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这几天从教练团内斗、翻译落差、再吵到打击方针效果不良
可是仔细想想
真的有说哪种打击策略一定优于其他方式吗
举几个例子
状况(1): 0S3B
策略A= 等球等保送,满球数以后才开始设定攻击
评: 合理,因为前面两球之中只要有任何一颗没投好都会形成上垒
何况满球数才出棒也不代表此次攻击就会打的比较差
策略B= 平常心,不要改变攻击策略
评: 合理,因为如果球数而改变打击习惯反而会造成攻击效果不佳
策略C= 积极出棒
评: 合理,因为0S3B时投手为了控进好球带而出现面包球的机率会升高
就算挥大棒不容易碰到球,也还有两个好球的扣打可以尝试
状况(2): 两好球
策略A= 积极出棒黏球、破坏
评: 合理,因为两好球时碰到边角球还选球的话,有一定机会被裁判打脸
策略B= 平常心,不要改变攻击策略
评: 合理,因为如果球数而改变打击习惯反而会造成攻击效果不佳
等等为了碰球还碰出DP就得不偿失了
这样看来
只要嘴砲得头头是道
大家都可以是键盘打教啊
这样争执打击策略的是非到底有没有意义呢?
还是真的有数据统计说 其实哪种打击策略才是上策呢?