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问卦]佛教为什么要吃素??

楼主: FRX (がぬすぬ)   2016-03-20 21:46:16
阿含经里刚好有讲到相关的佛法
http://agama.buddhason.org/book/as/as079.htm
079.舍利弗对昔日老友的关怀
  有一年夏天雨季,佛陀在摩揭陀国首都王舍城北郊的迦兰陀竹园安居,
而尊者舍利弗则在憍萨罗国首都舍卫城南郊的祇树给孤独园安居。
三个月的安居期结束了,有一位比丘从迦兰陀竹园来祇树给孤独园。
尊者舍利弗知道这位比丘从迦兰陀竹园来,就向他打听佛陀与僧众们的情况,得知大
家一切安好。接着,又向他打听一位住在王舍城的昔日好友,名叫“陀然”的在家婆罗门
,得知这位老友一方面仗着国王的权势,欺压民众,一方面又仗着群众的力量,要胁国王
,欺上瞒下,为非作歹。
  
于是,尊者舍利弗为了规劝这位昔日老友,就动身前往王舍城。
陀然婆罗门在家里看到尊者舍利弗从远地来访,十分高兴,赶紧为他准备美食。
然而,尊者舍利弗拒绝了陀然婆罗门的食物,直接质问他是否欺压民众,要胁国王。
  陀然婆罗门辩解道:
“舍利弗!你也知道我是个在家人,有事业要照顾,有父母要供养,有妻儿要养育,
有奴婢要照料,有租税要缴纳,还要祭祀诸天、祭拜祖先、布施出家人,以为下一辈子的
福分打算。舍利弗!这一切都不能少啊。”
  “陀然!我问你:假如有人为了孝顺父母而作恶,因为这样的缘故,来生下了地狱,
能因为孝顺父母的理由,而免受地狱之苦吗?”
“不能,舍利弗!”
  “同样地,假如是为了妻儿、奴婢、国王、诸天、祖先、出家人而作恶,因此而下了
地狱,能以这些理由而免除地狱之苦吗?”
“不能,舍利弗!”
  “陀然!在家人应当合法、合道德地求取钱财,不要为恶求财,这样才能赢得家人与
奴仆的敬重、出家人的好感。有家人与奴仆的敬重、出家人的好感,则更能使自己的德行
增长不退。”
  经过了尊者舍利弗这番开导,陀然婆罗门终于坦承,他是为了一位名叫“端正”的情
妇,才会欺上瞒下地为恶敛财。于是,陀然婆罗门下定决心,从今以后舍离情妇,改邪归
正,并要归依尊者舍利弗。
  
尊者舍利弗则要陀然归依佛陀,并且为他说法。
几天后,尊者舍利弗就离开王舍城,到一个叫“南山”的地方去了。
后来,陀然居士患了重病,生命垂危。
尊者舍利弗得知了这个消息,又从外地赶回王舍城,来探望这位昔日老友。
陀然居士躺在床上,看见尊者舍利弗来了,想撑起身子来迎接,但被尊者舍利弗制止了。
  询问过病情后,尊者舍利弗对陀然居士开导道:
“陀然!地狱与畜生,哪一道比较好?”
“畜生比较好。”
“畜生与饿鬼,哪一道比较好?”
“饿鬼比较好。”
“饿鬼与人,哪一道比较好?”
“人比较好。”
  “人与四王天,哪一道比较好?”
“四王天比较好。”
  “四王天与三十三天,哪一道比较好?”
“三十三天比较好。”
  “三十三天与焰摩天,哪一道比较好?”
“焰摩天比较好。”
  “焰摩天与兜率天,哪一道比较好?”
“兜率天比较好。”
  “兜率天与化乐天,哪一道比较好?”
“化乐天比较好。”
  “化乐天与他化乐天,哪一道比较好?”
“他化乐天比较好。”
  “他化乐天与梵天,哪一道比较好?”
“梵天最好。”
  这时,尊者舍利弗心想,在婆罗门的信仰中,普遍都向往梵天界,我不如就为他说往
生梵天的修行方法。
  于是,尊者舍利弗说:
  “陀然!有知有见的正觉者世尊,曾经说过‘四梵住’的修行方法,只要修习、多修
习,命终之后,就能往生梵天界。
  陀然!多闻圣弟子让自己的心沈浸于慈、悲、喜、舍之中,并且将之由近而远地无限
扩充,直到遍及于一切,这就是修往生梵天界的方法。”
  
尊者舍利弗说完法后,就离开王舍城,到迦兰陀竹园去见佛陀。
陀然居士照着“四梵住”的方法修,就在尊者舍利弗到达迦兰陀竹园前,舍离了欲贪
,往生于梵天之中。
  
尊者舍利弗拜见了佛陀,将老友陀然居士的事禀告了。
  佛陀说:
“舍利弗!你为什么不继续教导陀然比梵天更究竟的法就离开了呢?如果教他更究竟
的,陀然应当也能成就的。”
“世尊!因为我想婆罗门们都喜欢梵天,以梵天为尊贵,以往生梵天为究竟,所以,
世尊!我才这样做。”
“但是,舍利弗!陀然已经去世了,往生于梵天之中。”
按语:
  一、本则故事取材自《中阿含第二七梵志陀然经》、《中部第九七陀然经》。
  二、从这个故事,我们看到解脱阿罗汉的尊者舍利弗,如此关怀昔日老友,规劝老友
、教导老友,实在有菩萨的风范。
  三、依《中阿含第二七梵志陀然经》,佛陀在王舍城迦兰陀竹园结夏安居时,尊者舍
利弗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但《中部第九七陀然经》则作“南山”,却不确定是何处的
南山。若依《中阿含第二七梵志陀然经》,尊者舍利弗从舍卫城到王舍城来看老友陀然,
应当要走好几个月吧。
  四、故事末后,佛陀质疑尊者舍利弗不为陀然说超越梵天的法门,这可能是尊者舍利
弗一生中,佛陀对他仅有的微词。往生梵天很不容易,但以佛法来说,却差究竟的解脱甚
远。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3-20 21:52:00
梵天是色界天,在欲界六天之上,色界的定心已降伏欲界的五欲之乐(饮食之欲、男女之欲等),色界梵天的众生虽有色相(形状颜色),但没有男女根,色界梵天的众生皆同一形相。梵天修习远离五欲的清净行,即佛陀所说的梵行清净
作者: watanmila (watanmila)   2016-03-20 21:57:00
这篇巧妙地和慈心观的讨论挂勾了
作者: cool810 (silence)   2016-03-20 22:00:00
在佛教中,佛陀证果成道后,有梵天请转法轮的典故传说。佛陀教导的六念法中,其中之一亦有随喜称赞念天的功德。
作者: CassSunstein (Pm)   2016-03-20 22:20:00
慈心观->四梵住->梵天vs.四念处->解脱~主从不可不辨
作者: yctsai (应照虚空无所攀缘)   2016-03-21 17:22:00
四面佛好像就是 cool大您说的 梵天
作者: horcetian (提安霍尔斯)   2016-03-24 00:03:00
感恩分享

Links booklink

Contact Us: admin [ a t ] ucpt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