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讨论] 佛说是否违反科学?

楼主: amidha (东岐明)   2018-07-12 21:48:54
※ 引述《souldragon (依法不依人)》之铭言:
: 找到二个网页 都是大陆那边的
: https://www.pixpo.net/culture/0IQAYK8t.html
: https://sites.google.com/site/xiaocaousa/-41
: 佛看到的是跨次元的现象 但以上的经文是否合理?
: 也就是佛佗要描述事理给一般人了解 这些说法是否合宜?
: 其它大德不知有何看法.. 感谢
佛教流传到现今,许多经典都是伪经,内容有许多穿凿附会的臆想之词。
除了南传巴利文经典以外,其余内容都不可信赖,大多并非真正是由佛陀所说。
像北传的《大楼炭经》《起世经》内容可能都有谬误之处。
以下是我自己认为的,不一定完全正确,谨供参考。
须弥山与人间四大洲,是天眼所见世界,并非人类肉眼所见。
人类肉眼所见地球只是人间南瞻部洲的结界范围,其实真正人间更为广大。
在肉眼所见宇宙空间是黑暗的,而天人所见却是光明的。
所以不要认为太阳系其他行星是死寂而无生命存在,那只是我们肉眼看不见而已。
要知道,佛陀描述宇宙是针对人间说的。
而后世佛经转译,逐渐失去原意,结果就衍生许多谬论。
像是后世经论常说三千大千世界的宇宙观就是每个人间有一个太阳与一个月亮,
这样的太阳月亮环绕所及的世界,由地狱到梵天,是一个小世界。
一千个小世界形成一个小千世界,一千个小千世界形成一个中千世界,
一千个中千世界形成一个大千世界,一个这样的大千世界就是一个三千大千世界。
这是大乘佛教一直在宣扬的宇宙观,但宇宙真的是这样标准规定吗?
佛陀真的是这样讲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去了解印欧语系的数量观念。
我们汉语的数量级是万、亿、兆,是以十的四次方来进级。
而印欧语系(以英语为例)是 thousand(千), million(百万), billion(十亿),
是以十的三次方来进级,所以现代会计计数标点是以三位标数,就是对应印欧语系观念。
佛陀时代语文也是印欧语系,所以也是以十的三次方来进级,才讲说三千大千世界。
但三千大千世界的“千”不是一千,而是指相关印欧语系“千”观念的数量级。
什么是印欧语系“千”观念的数量级?就拿下段现代学者汤恩比的著作文句为例,
 ‘中国历史进程曾是陷于循环,然而中国比西方更成功于解决两个关键问题:
  曾经成功维系百万级至亿级数量人口共同在相对安定的国内和平秩序长达数世纪,
  ,曾以丰富本土文明而成功融合一个外来思想文化—佛教。’
汤恩比用 millions 来形容中国人口的数量,以往旧译将其翻为“数百万”。
但中国早期就有上千万人口,清代更有数亿人口,怎么可能会是只有数百万!
其实在汤恩比使用印欧语系的意思,million是介于thousand到billion的数量级,
所以他是在表示中国人口是百万到亿的数量级。
同样地,当佛陀在说三千大千世界时,祂说的“千”是指数量级,而非一千。
印欧语系的千数量级,包含了千到几十万的数量可能。
此外,在巴利文原典,佛陀在说每个世界,并非是说一个太阳与一个月亮环绕的世界,
而是说每个有太阳与月亮的世界,这是为了向古代印度人说明的方便说法。
用现代的话说,就是每个有恒星、行星、与卫星的世界;
也就是说每一个恒星系的行星是一个小世界,千到几十万的恒星系形成一个小千世界,
千到几十万的小千世界形成一个中千世界,千到几十万的中千世界形成一个大千世界,
一个这样的大千世界就是所谓的三千大千世界。
而一个三千大千世界应该就相当于是一个银河系的星群。
所以在佛陀原意的小世界是指,相应有着恒星与非恒星在环绕的行星力场环境,
并没指明其中恒星、行星、卫星的数量。
在巴利文原典中的文句,祂对于小世界,只是说日月光明绕行之处。
后世的人,已经不了解巴利文的语词原义,遂以为每个世界是一个太阳一个月亮,
而进级数量就是恰好一千,就这样以讹传讹,到大乘经典的许多伪经也都是这样错讲!
所以不是佛陀乱讲,而是后世佛学传统错译,再加上伪经加油添醋乱说就更失真了!
想看巴利文原典,可以看这部经,其中巴利文的“千”是没加上冠词或其他数词的,
所以我想应该佛陀原来是要表示数量级的意义,就与汤恩比的用法相同。
http://agama.buddhason.org/AN/AN0504.htm
作者: Uguar (零零漆)   2018-07-12 21:56:00
原PO可以查查看除了佛教有多个世界的观念,还有哪个地方有佛陀那时代还有谁说得出还有其他世界这种东西古代中国还在盘古胎天女娲补天呢
作者: jksen (Sen)   2018-07-13 01:00:00
严格来说不可能知道"真正是由佛陀所说"有哪些,只能推测。只能说,结集或成书年代越早的经典越有"可能"是悉达多本人所说。光就这点来看,上座部佛教一些较晚经典恐怕佛说成分也没那么高了,且有一些有明显初期大乘思想。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8-07-13 10:27:00
所以学术界有观点认为增壹阿含的内容就要多思考一下杂阿含最早也相对而言无争议录自佛言 中/长阿含次之综言之 就是因为宗教史上的人为托名写书的因素渗入所以为防修半天其实是修外道(梵化)似法 所以借由文史哲的方法 筛选排除可疑为后人乱掰托名的伪经是有意义的~伪经作者不是完全没功力 只是毕竟不纯正先前某些网友的护航辩词是说修了那些(伪)经颇有感应感什么应?世间鬼神现菩萨外貌又怎么办?卢胜彦有功力那么坊间许多有功力类似卢某的人敢写经托名佛言的话那么因为修了颇有感应 所以也当成佛门真经好了??感谢amidha网友提出创新看法:当初大乘僧人认为上座部以罗汉为目标的境界还不够高 大乘自认要另辟蹊径练修佛之道 但搞不好这所谓的"不同修法"不但没更高反而落入禅定天界的相关心境罢了(却还不自知)还不如解脱道诸法门的初果境界~就算真要走菩萨道 倒是可参与整体佛法不违背(所以无须扯一堆硬拗)的南传菩萨道为宜~北传菩萨道不是不能修 但须仔细捡择排除很多伪说~
作者: jodawa (jodaway)   2018-07-15 10:04:00
推一个~
作者: kalestorm (没心情)   2018-07-15 20:05:00
看不懂.所以“一千个千小世界之界之所及,阿难!这被称为二千二千中世界”是什么意思?还有“在那千世界中,有千个月亮、千个太阳、千个须弥山王、千个赡部洲、千个西拘耶尼、千个北古鲁....”又是指什么?喔,你是说所谓“一千”是错的,实际数量比一千更多不过就算你用天眼解释须弥山,三大州和天界, 还有“千个赡部洲”要解释.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