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为什么世尊跟弥勒证初果后没七世入涅槃

楼主: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9-08-05 01:02:14
※ 引述《hvariables (Speculative Male)》之铭言:
: http://www.charity.idv.tw/r/4.htm
: 阿姜曼正传
: 阿姜曼也讲到在过去久远的前生曾发过类似的誓愿 —— 他的情形,是一个想要
: 成佛的神圣誓愿。跟阿姜索一样,他也是因精进的禅思使他想起了前生的愿,以及这个根
: 本的执著反而让他不愿在今生为解脱涅槃而奋斗。就在阿姜曼开始修持头陀行,他放弃了
: 成佛的愿,因为他了解到如果要实现这个愿,那要花上非常不可思议的时间,他必须在生
: 死轮回中不断地流浪:一次又一次的出生、成长、衰老、疾病、死亡,无限期地忍受忧悲
: 苦恼。放弃了最初的誓愿使阿姜曼放下了执著,为他的修行开启了一条顺利进展的坦途,
: 而他能如此轻易地放弃前生的誓言,也意味着这份愿力在他的意识中还没有坚固到不可分
: 离的地步。
: 阿姜曼正传有提到阿姜曼过去曾发愿成佛,
: 不过后来想到要成佛就得轮回更久更多出生、成长、衰老、疾病、死亡太可怕,
: 所以阿姜曼决定放弃成佛的愿望成为阿罗汉弟子结束轮回。
: 第六章 一切方论
: 上座部佛教论事里面有批判中有(中阴身)、真如、十方诸佛的错误,
http://www.charity.idv.tw/r/18.htm
阿姜曼正传 (第三章第三节:至高的赞叹)
某晚,某一位佛陀在十万阿罗汉弟子的陪同下来看他;又隔一晚,另一尊佛带领近百万的
阿罗汉弟子前来。每一晚都有不同的佛陀,带着不同数量的阿罗汉弟子们来赞叹他。阿姜
曼说:每尊佛陀所累积的波罗蜜不同,因而跟随在旁的阿罗汉圣弟子数量也有不同 ——
这就是上一尊佛到下一尊佛之间有差异的因素。
....
阿姜曼回答,他对于真正的佛陀与阿罗汉没有疑惑。他还会感到困惑的是:佛与阿罗汉证
得无余涅槃后,应该已无任何残留的世俗因缘法,为什么却仍可以身体的形式现身?佛陀
对他解释这个问题:
“如果已证得无余涅槃的人想要与那些尚有余蕴且已证得有余涅槃的阿罗汉互动
,他们就一定会暂时呈现出世俗的形象来跟他们互动。然而,如果双方都已达无余涅槃,
那就完全不需要再用世俗的身体。因此,当处理世间法的时候,才有必要使用世俗的身体
;但当世间法已经完全超越后,就不会再有这样的问题了。”
“诸佛都是借由禅相来得知过去与未来的事件,这些禅相都象征最初发生问题的
世间缘起法。例如,当某一尊佛想要知道在他之前诸佛的生活,他就必须以每一尊佛及其
当时生活环境细节的禅相为所缘,以此作为直观的方法媒介。如果事件本身已超出了世俗
相对因缘法的范围,例如彻底的解脱自在,那么就不会有任何的禅相出现。正因如此,过
去诸佛以约定俗成的世间概念法为理解的共同基础,就如同我这里所示范的。我与一切阿
罗汉弟子们,必须以当初世俗的形貌出现,这样你或其他人才能凭此得知我们的外表。如
果我们不以这种方式现身,就没有人能感应到我们。”
=
大乘法性身,四圣法界,一真法界说 ?
谈个小趣闻 ..
有一天,小明拿着一把尺,垂直的看,A点与B点,有所谓的高低差距离,
但把这把尺平行着看,发现A与B的高低差的观感消失了。
小明又把这把尺,直直的平视眼球,发现A点与B点之间,有一种 "远、近" 的观感,
但他尝试着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又发现A点与B点的远近观感又消失了。
之后小明,明白了一件事,原来是自己长期以来都用直线式思考模式与认知在看事情,
原来,二法 与 不二法。只是二种视角,对于实相的诠释方式。
所以,过去、现在、未来,时间差,乃至于生灭、无常、先后..等。
或许都隐藏着另一个视角的诠释去等待人们发现。
而佛法某种程度也是在训练、打破、翻转这种大脑直线式认知。
作者: tmac012004 (寂灭寂灭就好)   2019-08-05 04:39:00
这个故事的真实性有待检验 无余涅槃后是不会再回来的
作者: adampolo (adampolo)   2019-08-05 09:22:00
楼上是说追随阿姜曼的圣者妄语吗?算不算谤僧?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19-08-05 12:55:00
那个不叫“回来”,有读过量子物理就知道,成佛或入灭是接近“量子”的状态,不是什么都不见,那叫断灭量子就是有作用,但是你找不到它,而且会依照观察者的角度,有不同的“显现”,因为佛陀的时代没有量子的观念,他只能跟你说五蕴的生灭是不实的,结果就导致一部份的人,把成道当成一种彻底的消失,这种消失跟尼采说的虚无主义一样,那是不正确的,所以阿姜曼在证空性之后,才发现心、或者虚空都是接近量子的状态,不能说有也不能说没有,这才是真正的成道
作者: horcetian (提安霍尔斯)   2019-08-05 13:08:00
量子物理是指当我们探讨物质的特性,当scale小到一个层次时的物理现象,目前所知宇宙中的电子和物质都遵守这个特性。当质量大的时候遵守的定律就接近牛顿定律,修行和科学还是有区分的吧。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19-08-05 13:32:00
五蕴的细微状态就接近量子,差别只是在五蕴还有超越物质的“心识”存在,但心识和量子的理论其实也很接近因为我们传统的杀猪公理论,认为成道就是永远的消失这个认知就导致了大小乘的分裂,那么我们用近代上太空的理论,就发现了并不是永远消失,而会因为观察者的状态有不同的显现。 既然物质的最细微状态是这样,那么心识或“法”的细微状态,也可能如此,这就像阿姜曼说的,你是什么状态,就会以怎样的形式跟入灭的圣者相应那不就跟“波粒二相性”一样,站在不同的角度就会观察到不同的特性。 过去我们的思考,大多是按照人类社会的逻辑理论在辩证,就导致佛法修行走不出思想的框架修行如果与科学有区分,表示也与这些思想逻辑有区分所以我们只能以“思想逻辑”或“科学理论”来“比量”既然在思想逻辑上产生了“入灭”后能否“显现”的矛盾我们就应该参考科学的理论,这时就没有矛盾了而且实修的话,在认知上接近量子、能量守恒定律会比传统的杀猪公认知要好,观念会限制你的修行比方说认为纸只能拿来写字,就永远不知道可以当钞票所以其实不管大小乘南北传,在观念上都应该要先放开实修上才能突破
作者: horcetian (提安霍尔斯)   2019-08-05 14:02:00
但凡是人,心识的作用就脱离不了这个躯体,因为心识就是神经作用下的产物。
楼主: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9-08-05 14:38:00
新的理论比较朝向,物质是意念波动的产生这方面研究。https://reurl.cc/QzEM0
作者: horcetian (提安霍尔斯)   2019-08-06 09:41:00
这篇文章我看完了。断然说物质是由意念产生的结论下的太快了。首先,要确实有电子这个物质(你也可以说他是量子的振动)存在,后续才会有因观察者而变化其形态的结果出现。所以必然是电子和观察者都要存在这才会成立,但你不会说电子或是观测者本身就是意识吧?再者,虽然电子会因观察者而有型态的变化,但那不表示那个形态是由观察者决定的,也就是顶多说观察者的介入是电子形态变化的一个因素。当然,依类似唯识的世界观,世界是你看到哪显现到哪,其他世界都像没存在一样,但是它忽略了几个点,第一就是这只是一种解释,它并不能证明到底是先有物质而人才与物质交互作用看到世界的,还是物质根本不存在,是不知道什么的东西(就叫它做心好了)的显现。第二就是如同鬼魂一样,必须要有两个人以上看到才可确立不是观察者自己的想像,当然依类似唯识的观点,可能其他人都只是心的显现,那到底世界是只有你一人,还是世界是真有其他的心存在呢?若是有其他的心,那可以说这两个心共同感知的世界有一样的外在,这外在众人觉得是物质,你也可以说它不是物质,但无论如何,它不是由意识随意显现(不是由意念产生)的。抱歉,最后一句修正,不是由意念产生-->不是可由意念直接控制,而是意念顶多是其中一个因素
作者: Mian1997 (免)   2019-08-06 10:47:00
其实有3D立体的法门佛法就是"圆",圆就是3D立体凡夫的思想只在一个"点",无法了知到3D立体
楼主: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9-08-06 10:51:00
《宇宙从我心中生起》罗伯.兰萨这本书也是从生物学角度探讨意识与世界的关系。
作者: Mian1997 (免)   2019-08-06 10:54:00
凡夫只有在一种情况下有可能立即脱离固有的思想,就是精神错乱
楼主: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9-08-06 10:56:00
基本上,目前科学有开始朝这方面着手研究趋势。
作者: Mian1997 (免)   2019-08-06 10:56:00
所以大脑确实掌握了很重要的因素,不知道这点的都是在浪费时间
楼主: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9-08-06 10:58:00
回到佛法,意识与物质仍属于无常。
作者: Mian1997 (免)   2019-08-06 10:59:00
人们从测不准定律发现,所做的实验都会朝着自己想看见的结果发展
楼主: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9-08-06 11:03:00
至于宇宙是否存在云端意识的信息场,在佛教里面应该早就被证实了。因为无论南传北传,都认同有六神通这件事。其中宿命通,就等于是读取过去信息档案的记录。只是佛法是透过禅定去实证,科学是透过仪器。
作者: Mian1997 (免)   2019-08-06 11:31:00
常与无常是相对法,在我死掉之前这个身体都是存在的
楼主: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9-08-06 11:36:00
没喔,你我的身体是刹那生灭。上一秒跟这一秒不是同一个~所以才有老病死。不过从因果业力的角度,就像一张白纸记载的所有 "点"。那种感觉应该类似,你在操场散步。有二种视角~一种属于陆行,一种属于空拍。单点 与 全景 的差异。有为法是陆行,无为法是空拍。二个其实没有相对,没有矛盾,只是看我们会不会用。解脱就是回到空拍的能力,佛与菩萨就是二种兼具使用。目前简单理解是这样~所以说,时间只是陆行者的错觉,空拍者的视角没有时间。这也是佛法有趣的地方~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19-08-06 11:50:00
意识是神经的运作,那是早期的观点,现代科学发现意识不只是物质神经的运作,物质神经只是意识所显化的工具之一,所以意识的本质是目前科学还没有突破的一点才延伸出了“意识即量子”的说法,其实这个说法已经很接近大乘说的“心”,即惟心所现。而观察到的现象会因观察者本的条件有不同的呈现,即“唯识所变”再来不管物质是否客观存在,都不能否认意识的运作是超越物质本身的限制,只是因为没有修行,而自我受限于物质的功能,这就是所谓执五蕴为我的无明。透过修行将五蕴分解,自我消失,称为“无我”,但这个“无我”却是千年来大小乘争议的点,小乘认知的无我是将五蕴解离后什么都没有的解脱。 而大乘认为这是一种边见,事实上五蕴解离后,心的本质虽然没有任何现象,却含括虚空而且光明遍照,并且能够通达一切的讯息场。这一点从阿姜曼通达诸阿罗汉的讯息,就实证了与量子理论是吻合的这种清净、无一法可得,却“作用无穷”的本质,才是修行所要追求的根本之道。当然阿姜曼所观察到的现象不一定是通用的,跟他说的会因观察者的角度有不同显现一样他观察到的是阿罗汉“虚空显相”给他看他们的成道坐姿我自已的经验,有一次我心中在想,六祖慧能理论讲的很高,实证不知如何,突然间虚空就放出大白光。我自己的经验就是没有影相的,这点跟阿姜曼不同
作者: Mian1997 (免)   2019-08-06 12:09:00
每一秒间只有一小部分的细胞死去而已,在我死前我的身体还是存在,就不能不去正视它。你的空拍视角也仅是一个"点"而已。"圆"是每一种感受都是同时存在的
楼主: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9-08-06 14:22:00
存在,是一种对当下的执著。(点)当这个"点"的错觉出现,往前就有过去,往后就有未来感。我们(陆行者),就是生活在这样的感官世界中。
作者: xsamurai (乃哥)   2019-08-06 17:34:00
阿姜曼的大弟子并没有完全认同传记喔
楼主: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9-08-06 18:21:00
阿姜曼尊者只是一例,再举一例。版上常提出来的《清净道论》,里面就也提到类似阿赖耶识的 "有分识",描述也如大乘唯识学定义的一样。玄奘法师《成唯识论》当中也提到 :“谓大众部阿笈摩中,密意说此名:根本识 ...上座部经分别论者,俱密意说此名“有分识”。化地部说此名穷生死蕴。说一切有部增一经中,亦密意说此名阿赖耶。”所以,还是建议某些版友勿随意说大乘经如何。世亲菩萨《大乘成业论》:赤铜鍱部经中建立“有分识”名。大众部经名“根本识”。化地部说“穷生死蕴”。....余部经中唯说六识身为“有分识”等,随其所应,皆无违害.==现在的南传上座部,即是赤铜鍱部的传承体系。大乘的核心不离中观与唯识二大学说。从法义追朔上游,脉络自然可见。
作者: hawls (以和为贵)   2019-08-06 20:26:00
这些也许“像是”南传上座部佛教的教法,但未必“正是”南传上座部的教法吧。
楼主: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9-08-06 20:47:00
现在的上座部如何解释,我不清楚 ~但玄奘法师在当时印度留学的情况如上述所言。
作者: hawls (以和为贵)   2019-08-06 22:09:00
那您清楚过去的上座部如何解释吗?
楼主: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9-08-06 22:17:00
就上述引言,异名同义词。http://www.minlun.org.tw/3pt/3pt-1-9/10.htmhttp://wiki.sutta.org/wiki/%E6%9C%89%E5%88%86 上座部上座部目前的解释 :在不活跃的阶段,有分心即会在每一个心识刹那里生灭,就有如河水之流一般,它绝不会连续保持静止于两个心识刹那。玄奘法师当时《成唯识论》的解释 :"恒转如瀑流 阿罗汉位舍"恒言遮断 转表非常。犹如瀑流 因果法尔。如瀑流水非断非常相续长时有所漂溺。从无始来生灭相续非常非断。==若玄奘法师在当时印度留学整理的资料为真,意味着在更早的上座部当中就承传了心识当中关于阿赖耶识的论述。乃至于此版最常被提到的《清净道论》,里面对于"有分"的论述是非常多的。那依止《清净道论》证得四果的南传圣人,不等同间接替阿赖耶识实是佛说,背书。我很早就说过了,玄奘法师从印度带回来二百多部大乘经,他老人家也在当时印度第一的佛教大学那烂陀寺当过教授,怎么还会有人怀疑大乘经的问题 ?阿姜曼尊者的故事,不也是法性身的实证而已。会不会两百年后,这段故事就被抽掉了 ?
作者: hawls (以和为贵)   2019-08-06 23:10:00
我好像没有听说过南传上座部有哪一位公认的高僧比丘有替阿赖耶识背书。您确定现在的上座部的解释可以在此被您如此相比而谈吗?
楼主: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9-08-06 23:11:00
交流、客观验证,或许才是真正探索实相的方式。我已经举出上述各种对于 阿赖耶识 与 有分心 的解释,你也可以坚持名相不同,内涵不同,解释不同,
作者: hawls (以和为贵)   2019-08-06 23:13:00
是,请问您已有亲自请教当今南传上座部高僧这些问题了?
楼主: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9-08-06 23:13:00
但我认为是讲述同一种心识作用。我遇不到上座部高僧。不过网络有资料~我只能作出我理智的判断,你不一定要接受。但论述如上。已完整呈现。
作者: hawls (以和为贵)   2019-08-06 23:19:00
您的论述看起来像是斩钉截铁般。
楼主: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9-08-06 23:24:00
你如果详细去看资料上的解释,就会发现二者都在描述一件事,即是 "根本心识"。1.玄奘法师很早就提到上座部、化地部、说一切有部,都有异名同义词。2.当今南传经论,正好也出现一个叫 "有分"。3.这个有分,正好也在描述心识作用的最根本作用。这自然让我合理分析,都在讲述根本识的存在。不过我个人偏向信任玄奘法师,毕竟他是实地跟上座部交流过研讨的人。这些资料,我其实几年前就知道了,只能说,如果平常反对大乘的心态越强烈的人,往往会极难接受这些资料。我再提一个证据吧。南传也承认宿命通吧,证得宿命通可以知道过去因果。那就进一步提出问题,若凡事无常生灭,那些已经生灭的事"档案库存" 为什么能被后来的人读取到 ?那~ 那些过去的因果事蹟(档案),究竟存在哪 ?
作者: hawls (以和为贵)   2019-08-06 23:39:00
我不认为您的研究没有合理的地方,但是把合理当正确是一件相当有风险的事情。大概是这样。
楼主: Bonaqua (南无阿弥陀佛)   2019-08-06 23:41:00
没证佛果,没有谁是绝对正确的。只有相对合理。
作者: hawls (以和为贵)   2019-08-06 23:49:00
佛陀有法镜法的教说。当已具备此的圣弟子,当他愿意时,他就能由自己记说自己。虽然圣弟子不具备唯佛陀独有的一切知智,但是在法镜法的教说上,这一个部份,他是绝对正确。
作者: happytiger (54068)   2019-08-07 01:39:00
你好像把南传当唯一标准 要不要多看看其它部派的说法
作者: hawls (以和为贵)   2019-08-07 09:34:00
如果是形上部份,我认为北传大抵上是优于南传。至于提及法镜法的教说,纯粹是用来说:如果证佛果可以达到绝对正确,那么佛的法镜法教说,代表着圣弟子也有部份的绝对正确。如果不同意圣弟子也有部份的绝对正确,那反对的理由应该是什么呢?
作者: Mian1997 (免)   2019-08-07 15:02:00
就是韩粉
作者: ppt123 (xp)   2019-08-07 19:17:00
如果要谈部派那么没完没了 因为"外延"到底要放到多宽?所以才至少选个明确标准 所谓北传法义 以北传大藏经为依据南传法义 以南传大藏经为依据~这有什么难懂的?不然如果同样同情那些没被列入大藏经的部派 北传难道就没有一些可怜兮兮的小宗或小书 不被承认为正宗?所以不要再谈什么部派不部派 明明两传就各自以大藏经为两传法义的范围来讨论即可~简洁又明确~部派部派听到都烦了不然难道没被列入南传大藏经的部派是被铜鍱部打压很不公平没被列入北传大藏经的一些论书因为是"外道"写的 打压刚好?这就厚此薄彼了~所以 就依各自大藏经范围为两传范围就是了
作者: Mian1997 (免)   2019-08-08 11:36:00
这可不行阿,南传最大的弱点就是分裂,南传要假装没有自我分裂继续攻打他派同时自认最正宗这无疑是自欺欺人。要谈正法,依照通史上看这个现代南传才是最没发言权的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