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已经有几篇对原文内容超精彩的回复了, 所以我回复重点在原文在推文下的补充:
: 我还以为先说好或先说坏的这种心理学理性一点就都是层面问题哈哈
首先, 心理学运用在沟通技巧上, 是先说好再说坏.
但先说好再说坏, 完全不适合用在这里.
为什么呢? 请看以下说明.
长辈说: blackzerol啊~ 你很聪明啊~ 只是需要再细心一点.
其实我们都知道, 重点在: 你可以不要这么粗心吗?! 你给我细心一点!!
但是我们先讲点好话, 先释放友善讯息建立良好关系, 才把重点的批评放在后面.
那如果这个概念套用在原PO的句子, 会变成怎样呢?
我可以载你回家, 只要妳愿意等我下班.
按照上面, 先好后坏, 但重点在后面, 所以重点在:
妳得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等我. (=麻烦)
可是你讲话的目的是要传递"善意/正向/给爱"的讯息,
你的重点明明应该是在: 我可以载妳回家. (=被宠)
心理学, 理性一点, 都是层面问题?
那我们来试试看:
版本一: 你A的地方已经做得不错了, B这边稍微改一下某某处就好了.
版本二: 你B这边不行, 拿回去改一改.
版本三: 你是白痴还是智障? B这种东西也可以做这么烂?
理性一点, 其实都是再说: 你B做的不好.
心理学, 真的不用在乎吗?
如果不用在乎的话, 那"闹脾气"也根本不存在.
只是一个单纯的指令: 你应该要准时.
那你为什么还会觉得QQ呢??
: 我不敢说自己成熟啦"
: 只是都曾有过塞车迟到或活动delay的原因,就有一方会闹脾气QQ
再来, 塞车迟到活动delay这些风险本来就应该自己要算好, 不要让别人承担风险.
除非是遇到车祸事故的那种超乎常理的塞车,
或者自己是活动负责人走不掉却有个大篓子要收拾的延宕,
这种一年半载才会遇到一次的突发状况,
不然, 把时间抓的宽裕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