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comferret (懒懒)》之铭言:
: 色非是我。
: 若色是我者,不应于色病、苦生;亦不应于色欲令如是 ,不令如是。
: 以色无我故,于色有病、有苦生;亦得于色欲令如是,不令如是。
: 主要是假设色是我这个有点不明白,应该是假设我是色,色会有病有苦,因为无常。
: 若色是我者,与于色有病 有苦生 连结
: 反而比较顺...
: 我大概错在哪。?
佛陀讲的这个,不是推论思考的,而是直觉体验的。
当你还是婴孩诞生在这世界,完全没有对于世界万物与自我身心的习惯认知。
你是怎么觉得哪些事物是你?哪些事物不是你?
你看到自己的手与手旁边的一堆事物,怎么分辨呢?
你心想动手,看到自己的手随之而动,所以你认知到:啊!这手是属于我的。
所以直觉的我,就是可以随意所之而无碍,那些有碍事物是在我之外。
凡人观察粗糙,所以很容易会自以为自己身心就是自我在随意摆布。
人都趋乐避苦,那既然是要乐,怎么我自己会无法操控而生苦呢?
既然是我可操控,那就不应该还有要这样或不要这样的情况!
既然是无法操控,那属于我的究竟在哪里呢?
无常、苦、无我是有为法相的三种共相
有为万法即生必灭,故谓无常;观无常而察寂灭,得无相三昧
有为万法存在即有束缚障碍,故谓苦;观苦而弃世间执求,得无愿三昧。
有为万法唯随因缘变化而无主操控,故谓无我;观无我而离自我执著,得空三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