的烦恼尘……这样思维后,他豁然开悟,当下获证阿罗
汉果。
(小路是通过为僧众做事清净了罪业,之后才获得成就的,可见为僧众做事功德极
大。法王如意宝也讲过:“如果有人在修行过程中什么感应都没有,甚至好像越修行越
倒退,这个时候不能心灰意冷,应该为僧众发心,通过发心清净罪业后,修法的境界会
自然而然现前。”)
当时,室罗伐城有许多外道,他们经常拿小路来诽谤佛教:“像小路那么笨的人,
居然也在佛教中出家,看来,佛门真是什么人都收呀。”
(身为佛教徒,要注意不要让众生生邪见、造口业。现在有些出家人认为不执著好
,于是头发长长的,衣服脏脏的,就像济公和尚一样。如果这些人有境界倒也罢,否则
还是别太邋遢了。凡夫人往往以貌取人,因此还是要注意形象,最起码要让人看起来顺
眼。)
为了遮止外道的诽谤,同时也为了彰显小路的功德,佛陀要求小路对比丘尼作教诫
(注3)。听说小路要来作教诫,比丘尼们很不情愿,因为她们也知道,小路三个月都记
不住一个偈颂。当时有十二个调皮的比丘尼,她们想借此机会戏弄小路。其中六个人四
处宣扬:“十五号诵戒时,将有大法师讲经说法,如果听他说法,能够摆脱生死轮回…
…”另六个人陈设了一个高大的法座,而且法座旁没有梯子。到了十五号,听法的人比
往常多了几倍。小路到讲法现场后,见到高高的法座,知道是故意刁难自己,便示现神
变直接登上法座。登座后,小路告诉大众:“我曾经三个月记不住一个偈颂,但现在如
果我要广说其义,七天七夜都讲不完。”随后,小路为大众宣讲偈颂的意义。还没等他
讲完,在场的人当中,有些获得了预流果,有些获得了一来果,有些获得了无来果,有
些获得了阿罗汉果,还有些发起无上菩提心,所有人都对小路生起了无比的信心。
由于小路以前太愚笨了,许多人都轻视过他。佛经中记载,王舍城有一个耆婆医生
,一次他邀请佛陀和僧众应供,唯独没请小路。耆婆向世尊供水时,佛陀没有接受。耆
婆问世尊为何不接受。佛陀说小路没有来。耆婆不得已,就让仆人去请小路。仆人到寺
院时,小路知道是耆婆派来的,就变化出一千二百个跟自己一样的比丘。仆人呼唤小路
时,所有比丘同时应答。仆人不知道谁是小路,只得无功而返。佛陀告诉仆人:“你再
去一次,这次要有恭敬心。”仆人以恭敬心又去请,这才请到小路。应供结束后,佛陀
没有收钵,小路知道佛陀想让自己彰显功德,就示现大神通,从远处长伸右手将佛钵收
了起来。见到这一幕,耆婆才知道小路是具功德者,从此对他生起了信心。
凡夫人特别执著神通,看到谁有神通,马上会生起信心。不过,除非有度化众生的
特殊必要,一般情况下,佛陀不开许弟子随便示现神通。现在有人经常问:“既然佛教
里面有神通,为什么佛教徒不显示神通呢?”我总是回答:“因为佛陀不开许。”
为什么佛陀不开许随便示现神通?这有两个原因。首先,如果随便示现神通,很可
能引发他人诽谤。在历史上,许多大成就者虽然具足无碍的神通,但他们从不轻易示现
,从而避免了许多讥嫌。第二,要想度化众生,最好是先通达万法实相,之后向众生宣
讲佛法,而仅靠神通并非长久之计。凡夫人的心很容易变,看到一个人在空中飞来飞去
,刚开始会觉得很神奇,时间一长也就见怪不怪了。
现在有些人的心态很成问题,成天找有神通的人观察将来会怎样,或者请人打卦看
未来会如何。这样做实际上大可不必。虽然我们不完全否定观察未来,但也没必要沉溺
于其中。否则,自己整天处于患得患失中,这样也不是很好。其实,只要按照因果如理
取舍,未来怎么样都无所谓,反正现在精进行持善法,将来总会成熟悦意的果报,如果
现在天天造恶业,总有一天会感受痛苦的果报。
顺便提一下,小路即生中如此愚笨,这是往昔的业力使然。佛经中记载,小路前世
是一个三藏法师,当时他对佛法特别吝啬,不愿意向别人传授佛法。以此因缘,他多生
累世转生为愚笨者。
现在有些人也是如此,本来他们精通某个知识,但因为害怕别人超过自己,所以不
愿意向别人传授。这种人来世的果报肯定不好。因此,如果有人向自己求教时,我们千
万不要吝啬,应该尽量向别人传授。否则,今生你很有智慧,来世就不一定了。
作者: a1014a (正法将兴)   2014-05-28 11:53:00
随喜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