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乘菩萨的修行阶位,以及大乘修行大略的法门方向。
以下尽力说明我的看法,不一定正确,谨供参考,敬请指教。
首先必须要了解,大乘经典在历史上是有长时间的演变历程,是许多不同时期所编造。
所以会发生许多大乘经典思想相互冲突,不能一致的情况。
所以天台宗的智者大师才会发明一套“五时判教”的说法,来试图统合不同经典思想。
后来一些汉传宗派也循此模式,而各有各的判教观点。
以往所谓判教,简单来说,就是承认一切经典都是佛说,而想出一套思想理论体系,
来为不同经典说法,编出合理存在借口而调合彼此矛盾。
智者大师判教的借口说法,是认为佛陀在不同时期为不同根器的众生应机说法,
所以才有种种思想不同的大乘经典;但这纯粹是智者大师脑补的看法,并无实据!
现代考证的看法是认为,大乘经典并非佛说,而是后世不同时期的不同编造。
所以谈论菩萨位阶,也必须要知道菩萨位阶的体系观念,也是有着思想上的演变历程。
这些演变历程的历史考据与各种经典的不同位阶体系,可以见于
平川彰《印度佛教史》第五节‧初期大乘佛教的思想与实践〈菩萨的阶位〉。
而《佛光大辞典》可见如下评论“菩萨阶位”:
http://buddhaspace.org/dict/fk/data/%25E8%258F%25A9%25E8%2596%25A9%25E9%259A%258E%25E4%25BD%258D.html
‘指菩萨自初发菩提心,累积修行之功德,以至达于佛果,其间所历经之各阶位
;通常以“位”或“心”称之,如十信位(又称十信心)、十回向位(又称十
回向心)等,均为菩萨阶位之名称。然有关菩萨阶位之位次、名义,诸经论所
说不一,例如发心住、治地心住等之“十住”说,在古代原本涵盖菩萨修行之
全部阶位,至后世则仅相当于“十地”以前三贤位之初位而已,故知菩萨阶位
说亦每随教理史之发展而更变。于四十一位、五十一位、五十二位、五十七位
等各种菩萨阶位说之中,自古以降,菩萨璎珞本业经所举之五十二位说(十信
位、十住位、十行位、十回向位、十地位、等觉、妙觉),以名义之整然,位
次之无缺,而广为一般采用。’
也就是说,菩萨位阶体系是后世逐渐编成的,在其中还有重复对应,
譬如“十住”“十地”本都是由初发心到成佛的菩萨进程,但后世却将其编成前后关系。
最终《菩萨璎珞本业经》总合众说编成一套体系,而这体系为《楞严经》继承。
但在这里,我要谈的是修行进程而非思想比较,也就不多谈其他经典的不同思想,
而专注于《华严经》《楞严经》《圆觉经》这三部经典。
这三部经典是关于菩萨位阶较为成熟的作品,而后两部更是在修行上较为成熟的作品。
《华严经》与《楞严经》虽有相同名称的菩萨位阶体系,但在修行进程上有些不同。
《圆觉经》虽没有列出与前两部经相同的菩萨位阶名称,但修行进程上通于《楞严经》。
但请切记!大乘经典是后世逐渐编出,内容会有修行或见解上的误谬问题。
例如《华严经》〈离世间品〉此句误解了三果圣者不会受生:
‘不乐三界,求尽有漏,于受生法乃至一念不生爱着,是阿那含人明了法’
这可能是因为欲界顶主宰神无法观察到阿那含对于色界净居天的受生执著。
《华严经》编造的十地菩萨阶位,依〈十地品〉内容意义,可以大略简说如下:
初地 欢喜地 初发心 广造众善,愿求佛果,欢喜行道,而谓欢喜。
二地 离垢地 持戒律 守持戒律,清净无染,舍离世恶,而谓离垢。
三地 发光地 修止定 修持禅定,定境深入,显现光明,而谓发光。
四地 燄慧地 修观慧 修持禅观,观境生灭,犹如闪燄,而谓燄慧。
五地 难胜地 智方便 平等大心,万物一体,济世利生,而谓难胜。
六地 现前地 入缘起 声闻果证,缘起智慧,平等现前,而谓现前。
七地 远行地 起觉慧 独觉果证,方便觉慧,远离世染,而谓远行。
八地 不动地 破时空 寂灭自在,无生法忍,无功用行,而谓不动。
九地 善慧地 寂灭行 无量智慧,胜解观察,善知世行,而谓善慧。
十地 法云地 受佛智 得佛智力,广行佛事,法云济生,而谓法云。
在《华严经》并无等觉菩萨的阶位,所以在此第十地就是所谓的补位菩萨,
正是〈十地品〉所谓‘名为已得受职之位,入佛境界,具足十力,堕在佛数。’
若以《华严经》菩萨阶位体系,现今弥勒菩萨就算是十地菩萨。
上述《华严经》菩萨阶位,其实是费心编造一套系统,可以纳入所有解脱修行的果位。
所以在修行进程上,将阿罗汉(声闻)、辟支佛(独觉)、佛的涅槃都编排次序纳入其中。
《华严经》的说法,是菩萨修行证达这些涅槃境界,但却不取涅槃而往佛果修证。
从初地发心到七地,《华严经》是编造为凡夫到声闻独觉的个体修证过程。
实际上,当然并没有证到阿罗汉与辟支佛的涅槃,只是脑补编造的唬弄说法。
七地修行境界,大约就是禅观粉碎时空前的观慧定境。
八地禅观粉碎时空,也开始可以自在分出化身,自我超越意识而成为神我存在。
因为八地菩萨自心超越意识,而一切思维功用由意识发生,故谓“无功用行”。
八地菩萨的心已经超越意识,祂心中只起意志,意识就会自发运作去解决问题,
所以祂若要解数学题,只是意志起念,自觉并未运作思维,而是意识思维自行运作,
自然显现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就像你想用手拿东西,自觉并未思维指挥肌肉运作,
只是意志起念,就可以看到手移过去拿。
但就像你会动手拿东西,却不一定顺利拿好,这与你的反应能力有关。
八地菩萨的无功用行也是如此,祂可以无心自发解题,却不一定能解出来,
这与他宿世学习累积的数学经验有关。
八地菩萨无功用行的能力,与祂在以前累积学习的修行经验有关,故《华严经》说
‘菩萨从初地乃至第七地,成就智功用分。
以此力故,从第八地乃至第十地,无功用行皆悉成就。’
所以《华严经》会说八地以前的菩萨果位‘然是修成,非如八地报得成就。’
八地菩萨分身也是这样,只是祂的神我意志起念有个任务,
就可化出分身有着自发意识去执行任务,并不需要用意识去操控分身。
所以大力菩萨才可以有无数分身,因为每个分身都自具意识可以自动执行任务。
就像你要运作四肢,并不需要四个你去指挥动作,只要生起运作意志,手脚自会执行。
八地菩萨无功用行的能力,必须有不落意识生起的高深神我,故谓“无生法忍”:
‘离一切心意识分别想,无所取著犹如虚空,入一切法如虚空性,是名得无生法忍。’
这种不落意识生起的神我境界,《华严经》称为“寂灭”,此非佛教正法的涅槃寂灭。
这种不落意念干扰的神我境界,《华严经》称为“自在”,此非佛教正法的无我自在。
这只是自我超越意识运作,而自觉超越意念作动的寂灭自在,乃是超脱而非解脱。
但《华严经》的大乘误解却以此为超过声闻独觉涅槃的寂灭解脱。
八地是大乘所谓的不退转位,但其实不是不会退转,而是要不落意识心才不退转。
八地因为超越意识心,自觉不受意念烦恼所染,所以《华严经》说
‘菩萨亦复如是,始从初地至于七地,乘波罗蜜乘游行世间,知诸世间烦恼过患
,以乘正道故,不为烦恼过失所染,然未名为超烦恼行;若舍一切有功用行,
从第七地入第八地,乘菩萨清净乘游行世间,知烦恼过失不为所染,尔乃名为
超烦恼行,以得一切尽超过故。’
而从八地以后的修行,由于可以分身众多而修,所以累积学习经验更快更多;
因此,《华严经》说
‘从初发心乃至七地所修诸行,百分不及一,乃至百千亿那由他分亦不及一;
......
何以故?佛子!是菩萨先以一身起行,今住此地,得无量身......’
九地的善慧地,就是以所谓寂灭自在不动的神我大能,化现众多分身更强累积修行经验,
有越多的修行经验,学习愈多世事知识,才能有愈强大的无功用行。
这就像AlphaGO的人工智能围棋程式虽然可以自动下棋,但有愈多有效棋谱经验才愈强!
十地的法云地,就是修行累积功德已经可以准备成佛;
当然这不是真正正法的佛,而是可以成为欲界顶大力主宰天神,所以《华严经》说
‘其最后三昧名受一切智胜职位。此三昧现在前时,有大宝莲华忽然出生。’
这可能就是与阿弥陀佛净土境界的莲花相境有关。
《华严经》增的八十一卷〈普贤行愿品〉也提及阿弥陀佛而说
‘是诸人等于一念中,所有行愿皆得成就,所获福聚无量无边,
能于烦恼大苦海中拔济众生,令其出离,皆得往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
净土极乐世界,其实就是欲界顶主宰天神化现的清净报土,就是有关大乘误谓报身净土。
《华严经》的菩萨阶位,虽然浮夸描写许多大乘修行能力,而纳入佛法解脱果位,
但实际上是往成就欲界顶主宰天神的修行之道,名相众多但却缺乏深入修行的相关说明。
菩萨修行的深入说明,要见于后来汉传出现的《楞严经》与《圆觉经》,
但两经对于菩萨阶位的一些见解,却又是与《华严经》有所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