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minkie (阿凯)
2020-12-26 21:57:02随着不断的观照,刹那定随着五根五力的平衡一起持续茁壮,首先五盖会被降伏,成就心
清净。有了心清净,接下来就会观照到名法色法,这就是观智的起点。到了第三观智,才
能说刹那定足够稳固。以班迪达尊者的说法称此为第一毘婆舍那禅那。而七觉支则是要到
了第四观智,开始能够观照到舍受以后才会被建立....
1.我对上面这段话的理解不知道是否有误,请各位指教。上面提到五根五力、刹那定、观
智等,都是用不同角度解析毗婆奢那。如果单就定力的层面来看,就是所谓刹那定;如果
就对名色法的理解来看就是所谓观智,而对名色理解越深就是所谓观智的成长;五根五力
则是禅修时的五个心理要素;所以这些词汇都是拿来描述四念处禅修的种种要素,请问我
这样理解对吗?
2.请问各位每天禅修(或者念佛诵经)大约多久呢?都选择什么的时间环境呢?
3.我常常想禅修或者阅读佛书的时候,内心都会有别人灌输的价值观阻止我“有时间修行
为什么不去学投资股票或者往上考国考,家里又不是多有钱...等到你老了钱够多了大家
不会阻止你修行呀”,但实际上我可能因为以前不愉快回忆的攻击或者过于寂寞其实也没
照着对方说的读书努力,可能是重复看着同样的小说漫画(其实自己也看到有点腻)转移
焦渴的情绪或者靠吃发泄,其实我觉得没比较好,但又脱离不了这种困境,想知道大家世
间工作家庭还有出世间修行是怎么兼顾的??真的修行以后就不会想出去玩、吃美食,或
者渴望大家关心跟友情吗?
不好意思拿这种繁杂的问题打扰各位,在此说声谢谢。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20-12-26 22:46:00修行是一种休闲活动,跟逛公园散步逛街同性质的东西修行如果是一个沉重的压力,那不如不修去玩Game
修行要像轩辕黄帝说的“且战且学仙”,一般在世俗磨练的人就像你说的,会把重心放在生活上,觉得生活有余力再去修行,但是等你老了钱够多了,一定修不成。修行只有可能从年轻时开始修才会成功,老的时候你身心的业障花再多钱都修不回来,所以老了干脆等死好也也不用修了可是你完全逃避世俗,躲在修行的世界里自high也不行你所有自认为领悟的境界,都只是因为隔离外境而生的像温室里的花朵,这种境界是假的。 要一面的在生活中努力,一面培养观照、觉知,净化身心累积的业障经过长年累月,身边的人开始萎缩、衰老,你会因为长年的坚持,灵光独耀。 慢慢从困难的生活中解脱出来,身心自在、财务自由,游戏人间世间工作家庭跟修行怎么兼顾,就跟上健身房运动一样你每天一定要挑一段时间,找到正确的方法去培养觉知还有净化各种身心的污浊。 至少要坚持20年以上 就可以开花结果。 而且我告诉你,修行有成的人,才是真正的玩家,云游四海、吃遍美食,你看日本的一修和尚,最后还跟妓女混在一起。修行有成的人他去旅游,可以跟山河大地起大光明的振动一般人去旅游只是在IG打卡装B,他们没有办法感受到天地万物细微的讯息,所以第一要坚持修行,不要被生活的事情遮盖。第二要找到正确的方法,长期投入、深入第三不要逃避生活,要驾驭生活,像在海上一样,要学会愈来愈自在、轻松、游刃有余、享受生活,然后忘我无我
作者: yogi (Yogi) 2020-12-27 06:19:00
1.可以这样理解没错。五根五力(包含定根定力,即含摄刹那定、慧根慧力也包含观智)会随着修行一起成长的。所以有经验的禅师就是从五根五力的发展与平衡来判断禅修者的位置。3.如果是家人的阻挠,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们看到练习四念处以后在你身心产生的变化。观智只是得到智慧的第一步。从观智中了知名色,对于名色的智慧要怎么内化到你日常生活,也是需要努力的,不过这就是每个人各有各的功课了。
作者:
opiloom (Jonas)
2020-12-27 14:17:00第三点的问题在于要去多做四共加行,思维暇满人身难得、死亡无常、业因果报与轮回缺点。生活很重要,但是当你思维这些后,就会知道该怎样去取舍,把比重排好。
先顾肚子,再顾佛祖公务员退休后也没人会阻止你学佛很现实,能学佛的人都有点钱在身边
作者:
VanDeLord (HelloWorld)
2020-12-27 23:54:00修行可以开智慧,改变生命层次。生活水平依福报,生活自在是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