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引述《kiwistar (奇奇)》之铭言:
: 这个问题从国小开始看棒球就有了
: 棒球场乍看之下是像扇形,但其实左右外野通常比较内缩
: 虽然好像也有左中右全垒打墙距离相同的案例,不过看台湾满满的标准棒球场就知道
: 标准还是左右内缩的设计
: 当然美职有比较多形状有特色的球场,例如绿色怪物。
: 某一区段直接做成直线而非圆弧的例子也不少
: 但基本上中外野还是最远的
: 请问这个设计有什么历史渊源吗?
: 有没有棒球历史达人可以解说一下这个设计概念的由来?
: 考虑击球距离的相对关系,推打可能普遍会比拉打来的短
: 但感觉起来往中间打不一定是最远的(可能和拉打差不多?)
: 至于是推打还是拉打,左打右打是相对的概念,所以两边设计相等是公平的
: 但为什么偏偏要中间最远呢?
有个说法是
全垒打墙的距离 并不是以本垒为圆心来画 而是以二垒为圆心
就以一般规格的325-400-325的距离来说
如果说是以本垒为圆心 325呎为半径来画的话
则 一三垒到全垒打墙距离为 325-90=235呎
但是二垒到全垒打墙距离就是 325-90√2=325-127.28=197.72呎
就严重压缩中外野的距离 └本垒到二垒的距离
但这距离如果以二垒为圆心来算的话
左右标竿到二垒距离就是 √((325-90)^2+90^2)=251.64呎 (直角三角形算斜边长)
└一三垒到标竿距离
中外野到二垒距离则是 400-90√2=272.72呎
这样的话 整个距离还不至于差距太大 只是小小压缩左右外野到边线这块
其实 跟这说法最接近的设计 可以以嘉义市立棒球场为例
这球场是350-400-350的距离规格
左右标竿到二垒距离 √((350-90)^2+90^2)=275.14呎
中外野到二垒距离 400-90√2=272.72呎
已经几乎没差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