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 跟心里的伤痛告别

楼主: creative88 (create)   2019-06-07 09:28:26
跟心里的伤痛告别:创伤疗愈大师教你如何修复失衡的人生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16872
原版英文版已经20几年了 中文版好像才刚翻出来
内容感觉上挺经典的...
===================================
你不需要明明站在雨中,却假装没有下雨,
  还告诉别人“我很好”……
  你会不会……
  ● 感到生活中好像少了点什么?
  ● 容易对人生感到莫名其妙的焦虑?
  ● 多数时候都关闭自己的感觉,来维持情绪的稳定?
  ● 和他人应对进退的时候,通常戴着面具?
  这些现象,都是内在小孩受到压抑的征兆。
===================================
在家庭治疗 创伤治疗 的疗程中都有一个重要的过程是重新面对感受
简单讲说要让感受出来
受到家人压迫或是创伤事件时会有很强烈的不舒服的感受
为了保护自己 人会漠视感受 当自己已经处在很不愉快的状况时
把自己的感觉以及安全需求关爱需求等等 以及表达感受的能力压抑下来
久了人会冷漠 长期不快乐 笑不出来 依附在各种事物上面
在安全的环境下重新叙述过去的故事 让感受出来 重新理解发生了什么事
重新让心理健康起来
===================================
这是心理治疗的书 跟佛法的关联在感受这件事上
心理治疗的发展背景在欧美 无论如何都有受过基督思想的影响
所以愿意让感受出来 感受出来之后到底是怎么好的?
会说有个观察我的存在 于是可以跟感受分开
但既然有我在观察 那会有各种不确定性在(我不喜欢我观察到的这些怎么办) 人会不安
所以把深层部分的不安交给灵性
书中甚至说相信更高层次的力量 会对治疗的帮助(基本上就是上帝了)
以佛法的判教来说这骨子里就是神教
===================================
当感受出来的时候
以南传观禅的角度来说(葛印卡系统的说法)
要依身体的觉受走观禅 感觉到感受中没有我的存在
感觉是无常无我的 只有感觉在感觉
如此可以渐渐脱离 对感觉的喜爱以及逃避现象 正直的面对升起的感觉
进一步降低轮回的动力
(心理咨商讨论的压抑感受的行为 就是种逃避不愉快的感受的方法
心理咨商要建立安全的环境以及可信赖的对谈对象让感觉放出来
观禅修习得当 会知道感觉其实没有办法真的伤害人
所以可以让感觉(这里特别指过去痛苦的回忆)升起 然后不给他增长的动力
让它随着动力减弱自然还灭掉)
=======================================
大乘系统 比较少全力走人无我的观法
可能会修 但是主力的理论解释会再多解释到法无我
就是对于感受这件事 体空观观之 观其因缘和合 空性上不生不灭 为中道
汉传如来藏系可能还会讲到 自性能生万法本自俱足
天台讲一念心性 华严讲理事无碍 事事无碍
实际操作走参禅起疑情 或是大乘止观 曹洞的只管打坐
教下也会鼓励多走诵经的路子 坛经说多诵金刚经 净土就是信解是心是佛后佛号下去
... 藏系 四部宗义 加行起修 持咒等的功夫我比较少读那边的书...
========================================
各家都会同意感受不要用压抑的
只是面对感受的不安定性 不愉快性 要怎么办?
找高层次的力量 人无我观 法无我观 真如观
看是哪种
有种状况会看到 就是重新学了一种宗教来压抑自己的感受
没有好好地发出来 也没有好好地化解掉
没有用理观来清或是调伏感受 就是说不可以先压抑再说
在华人世界有这个倾向 就是说我们表现上不喜欢冲突 对父母的顺从等
背后其实要有很强大的无我空观实修在撑的 不然之后就是内伤或是转嫁压力给其他人
一种说法会觉得先修忍辱先让可以修习慈悲心 大心
但是先让是怎么让法的还是要有佛法的理观在
观三轮体空(无住相布施) 还是真如观性德流露(布施忍辱是真心的性德 本该如此)
大乘系统有些讨论在说菩提心要依空性而发才是真的
证空性后菩提心也会自己流出来
如果学佛后 人还是很不快乐 压力还是很大 看看有没有掉进压抑感受这个陷阱里面
或是找这本书来看看 对一些常见的压力来源都有列表
没有针对人 最近读书心得整理
愿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作者: hawls (以和为贵)   2019-06-07 13:40:00
给瑟目大经https://reurl.cc/MoR73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19-06-07 15:01:00
从实际的角度来看,心里有创伤的,其实应该先从生活上或者偏西方的宗教,如基督、天主教的体系去疗愈,根本不合走无我的教义,“无我”必须是在“自我”建立很健全的情况下,他才可以很轻易的放下我执,如果自我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被打压、或自信不足、建立不全,他就会把这个压仰的情感投入宗教,比方说因为小时候常被压迫,长大之后学佛法,听到“大乘”有个大,他受伤的心就马上被挑动,然后就要想尽办法争辩说,大乘是不OK的我现在学的这个才是最好的,而且他会穷近一切的方法去钻牛角尖,这种方法其实就是想要得到别人的认同然后就会产生一连串的反效应,第一是造成别人的反感第二是自己内心依然得不到修复,就更偏执的去硬干原PO举的例子很好,对内心有创伤、人生不够圆满的人来说,我通常都鼓励去信基督教或接受一些身心疗愈课程先让自己被爱,有能力去爱人,才有条件走向无我的教义华人社会的压仰之下,很多人出了社会根本都还是没有自我,这个时候根本没有条件去修无我,反而要先建立自我
作者: poohkoala ( \^0^/)   2019-06-07 15:58:00
翻搅过去= 受第2箭之苦~大病受暴职场压力~都曾是我的过去耶
楼主: creative88 (create)   2019-06-07 18:16:00
朋友 有没有好好接触感受了 有没有好好修习空观化解痛苦了 辛苦了即使是佛教徒有在禅修也可以找人帮忙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19-06-07 18:38:00
翻搅过去是必要的,即使是在修空观的过程中,过去的讯息也会全部浮现,像影片倒带一样,全部释放掉才有可能入三摩地,不可能说不把过去的讯息拿出来,就直接证空性,那不可能,修行的魔考就是这个,就是在过去的讯息海当中,用你的定力去观照,让这些讯息浮现后消灭那问题来了,如果你定力不够,讯息一出现就中招了所以就要先建立很强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正确的佛学知识之外,非常健全、强壮的意识跟身体也很重要就像你要对抗体内的癌细胞,一定要先把身体养好不然一切掉,人马上休克。东方人的毛病就是,人生观、生活上、人际关系、家庭经济什么的,都还没有独当一面还没有成为一个成熟、独立的个体,就直接谈空性无我在修行的过程中又避开内心的伤痛和恐惧 这样很难开悟
作者: yaqqq (^^)   2019-06-07 20:52:00
心理学我不懂 所以想来请教一下:1情感未被满足,是需要先满足情感吗?这方面佛教要如何操作呢?举个例来说:自信未被满足,是要先满足其自信吗?如果是的话,佛教该如何用观法来解决呢?2若有创伤,治疗方式同上吗?还是有所不同?若不同,可以采用佛教何种观法呢?
作者: BRIANERIC2 (灰色轨迹)   2019-06-07 22:56:00
情感没被满足,通常是要先满足情感没错。自信亦然比方说要放下对金钱的执著,你必须要先在金钱上充裕没有被满足的情况下,要直接放下很难,如果你心里放不下,其实应该先去满足这一点。 就像年轻人他不会听长辈告诉他要交往怎样的对象,他要那种肾上腺素飙升轰轰烈烈的爱过之后,才会甘心去找长辈介绍的那种人交往因为一般来说,我们不太可能放下“不曾拥有过的”事物比方说你很有钱了,那么你遇到佛法,可以很容易放下对金钱的执著,自古以来都是如此。如果你不曾拥有过金钱,你要放下对金钱的欲望,难度非常高,这就是很多人修行出家修不成的原因,因为他的欲望根本没有满足过,他出家修行只是想逃避社会佛教的话,你可以参考“当和尚遇到钻石”这本书的作者他受到了很大的创伤,去学佛20年后,再回到世俗历练那么还有一种是,他在人生经历上已经遍体鳞伤了,追求过也失去过,他有一部份的经历,可能不是很圆满,比方说想赚1亿,结果只赚了2千万就生病了,或者离婚了有受到很大的打击,这个时候他自然就很容易接受无我空性的教义,不然大部份的人像乡民都还很年轻,还一堆想法,想改变社会想逆转人生之类的,这种人不会想去修行像h也是这样的人,他成长过程中应该也是没自信、非主流的人,不知道什么机缘下他去研究佛法,那么他研究佛法的目的也不是为了解脱,而是为了找回自信,找回他失去的人生价值,在这里重新建立自信心,只是他选错了战场,他应该从那跌倒就从那站起来,不是逃避到佛理辩证这样佛法对他就没有帮助,他不是想解脱是想建立自我最好的方式就是回去社会上好好奋斗、疗愈内心的缺乏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